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其他的导弹?as反舰导弹就是和法国合力研制的,使用的空空导弹是引进生产线的美国同类产品,为什么伊拉克空军和以色列空军的交战如此无聊?
因为以色列的鬼怪用的是响尾蛇和麻雀,伊拉克空军使用的空空导弹一样是响尾蛇和麻雀,只是搭载的作战平台不同。
皇家海军是自己制造平台,作战系统是全国产,但具体的武器就很多都不是英国自己研制的,皇家空军的武器也差不多是这样。
以色列不信可以问问欧洲国家,as反舰导弹是哪个国家产的,都说是法国,和英国没有关系。
以色列如果想要报复的话,艾伦威尔逊虽然变不出来具体的武器,但可以友情告诉一下以色列,武装直升机其实是对付导弹艇的好办法。什么?以色列没有直升机航母?那没办法了。
以色列确实有直升机编队,不过此时以色列却在使用陆航直升机进攻西奈半岛,海上的损失固然值得心痛,但以色列很明白战争结果取决于陆地。
英国当时建立两座防空塔真的是为了保卫苏伊士运河不受战争干扰,这种长宽高七十米的钢铁水泥立方体工程量巨大,已经有胡夫金字塔的一半高,英国也不能把苏伊士运河沿线都建造这种防空塔,两座防空塔大致在苏伊士运河的南北两端的东岸,南端的防空塔在苏伊士市,起到保护苏伊士市的作用。
只要这样做防空塔不丢,埃及军队就有反攻的支点,剩下的堡垒化城镇,其实只不过是把赫鲁晓夫楼移植过来建立的一些城镇,这些城镇肯定比欧美国家的社区适合打巷战,但肯定不能和防空塔相比。
以色列在阿里什防空塔碰了钉子之后,深知这样一座堡垒并不是短时间能够攻克的,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有十五万,不可能全部依托据点进行死守,事实上美国的间谍卫星照片也证明了这一点,有两个装甲师的埃及部队正在集结。
以色列国防部迅速调整进攻战略,空军挑选了两个在必经之路上的城镇狂轰滥炸,打开一条通道杀向西奈半岛的腹地,并且把这两个埃及的装甲师歼灭,希望以此奠定在西奈半岛的胜局,时间越长,约旦和叙利亚方向就更加危险。
以色列直升机部队运载步兵,在埃及军队的后方实施机降,从而一举搅乱埃及的后方指挥系统。
在战场之外,以色列也在通过外交努力争取欧美尤其是美国的支持,阿拉伯阵营一方已经闹出来了很大的动静,能报的上名号的和平教国家或是直接参战,或者要表示援助参战国,最差也是抨击以色列的侵略性为,最新一个抨击以色列的国家是桑尼巴尔苏丹国。
就是那个被英国用于在东非离岸平衡的桑给巴尔岛,伊拉克和埃及的航母都常驻在这个岛国,桑给巴尔苏丹时时刻刻享受着两个阿拉伯强国的伺候,这福分还小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个老大哥都参加对以色列的战争当中,桑给巴尔苏丹国当然要表示表示,但桑给巴尔苏丹国就一个岛,又不是资源国,只能在国际社会上表明立场出一份力。
阿拉伯那边制造出来这么大的声势,以色列也不能闲着,主要把外交工作放在了欧美尤其是自由世界最强的美国身上。
理由就是阿拉伯国家要断绝约旦河的水源,根本就是要消灭以色列,这一场战争是阿拉伯一方挑起的,只不过没有用枪炮。
以色列为了保证民族存续,不得已孤注一掷阻止阿拉伯联盟这种种族灭绝的行为。
也不能说以色列的说法就完全是强词夺理,拿破仑时期的订立的《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规定了“流经不同国家的河流”的自由航行、统一税收等制度,宣布莱因河和另外几条河流受自由航行等制度约束。
以后经过历次国际会议,国际河流的权力被不断完善化,一九六六年,国际法协会在赫尔辛基通过《国际河流利用规则》,提出了若干新的概念和原则,成为国际河流法领域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文件。
该文件明确规定国际流域是指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水系的分界线内的整个地理区域,包括该区域内流向同一终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用水纠纷也在这一公约当中,虽然美国从来不管什么国际公约,美国和墨西哥的科罗拉多河与格兰德河纠纷,充分的表明了美国拳头大就有理的作风,但那不是美国么,国际公约管不了美国。
但美国说它能管其他国家,对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这就是真理。
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次的中东战争规模远超一九四八年的那一场,甚至艾伦威尔逊都觉得,超过了他脑海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战争刚开始就打的非常激烈,叙利亚用飞毛腿导弹射击以色列城市,更是萨达姆才做的事。
以目前的烈度,不知道什么时候参加国家的库存就会打空了,以色列虽然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应付这么大规模的战争还是吃不消的。现在以色列的求援,本质上也是希望外援下场帮助。
外交部又成了最忙碌的部门,不过话说回来,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外交部就已经很忙了,面对以色列的求援是什么态度,又成了讨论的核心。
白厅的意见是不能得罪阿拉伯世界的,尤其是沙特已经发出了石油禁运的警告,站在以色列这边付出的代价会很大。要是英国已经完全丢失了在中东的影响力,那和美国采取共同立场倒也认了。
和以色列的战争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正确,英国不管约旦和伊拉克这两个一水英式武器武装起来的国家了?更别提还有科威特和阿联酋这两个富得流油的封建酋长国。这个损失英国承担不起。
“而且我们很怀疑沙特的真实立场,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沙特是一个亲美国家,事实他们就是。如果对欧美采取石油禁运的话,美国其实是有充足的自然资源来应对石油涨价的,但欧洲这边么?北海石油、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 更远一些的几内亚湾,加起来,能不能够将欧洲国家的使用量填满?”艾伦威尔逊拿着几个石油产地的产量数据,在内阁大臣们面前道,“最重要的是,几内亚湾周边国家要么独立,要么处在战争当中,比如葡属非洲殖民地。”
“这些已经独立的国家,会不会为了石油涨价的利益和中东站在一起呢?我们的影响力和加钱相比?嗯,最好不要出现这种选择。”
艾伦威尔逊的意思很简单,这种选择摆出来可能会出现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根据我们的情报,现在可以断定的是,阿里什防空塔和苏伊士防空塔都在埃及手里,当初我们要建立两座防空塔,是考虑到苏伊士运河免于受到战争威胁,只要这两座防空塔和阿里什市和苏伊士市在埃及的手中,西奈半岛就不能说是完全沦陷。而两座防空塔的长剑防空导弹系统也在运行,虽然埃及空军已经名存实亡,但防控体系尚在运行。以色列空军还做不到对西奈半岛的埃及陆军狂轰滥炸。”
此时此刻,刚刚见完以色列大使的基辛格,焦急的等待尼克松的出现,尼克松还在和司法部门顶牛,但以色列的状况已经不允许美国袖手旁观了。
此刻也只有美国能够救以色列,整个国际社会,面对全体阿拉伯国家异口同声的指责,以色列遭到了空前的孤立。
第1464章 搞定英国
此刻也只有美国能够救以色列,整个国际社会,面对全体阿拉伯国家异口同声的指责,以色列遭到了空前的孤立。
不多时,被司法部门追着咬的尼克松出现,关于录音带双方还在僵持当中,从尼克松的脸色就知道,水门事件的发展并不让他开心。
基辛格理解尼克松的难处,但也不得不介绍最新的局势,这一次的中东战争毫无疑问是惨烈的,虽然以色列在开战伊始,就重创了埃及空军,也给约旦和叙利亚空军就巨大的杀伤。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遭到了一定的损失,加上和随后的伊拉克空军交战,以色列空军的飞机损失超过三分之一强,几乎失去了一半的战力。
和阿拉伯联盟相比,以色列是无法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就算是空军上也是如此,干掉了阿拉伯联盟三百架战斗机的以色列,也付出了上百架战斗机的损失,当然这些飞行员也凶多吉少,最新的情况是,也门空军的苏式战机出现在了西奈半岛上空。
而且摩洛哥、利比亚都表示要把自己的战斗机送到埃及,让埃及空军重新有战斗机可以使用。
要知道埃及空军之所以被打的这么惨,完全是因为大半战斗机根本没有起飞,就已经被以色列空军消灭在了机场,埃及空军的飞行员是够用的。
而以色列空军的飞行员,那真的是在空战当中损失了,一旦埃及空军得到一定的补充,哪怕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在西奈半岛提供制空权,更别提也门空军已经出现在了西奈半岛战场,而西奈半岛的两座巨型防空塔,本身就能够起到遮蔽己方陆军的作用。
更别提,开战伊始埃及空军和高射炮部队击落了以色列一批入侵飞机。
叙利亚空军在袭击了大马士革国际机场的以色列飞机后,又轰炸了以色列北部的机场、军事设施和部队集结点,并炸了海港的油库。约旦在以色列飞机袭击首都安曼后,立即向以色列宣战,约旦部队炮轰了以色列境内的军事据点。
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击沉,更是让以色列的水域处在被封锁当中,基辛格面带沉重之色,“大多数欧洲国家都表示要中立,拒绝了以色列的求援请求,尊敬的总统,现在只有美国能够救以色列了。”
尼克松听了基辛格的话,惊疑道,“局势已经恶化到了这种地步?以色列已经坚持不住了?”
“以色列仍然处在进攻当中,但优秀的军队也不能拿着烧火棍作战不是么?这一次的战争武器消耗量是惊人的,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基辛格面色凝重,“面对众多阿拉伯国家的轮番上阵,以色列的武器储备下降到了可怕的地步。”
基辛格拐弯抹角的表示,现在的以色列处在双拳难敌四手的处境,对外援助的路线只有第六舰队能打开。
美国第六舰队辖区范围是环绕欧洲和非洲的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一带,这么说有些空泛,实际上第六舰队的主要活动范围,和皇家海军的地中海舰队基本重合,真正负责大西洋安全的,是美国第二舰队,第二舰队也是美国海军最强大的一支舰队。
“不能自己把问题解决么?”尼克松反问的很认真,如果美国出手帮忙的话,这一场中东战争就复杂了。
基辛格沉重的摇头,欧洲国家已经表明要置身事外,如果美国不出手的话,战争走向就很难说了。
“最好还是以色列自己解决问题。”尼克松想了半天,还是不愿意被以色列拖下水,不然面对阿拉伯世界,美国就会很被动。
这让基辛格有些失望,他也是犹太人,希望美国能够坚定的站在以色列背后,尼克松也不是说美国不管以色列,只是希望以色列能够把大部分事情解决,美国可以锦上添花,而不是反过来美国替以色列解决事情。
至少以色列应该在一个方向上取得胜利,美国才好出面帮忙。以色列当然是这么想的,包括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就想着先把埃及解决掉,解决掉埃及这个对手,在分别对付约旦和叙利亚,问题就在于埃及只是空军被解决了。
一南一北两座巨型防空塔伴随着星罗棋布的堡垒城镇,就像是一条锁链,将以色列的进攻部队困在了当中。
以色列现在必须忍受着补给线不稳定的环境,在这一片泥沼当中击败埃及在西奈半岛的部队。
围绕着阿里什市,以色列制定了阻断这个补给基地的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围点打援,要是艾伦威尔逊知道的话,马上就能联想到优势在我。
在尼克松表示以色列还是要自己争取胜利的态度之后,以色列不得不在西奈半岛证明自己,注定激烈的西奈战役爆发了。
埃及在西奈半岛有十五万兵力,这些兵力肯定不能躲在堡垒当中等待被以色列拔除,至少两个装甲师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阿里什这座基地的补给给阻断对埃及守军的长期坚守不利,就围绕着阿里什,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
西奈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九四八年,埃及军队就是从这里进入巴勒斯坦,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在埃及和以色列派出大量坦克,进行决定性战役的时候,也门空军的出现为这一场大战蒙上了一层阴霾。以色列空军爆发出来了超绝的效率,奔赴三线战场,但毕竟已经接连应付了好几个对手,不论是武器还是人员都已经逼近极限。
也门空军掩护埃及的装甲部队,这让以色列空军不得不再次抵近战场和新对手搏杀,地面上,战后头一次出现了美式武器和英式武器的对决。
在把埃及空军的采购让给法国之后,英国毫无疑问包揽了埃及军队的地面武器。
如果埃及的酋长和百夫长坦克损失过大,原因当然是法国武装的埃及空军作战不力,无法为英国的坦克提供掩护。
两国都知道这是决定性的一战,埃及将手中的酋长和百夫长坦克全部投入,而以色列也投入了同样数量的巴顿坦克,双方在地面上厮杀的难解难分。天空中的混乱不亚于地面,也门的苏式战斗机,和以色列的鬼怪战斗机厮杀的激烈程度,同样令人瞩目。
火光冲天,大地震颤,两军所有的坦克主炮齐声怒吼,炮口喷出愤怒之火,射出的一条条火龙冲天而起。数百辆坦克想着对面冲去,像一群草原上狂奔的野牛,扬起冲天的烟尘,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铺天盖地向对面的敌军压来。
埃及装备在第一线的一排排酋长坦克的坦克炮开始凶猛地射击。一道道火线划过,一片片烟尘腾起,美式巴顿坦克也不甘示弱,不断殉爆的弹药如节日的焰火从坦克的各个出口向四周飞溅,炮塔冒出了浓烟,燃起了熊熊大火,坦克化为一堆废墟。
这对双方都是一场考验,坠落的战斗机和地面上被击毁的坦克,昭示着这一场战斗是多么惨烈。
“虽然埃及的两个装甲师被歼灭,进攻部队的损失,让我们占领整个西奈半岛的希望变得渺茫。”总参谋长埃拉扎尔面见总理梅厄夫人,给了梅厄夫人一个喜悦参半的问题,喜的是埃及在西奈半岛只剩下了步兵部队,忧的是,以色列进攻部队也失去了拔出据点的能力。
以色列是没有那个人力,一个一个去进攻堡垒化的据点的,更何况以色列进攻部队的重武器同样损失惨重。
国防部长摩西·达扬也心情沉重,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西奈半岛的战斗已经陷入僵局。
“向公民宣布西奈半岛埃及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消息。”梅厄夫人出现短暂的失魂落魄,但马上恢复平静,以色列再一次向美国发出求援信息。
迅速打败埃及的计划失败了,虽然埃及已经遭受到了重创,也无力向以色列进攻。可是按照和埃及交战的烈度继续下去,后面还有约旦、叙利亚。
面对一脸渴望的基辛格,尼克松陷入长久的沉默当中,“把现在能飞的所有东西送到以色列,命令第六舰队护航,冲破以色列被封锁的海域。”
“感谢你,总统。”基辛格满脸的感动,随后马上去转达尼克松的命令,美国愿意出手救援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