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7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尔·****·夏斯特里这位印度第二任总理,在印度独立之后毫无疑问是一个过渡人物,之所以是过渡人物,是因为他执政的时间确实不长,历史上签订塔什干宣言没几天就病故了,而这一次换一个地方签合约,也没有让他的生命延长多久,多活了不到一年便心脏病发。
得知这个消息,岳父大人自然是带着女儿再次来到印度,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物凋零而感怀。
艾伦威尔逊便直接和家人汇合,商量关于印度接下来的政局会起到的变化。
“你觉得印度的政权会落到谁的手里?”蒙巴顿也知道女婿刚刚在最重要的殖民地,处理完棘手问题本不应该马上询问,但看起来女婿的气色还不错,不像是原来一出国,回来就好像操劳过度一样。
“呃?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艾伦威尔逊谈及赫赫有名的印度铁娘子,把印度历届总理都拿出来,谁也没有英迪拉甘地对印度做出的贡献大,出兵肢解巴基斯坦,从而打破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东西夹击。这个功绩怎么却强调都不为过。
你也可以说是在英迪拉甘地执政的时候,赶上了这一次的契机,可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是么?
巴基斯坦被肢解之后,便失去了正面对抗印度的能力,印度的体量优势也会更好的发挥出来,不用像是原来总担心被背刺。
“英迪拉么?”帕梅拉蒙巴顿这个时候插话,加入到了父亲和丈夫的讨论当中,“我和她的关系还不错,但没想到你的评价这么高,为什么?”
枕边人的这个问题,可把艾伦威尔逊给难住了,这就像是欧洲有多大一样,有人认为欧洲人只是联邦德国边境线以西,英国有一部分就是这个想法,但一些法国人认为欧洲的范围也包括苏联,戴高乐算是比较保守,只认为乌拉尔山以西是欧洲,胃口更大的认为苏联全境都可以视为欧洲的一部分。
“国大党是以家族为凝聚力的。”艾伦威尔逊嘀咕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不重要,苏联和印度的走近令人担忧。可是苏联援助多少我们就跟多少,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我想要到了一个空头支票,非常适合这一次来到印度的元帅说出来。”
蒙巴顿元帅有些错愕,就听到女婿说,“就说我们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后世在印度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话说万隆会议之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特意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地求见尼赫鲁,只为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双手奉上。
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兼第三世界领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虽然只是锦上添花但也不可或缺。说直白些,印度自己也许不怎么样,但只要答应就足以令安理会蓬荜生辉。
然而,面对天上掉下的打卤馕,尼赫鲁做出了令亿万印度人民都捶胸顿足的选择。“不吃嗟来之食”的强烈自尊,让尼赫鲁毅然拒绝了艾森豪威尔的好意,并一再表示某大国比印度更适合坐上那把交椅。
这种在印度流传甚广的谣言,每次印度入常被否决之后,印度人就要把尼赫鲁拉出来批判一番,然后顺便点一下某大国,你的席位是我让给你的。
“呃?你知道这难度多大么?”蒙巴顿元帅满脸惊讶,简直怀疑女婿发烧了,目前来说印度怎么可能进得去?
蒙巴顿不知道未来印度也进不去,艾伦威尔逊开口回答道,“我们跟不起苏联的援助,就只能凭空造牌了。反正就算是英国同意,其他国家也不会同意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个难度很大,但我们不说,让印度人自己努力去。”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印度更在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了。之所以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不仅有大国身,更有大国心;不仅有强国情,更有强国梦。
都轮不到某大国反对,某大国现在也被挡在联合国之外,光是现在美国的亲密盟友巴基斯坦反对,就能在印度在和平教世界的好感降到谷底。
后世艾伦威尔逊在键道上的造诣,几乎没有听说过印度河那个和平教世界国家关系还算不错,伊朗本来有段时间不错,但美帝一个极尽升华之后,印度就把脑袋插裤裆里面了。
印度新闻上经常提及的友好国家,除了俄罗斯之外,也就以色列、法国,连英国的名字都没有,英国殖民了印度,我大印度和英国不共戴天,除了要英联邦援助的时候。
“我们提及几个为印度量身打造的标准,比如说对本地区有着强大影响力,再加上一条国内不能有其他国家的军事基地,这表明这个国家可以做出独立的成熟意见,堪称是后备的常任理事国。”
这么说就可以有种单独对印度示好的感觉了,因为后世还有两个战败国德日也想要蹭进去。
这两个国家都是本土有大量美国驻军的国家。这个标准可以把这两战败国直接排挤出去。
最重要的是英国现在也没有美国军事基地,可以理直气壮的掐腰制定一个本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准。
如果德日两国还不死心的话,那就不得不拜托轴心国里面的意大利出手了,反对印巴德日四国入常的咖啡俱乐部就是意大利这个轴心国成员组织的。
当日、德两国希望“入常”,意大利等国则表示反对扩大联合国安理会的可能。以意大利为首的这些国家的大使经常在咖啡馆商讨,这些国家的大使越聚越多,后来被称为“咖啡俱乐部”,咖啡俱乐部成员国超过七十个,中俄美英法五国的白头套,都归意大利调遣,堪称恐怖如斯。
按照艾伦威尔逊的标准,就剩下印度以及巴西两个候选国了,德国和日本光是美军基地这一项,就过不了关。
而没有国外军事基地的印巴两国呢,注定又是不被信任的,把印巴和德日分开,说不定更加容易被各个击破。
蒙巴顿元帅的身份非常适合漏口风,第一蒙巴顿元帅的身份足够高,第二他已经退役了,不能代表现在的英国政府。本身具备强大的模糊空间,蒙巴顿元帅还是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非常适合这一次对印度喊话。
“都是为了英国。”在蒙巴顿元帅被说服之前,英国财富的代表帕梅拉蒙巴顿女士,首先已经被自己的男人说服了。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丈夫一边。
蒙巴顿元帅义愤填膺,对这个不孝女表达不满,点头的动作倒是没有哪怕一帧的延缓,他现在就靠着女儿养老呢。
夏斯特里的葬礼庄严肃穆,这个时代的国大党还是相当强大的,堪称一个全民党派,国大党就是印度,印度就是国大党。夏斯特里作为印度总理,还是通过斯德哥尔摩会议拿回了印度的损失,也受到不少印度人的认可。
毕竟非战之罪嘛,是巴基斯坦后面的和平教国家,勾结在一起对印度发起了石油禁运,才导致了印度军队的表现不如预期。
包括英迪拉甘地的国大党高层全部出席了夏斯特里的葬礼,随着夏斯特里的病故,国大党内部必将重新开始一轮争夺。
但此时这些国大党巨头没有想到第一个跳出来整活的是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蒙巴顿在发表讲话的时候,大谈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盛赞印度独立取得的成绩,随后话锋一转,历史上第一个在公开场合当着十几万见证者的面,支持印度入常的公众人物出现了。
第1340章 印度铁娘子
“夏斯特里总理的病逝是令人难过的一天,全印度甚至全世界都应该铭记这样一个卓越领导人的离开,我和夏斯特里相识于一九四二年。”蒙巴顿元帅满脸沉痛哀悼的开始这一次的演讲。
下面贵宾席的一对小夫妻早已经腻在一起,帕梅拉蒙巴顿根本对父亲的话充耳不闻,询问着伤兵事件来龙去脉。
艾伦威尔逊堂而皇之的搂着妻子的娇躯,小声道,“这里面也有美国人,不过没有公布出来,离开之前的舆论引导还是成功的。我们也将犯罪分子明正典刑了,算是一个很大的震慑,至于受害家庭也给了封口费。以及待遇上的安排。”
马来亚可是用来代替英属印度的,这可不能等闲而论,再把这个殖民地丢了,英国就可以考虑做跟班了。在这个世界做跟班可能比艾伦威尔逊脑海中的世界还要惨,法国一口吞了阿尔及利亚,虽然说宜居土地并不大吧,可比较而言英国要是不对一个地方做到同样的控制,应对法国都会捉襟见肘,这也是白厅以及两届政府的共识。
“不过听说美军在南越的军事行动成效不大,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帕梅拉蒙巴顿还是隐隐有些担心,处在英国的角度就是这样,面对美国的暗中使绊子英国当然是不满,但要是美国一败涂地?
“不用担心。以本土的位置来说,苏联一直都威胁到我们,都这个地步了,还担心什么?”艾伦威尔逊看的很开,“自由世界控制的地方远超苏联,只有一个威胁值得重视,那就是世界前三人口的国家处在一个阵营。”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实力对比,但这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从印度撞山开始,这个可能就不存在了。虽然某段时间苏联和中印两国的关系都很好,但却没有利用这段时间调节两国的边界问题。
话又说回来,苏联也不一定能做到,边界问题这种糟烂事,站在哪个国家的一边都是不对的。
就算是艾伦威尔逊是苏联人,他可能也会站在印度一边,因为谁都想不到同一个阵营的国家竟然反水,就算是铁托的南斯拉夫也没有做到某大国后来那种程度。
不过这是苏联的烦恼,等到某大国跳船的时候,作为一个自由世界的卑微社会公器,艾伦威尔逊会把英国的舆论霸权借给苏联用,为这个敌人说说话的,你们自己都兵戎相见了,还不允许英国挑拨离间么?力求让这两个国家以后不再靠近。
印度是一个强国,虽然印度人没有达到过一个工业强国到达的标准,只能打一波流的战争,可谁都不能否认,能抗住印度一波流的国家根本就没几个,问题就在于它的两个邻国恰好都在这个范围。
要是印度这个国家也站在没分裂的苏联集团一边,那足够令自由世界这边头大了。
就算是美国实力超群,能够在欧亚大陆两边顶住敌人,印度洋方向谁来顶住印度?不会指望巴基斯坦吧?现在东巴还没独立的巴基斯坦能顶一阵,要是孟加拉独立的巴基斯坦,是顶不住印度的
不能让印度过于靠近苏联是当务之急,至少当前这个时间段,印度还是有拉拢的价值。
“像是印度这样历史悠久,具有强国基因的伟大国家,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夫妻俩咬耳朵的同时,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英国的王室代表蒙巴顿元帅,已经挥动着空气筹码,为印度人画大饼了。
印度上层人士都是懂英语的,蒙巴顿的空气筹码一出,最怕空气突然寂静,但马上,如雷一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把蒙巴顿元帅包围。
“看,这不是效果很好嘛?”艾伦威尔逊一副优势在我的表情,他的灵魂是印度经常键政的某大国人士,现在的身份则是印度的前宗主国英国公民,两大强国可以从不同角度伺候印度人,这福分还小么?
未来在联合国,英国代表时不时的用入常勾引一下印度,又不用真的拿援助,说不定这个鱼饵还可以起到让印度时不时地惠一下英国,堪称赢麻了。
夏斯特里的葬礼和蒙巴顿的演讲,占据了未来几天的印度舆论中心。
这么热烈的反响,也让蒙巴顿父女大吃一惊,没想到真有这么大的效果,帕梅拉蒙巴顿在父亲面前为丈夫说话,“他要是在一战之前工作,那才真正是英国的幸运。”
昨天艾伦威尔逊才刚刚从大使馆,向国内解释空气筹码的事,表示这个表态就是糊弄一下印度人,蒙巴顿元帅虽然很有知名度,但毕竟不属于现在的英国政府,用以表态更加合适,相信内阁也明白,印度入常的难度有多大。
印度入常和某大国的重返之路不是一个难度,赶上的时间也相当好,某大国虽然和苏联已经起了冲突,但还没有正式露出反心。没出现在阿连德身亡时候和其他苏联盟友背道而驰的表态,也没有和越南打大规模战争。
不然的话,以七十年代苏联的声势都要超过美国的地位,要下绊子的话,永久阻止可能做不到,延缓个几年应该不成问题。
这主要是两大集团都没什么大的反对意见,而不是什么非洲兄弟抬进去的结果。这都是印度所不具备的条件。
印度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印度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五年前普查是登录了一千六百种语言,主要语言十八种。印地语是第一大语言,但使用人数也只有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英属印度时,不考虑语言因素划分行省,同一语言区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国大党为了更方便推动民族自治,独立前就提出按语言划邦的意向。独立后,考虑到解决土邦归属问题,邦界变动不宜太大。印巴分治的创伤,警惕地方主义成为共识。
尼赫鲁帕特尔和西塔拉马亚组成语言委员会,决定这项工作至少十年后再实行。许多地方领导人和民众对此感到不满,转变为群众运动。
地方和中央对峙。政府颁布宪法第七次修正案,印度行政区按语言分布改组为十四个中央邦和六个中央直辖区。各邦分别以通行的主要语言为该邦的官方语言。有关全国官方语言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立宪会议中印地语以微弱优势被定为官方语言,同时保留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继续使用十五年。
但南方各邦抵触强烈,群众抗议强推印地语,最终撤销印地语取代英语的确切时间。
现在的印度随着夏斯特里的病故,谁会在接下来领导印度,又成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艾伦威尔逊因此对已经回到伦敦的首相请了假,表示要看看印度未来的政治走向,劝说停战不利的哈罗德威尔逊同意了。
印度国大党的内部选举已经定下了时间,就在一家人还没离开新德里的档口,各大候选人正在如火如荼的串联。帕梅拉蒙巴顿趁机找了一趟英迪拉甘地,其实帕梅拉蒙巴顿如果只是一个退役元帅的女儿,那自然是没什么价值的。
但帕梅拉蒙巴顿自己是英国的巨富,父亲虽然退役了,但丈夫还在英国做无上权威呢,自然得到了英迪拉甘地的重视。
“英迪拉也没有说什么有用的话。”帕梅拉蒙巴顿回来后,脸色不太好的和自己的丈夫这么说道,艾伦威尔逊就是为政府工作的,怎么回避主要问题,帕梅拉蒙巴顿可太知道了。
“你要是信我的,印度总理就是她。我们打个赌。”艾伦威尔逊说到这扶在妻子的耳边小声耳语。
“吹什么吹。”帕梅拉蒙巴顿脸红心跳,伸手拍打着丈夫的胸口,总想作践女首富。
夏斯特里去世后,德赛作为资历最深的元老认为自己当仁不让了。但尼赫鲁家族认为这是英迪拉…甘地上台的好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辛迪加派。他们全力支持英迪拉甘地。在党团选举中,英迪拉甘地以绝对优势击败德赛。就任第三任总理。
英迪拉甘地的上台,让艾伦威尔逊坐实了大预言家,但心里嘀咕,“这个铁娘子,可不是一般的人。”
英迪拉…甘地和撒切尔夫人虽然都是铁娘子,可英迪拉…甘地肢解的是宿敌巴基斯坦,撒切尔夫人干掉的是一个拉美都要排在巴西和墨西哥之后的阿根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