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7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伦威尔逊则直接找好大儿聊聊,“到了孟加拉,看到头上缠布、手腕有手环的锡克部队,这是着重收买的对象。在英属印度时期,锡克人就是我们重要倚重的族群,英属印度军队百分之五十的军官、百分之四十的海军军官,三分之一的空军军官都是锡克人。”
英国和锡克教的关系从一八五七年的印度大起义就开始了,当时英国在印度的兵力不足,还要保卫英国家属,面对着印度大起义,直接从锡克教的地方征集了十万锡克军团,用来镇压印度大起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锡克教算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帮凶。
艾伦威尔逊相信还是有些香火情在的,毕竟英国还有锡克教社区,把一整个族群定位成可以拉拢的对象,给了印度上流社会的待遇,这可不多见。
“知道了。”大卫点了点头,“我到地方一定会和当地的印度军队打好交道,塑造和睦的氛围。”
“外交层面的事情就交给我,外交部会阐述,不会长期驻军,只是恢复当地和平,至于一些勤劳肯干的工人,缅甸人首先不怎么勤劳,缅甸的自然环境并不差,看来不可避免的要从韩国身上想想办法。当然如果代替韩国,那是最好不不过了。”艾伦威尔逊说到这,“我还有很多事情要跟进。有些问题也是最近才刚刚想明白。”
“哪方面?”大卫有些惊讶,老父亲做决断是比其他人快的,如果内阁不同意的话,他都是一直孜孜不倦的劝说,直到达成目的。竟然也会有问题能够想这么长时间,才有答案。
“香江的定位问题。”艾伦威尔逊慢吞吞的回答,“你先把孟加拉的事情处理好,这个问题至少近期是不用你关心的。”
香江的问题对英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里面利益巨大,处在英国的角度自然是希望保留既得利益。但如果就是金融房地产两个项目支撑的话,显然是撑不起来,再者这两个东西不足以形成牵制。
只有金融和房地产的香江说实话,是不足以让帝都多权衡的,命运完全看帝都的心情,闹大了英国也没法用上什么力。毕竟都回归了,就算英国临走之前埋下了暗桩也无济于事。
类似艾伦威尔逊记忆中的结果是不能接受的,虽然两国都难受,但明显早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是更难受的那个。
曾经艾伦威尔逊希望马来亚走台积电路线,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马来亚的人口已经无法在承受更多的产业了。毕竟造船和汽车,这两个就业大户英国都和马来亚分了,更何况还有化工、以及马来亚本来就有的优势产业,再加进去也不能提高什么。
如果在香江走台积电路线的话,那么这种发展肯定和他记忆中的香江不一样,后果就是在苦一苦诈骗岛。
这倒不是问题,那又不是英国的利益所在,如果香江有一个类似台积电的企业存在,可以带来香江更加长久的繁荣,英国在保存既得利益,可以更加长久的牟利。
有了半导体产业的香江,变得更加有实力对英国也是有利的,至少可以借由香江市民的支持,和帝都多谈谈怎么惠的问题。惠的多了,英国也可以从里面分点,想一想就觉得是双赢。这要是操作得当,中芯可能都不存在了。
“很显然,这种高耗能高投入的产业,诈骗岛的人并不需要。”艾伦威尔逊进行着自我催眠,诈骗岛更加原生态一点挺好的。
公务员群体当中最具有行政经验的专家,终于在无上权威的殷切期盼中出发了,希望他们一切顺利,到了孟加拉好好造福社会。
底线是快速恢复秩序,以后一定要比印度人均收入高,别管高多少哪怕是高一英镑也行。
这个目标应该是不难的,独立之后的孟加拉国是单一民族单一宗教的国家,有英国保障国家安全,赶紧埋头苦干就行了。
等到孟加拉国发展起来了,就可以期待第二步了,散播一下大孟加拉主义,让印度知道一下单一民族国家会给印度带来什么。
不知道印度对这一次印巴战争的经验总结开始了没有,英国出刀肯定是预料之外的,印度人只准备了一桌子饭,却来了两桌人客人,这怎么吃?
第1429章 戴高乐病逝
短期之内,英国应该做好两件事,第一就是推动孟加拉国的重建,借用重建带来的需求增加英镑区的货币流通和生产。然后等待着重返传统市场的机会,为此艾伦威尔逊真的通过外交部和韩国方面取得了联系,沟通一下赚英镑的事情。
诈骗岛就算了,好歹血浓于水,这么辛苦的工作就别劳烦人家了,韩国人用的好歹稍微安心一点。
韩国此时特别需要的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随着美国逐步从南越撤军,把战争交还给南越政府,韩国军队的分量也在减少。
要说南越政府可能会美军的减少还比较留恋,但对韩国人绝对没有这个待遇,恨不得这些二鬼子赶紧滚。
韩国在朴正熙的领导下,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距离汉江奇迹差了一个次元,至于重工业的起步资金也差得很远。本来在在这个时间,韩国已经追平了朝鲜,所差的就是韩国因为体制,所出现的贫富差距,底层人可能过的没有朝鲜好。
但现在追平朝鲜明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为了迅速把孟加拉拉出来,剥夺了在中东百万韩劳工作的艾伦威尔逊,寻思一下韩国人需要不需要在孟加拉工作的机会,待遇可能和中东没法比,但好歹可以赚外汇。
工钱艾伦威尔逊是绝对不会拖欠的,就是让印刷厂多干两天,反正这个债务最终孟加拉人也要还给英国,不算是特别吃亏。
第二件事就是造舰计划的跟进了,当哈罗德威尔逊在下议院,以坚决的姿态说出了,“我们不会将国家安全置之不顾,而去追求所谓虚假盲目的节约!孟加拉的事情证明了,皇家海军未来还要肩负巨大角色,和我们的美国盟友一起,维护着世界海洋的和平。”
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表明这一份造舰计划已经在议会取得了支持。
当然这也不是刚开始那一份造舰计划,一点不被砍是不可能的,万吨巡洋舰和五千吨护卫舰计划,变成了八千吨级驱逐舰和四千吨级护卫舰的方案,不得不说工党政府在这种事上是有优势的。
工党政府别管是做到了多少,但确实是一直嚷嚷着要控制军费,似乎控制军费已经成了工党的其中一个招牌。当工党政府推出造舰计划的时候,保守党反而无话可说。
“十八艘驱逐舰,二十六艘护卫舰。”拿着辛苦成果的艾伦威尔逊,抬头看着眼前的财政部常务次长弗兰克,不知道这位财神爷有何贵干登门。
难道是财政部对支出有意见?毕竟是财政部的钱嘛,有意见也是正常的,但艾伦威尔逊肯定不会听这种意见。
“财政大臣对金融峰会的内容不是很满意,华盛顿方面确实有意增加日元在全世界的比重,你曾经说过这种可能,你说对了。”弗兰克皱着眉头,将财政大臣卡拉汉,这一次峰会上的不满娓娓道来。
“原来是这件事,我还以为首相被刺杀了。”艾伦威尔逊一挑眉,一副不出所料的口吻道,“我们是坚决不同意的,日本凭什么?日本有什么支撑日元的东西?那可怜的粮食自给率,还是只能当做标本的本土自然资源,你要是问我孟加拉的自然资源多还是日本的自然资源多,我可能都没发回答你。美国人都找不到理由,还想让我们答应。”
不得不说,冷战时期美国在惠这个领域,确实是不比苏联逊色,确实是让出本国市场养活了日本相当长时间,乃至以色列都表达过不满。
但是日本的基础就在那,经济发展又不是一条大道往前冲,有发展好的时候就有发展不好的时候,不能把这个希望放在美国的良心上,美国自身状况还可以的时候,其他国家能喝点汤,它自己要是有问题,不把你杀了吃肉就不错了。
不然苏联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怎么英法意都纷纷主动表示要开惠,只要冷战坚持下去,要经济支援那都好商量。
弗兰克欲言又止,最终苦笑道,“这件事你都不同意,那美国的另外一个建议你更加不会同意了。华盛顿认为美元和英镑可以采取固定汇率挂钩,用以彰显英美特殊关系。”
艾伦威尔逊一个战术后仰,哭笑不得的道,“也就是说,美国考虑吞并英镑区解决货币超发问题?我认为还是先和法国人谈谈比较好。”
“也许会谈的,听说戴高乐总统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弗兰克耸耸肩,“最近一段时间戴高乐都没有公开露面。”
“最近谁替戴高乐主持政府运作?”艾伦威尔逊脸色一正问道,他确实很关心这个问题,不关心谁也不能不关心法国。
这个人本来历史上是蓬皮杜,但蓬皮杜的戴高乐接班人的身份,不是因为自身患有癌症,结果被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内阁秘书长泄漏出去,导致成为了泡影,法国总理存在感并不高,不知道现在是谁。
“皮埃尔·梅斯梅尔,最近都是他代替戴高乐出席活动。”弗兰克直接回答,随后介绍了这位仁兄的履历。
皮埃尔·梅斯梅尔战前成为高级公务员,在殖民当局做一名法学博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塞内加尔轻步兵团第十二兵团任中尉,并在法国战败后拒绝投降。
后坐船去伦敦和自由法国部队汇合,任法国外籍军团第十三旅成员,参加厄立特里亚、叙利亚、利比亚各个战役以及比尔哈凯姆战役和突尼斯战役,以及埃及阿拉曼战役。他是戴高乐将军反对德国侵略最早的追随者之一。
战后的履历比较简单,很长一段时间和艾伦威尔逊特别相似,就是在法属各大殖民地做总督、高级专员、期间有大概十年时间。
听了弗兰克的话,艾伦威尔逊一下子凭空增加了不少对这位法国总理的好感,直接拿起来电话让军情六处把照片送过来,两人之间的经历有这么多类似的地方,至少可以期待看待海外利益这个领域的角度应该差不多。
“尊敬的外交大臣,有时间,哦真好,谈一谈怎么样?”艾伦威尔逊拿着法国总理的履历,盯着照片看了良久,从面相来说就符合一代枭雄之姿。
在戴高乐神隐的关键时期,英国总是要有所准备的,毕竟法国是英国最重要的邻国,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还是要互相掩护。
在艾伦威尔逊眼中,法国人在战后的努力当然是值得尊敬,要不是法国丢了阿尔及利亚导致在欧洲的基本盘小了一点,导致面对美国的时候十分吃力,那没准真可能走出来自己的大国路线。
现在阿尔及利亚被死死控制住,法国的统战价值明显高了不少,这样在可能同时伤害英法两国利益的问题上,两国联手面对问题的成功率会更高。
面前英国和法国有一点还是很像的,两国虽然都是欧共体重要成员国,但是在欧洲的贸易都不到百分之五十,法国对法郎区的控制是要超过英国对英镑区的控制的,法郎区国家单独对法国的贸易,就占据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才是和其他国家的贸易。
英镑区的贸易明显更加多元化,毕竟像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早就独立了,加拿大根本就不属于英镑区,只不过认可英镑的价值,同样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
“我也注意到了戴高乐总统的身体状况。事实上不少国家都很关注,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听闻关于戴高乐的问题,马上回答,“法国是我们最重要的邻国,戴高乐总统也受到爱戴。”
“大臣说的真有道理。”艾伦威尔逊开口补充道,“尤其是法国的实力没有多大削减,半个非洲仍然在法国的影响力之下。大英帝国尊重有实力的国家,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尊重一下印度。”
在对待日元问题上,英法两国必须拿出来坚定的态度,必要时候可以放马克一马破解日德的捆绑,但日元绝对不能放,那是完全受到美国的控制的国家,哪怕日本首相被崩了,都不值得奇怪。
“法新社报道,总统夏尔戴高乐于今天凌晨病逝。”随后新闻开始播报戴高乐的生平以供缅怀,不仅是法兰西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称赞的父亲。
在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关头,他站到斗争最前列,为战争的胜利和法国的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很难想象一个法国总统的病逝,竟然在英国有这么大的热度,但事实就是如此,作为欧美战时领导人当中最后一个病逝的他,此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哈罗德威尔逊第一时间就已经决定,要参加戴高乐的葬礼。
“我相信,和首相做出同样决定的领导人不在少数。”艾伦威尔逊面色严肃,这一次他绝对不是故作严肃,而是发自真心实意。战后法国的基础比英国差得多,能够做到今天的声势,和戴高乐有着巨大的关系。
至少从四十年前开始,英法的关系法国就处在弱势地位,事实上是法国依靠英国的关系,但在戴高乐执政的时候这种关系终止了。现在的英法关系平等全部归功于戴高乐,事实上要不是艾伦威尔逊在,冷战的英法关系,是英国主动求法国,别把英国关在欧共体外面。
第1430章 算无遗策
通过外交渠道得知了戴高乐葬礼的日期,首相便开始了行程安排,不知道会不会想,他这一死比一辈子的贡献都要大这句话。
不是没有这么想的可能,从普法战争之后法国和英国的地位就不平等了,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得不多考虑英国的感受。
从而出现了长达几十年的依赖性,从这点来说,戴高乐上台扭转了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肯定让英国这边有些失落。
不过英国就知足吧,要不是艾伦威尔逊存在,英国面对的问题就不是失落,而是丢人了,被法国关在欧共体门外低三下四的求进入。
稍晚时间,结束了本次南狩的帕梅拉蒙巴顿打来了电话,表示也会参加戴高乐的葬礼,同时和法国的朋友们谈谈,“还有送阿尔伯特参军,还是在本土服役安全一点。”
“我哪有什么反对,蒙巴顿元帅不是都定下来了么。”艾伦威尔逊老神在在道,“既然孩子喜欢军旅生涯,进入军队锻炼也好。”
放下电话,艾伦威尔逊便继续撰写报废车的标准,同时让吉隆坡那边补充证据,要论证汽车折旧和车祸百分比之间的逻辑关系,报废车也包括农用机械和摩托车在内,同时演严抓改装车,到达年限的报废车全部交给殖民政府统一处理。
但豪车是例外的,价值不同,自然有不同的待遇,不管什么条例到了资本主义的地方应该入乡随俗,这样才能长远乃至超出,不然会出现我真有一头牛的问题。
不多时,已经写了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只有短短一行字,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像是我这种学贯中西,将两个制度优点结合起来的秘书长,不知道以后英国还能不能碰到。”艾伦威尔逊站在窗边,一副背对众生的样子感叹。
戴高乐早就立下了遗嘱,“我的葬礼,一切从简。不举行国葬,不要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代表参加,不要乐队,不要发表任何演讲,国会也不用致悼词。”,但作为战时领导人的一员,戴高乐的地位在这摆着,世界各地的领导人纷纷表示要出席,
最先表示要出席的就是英国首相哈罗得威尔逊,这更是带动起来了一个风潮,在哈罗德威尔逊表达要出席的消息传开之后,欧洲各国的领导人都表示要出席,包括德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