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英迪拉甘地结束这一次访问之前,印度总参谋长萨姆·马内克肖下达了“紧急状态”动员令:取消军队所有人员的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征用民用车辆,以紧急运送弹药及各种军用物资;迁移印与西巴接壤的边境居民;加强城市民防措施等。
英国至少表达出来了不持立场的和事老态度,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美国,回到新德里的英迪拉甘地把外交部长辛格叫过来,“只有苏联有这个力量让美国不敢动武,巴基斯坦的两个支持者,苏联都有能力牵制。”
英迪拉甘地的意思很明显,先把什么不结盟的事放下,当前的局势苏印同盟才能保证印度的军事行动不受干扰。
第1399章 美国也干了
出访一圈,英迪拉甘地也不是全无收获,知道欧洲各国包括英国在内,都并不对南亚的局势热心。现在就等着一个时间节点,在某大国忙着的时候,一句出兵解决印度长期以来的东西夹击问题。
外交部长辛格再次前往莫斯科,带着英迪拉甘地的嘱托,来塑造对印度有利的外交环境。
伦敦这边,艾伦威尔逊正在向首相解释,两个基金的运作问题,面对哈罗德威尔逊他什么时候答应的问题,则回答是英迪拉甘地访问的时候,两人还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艾伦,我才是大英帝国的首相。”哈罗德威尔逊阐述着这一事实,两人的合作大体上是和睦的,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他可以当做没看见。
但是两个规模达到百亿英镑的基金,算是小事么?要知道英国的经济总量也刚过一千亿英镑。
“数字不一定代表事实,首相。数字有时候会骗人。”听到首相提及英国的经济总量刚一千亿英镑,艾伦威尔逊解释着不同数据体现下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事实,今年的经济总量不代表历史积累。
更何况一千亿的经济体,就不能有两个百亿规模的基金么?后世的挪威经济总量也就是三千亿美元的规模,主权基金的资金有一点二万亿美元。按照吹嘘日本那批人口中的海外还有一个日本,那海外还有四个挪威呢。
虽然这两个基金会,也不是海外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全部,但这一样是解释的通的,俄罗斯是一个一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韩国也是一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两国都是承受封锁,韩国就得人吃人,一切经济数据瞬间清空。地大物博真的是有用的!
“我最近核实了一下本土养老金的问题,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开支,现在的发展趋势并不容乐观。”艾伦威尔逊把自己的行为和英国社会开支挂钩道,“首相,你和我心里都清楚,仅仅依靠本土,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英镑区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英镑区随时都在承受美元流通范围扩大的压力,这又涉及到了英镑升值压力、对外投资效果、人口流动种种问题。”
“而以上的问题,又需要军事上的投入,没有军事力量保障,英镑区的衰退速度还会更快,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是英国这个国家还是英国公民的角度,都应该寻求一个保障。。
就这艾伦威尔逊都没有算贵族阶层的问题,现在英国贵族几乎个个都在澳大利亚有产业,哈罗德威尔逊要是指望以前的政府,从贵族身上扣点银两,贵族阶层真的会润出去,把本土的产业变现打包。
事情具有两面性,艾伦威尔逊是其中的一个面,而帕梅拉蒙巴顿是其中的另外一个面,这件事女王也爱莫能助,女王也有蒙巴顿产业的股份。
拉德维奇一直等在白厅之外,见到艾伦威尔逊出来便上前道,“爵士你出来了。”
“嗯,又是造福社会的一天。”艾伦威尔逊笑着上了车,询问今天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大家可以一起开心一下。
“你的女儿帕米拉的车出现了剐蹭,可给她气坏了。”拉德维奇开口,说起这件事,非常新的新闻,就是今天发生的。
“我女儿没怎么样吧?”艾伦威尔逊一听脸色一垮,儿子和和儿子同等地位的孩子们,他都有办法管教,这个女儿就有点难。主要是他女儿不多,实在不好太过于严厉。
“帕米拉没有事,总裁也是考虑到你是白厅的秘书长,不愿意让事情扩大。”拉德维奇一边开车一边回答道,“也没有让对方赔偿。”
“哦。”艾伦威尔逊不太高兴的应承一句,有这样的妻女当然是值得高兴的,知道顾全大局,他还有什么说的?
不多时座驾停在家门口,艾伦威尔逊才准备下车,“拉德维奇,找个机会把那个混蛋干掉吧。我可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是应该保护好的。”
“嗯?我知道了,秘书长。”拉德维奇一愣,但马上答应下来,他的第一反应固然是惊讶,但仔细一想也没什么,这都是命运的安排。
“那我等你的好消息。”一根烟已经出现在嘴角,艾伦威尔逊温和的摆摆手,“那么,明天见。”
进门之后直奔着女儿的房间而去,聊了一会儿,心情不好的小棉袄总算是露出了笑容,艾伦威尔逊才松了一口气,“拉德维奇告诉我,今天出现了一个意外事件,其实谁还没有失误的时候呢。这都是人生当中的珍贵记忆。”
“父亲,你肯定没有这种记忆,你根本就不怎么会开车。”帕米拉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父亲的痛苦之上,“你的车技随着手动挡的减少而增加。”
“我在考虑,是不是把你的屁股揍开花。”艾伦威尔逊直跳脚,他明明是一片好意过来安慰女儿,竟然出现了父呲子笑场景。
英迪拉甘地回国没多久,又去了一趟华盛顿访问的事,已经和他无关了,不过印度总理这么频繁的出访,本身就是在提醒着艾伦威尔逊,印度是即将要动手了,事实上印巴战争只是没有正式开始,小规模摩擦已经有了几个月。
“媒体方面,还是我最最善于打交道的妻子,才能摆平各方。”艾伦威尔逊在一个私人场合,放下一家之主的威严和帕梅拉蒙巴顿沟通。
“我说这一次怎么又能忍受胯下之辱了呢。”帕梅拉蒙巴顿抿嘴偷笑,“但一家之主的请求,我怎么能拒绝呢。我可没有这个胆量。”
你的胆量已经很大了,无上权威这么想着,还是不得不底下了骄傲的头颅,就当是为国牺牲,他这么爱国的人,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并非是他想要抽身南亚局势,而是有自己的事,要跟进重返联合国的事情,通过驻美大使和美国方面沟通。
虽然这是一个务虚的工作,但谁都知道,美国自己是不会投赞成票的,一方面确定美国的真实想法,另外一个方面则联络英联邦国家采取一致态度,当然不包括非洲国家,礼不下非洲,非洲国家不值得英国专门通知。
欧洲这边应该问题不大,历史上投反对票的马耳他,还在被英国牢牢占据,英国没有放弃自己经营几百年的关键节点用以维持全球海军,马耳他自然不存在被打包变现的可能。
英国看中的英联邦国家无非就是澳新加三国,尤其是和澳大利亚的沟通是极为重要的,澳大利亚现在对英国也极为重要,不能让澳大利亚在这件事上犯糊涂,这一次投票,也能够看出来英国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否还有影响力,算是一个试金石。
“通过新西兰问一下日本的情况。”艾伦威尔逊吩咐着威克,日本最好还是和历史一样投反对票,这样就可以借用这个例子宣扬一下美日同盟关系,虽然英国已经做好了跳船的准备,日本最好还是再等等。
而在政府暗示忘记了南亚局势的时候,正义的bbc并没有忘记南亚那块前殖民地,伴随着英迪拉甘地的密集出访,英国已经判断战争迫在眉睫,舆论霸权的大棒已经可以挥动了。
不同与之前例行公事一般的少量报道,巴基斯坦政府军在东巴基斯坦的镇压,几乎一夜之间占领了英国各大舆论的中心,非常具有冲击力的照片,也纷纷见报。
小女儿在父母尸体嚎啕大哭的照片,成了激发英国公民同情心的媒介,整个英国公民都在为当地的惨剧共情,血淋淋的死亡数字,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在询问,自己是不是能为当地的可怜人做点什么。
悲剧就是这样的,文字叙述哪有照片有冲击力,照片也无法和视频记录相比,不过艾伦威尔逊还是没有放出影像记录,现在还不到放大招的时候。对于民间广泛存在的同情心,还是要采取压制态度。
唐宁街十号,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正在和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对话,“倒也不是坏事,公民的焦点不在联合国上面,这一次的投票如果出现了争议,公民也不会关心,他们都在关心南亚的事情。”
“说的对!”外交大臣帕特里克点头,“和美国沟通,美国方面也没有态度模糊,不像是原来那么强硬。”
“艾伦的建议,美国无法阻止的话,我们应该马上复交,不能再继续陪着美国,做一个连三岁小孩都无法做错的判断题了。”哈罗德威尔逊开口道,“中英关系正常化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没意见。”外交大臣帕特里克,“要不是朝鲜战争爆发,顾忌美国的看法,我们早就建交了。根本不用等到今天。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对经贸上的促进也是可以期待的。”
在伦敦讨论外交问题的同时,访问巴基斯坦的基辛格活动了一天后,谎称腹痛,最后说到边境旁休养以摭人耳目,也没有记者跟踪,次日凌晨三点,经过乔装打扮的基辛格便坐上专机飞往某大国,想要跳船摆脱负资产的国家,不仅仅是英国一个,美国也干了。
第1400章 吓唬基辛格
非常巧合,基辛格登上班机的过程,被《每日电讯报》在巴基斯坦的记者目睹,而最近因为需要媒体界的朋友关注印巴局势,给了无上权威胯下之辱的女首富,时常就和英国本土的无冕之王混在一起。
“你说这怎么可能么?”回到家的帕梅拉蒙巴顿,只是把这件事当成是一个笑谈告诉了丈夫?
艾伦威尔逊一听脸上闪过玩味的笑容,嘴巴成了o型,啧啧称奇道,“怎么就不可能?你想想朝鲜战争中美军撤退往法国人身上打照明弹的事,就知道这是绝对可能的,我相信,这个记者的目睹是真的。”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似是而非,比如英国坚决的拖到了某大国参与朝鲜战争,然后顺理成章的坚决不参战,把属于英军被美军出卖的戏份,变成了可疑盟友法国。
一家之主的笃定,也让帕梅拉蒙巴顿不在信心满满,直接歪着头反问,“所以你准备怎么办?公之于众。”
“不会,现在这个时间是重返联合国的关键时期,贸然掺和进去一次会得罪两个国家。我不在乎美国人的想法,大选之后还不知道谁领导美国呢,但苏联体制的国家,最好不要上他们的黑名单上。所以这件事不应该公之于众,不过么?”
艾伦威尔逊边想边道,“但可以通过小圈子的沟通泄露出去,澳新加三国可没我们这么老道的外交功力。很容易被美国人的表面工作欺骗。当然了,只要美国没有把事情公之于众之前,我们都可以借助这件事和基辛格好好谈谈。让这个记者回来一趟,把当天的所有过程全部事无巨细的说出来,尤其是当天的穿着,军情六处需要一点合成照片的技术参考老照片进行合成,保证基辛格也无法辨别。”
照片合成在二战都不是新鲜事,更别提都是现在了,别说基辛格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就算是专业人士也做不到一眼能看出来。
“我算不算是立功了?”帕梅拉蒙巴顿骄傲的抬起头,“我想,怎么不得给我一点奖励。”
“喂,不要把商业那一套带到家庭生活中。”艾伦威尔逊眼中满是警惕,作为一个无上之权威,他不能总是承受胯下之辱。
“看看,亲爱的,你想哪去了。”帕梅拉蒙巴顿面带揶揄的嘀咕,“我看你就是想贴近大海母亲。”
啪!臀部的剧痛传来,帕梅拉蒙巴顿直接原地蹦迪,瞅着还意犹未尽的始作俑者眼泪汪汪,“也不说一声,就直接动手了。”
“都是一家人,还用说一声么?”艾伦威尔逊嘿嘿直笑,这一幕激怒了女首富,两人闹作一团,在空旷的客厅中追逐打闹。
基辛格恰巧被英国记者发现,也提醒了艾伦威尔逊,东方学专家立人设的报告应该出炉了,同时这也是一个证据,虽然军情六处暂时还没伪造出来,但不耽误可以先得出结论,中美关系已经缓和在即。
美国历史并不存在一个真正势均力敌的对手,海战上还有日本,但陆军真的没有一个让其打出天下无敌气势的对手。
如果二战美国好好出把力,别比较战果都是苏联在地面打硬仗,本来二战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战后经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次一个比一个失败的战争,对陆军自信心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彻底不自信了。
两国走近的原因其实和苏印走近的根本原因很相似,美国就是苏印同盟当中的印度,对自己的地面战斗力没有信心,需要寻找一个看起来能打能抗的军事强国,尤其是陆军强大的国家,抗住苏联以陆军为主的军事力量。
这个时代的美国至少还能找到这么一个国家,几十年后美国选来选去,结果选到了印度身上,印度在冷战时期都要靠苏联提供保护呢。
“艾伦,法国不算陆军强国么?还有德国人?”哈罗德威尔逊看完之后,心说这个报告是不是有点?瞧不起欧洲的传统军事强国。
“如果仅仅比较地面战斗力,现在法德还真不一定有多大的作用。”艾伦威尔逊怎么不了解法国,三天前他还和法国朋友进行了口舌之争,昨天还和德国朋友唇枪舌战,对这两国的战斗力甚为了解,尤其是地面缠斗的时候。
可以说艾伦威尔逊是最有资格评价各国的人,他甚至有美国的朋友,比如小门罗的母亲梦露女士。
捍卫了一下专业人设,艾伦威尔逊便道,“如果美国能够在东方取得突破性进展,欧洲这边的关系可以缓和一段时间了,未来十年应该是全力发展经济的时间,除非出现什么黑天鹅,比如说能源涨价。”
“你的意思是东亚方面的会分担苏联在欧洲方向的压力?那倒真是一个好消息。”哈罗德威尔逊喜形于色,从任何意义上这都是好消息。至于苏联愿意把他们的坦克大军放到哪就放到哪,至少别放在欧洲,英国甚至愿意惠一下苏联促成这件事。
发出了典型的鸽派言论之后,艾伦威尔逊对首相的想法表达赞同,“如果未来这么发展,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确实应该有人分担一下欧洲在战后的军事压力了,比较一下驻蒙集群和民主德国的西方集团军,一个不过几万人的战斗群,一个是四十万苏联合成集团军,都没法想象距离差不多的情况下,联邦德国的人怎么睡得着。
至于具体办法,这都简单,让美国的新晋盟友经常出现在舆论上就行了,让莫斯科知道自己的屁股被捅了,这不算祸水东引。
当然,等到重返联合国之后再说,这一击背刺会更加显现威力,哈罗德威尔逊很满意内阁秘书长的分析,“西伯利亚人口少,很脆弱不是么?”
“确实,首相。一个环境上堪比世界屋脊的对峙场地。”艾伦威尔逊满脸的幸灾乐祸,“当然,我们也是有诚意的,英国应该回到我们熟悉的市场当中了,相信复交之后,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
“这是一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