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87章

大英公务员-第87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工资一直都在同职业比男人低。
  在欧美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艾伦威尔逊正在准备光鲜亮丽的口号,以及关于印度人的恶意笑话,推动印度在男女平等的路上前进一大步。
  虽然具体步骤仍然在保密状态,不过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英属印度最高法院,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关于英属印度各地寺庙豢养圣女的具体情况。
  任何东西一旦和钱挂钩,就会变得无比肮脏,艾伦威尔逊到并不这么认为,还是要考虑整体环境的,就南亚这里的情况,就算是英国人不来,也不会好到哪去。
  该有的陋习一样会保持下去,反而英国人来了,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制止了一些犯罪。
  从英国正式遏制寡妇自焚的传统开始,就不知道拯救多少生命了。
  很难想象,这种殉葬传统竟然在印度教的掩护下,一直在南亚存在到十九世纪。
  而且就算是现在,因为英属印度总督府,其实并没有对整个次大陆的统治力,艾伦威尔逊相信,寡妇自焚的印度教传统并没有被根除。
  把针对女性犯罪,豢养圣女和寡妇殉葬三点,作为捞钱的工具。艾伦威尔逊觉得并不可耻,伸张正义的同时,也是为了捞钱,两不耽误挺好。
  经过了和英属印度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商量之后,司法官员这一块也认可了专员助理的良苦用心,深切地感受到了应该根除南亚存在的各种反文明陋习。
  而且给了犯罪分子改正的机会,只要豢养圣女的寺庙交罚款,就可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也是出于尊重婆罗门阶层的考虑,可谓是一举两得。
  现在无非就是想一个喊得出口的名号了,艾伦威尔逊冲着司法官员的首领克拉克提议道,“要不叫印度新文化运动怎么样?看起来有革新的意思。”
  就这么定了,在搞定了行政公务员之后,艾伦威尔逊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现在也搞定了司法公务员,新文化运动决定在年后展开,目前处在调查阶段,看看哪里的寺庙看起来接受了很多供奉,又同时豢养圣女。
  这件事可以倚重一下穆盟的,艾伦威尔逊可记得,很多中东国家是有一种叫做宗教警察的职位,这种警察的权利极大,干预不但范围广,手段也很严厉。他们要求,每天五次的祈祷时间,咖啡店等设施必须都停业。人都不准饮酒、吸毒、偷窃、通奸、嫖娼。
  成年女子走出家门都要穿长袍、戴面纱,除脸颊外不得裸露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化妆。出外办事和旅行,实行男女隔离,女性必须由男性亲属陪伴。违反上述规定者,轻则受申斥,重则被拘留、判刑、鞭打。
  就算是再脑洞大开,艾伦威尔逊也没准备启用宗教警察,只希望和平教徒,能够做好一个线人,多多为即将在年后到来的运动提供消息。
  毕竟他来到英属印度,只是为了搞钱,并不是要让英属印度马上内战,至少在英国离开之前,他要做好一个裱糊匠。
  口号要多喊,要多光明正大就有多光明正大,事情要少做,对于婆罗门上层人士能罚款绝对不拘留,但要是底层的人犯罪,那就不用客气了,什么运动都是要政绩的。
  可能艾伦威尔逊少不了要借贱民的脑袋一用,表明英属印度对和陋习做斗争的决心了。
  这种态度赢得了以英属印度最高首席法官为首的司法官员,十分一致的认可。一时间最高法院上下都胸有抱负,要在离开之前为印度留下可贵的遗产。
  这边讨论执行步骤和细节问题的同时,国大党那边终于拿出了对大建计划的意见。
  这段时间国大党也在打听伦敦对英属印度的意见,得知很大意见也认为,应该保留英属印度的完整,并没有被阿里真纳的言论所蛊惑。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支持甘地的人还是支持支持尼赫鲁的人,在完整接收大英帝国遗产这件事上,都是一致的。
  当然印度教徒也有少数派,和穆盟的主张一样,绝对不和对方生活在一个国家。要么印度教要么和平教,这部分的主张最终导致后来甘地被刺杀。
  不过这并不是国大党的主流意见,主流意见无非就是甘地的农业和尼赫鲁的工业二选一,而且是支持尼赫鲁的人数更多一些。
  印度总督府,巴伦爵士把伦敦发来的电报交给艾伦威尔逊道,“从伦敦和国大党传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不过你最近和最高法院商量的新文化运动,是不是过于急躁了?现在和国大党处在蜜月期。”
  “尊敬的巴伦爵士,既团结又斗争,这并不矛盾。而且我和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商量这件事,全无私心。而是为了维护整个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团结。在爵士您的领导下,共同稳定英属印度的局势。”
  艾伦威尔逊面带真挚的解释道,“我在香江的时候,曾经听过一句话,送别人一条鱼,不如送别人一张渔网,这句话很有道理。在这个时候,我认为不能阻止司法官员去创收,如果从行政长官的收益当中分出来一份,分少了司法官员不愿意,分多了行政官员不愿意,这些都是问题。”
  “也是在偶然的时候,我才恍然想起来了忘记了司法官员的那一份。幸亏帕梅拉提醒。”
  帕梅拉蒙巴顿?巴伦爵士心里偷笑,这个蒙巴顿将军的女儿才十六岁吧?能提醒什么?无非就是推卸责任的借口罢了。
  “还是要小心,多年以来我们不是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但也只是明面上禁止了寡妇殉葬,实际上次大陆这么大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应该还保持着这种陋俗。”
  艾伦威尔逊受教的点头道,“我们根除陋习,相信不会面临国际压力的。至于英属印度可能的反弹,还是老办法解决。”
  “拉拢一派打击一派。”巴伦爵士点头认可,提及了另外一件事,“你怎么总是住在单位,我记得你在新德里是有房子的,就算是没有随便找一间住进去就行了。”
  当然是为了白吃公家饭,我的工资都交给别人了,哪有闲钱到处游山玩水?
  不过不能这么说,艾伦威尔逊只是表达了一下进步之心,愿意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一九四六年到来之际,帝国主义的代名词,让英属印度有识之士深感耻辱的象征。英属印度总督府发表了新年问候。
  文中表示,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英属印度为整个战争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被铭记的。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大英帝国的光荣就是英属印度的光荣。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各地都进行恢复性建设,凭借英属印度的面积和人口,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这一年,英属印度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虽然还是艰辛的,但是这片土地上热爱劳动的人们,一定会过的越来越好。”
  “为此英属印度总督府,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建设计划,来发展英属印度的经济。这份计划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一九四六年的开始,英属印度总督府会随着广泛的臣民一起,走向新印度。”
  英属印度总督府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发表过新年贺词,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发表新年贺词的消息传到伦敦,甚至引起了热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属印度在伦敦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变高了。不过这也并不全是好事,本土公民对英属印度的印象甚至是越来越差。
  和英国本土的热议相比,英属印度的报纸对英属印度总督府的新年贺词的热议,一点也不下于本土,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
  走向新印度,也成了不少报纸的标题,当然也有不少清醒的民族主义者表示,这都是大家的斗争换来的妥协,告诉周围的人不要被英国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一月二十五日,在明确了国大党不会反对之后,英属印度总督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建设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计划,表示要在五年内,将加尔各答工业区的产业工人增加一倍。


第192章 两翼齐飞计划
  这一篇消息石破天惊,走向新印度,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已经开始实施了。
  关于加尔各答工业区的海量配套工程,以及承担责任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英属印度各地,从来没有这么一个时候,印度人感觉到欢欣鼓舞。
  一直以来英属印度虽然名义上是大英帝国的明珠,却一直处在最低端的地位,与其说是大英帝国的明珠,不是说是大英帝国的基石,踩在脚下那种。
  名义上很重要,实际上只是一个流血又流汗的工具而已,至于主动发布这么大的工程计划,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加尔各答工业区号称有六百万产业工人,可实际上加尔各答所在的大孟加拉是英国刚刚到达次大陆就经营的地方。
  通知时间已经超过了两百年,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所谓的工业区,还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产业工人,到底有多少是手工业者。
  而现在大英帝国似乎一下子诚意起来了,诚意的都令人不敢相信。这个时候国大党主动站出来表示,这都是国大党领导的长期抗争多带来的效果,没有国大党英国人绝对不会妥协。
  英国对印度的政策是要贸易不要土地,虽然这也很霸权,但并不血腥。也就是说,英国不是要占领印度,而是要在印度建立一个只和他们合作的贸易关系,说白了就算垄断次大陆的贸易。
  在次大陆,英国的力量和海量的印度人口相比,不管来多少人都是弱势的一方。而英国控制印度的主要法宝又有两个——第一个,印度贵族;第二个,国大党。
  自从一战之后,国大党的势力膨胀,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传统上控制印度各地的土邦。
  各地土邦大君的支持变弱,国大党如果不安分,大英帝国在英属印度的统治就等于是没有,但是这一次国大党对英属印度总督府,对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表示欢迎,一下子,大英帝国对英属印度的统治力又回来了。
  只是不知道这种统治力会持续多长时间,如果某一天国大党内部的反抗意见有占据上风,这种统治力还会丧失,但是艾伦威尔逊觉得,至少一年内是没有问题吧?
  当然面对这种支持,英属印度总督府也表示欣慰,当然为了让反对的穆盟安分下来,英属印度总督府也会阿里真纳提出了邀请,对外表示是要弥合国大党和穆盟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提醒国大党,你不合作,还有备用合作者。
  说实话,在英属印度独立的过程当中,艾伦威尔逊认为,伦敦的应对其实有些手忙脚乱,毕竟是第一次嘛,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种手忙脚乱在于,一切选举制度的国家都会有的缺点,人多嘴杂一切意见都可以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人坚持镇压,有人主张放手,主张放手的声音当中,保留英属印度的整体性声音又是最大的。
  人多嘴杂,什么声音都有,做出来的决策自然没有连贯性。又想保又想放,自然最后事不可为的时候,哪还有什么捞钱的时间了?
  艾伦威尔逊到达英属印度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默认英属印度要独立的前提下,主持一场最后的晚餐,受益者当然是大英帝国,当然英属印度的公务员也会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报酬。
  只要自己这边凝聚思想,就可以在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和国大党或者穆盟斗智斗勇,至少能够争取出来捞钱的时间。
  这种官方回应是不可信的,因为艾伦威尔逊都不信,正是他接待的穆盟领导人阿里真纳。
  在迎接阿里真纳到访的时候,艾伦威尔逊没有像是面对尼赫鲁的时候,摆出傲慢姿态。而是举止得体,像是见到心中偶像一样。如果两大宗教的人数倒过来,没准他也会好好对待尼赫鲁的。
  阿里真纳和尼赫鲁的生长过程类似,都是刻苦攻读之后去了伦敦深造,回来有了自己的人马,现在已经是英属印度第二大组织的首领。
  这更像是一次私人沟通,并不带有半分的强迫,完全是绅士间的对话。就凭借阿里真纳主张巴基斯坦独立成一个国家,也值得他的敬重。
  为什么要留在印度做二等公民?两大宗教的交易截然相反,待在一起一定会出问题,分开就对了,对大家包括大英帝国都有好处。
  这种死了你一个幸福所有人的精神,怎么能不值得艾伦威尔逊敬佩呢。
  “真纳先生离开伦敦已经很多年了,没想到还是保留了英式的生活习惯。”递过去一杯红茶,艾伦威尔逊笑呵呵的开口道,“其实我们一直都希望两大宗教的和睦,当然我诚实的来说,在英属印度的历史上,我们确实进行过拉一派打一派的操作,不过作为少数派,真纳先生应该知道,少数派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受益者,不是么?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只是希望在这段不明确的时间当中,英属印度能够平稳。”
  “国大党的利益并不一定是穆盟的利益。”阿里真纳喝了一口红茶,消瘦的脸颊充满了严肃道,“事情是会不断的变化的。”
  “当然,我认可真纳先生的论断。”艾伦威尔逊点头道,“就像是真纳先生早期的主张一样,和印度教徒团结在一起,而且反对甘地先生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对英国采取强硬态度,逼我们走?”
  艾伦威尔逊说的都是三十年代之前,阿里真纳的主张,不过后来随着和国大党接触的加深,印度教徒在人数上的优势和排挤,阿里真纳的想法慢慢改变。
  “现在穆盟的想法是,不和印度教徒在一个国家生活,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同。印度教徒的思维停留在两千年前,比很多其他宗教还要落后。”阿里真纳带着冷漠的神色批判道,“现代社会一定要明确宗教和政府的区别,宗教不能代替政府,国家应该交给真正的精英管理,不然就会出问题。”
  多好的想法啊,可惜和平教也就仅仅比印度教先进一些罢了。一个活在两千年前,一个活在几百年前。
  艾伦威尔逊心中叹息,别说阿里真纳的身体不好,历史上刚刚独立没多久就死亡,就算是阿里真纳身体倍棒,也改变不了巴基斯坦滑到宗教化的路上。
  “我无法给予肯定的回答,不过我能保证穆盟的主张传递到伦敦。请原谅,我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时说话的政治家,而且闭不上嘴巴的那群人,传出来的消息也没有真实性。”
  “但是在伦敦能够听取穆盟意见的同时,穆盟也要给我们时间,保持短期内英属印度的稳定,如果最后伦敦的拒绝让英属印度独立,你们可以再闹嘛。那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而是国会的问题。”
  “艾伦,你可要知道,穆盟的主张一定会分裂加尔各答工业区的。”阿里真纳看了一眼门口,压低声音道,“你在英属印度工作过,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我知道,但是伦敦不知道,每天注意伦敦消息的国大党不知道。”艾伦威尔逊不着痕迹的道,“既然他们不知道,这份计划有什么问题?”
  阿里真纳沉默不语,现在他已经断定,这些英国人没安好心。如果是二十年前,他一定马上和尼赫鲁商量,团结起来对抗英国人的阴谋,不过现在嘛?
  “我可以不明面上反对,但不代表我的立场出现了改变。”阿里真纳平视着艾伦威尔逊道,“相信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这么好的立场为什么要改变呢?追求自由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艾伦威尔逊给予肯定的回答道,“穆盟的善意,我们所有人在次大陆的英国人都会感激。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