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8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几个人知道,尼加拉瓜战局苏联在拉美这个美国的后院获胜的代价是什么,苏联足足掏了两百多亿,几乎不比在阿富汗的战争花费小。
所以艾伦威尔逊对苏联的花钱速度是绝对不担心的,肯定会用力过猛,不用力过猛不是斯拉夫人的风格。
下班之后,艾伦威尔逊敲开了赫本的房门,在球花已经看透一切的目光当中,来到了灵魂归属之地。
四月二十七日凌晨,以阿富汗空军副司令兼参谋长阿卜杜勒·卡迪尔上校和坦克部队指挥官阿斯拉姆·瓦塔拉詹少校指挥的政变部队陆续开进首都喀布尔,切断了首都与外省的联系。
政变部队开始行动,首先抢占电台、国防部、内政部等要害部门,在国防部、内政部、空军司令部和国际机场等地均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政变部队攻占了监禁政治犯的监狱,救出了塔拉基等人民民主党领导人,并将他们护送到设在电台的政变总指挥部。包围总统府的坦克开炮轰击。
随着总统府的陷落,阿富汗各地驻军相继宣布效忠人民民主党新政权,但仍有一部分忠于达乌德的部队拒绝效忠,出现了局部的战斗。苏联政府在政变当局宣布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的当天,就宣布承认这个新政权。
塔斯社评论这次阿富汗政变时说,阿富汗新政府的诞生是“阿富汗民族解放运动史的转折点”。
在枪杀达乌德全家之后,人民民主党在总统府搜集到了达乌德准备正式承认杜兰线,出卖阿富汗主要民族给巴基斯坦的罪证,并且将其公之于众。
“出卖阿富汗祖国,将普什图族的聚集地送给巴基斯坦的行为,是人民民主党忍无可忍的原因,杜兰线是帝国主义强加给阿富汗人民的耻辱,新的阿富汗政府一定要将其夺回,维护阿富汗的领土完整。”
达乌德的罪名,肯定是好大儿杜撰的,艾伦威尔逊又在访华的注意事项当中又加了一条,关于某社会帝国主义的霸权,对某大国国防安全的巨大危害,谈,都可以谈,没什么不能谈的。
随后几天时间,印度以及巴基斯坦都在围绕着阿富汗变局进行表态,只不过立场截然相反。
英国外交部自然是猛烈抨击苏联的霸权行径,艾伦威尔逊在首相面前建议,“英国应该公开呼吁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让苏联明白这么做的代价。”
“是不是有些过于极端了一点。”卡拉汉觉得好像在理由上并不是这么充分。
“可以以此为威胁,让苏联不要轻举妄动,企图改变周边局势。”艾伦威尔逊不改初衷,话锋一转道,“要不问一下美国盟友的看法。”
第1516章 英国的难处
“真是前所未有的强硬举动。”卡拉汉不由得感叹,他自己都觉得是不是过于严厉了,因为阿富汗政变就要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如果是对一个东欧国家进行干涉,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还说得过去。
哪怕是卡拉汉,潜意识当中仍然感觉欧洲人比其他地方的人高一等。其实有什么高的呢?自视甚高倒是真的。
几十年后往往对欧洲的抨击,英法德还没说什么,东欧那些什么波兰立陶宛首先要骄傲的挺起胸膛,一副要维护欧洲的样子说三道四。
但其实东欧移民是最不受重视的,大名鼎鼎的波兰球就是英国在互联网时代的发明,谁让东欧白人没有统战价值呢,英国敢对非洲、中东的移民说三道四么?根本不敢,欧美的所谓多元化理念当中,连黄种人都可以拿出来装点门面,东欧白人那是一点价值都没有。
东欧人除了一身白皮之外,从历史从现实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地方,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主要看俄罗斯有多大的价值。
东欧在地理上的价值巨大,但东欧人真没什么价值,本质上也是斯拉夫人的一部分,苏联对东欧的干涉,并不比美国对拉美,法国对非洲的干涉更加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苏联太近。
但阿富汗这么遥远?卡拉汉还是觉得声称要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过于小题大做了,这可能会破坏英国和苏联的关系。
“我们展现前所未有的强硬,如果苏联不就事态进一步表态,那当然是大英帝国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前所未有的强硬举动,苏联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苏联无视了我们的强硬表态,那说明英国的表态是非常准确的,为自由世界提了一个醒。”
艾伦威尔逊表示这一次只有小赢中赢和大赢,只需要一个表态就可以立下英国不畏强权的印象。
“我看还是今年在粮食出售上给苏联找找麻烦,可能会有更大的效果。”卡拉汉一边开口一边观察艾伦威尔逊的反应,“当然如果内阁秘书长反对的话,我们也可以用外交吓阻的办法来应对。”
“我相信为了国家利益,哪怕是帕梅拉蒙巴顿也会理解不得不这么做的苦衷。不过问题在于,苏联如果在粮食问题上遇到阻碍的话,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后果,苏联出现粮食问题的话,会不会激化欧洲这边的局势?”
艾伦威尔逊做悲天悯人状,表示为了国家牺牲个人利益,这都没问题,就怕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这就得不偿失了。
卡拉汉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访华,艾伦威尔逊已经告知首相,为了首相的访华做预热,他已经派港督麦理浩先行一步。
本年度港姐海选已经开始,随着香江的发展,港姐的选拔也越发的引人注目,在投入上也比往年增多,不过在艾伦威尔逊眼中也就这么回事,夏洛带着自己的梦中女神,也只是过来看热闹。
经过冷静客观的判断,夏洛得出了一个很朴实的结论,不如自己旁边的家慧。
过了一会儿,另外一张白人面孔出现,夏洛赶紧过来打招呼,同时对大卫身边另外一张带着异域风情的面孔点头致意,“这要让费雯丽女士知道,会不会生气?”
“有什么可生气的,我们在外工作本来就牺牲了太多。”大卫搂着身边的普拉姆·达伦回答道,去年的印度小姐很乖巧的跟在身边,“阿姨要做这一届港姐的评委,爵士也很支持这件事,我就是过来看看,港督马上要北上访问,我有一些准备事项要做。”
“你也去么?”夏洛带着惊讶的开口问道,“是不是伦敦把你安排进去的。”
“这就不劳你操心了,母亲的电视台决定为这一次的港姐做一个节目,伦敦那边也点头,方便这一次的港姐去伦敦取景。”大卫带着身旁的印度小姐坐下,并不觉得那里不对。
费雯丽就在英属印度出生,至于两人的父亲也是在英属印度工作过的,他带着一个印度小姐一起工作怎么了?年龄是小了一些,但也比夏洛旁边的家慧小姐大了好几个月。至于夏洛的观感也很简单,不如自己的家慧。
无上权威哪有两个儿子这么潇洒,他忙着对阿富汗的变局表达最严厉的谴责,顺便以英国的名义表达了要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威胁,苏联没有进一步动作就是英国的胜利,如果有也是英国的胜利。
顺便抽空指导麦理浩的工作,香江问题是肯定要谈的,都可以谈没什么不能谈的,只要为之后首相的出访打好基础,港督可以随便发言。
关于杜兰线问题,在怎么说巴基斯坦也独立了,英国对杜兰线的存在不付任何责任,哪怕是道义上的责任。该着急的是巴基斯坦,大英帝国之前的划线多了,如果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找上门来,那他也别干别的事。
已经独立的殖民地,不能一边好处全拿,一碰到争议那就是英国的责任,都独立这么久了,应该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就像是印度人动辄是英国剥削才导致印度贫穷,自己不行就是自己不行,都独立二十年了别总把自己的事情往英国身上扣,不信看一看马来亚,到底是谁不行?
关于阿富汗变局,英国应该强调的是,苏联是当前主要玩家的一致威胁,同样也是某大国威胁,所有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对阿富汗的主张进行谴责,支持巴基斯坦,尤其是中美两国。
理论上英国当然也应该支持巴基斯坦,不过考虑到印度的立场,英国明显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防止把印度推向苏联的怀抱。
虽然我大英实力有限,但是绝对不能承认,而是要用更加聪明的办法和苏联对抗,比如说为利益受损的中美摇旗呐喊。
就说你们两个国家救不救巴基斯坦吧?不救在苏联的支持下,欧亚大陆就会被拦腰切断,到时候欧洲也会投降。
艾伦威尔逊已经出访华盛顿了,准备就阿富汗问题和著名仇俄人士布热津斯基好好聊聊,做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进行代理人战争的准备。
所谓优势在我,巴基斯坦本身肯定比阿富汗强很多,关键是不能让印度轻举妄动。
所以英美两国的海军,应该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投入重兵,进行军事演习吓阻印度,使之不要进行冒险。
“更加广泛的对抗已经形成,在这个问题上自由世界绝对不能让步,必须拿出来前所未有的团结,吓阻阿富汗和其背后的苏联,使其不要冒险。”艾伦威尔逊脸色凝重,甚至有些精力不足,肯定是最近没有睡好。
布热津斯基自然是不知道这是赫本的功劳,只是感叹英国内阁秘书长的殚精竭虑,赞同的回答道,“苏联的威胁已经如此的明显。更加广泛的联盟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只要和苏联关系不好,都是自由世界的朋友,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法国,如果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进行海上军演的话。法国人必须也要动一动,现在已经不是绥靖的时候了,自由世界应该团结起来。”艾伦威尔逊表达英国的看法,云集除了苏联之外的常任理事国,应该共同行动,给苏联前所未有的压力。
经济手段是没有必要的,苏联只认识军事,这绝对不是因为蒙巴顿集团要卖粮食给苏联,而是军事行动更加直接谁都能看得见。
“法国人长期以来和苏联关系暧昧,确实应该拿出来一点诚意了。”布热津斯基也赞同英国的看法,法国必须和英美两国一起行动,用实际行动捍卫自由世界的利益,现在的苏联已经强大到了极点,如果还不做出回应,两国就要怀疑法国人是否可靠。
布热津斯基也同意,英国方面指出反对苏联不应该只存在自由世界,应该建立更加广泛的反苏阵线,哪怕是原来的敌人,也可以暂时被原谅。
暂时被原谅的敌人,今年有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英国就选择在这一场会议之后进行访问。
“我们现在的问题很大,如果再拿不出来关键的措施,确实会对信心产生负面影响。”艾伦威尔逊适时地表达了一种泄气。也不是完全在哭穷,因为加薪的第三阶段今年又要开始了。
明明创造不出来这么大的价值,一个劲的要求涨薪,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其实乌克兰战争之后欧洲又碰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通货膨胀,在没有价值为货币挂钩的情况下,加薪的举动只会通货膨胀赛跑,进入加薪涨通货膨胀,然后再加薪,通货膨胀更高的循环。
这个时候保障工人权益无助于解决问题,越是保障工人权益,国家的负担越大,现在很明显,英国工人现在不体谅朝廷……内阁的难处。
通货膨胀对英镑也会产生压力,英镑本来就是强势货币,有利于进口。
工会又提出了新的加薪要求,希望视通货膨胀的程度,将加薪份额扩大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之间,废弃原来的百分之五份额。
第1517章 打断别人的腿
已知英国为了英镑的流通度,必须要采取强货币政策,这样有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可强货币政策还是阻碍英国工业发展的绊脚石。
尤其是煤炭工人钢铁工人,这两个利润微薄的产业,在英镑的强货币政策下,早已经成为了负担。
这就非常的难办,不断印钱和通货膨胀赛跑,会给英镑带来压力,但是工会可不管这个,还是要加薪加薪。可能在他们看来,英镑地位是可以无限透支的,要说二战之前还真可以,可现在英镑都把第一结算货币的地位丢了二十年了。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早已经确立了美元的地位,但英镑因为战前的地位,直到二战之后的五十年代末,才正式被美元拉开差距。
此时要求加薪的工会,在艾伦威尔逊眼中,已经成了不体谅朝廷难处的刁民,有的时候想想,撒切尔夫人的主张也不能说全部都是错误。
艾伦威尔逊返回伦敦之前,首相卡拉汉才刚刚和工会领导人见过一次面,财政部常务次长弗兰克把这件事告知了艾伦威尔逊,“其实阿姆斯特朗更加适合告诉你这件事,不过么,你们内阁办公厅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如财政部这么明了。”
“你的意思是阿姆斯特朗希望配合首相,能够代替我的位置?”艾伦威尔逊笑着反问道,“不会吧,我们的关系还算不错。”
“当初爱德华爵士和诺曼爵士的关系也很好。”弗兰克微微一笑,“我不是说他有野心,只是在工会要求涨薪的事情上过于活跃。”
“那群好吃懒做的工人,一点也不体谅国家的难处,在这么闹下去,他们的好日子就结束了。”艾伦威尔逊冷着脸,猛烈抨击着工人的好吃懒做,以及丝毫不加掩饰的贪婪。
怎么就一点不知足呢?也不看看从事的行业能产生多大的利润。
可事情就是这样,艾伦威尔逊知道接近百分之十的通胀率,和他记忆中英国迫近百分之三十的通胀相比不值一提,可他知道,剩下的英国人都不知道,只会把前所未有的通胀归结于政府身上,而不会有哪怕一点的感恩之心。
“公民们不会和欧洲国家比,但会和美国公民相比,美国的通胀不到百分之八。”弗兰克无奈的耸耸肩,他不是在和无上权威唱反调,事实如此。
“美国的通胀也就比英国低百分之一,这也要比?”艾伦威尔逊气不打一处来,“美国还有九百多万的本土,怎么不在这上面比比?不管怎么说,在这件事上白厅还是要明确问题所在,加薪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工会的要求太过分了,他们不要认为政府会无休止的退让。”
工党的战后长期执政,是艾德礼和哈罗德威尔逊的个人能力,并非是工党真的比保守党强大,像是艾德礼头两个任期那样的大胜,在最近几次选举已经不见了,工党的执政地位远不像当初这么稳固。
“这事还要看首相怎么看。”弗兰克无奈的道,“要不和首相谈谈吧,希望首相能够明白过来。”
“涉及到支持率的事情,就算心里明白,可能也不敢怎么样。”艾伦威尔逊心说哪有这么简单,工会可是工党的主要支持者。
选举制度国家只要和选票搭边,一切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涨工资能挽救工党的支持率继续执政么?
事实上卡拉汉总是对工会妥协,根本原因就是想要赢得连任,可工党也不可能凭空把钱变出来。近年来凯恩斯主义已经越发受到质疑,欧美国家的通胀都居高不下,工党的让利空间已经不大了。
一旦对通胀的容忍超过临界点,工会的支持也救不了工党。
出于白厅的责任,艾伦威尔逊还是上门和首相谈了这么一谈,卡拉汉听完了之后道,“爵士,这件事没这么简单。问题也不仅仅在煤炭工人和钢铁工人,工人是一个集体,路虎公司的工人和彗星客机的工人,也同样是工人。虽然爵士的话很有道理,可万一帕梅拉女士的产业出现罢工了呢?”
“我是不会让步的,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