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823章

大英公务员-第823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于给香江人一条活路的良好目的,艾伦威尔逊决定亲自关注香江的开发,所以他要把中环以及香江地铁的地皮,交给信得过的开发商,都留给自己人,香江本地商人可以去开发住宅楼。不是有句话么,一流企业卖大楼。
  “是不是说的夸张了。”费雯丽小声嘀咕,如果不是长期建立的信任,她还实在是无法相信,“还能比伦敦的办公楼盈利更高?”
  “伦敦算个什么?”艾伦威尔逊一副目标小了的口吻,“办公楼一旦开发完毕,高盛、摩根、你能想象的企业都会进驻,要知道那是大英帝国控制的地方,哪怕是东京,在某些层面上也无法与之相比。联美影业以后的发展也容易。”
  从地产盈利的角度考虑,伦敦和香江还真比不了,伦敦地跌也是亏钱的,香江地铁就能盈利。
  艾伦威尔逊还是告诉费雯丽,最好是尽可能的拉入更多的股东进行开发,这样有助于捆绑更多的利益相关,吃独食的话白厅也难做。
  “放心,你是做官的,我不会让你被影响。”费雯丽乖巧的点头,曾几何时她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听从一个小男人的安排。
  当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离的时候,叙利亚士兵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虽然这是以签订停战协议为结果的战争,但比起埃及和约旦两国,承受了以色列的全力输出损失惨重,又被占领了大量土地的结果,叙利亚这边算是表现最好的阿拉伯国家。
  在在埃及和约旦战线稳定后,以色列的大部队才转向叙利亚方向。装甲旅和运载后勤辎重物资的卡车队伍浩浩荡荡地拥向戈兰高地,他们带足了作战所需要的全部补充,打算一次进攻拿下高地,不留后患,当然,结果现在各国都看到了。
  要说这一次战争阿拉伯一方感觉到意犹未尽的国家,毫无疑问是纳赛尔领导的也门,也门民主共和国只出动了空军,和伊拉克王国的作用类似。
  但在埃及装甲部队被打垮的关键时刻,曾经的埃及战争英雄纳赛尔, 所领导的国家,还是拯救了自己曾经的祖国。
  阿拉伯国家给参战国提供兵力、装备和财力支持,有利于阿拉伯国家把握战争的主导权,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两个月的战争下来,艾伦威尔逊相信,惨烈的伤亡数字足够双方冷静一段时间了。
  “关于战后重建的事,毫无疑问,大英帝国应该骄傲的挺起胸膛。阿拉伯联盟和美国的关系需要时间来改善,就算沙特愿意在当中尽一份力,这也需要时间。”
  艾伦威尔逊拉上财政部常务次长弗兰克一起来到唐宁街十号,见到了正在拿着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访问的外交大臣所发来的文件,准备发挥英国外交影响力的首相。
  巴勒斯坦地区因为战火波及,难道阿拉伯联盟就不管了?放任流民出现,就算是不管,英国也应该找中东国家谈谈,使其不成为不稳定因素。
  英国能够有什么坏心思呢,英国远在千里之外,真的出现问题还不是要周边国家承担。
  “也确实应该让阿拉伯国家拿出来一点利益了,那些产油国都赚大了。”哈罗德威尔逊点头,认为白厅出了一个好主意。
  “我们可以牵头阿拉伯国家分区承包重建,在重建上留下感谢各国领导人的纪念碑。”艾伦威尔逊兴致盎然的开口,“我想这些工程,足以让英国在石油危机期间,巩固自己的经济前景。”


第1481章 新党魁撒切尔
  双方的伤亡数字估计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公布,但就重建来说现在就可以开始了,波斯湾的石油富国可以口口声声要帮忙的,这个机会不能放过。
  有需求就会有经济发展,所谓消费升级就是如此,当然消费升级也并非是什么好事罢了。
  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信用卡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贷款的适用范围将会扩大到很多领域,这都是为了尽早度过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手段,但英国这边,艾伦威尔逊还是不希望出现那种场景。
  所以该大建就大建,不要嫌弃赚钱辛苦,实在不行和马来亚当局七三开让出一点利益,要是马来亚那边不同意的话,这个世界上愿意付出辛苦赚钱的人有的是,实在不行韩国,孟加拉人,尤其是孟加拉人,想必非常愿意流血流汗进行战后重建。
  人力资源对于当前的大英帝国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要是英属印度还在的话,连讨论的必要都没有,直接就去南亚抓移民了。
  在谈完重建的事情,艾伦威尔逊就本次石油危机发表了看法,以及对英国的战略定位问题,和首相哈罗德威尔逊进行了讨论,他觉得殖民地独立的高峰已经算是度过去了,至少美国方面没有过多的精力,现在肯定会把注意力放在内部调整上面。
  至于苏联方面,苏联肯定是比二十年前强上了一个次元,但经过了二十年,苏联国力的增强却对欧洲的影响力却在削弱。
  当然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苏联的干涉能力还是在上涨,英国要小心的是属地给苏联武装渗透。
  “智利的变故表明,苏联的影响力似乎没有像你说的在减少。”哈罗德威尔逊不同意这一点,苏联都把手伸到美洲了,那可是美国的后院。
  “那是美国自己的问题,我说苏联影响力在削减,指的是对发达地区的影响力。”艾伦威尔逊开口解释,“这一次的石油危机肯定会造成各国经济上的困难,但不代表苏联就有办法对发达国家做什么。现在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已经独立,剩下的地方,英国只需要做好重点防守。”
  两个白厅首脑,主要还是就经济危机的英国应对之策,和哈罗德威尔逊进行讨论,既然危机自然有危险和机遇,目前来说英国处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哈罗德威尔逊也同意这一点,表达了白厅工作对英国顺利发展的重要性。
  “很高兴首相这么认为。”弗兰克表达了对首相认可的支持,“国防部的意见是,这一次战争证明了适当军力的重要性,英国就算不能和美国苏联并驾齐驱,也要尝试做一个决定性的力量。有军事做后盾,外交工作也容易展开,外交工作创造的良好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发展好了,肯定是执政党的功绩,对于白厅而言,我们也可以涨工资。”
  “涨工资这件事,只是经济发展附带的东西。”艾伦威尔逊轻声咳嗽一声,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就?绅士们不要体面么?
  战争结束了,英国的外交工作还没有结束,关于引起战争的约旦河水源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以色列生存都是问题还会开战,而且根据国际法,阿拉伯一方确实不应该在水源问题上下功夫。
  还有就是专门为阿连德打造的社会党国际大会,哈罗德威尔逊表示,阿连德已经点头会对英国的邀请进行正面回应。
  “希望阿连德返回自由世界的怀抱。”艾伦威尔逊听了之后也表示良好祝愿,希望智利的事情能够得到良好解决。
  智利的问题明显是美国的操作有问题,如果说美国在美洲之外还伪装这么一下,在美洲从来都是连装都懒得装。在其他地方能落实个百分之十,在美洲连百分之一都落实不了。
  结果就出现了,高压之下,拉美的社会党人都被当做亲苏党派对待,这非常的离谱,社会党人的大本营伦敦,这一次是应该发挥外交影响力了。
  艾伦威尔逊在适当时候愿意创造机会让苏联收拾一下美国,但不准备真的朝着剑桥五杰的路线迈进,智利最好还是拉回来,哪怕是朝秦暮楚也好。
  总之,纷乱的一年虽然即将结束,但英国的外交工作才刚刚开始,他这个卑微的社会公器,还要继续努力奋斗,这才哪到哪,不过才中场休息。
  因为石油危机带来的石油使用成本上涨的经济危机,迈着矫健的步伐,光临了欧美各国,首先就是本土毛都没有,只能依靠劳动力发展制造业的日本。
  随后就是理论上不会被石油禁运影响的美国,最后抵达了似乎不是日本这么资源脆弱,也比美国分配公平的多的欧洲。
  原油库存开始处于令人担心的低水平线上,阿拉伯的原油禁运引发了美国公众购买汽油的恐慌,各界纷纷呼吁实行配给制度,汽车排长队加油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现象。
  在金融界的压力下,美国各州政府被迫大幅削减了公路、桥梁、医院和学校的投资计划以用来偿还银行债务,这使数以万计的工人下岗,美国最繁华的城市群也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在欧洲大陆,油价上涨的冲击同样带来了自“大萧条”后最可怕的景象。
  尽管德国政府制定了周末禁止开车上路的紧急规定,但随着该国进口石油花费增至骇人听闻的一百七十亿马克,仍有将近五十万人因此失业。
  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了令人恐惧的百分之八,运输业和农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钢铁、造船和化工等关键性工业部门也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这一次由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当然不可能只影响到发达工业国,比较脆弱的落后国家一样付出惨重代价,工业国出现社会倒退,和第三世界出现的问题相比,已经什么都不算了。
  本身足够地大物博的苏联,当然不会受到石油危机影响,开始在和美国的对抗当中采取进攻态势,正当自由世界这边绝大多数国家陷入衰退的时候,埃塞俄比亚发生军队哗变,苏联抓住了机会开始向东非水塔发挥影响力。
  此时,军队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已经崛起。下级军官成立了一系列委员会,以此来左右军队。后来。由正规军、警察和地方部队三支力量成立了“协调委员会”。
  发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为首的军官领导的革命,结束了埃塞俄比亚的君主制。
  埃塞尔比亚转而和海尔塞拉西时期的亲美政策进行切割,和苏联缓解关系,和邻国索马里一样表达对苏联的欢迎。至于埃塞俄比亚的另外一个邻国北苏丹,同样是倾向于苏联的国家,只不过和中苏保持着都不错的关系。
  尼雷尔领导的坦噶尼喀和马拉维联合共和国,和北苏丹的情况差不多,同样是倾向于东方集团,但对中苏保持均等友好的国家。南部非洲同样战火连连,安哥拉、莫桑比克的葡属非洲殖民地的游击队,也接受了苏联的军火援助。
  加上历史上苏联从未染指的刚果金,非洲的亲苏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力量。
  一九七五年四月北越经过数月激战攻克西贡,随即宣布解放全国。大量南越高官和难民出逃,西贡铁拳的照片传遍世界, 美国竭尽全力想要保存的南越政权,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南越被消灭也标志美国在这场东南亚的战争当中输掉了底裤。同一个月,柬共占领金边全部全国解放。
  五月份开始,老挝全境出现大量游击队,老挝王国的存在已经岌岌可危,最终老挝王国在一九七五年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哈罗德威尔逊在这一年年初开启了自己的第三次大选,在各国普遍因为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哈罗德威尔逊再次胜出,继续工党的执政狂潮,英国大选的结果,也像是一个信号,在经过了两年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在一九七五年的第一季度,各国经济终于开始了回升。
  但是比起石油危机之前的高速增长,危机过后生产回升缓慢,几乎接近停滞;同时,危机期间出现了普遍的通货膨胀,危机过后通货膨胀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经济增长缓慢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
  保守党在败选之后,爱德华希斯宣布要辞去党魁职位,在这一年年底,保守党开始了党魁的选举,艾伦威尔逊十分关注这一次保守党内部选举,因为两个候选人他都熟,前国防大臣普罗富莫,另外一个是前教育大臣玛格利特·撒切尔。
  最终结果很快出来,保守党对外宣布,前教育大臣玛格利特·撒切尔击败普罗富莫,成为新的保守党党魁,将会领导保守党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继续为夺回执政权努力。


第1482章 亲临前线
  “我们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他们却把大炮放在黄油前面……”拿着遥控器把播放撒切尔夫人就职保守党党魁的讲话新闻关掉,艾伦威尔逊十指交叉拖着下巴,看了一圈周围道,“大家怎么看。”
  “有些出乎预料,之前的预估,她不太可能成为党魁。”约翰·亨特感叹了一句然后评价道,“不过撒切尔夫人算是很有胆量的议员了。就职讲话简直像是访问美国的丘吉尔,样子也很凶。”
  艾伦威尔逊眉毛一挑,很凶么?其实年轻时候就算不是最漂亮的那种,样子也是不错的,轻声咳嗽一下道,“我们不评价政治家的外貌。但可以看出来女人执政往往更加愿意表现强硬,希望别人忽略她的性别,比如英迪拉甘地、梅厄夫人。”
  “那她还是少说两句比较好,现在和苏联对抗并不明智。”伯克·特伦德不咸不淡的开口,“看看这几年的形势,两相对比简直令人尴尬。”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实际利益出发,承认安哥拉的独立。葡萄牙的情况已经那样了,尽量效仿智利的操作,对葡萄牙予以谅解。”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为果阿大量资金撤离争取时间,告知里斯本我们的建议,将财富加快转移。几个英国银行会予以协助。”
  两人都郑重的点头,不管怎么说,既然葡萄牙认为已经坚持不下去了,那么总不能空手而归。
  最近葡萄牙在混乱当中,在非洲的战争开销已经传导到了本土,虽然艾伦威尔逊曾经竭尽全力的帮忙过,但也就不过是让革命晚了一年多爆发。
  毫无疑问,现在美国和苏联都在竭尽所能的希望掌控葡萄牙局势,葡萄牙政变的事和皮大帅在这个世界对阿连德那一场未遂政变比较,是最能证明美国双标的。
  因为葡萄牙在欧洲,哪怕出现在了具有革命性质的政变,美国也能忍下一口气,继续保持耐心的拉拢,或者开惠,希望把葡萄牙拉人美国认为正确的轨道上。
  而智利那一场政变,如果不是不愿提透漏姓名的权威人士走漏了消息,阿连德已经坟头草丈五。
  哪有两年前在社会党国际大会上,表示只是想要带领智利发展经济,表示绝对不会破坏选举制度的承诺。
  “只不过是一个在野党的党魁。当前苏联的声势,撒切尔夫人的言论只是她的个人言论。”艾伦威尔逊笑着安抚道,“什么时候她到了唐宁街十号,才是把她说的话兑现的时候。”
  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苏联的全球进攻进展颇多,原来是法国殖民地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加上印尼,几乎已经和自由世界在东南亚二分天下,这还不算缅甸、泰国、菲律宾等国的武装游击队,当然这些武装游击队也有某大国一部分功劳。
  现在美国是不会说什么,等有一天苏联完了,山巅之城肯定会教做人。
  这些国家还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直接使用苏联体制的国家,一种是执政党派或者领导人对苏联示好。如果要计算后者的话,缅甸在一定意义上也不是多可靠的国家,艾伦威尔逊记得,缅甸有段时间叫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已经是准备见机不妙就要跳船。
  如果不是在这个世界的印巴战争,英国玩了一手登陆孟加拉,没准现在缅甸的名字都已经改了。
  其实缅甸这种状态的国家最明显的是印度,印度虽然有选举制度,但是谁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