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内阁会议的几次讨论,英国对非洲殖民地独立的底线集中在金融和通讯。剩下的到不用方方面面全部占据,总要给本地精英留点汤喝。
法国只是让法属非洲名义独立,实际上还维持着殖民地的事实,也是法属非洲历来多政变的原因,好东西都让你们法国人吃完了,总有不满的人前赴后继反抗。
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什么在印度的血流干之前英国决不投降也就图一乐,英国打世界大战主要依靠的还是自己,印度只是起到一些次要作用。
法国在二战当中,那才是真凭借殖民地反攻的,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就是依靠法属非洲,一支素质精良的法军也组建了起来,这其中大多是来自非洲的黑人兄弟。
以之后法国与德国在本土的作战为例,四十万的法军中便有四分之三是非洲人。由此可见,非洲在法国抗击德国、追求和平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当地英军将会撤离至肯尼亚,这个曾经英属东非联邦的核心殖民地。南苏丹和乌干达都是内陆国。英军在肯尼亚一样可以保持对两国的影响力。
谈好之后,英国还不忘记安抚尼雷尔,商讨什么时候坦噶尼喀也可以独立,对尼雷尔来说,伦敦在这个堪称礼遇,不过对于罗德西亚饥荒的事情,艾伦威尔逊的回复是,“当地饥荒存在严重夸大,不过因为今年的气候原因,确实出现了程度并不严重的饥荒,当地政府正在想办法。”
非洲内陆情况不明,英国也不是什么都了如指掌,能了如指掌的就是二百二十吨黄金确实是实打实的,并没有缺斤少两。
“就算是罗德西亚爆发饥荒,能够造成的影响也颇为有限。”艾伦威尔逊对着首相私人秘书布雷斯特解释道,“要是北非或者中东爆发饥荒,那对欧洲的冲击力确实是很大的,欧洲大陆毕竟是英国的防火墙,但南部非洲的饥荒,最多也就能影响到南非。”
“秘书长,你的考虑有道理。”布雷斯特点头道,“不过,阿拉伯人的地方确实也值得担忧,当地都是沙漠。”
“也还好!”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安抚道,“虽然气候恶劣了一点,但至少人口不多。情况还没这么严重。”
这才到哪啊,几十年后那才严重呢,一旦粮食出现一点波动,地中海南岸的国家,可都不是现在这点人口,难民能把欧洲给淹了。
要是俄罗斯铁了心要砸锅,拉着欧洲共同沉沦,不到半年,一堆阿拉伯国家就要断粮,人吃不饱饭什么都能干出来,还怕偷渡?
有一年印度圆葱减产百分之三十,价格涨了百分之一千,按照这个比例,今年粮价才上涨了百分之三四十,已经堪称是良心了,日韩诈骗岛还有什么不满的?完全是正常的市场机制范围。
艾伦威尔逊表示希望玛格丽特公主,能不能为了国家走一趟。因为是乌干达和南苏丹两国独立,如果是原来的话,很简单。外交大臣和英联邦事务大臣一人去一个国家,主持独立仪式就完了。邓肯就是在这个过程这么被干掉的!当然邓肯大臣的悲剧属于意外事件,暂且不论。
现在外交部和英联邦事务部已经合并,虽然乌干达和南苏丹是邻国,让拉博·巴特勒一天之内跑两趟也太过于辛苦了一点。
英国安排的乌干达政治制度,是共君立宪国家,本质上属于一个王国的范畴。王室成员出席也说得过去,玛格丽特公主刚刚成婚,能不能把蜜月定在乌干达一站,履行一下王室的责任?
“图灵哪有空陪我,他对研究的兴趣比什么度蜜月大多了。”玛格丽特公主白了内阁秘书长一眼,“都便宜了某个官僚。”
“话不能这么说嘛,公主殿下。”艾伦威尔逊知道不能让小姨子白跑一趟,身手扶上了公主的香肩,有些事情可以正骨之后再谈,说不定会有不想不到的收获。
因为乌干达的王国属性,新婚燕尔玛格丽特公主,还不忘记肩负起重担。这让英国上下颇感欣慰,乔治六世最宠爱的小女儿,也成了公民们期待的模样。
这些人哪知道,根本没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内给秘书长替他们负重前行罢了。
十月中,乌干达和南苏丹在同一天宣布独立,分别成立了王国和共和国政府,标志着英国在两国的殖民统治,名义上走到了终点。
“也门的独立就明年安排吧,细水长流,别让其他国家以为我们像是法国人,时不时就要弄一个大新闻。”艾伦威尔逊负手而立,询问迪克逊,“美国的大选预热已经开始了吧,现在两党都在举行集会对不对?”
“是的,内阁秘书长,根据我们也是普遍的看法,肯尼迪优势巨大。”迪克逊回答道。
“哦,是嘛!”艾伦威尔逊一听到这种优势在我的判断,由衷的感到欣慰。
第1241章 离开白宫
正常来讲,肯尼迪连任是板上钉钉的,根本不会遭到什么挑战,正常来讲……这个世界总有不正常的时候,这个世界也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联合情报会议上,连同政府通信总部,军情五处、军情六处的首脑都在; 艾伦威尔逊脸色阴沉,拿着苏联给印尼的援助清单,“首相并不排斥,以丹麦模式解决问题。印尼的情况正在不可抑制的朝着,有利于敌人而不利于自由世界的情况转化。”
“秘书长,进行预防性战争么?”盖伊。利德尔询问; 所谓的丹麦模式; 就是当初英国先发制人进行的预防性战争,直接把丹麦海军送入海底。
“只是说不排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借由一次内部操作来奠定胜局。”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道,“想办法引爆内部矛盾,就像是伊朗那样。”
“印尼共可有奖金三百万人的成员,是相当大的势力。”理查德·怀特倒吸一口凉气,这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菲尔比点头,表示雅加达政府不好对付,这件事没有想象的简单,“我们是否寻找扶持的势力,以此为根基对抗苏加诺政府。”
“菲尔比,请问印尼第二大城市是哪个?”艾伦威尔逊突兀的反问,随即强调道; “整个印尼只有一个超级城市就是雅加达,我们也只能把目光放在雅加达上面。”
菲尔比的意思; 无非就是扶持走资派和当局对垒,由自由世界在旁边声援。可以用在苏联的列宁格勒、某大国的魔都、印度的孟买这种城市上面。
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明明是吃着地利和政策,却自视甚高,一副天生不生我李淳罡、键道万古如长夜的样子,浑然不知道自己本身菜的抠脚,也不过是耗材的命罢了。
实际上把他们扔到西伯利亚、世界屋脊、克什米尔,换一批人在他们的城市生活,一切都不会有什么改变,说不定会变得更好。
雅加达在印尼有着鹤立鸡群的地位,跟本就没有挑战者,既是首都也是港口。扶持经济中心的反贼,挑战首都的权威?跟本就没有这个基础。
“这个威胁太大了,越共都没有这么多人,还没变成苏联体制就有三百万成员,真变成了苏联体制,威胁会更大。”
艾伦威尔逊一脸凝重的敲击着桌子,“必须以彻底消灭印尼共的存在制定计划,哪怕是让印尼血流成河,我们不能片面的,让他们不负责任的成为苏联的盟国; 他们能认识到错误那很好,如果认识不到; 三百万人的生命代价很惨重; 但我愿意付出这个代价。”
几个情报首脑心态各异,但都被内阁秘书长杀气腾腾的口气所震慑。
“秘书长,很着急么?”盖伊。利德尔开口询问,“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最近美国又进入大选流程了,我们等待这一波集会过去。和美国人一起行动!”艾伦威尔逊扫视了几个情报首脑,最终落在了菲尔比身上收回,“一旦动手就不要怕死人,为了自由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
“再闹闹的过皇家海军?”盖伊。利德尔深沉的点头道,“真到了那一天,一定要把印尼全国都过一遍筛子。”
“对,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就需要这种态度。”艾伦威尔逊赞同的点头,这才是真正的英伦绅士,想干就干,刀要过石,草要过火,人要换种。
“有日本韩国的情报评估么?”艾伦威尔逊询问,目光落在理查德怀特的身上。
英国现在面临日本的产业竞争,之前在欧共体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号召欧洲各国不在单方面开放市场,而是要求日本对等待遇。
说实话,日本大概率会采取不赞成不反对不出声的策略,沉默应对。
如果是这样的话,欧共体就要对日本表达遗憾了,欧共体的决策,只要英法两国点头,就迟早会通过。
“日本这个国家什么都没有,必须做贸易顺差国,不然他们连吃饭都是问题。欧洲的大门已经被关上,看我们怎么累死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混蛋。”
艾伦威尔逊踌躇满志,不过是一个有人口红利的国家罢了。只要这个攀爬过程稍微被打断一下,在爬起来就需要多付出巨大的努力。
人口红利有什么可怕的?勤劳的一代会变老,现在干得动总有干不动的时候,生育率会降低,又不像是资源,还能张腿跑了?
所以艾伦威尔逊根本不在乎有人口红利的国家,更别提日本的人口根本算不上无穷无尽,自身还是一个依赖国际市场的岛国。
如果不是大宗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后果无法评估,借着这一次的粮食波动,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铁矿石涨价机会。之所以没这么干,并不是害怕日本怎么样而是巴西铁矿已经卖给了美国一部分,他是怕英国引火烧身,而美国不受影响,不然就凭借日本?
雅加达苏联大使馆,大使叶根季莫夫推开了房门,就看到一个昂首挺胸的青年站在面前,“大使同志,阿列克谢耶夫向你问好。”
“阿廖沙,不要这么拘谨。莫斯科发来一封私人电报。我正好看看你来到这里是否习惯,你是知道的,这里的气候对我们苏联人并不是很友好。”叶根季莫夫笑呵呵的勉励,然后拿出来一封电报,“是费留宾同志的电报吧,你的父亲也很关心你。”
“我对此一直身怀感激!”阿列克谢耶夫几乎肯定是母亲福尔采娃的电报,但仍然维护着费留宾的形象。
等到叶根季莫夫离开,他才打开密码本进行译电,到底是个孩子,随着内容被展现,阿列克谢耶夫脸色也不由变得凝重,一只手不由自主的摸向腰间的大马士革钢刀上,这好像让他重新获得了勇气,“那就来吧,我倒要看看到底谁会人头落地。”
虽然内容极为可怕甚至堪称恐怖,但阿列克谢耶夫还是觉得有机会的,英国人自己动手可能力有未逮,还是要联合美国。
关于印尼的局势演变已经非常危险,需要英美两国采取断然措施的电报,经由五眼联盟的特殊渠道,被杜勒斯所知晓。
罗伯特肯尼迪讲英国方面的主张告知自己的哥哥,肯尼迪不由得嘲讽,“英国人总是想要为我们找一些事情做,让我们对抗苏联、用美国人的钱美国人的生命,来保护他们的殖民秩序。”
“情况确实是这样,但是情报部门和军方还是倾向于,和美国合作,铲除苏加诺政权。”罗伯特肯尼迪苦笑着回答道,“可我们连越南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别想让我在另外一场不知道花费多少的战争中点头。”肯尼迪轻哼了一声,“我不会想杜鲁门面对丘吉尔那样,说什么就信什么。”
“那我们就拒绝英国人?”罗伯特肯尼迪询问自己的哥哥,他对自己的哥哥还是很信赖的,两人的关系非常好。
“先不要拒绝,等我回来。”肯尼迪想了一下,还是不要太快做出反应。
“约翰,你要去哪?”罗伯特肯尼迪一听,随即询问肯尼迪的行程。
“选举集会,又快到了大选年。”肯尼迪苦笑了一声,“和选民们拉近距离,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好吧,那就等你回来。”罗伯特肯尼迪只能这么回答,两人对话的同时,盛装打扮的杰奎琳出现,罗伯特肯尼迪冲着杰奎琳点头致意,就把空间留给了这对夫妇。
明年就是大选年,因此肯尼迪从今年开始便将注意力放在了连任的问题上。
然而德克萨斯州民主党内以亚巴勒为代表的自由派与以州长康纳利为首的保守派之间有着矛盾,为了调节双方的关系,争取到这个南部大州的支持。
“林登,你就是德克萨斯人吧。”离开白宫之前,肯尼迪还在和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有说有笑,“这一次我去德克萨斯州,要调节两派争端,肯定不轻松。”
“总统先生,以你在党内的威望,肯定会达成目的的。”林登约翰逊笑着回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共和党不具备挑战性。”
“也不能轻敌,尼克松上一次输的可不心服口服,这一次还想要试一试呢。”肯尼迪开怀大笑,对于能够初出茅庐就击败老牌政客,他也是相当得意的。
过了一会儿,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走出白宫,两人搭乘空军一号起飞。前往德克萨斯。
刨除阿拉斯加、得克萨斯州是美国本土的第一大州,德克萨斯在美国具有特殊性,也是民主党保守派的大本营,首府达拉斯,并不像是本身人口那样无足轻重。
保守派大本营对肯尼迪兄弟,越发背离保守派的行为感到愤怒,肯尼迪这一次来到德克萨斯,是希望能够让保守派认识到,黑人平权是大势所趋,阻挠是没有作用的。
德克萨斯人对肯尼迪来也十分期待,尤其是黑人族群更是如此。
第1242章 肯尼迪遇刺
前往达拉斯弥合和民主党保守派的矛盾很重要,肯尼迪和党内保守派的矛盾,起源于五个月之前的挡校门事件,州长乔治·华莱士挡在学校门口阻止黑人学生进入大学。
肯尼迪下令国民警卫队护送黑人学生进入学校,这让肯尼迪和民主党保守派的矛盾公开化,民主党在此之前一直是白人政党,南方各州是民主党的铁盘; 有着南方基地的称呼。
保守派在民主党有着巨大的能量,肯尼迪随后发表民权广播,让保守派极为不满,几乎让民主党内部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德克萨斯州作为南方第一大洲,也是保守派的大本营,约翰·康纳利州长对他支持是极为重要的; 肯尼迪此行正是为了缓和矛盾。
坐在空军一号向达拉斯飞去的肯尼迪; 并不知道一个前所未有的天罗地网已经成型。足以把在任总统送入地狱。
奥斯瓦尔德从未感受过如此的绝望,深夜无眠的他摘下了结婚戒指——它曾经象征着他和妻子玛丽娜之间的爱情,如今这一切都结束了。
除了戒指,他还在梳妆台上留下一百八十七美元,这可能就是他留给妻子以及两个年幼女儿的全部财产了。他的两个女儿,一个不满两周岁,另一個才满月,从此以后,她们将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不仅如此,在往后的岁月里,她们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姓氏,隐姓埋名,以最大程度地脱离“奥斯瓦尔德”带来的负面影响。
奥斯瓦尔德知道,他有可能永远回不来了。毕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朝美国总统开枪,完事了还能回家和妻儿团聚,这样的情节估计电影里都不敢这么放。
最后一天,他想让妻子多睡一会儿; 因此早饭他没有让妻子起来准备; 他自己简单地泡了杯速溶咖啡,一口喝下。
由于生活拮据,奥斯瓦尔德的生活中没有大豪斯、大皮卡,他离开家步行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