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677章

大英公务员-第677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宫内,肯尼迪很不客气的把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三家的代表找来,怒斥这几个在国际市场上危言耸听的粮商。
  什么今年气候异常?对某些国家来说可能是这样,但要说能够引起全球粮食暴涨,那绝对是狗屁,天上有这么多美国间谍卫星,怎么气候异常的事,他这个美国总统不知道?
  英国的粮食储备改革,你们三家美国公司凑什么热闹?明明就是想要趁机谋利!
  肯尼迪把前年对钢铁产业施压,更早可以追溯到老罗斯福不断调理托拉斯的手段,用在美国的三大粮商身上,把几个代表叫到白宫,让这些混蛋知道,什么叫美国总统的权力是无限的。
  施压非常成功,至少肯尼迪本人是这么认为的,三大公司的代表都愿意配合。
  “这个混蛋,他以为他是谁?把自己当成是国王了么?”走出白宫,几个代表愤愤不平,觉得肯尼迪管的也太宽了。
  明明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却被总统搅合黄了,现在怎么办?是听还是不听?毕竟是在任总统,真要找他们的麻烦,还真不好对付。
  帕梅拉蒙巴顿很快就收到了美国三大粮商的抱怨,拿着电报对丈夫说道,“这个美国总统还真挺难缠的,我记得古巴导弹危机之前,大多数声音都认为他是一个弱势总统。”
  “嗯!嗯?”语气上的起伏变化,让帕梅拉蒙巴顿不由得集中注意力,她都陪着这个男人同床共枕多少年了,从语气上就感觉到了丈夫似乎在想什么。
  艾伦威尔逊面对这种探寻的目光一挑眉,“我们要立刻和苏联人进行交易。本来这件事可以这么办,借用不断上涨的粮价,但不涨价和苏联完成交易。”
  “虽然高层早就知道合同早已经签署,售价是不能更改的,但在不断上涨的国际粮价环境下,可以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为以后和苏联人还有合作的机会。但这件事也可以反过来操作,如果我们此时对苏联展开交易,可以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本来这一份交易是有其他四大粮商一份的,但他们被捆住了手脚,只能英国人自己做了。”
  帕梅拉蒙巴顿有些动容,她觉得这件事好像?没有可以谋利的地方啊?
  “肯尼迪已经替我们做恶人了,此时蒙巴顿集团赚钱,他们也不该眼红,要怪就去怪他们的总统。”艾伦威尔逊意味深长的笑着道,“等粮价下降一些,到时候白厅会正式公布苏联采购粮食的消息。”
  估计以后肯尼迪的死亡会原因,会让键道中人感觉到更加的扑朔迷离。
  几天后,艾登政府宣布了一条信息,迅速占据了英国各大报纸的头条,伦敦黄金交易市场接收了苏联一批黄金,用于采购粮食。
  英国已经同意和苏联进行这一注定在一九六三年的最大粮食交易,消息发布之后,立刻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伦敦黄金交易市场随后也正式了这一消息。
  本来用于艾登政府改革英国粮食储备的小麦,直接一转手直奔圣彼得堡,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苏联到底拿出多少黄金来收买粮食,也成了坊间热议的焦点。


第1225章 攘外必先安内
  出于稳固英镑币值的考量,坊间传闻苏联拿出黄金的数字比真实的数字更高一些。
  白厅当中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经过一番富有逻辑的评估,以及模糊原始价格的掐头去尾,认为坊间传闻三百到四百吨区间比较合适。
  这样不容易被拆穿,还可以为持有英镑的机构以信心。毕竟四百吨的黄金,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算小了; 哪怕就是世界第一大黄金储备国美国,四百吨黄金也是接近百分之四的比例。
  对英国而言,这个比例已经接近百分之八,可谓是天降横财,在金融和财政上的作用不可估量,当然这种小事并不需要禀报首相,毕竟是坊间传闻,政府没有必要出面证实消息是否真实。
  至少刚刚上任的财政大臣雷金纳·麦德宁,对这种情况是喜闻乐见的,甚至还有了一丝想要实践宏伟蓝图的想法。
  有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欧洲的经济。没钱自然说话就硬气不起来,这才导致了欧洲的没落。
  而有钱不能说完全不一样,但也能够解决很多东西,不过弗兰克对财政大臣的宏伟蓝图表示了怀疑,为此还专门过来和内阁秘书长进行沟通。
  可惜弗兰克扑了一个空,无上之权威不在白厅,正在和最为关系密切的苏联驻英国大使维克托,解释关于坊间传闻的不真实性,为什么没有得到澄清这个问题,当然这是在首相艾登默许之下进行的。
  这也不能怪英国政府; 某个不能透漏姓名的内部人士; 觉得三百吨到四百吨的区间比较合适; 但英国怎么说也是自由世界; 自由世界的媒体就喜欢大新闻; 刚开始坊间传闻说这一次采购有三四百吨的黄金; 无冕之王们觉得不过瘾,然后就打了一个擦边球。
  某些不负责任的报纸,倒是没有提及具体的数字,因为政府本来也不会公布。但把苏联采购粮食的黄金变成了,苏联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
  这就非常的狡猾了,谁知道苏联的黄金储备到底是多少?但苏联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绝对实打实,世界第一的土地面积不会骗人。
  这种报道造成了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对苏联世界第一的广袤土地,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震撼的,各路键政达人一番脑补之下,那可不得了。
  这种模糊的猜测,不能蒙骗真正的内部人士,虽然坊间传闻比较邪乎,但帕梅拉蒙巴顿态度坚决的采用了保守数字,告知美国三大粮商,绝对没有假新闻说的那么多,只有三百五十吨黄金。
  比起假新闻上不封顶的猜测,这种保守数字是真的保守。但得知内情的三大粮商气炸了,本来这也应该有他们一份,但现在只能干看着,人家合同都签完已经起运了。
  嫉妒如附骨之疽,啃食着他们的心灵,什么?怀疑消息的可靠性?
  粮商们求求你了,快拿几百吨黄金放在黄金交易市场,欺骗一下我们这些弱势群体吧。
  艾伦威尔逊和受人尊敬的绅士苏联大使维克托先生,置身于海边举目远眺,不远处正是一艘巨轮出港,目的地自然是列宁格勒,当然英国有时候还是称呼旧名字圣彼得堡。
  大海变幻无穷,一天一个景象,少有雷同。再说,这大海与马来亚看到的相去甚远,或许,时值春华,经常风雨大作;或许,即使同属海洋,但由于气候不同,更为多变,致使这一带海滨失去了懒洋洋、雾濛濛、弱不禁风的海面。
  “如果我们知道,粮价会因此上涨,说不定不会这么早签署合同。事实上我甚至可能会因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艾伦威尔逊苦着脸博取同情,虽然英国得到了二百二十吨黄金,但苏联人得到了宝贵的粮食啊,人不可能不吃饭,生命是无价的,尤其是苏联人的生命。
  至于什么非洲、远东自然不在生命无价的行列,什么都有个价格。
  在艾伦威尔逊和半个世界领袖对话的同时,日本人忍受着更小的便当,韩国妇女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看着最新的粮价一筹莫展、诈骗岛的戒严军管更加严格。
  可这些管他特么什么事?世界上悲惨的地方这么多,他一个英国内阁秘书长管得多来么?要解放全世界的是苏联,又不是英国。
  艾伦威尔逊具有灵活而且深不可测的底线,没人比他更懂战略定力。仔细想想,饥荒就算真的爆发,也波及不到欧美国家,但苏联人饿到了要是找欧洲麻烦,那可就不妙了。
  刨除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订单,以及苏联这一次的二百二十吨黄金,英国的经济形势多艰难啊,艰难到了,内阁秘书长都不知道难在哪里,难倒了财政大臣竟然有了宏伟蓝图。
  这一切的苦楚苏联大使跟本不知道,苏联人不知道,为了卖一点粮食,要有多少殖民地的农民汗流浃背的付出,这哪是半个世界的领导国家能体会到的?
  艾伦威尔逊以无比真诚的态度,总算是把苏联大使糊弄过去,随后就在外交部猛烈猛击了印尼的苏加诺政府,指责这个独裁者的大印度尼西亚主义,将破坏地区繁荣和稳定。
  在舆论关注粮食黄金的当下,抨击印尼苏加诺政权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动手信号,莫斯科的文化沙皇如果注意到这一篇报道,就知道,言出必行的内阁秘书长,要履行诺言了。
  如果不是要铁了心把印尼推向苏联集团,以当前的形势而言,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肯尼迪将在今年乐开花,苏联出现粮食短缺自顾不暇,英国要干掉苏加诺政权并非没有胜算。
  但谁要那种胜算?有些事赢就是输,输就是赢,就好像肯尼迪觉得自己搞定了美国三大粮商,他赢了,但也只是让本来就庞大的反对势力,又多了一个重磅成员。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肯尼迪的支持率相当高,一改之前的弱势总统形象。不出意外的话,不管是中期选举还是连任,都没有丝毫问题。
  才执政三年就搞出来这么多事情,让你做八年总统,岂不是让终于等到大小罗斯福寿终正寝的世界公民们,再次迎来至暗时刻?
  尤其是有名无实的白银法案,竟然还要真的拿出来发挥作用,堪称要刨了世界公民的祖坟,在对比英国那边刚吞了三四百吨苏联黄金,华尔街从来没有这么不是滋味,但有一点是世界各国的共识,那就是攘外不先安内。
  这种事觉得总统非常不错的芸芸众生怎么会知道?普通人只会谈及即将要上映的史诗巨片埃及艳后的预热,三年的拍摄周期和男女主角的绯闻,为此津津乐道。
  英国这边,玛格丽特公主和图灵见了一次面,开诚布公的表示比较欣赏图灵的才华。女王姐姐以及母后的压力,终究还是让年过三十的公主殿下,体会到了真实世界的残酷。
  刚刚荣升皇家星际协会会长,在科研上有独到建树的图灵,肯定不会让女王陛下特别满意,但妹妹长久因为感情问题的拉锯战,终于让女王感到疲惫,不愿意在继续逼迫下去。
  得到了女王的默认,除了图灵的年龄之外,其他阻力已经并不大了。
  “公主殿下的婚姻问题,确实不应该继续拖延了。”来看望小姨子的艾伦威尔逊,设身处地的表达了关心。
  “把裤子穿上,你的话更有说服力。”玛格丽特公主回头白了一眼内阁秘书长,不忘记补充道,“你可不能忘记我对你的牺牲。”
  内阁秘书长赌咒发誓,他这辈子都会竭诚为王室服务,要做大英的擎天之柱。
  他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任何人都挑不出来,他一直全心全意为英国服务的毛病。某些时候手段虽然可能有些值得商榷,但初衷是好的。
  听说南罗德西亚出现了饥荒?非洲那个地方出现饥荒又怎么了?那不是日常?
  南罗德西亚高级专员都已经在电报上说了,“问题不大,可防可控。”
  首相艾登甚至都有些后悔,应该在和苏联做生意的事情传开之后,才进行大选的。
  为此还在内阁会议上,以自罚三杯的口吻对保守党大臣们表达了歉意,之后自然是表示,这一页已经过去了,以后不许再提。
  外交领域,暂时还兼外交部常务次长的艾伦威尔逊,继续实行拉踩法国的外交核心理念,通过团结的五眼联盟告知美国,法国这个国家不忠诚,正在和某东方大国暗通沟渠。
  希望自由世界当之无愧的灯塔,能够阻止法国人不团结的举动。
  提出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某大国反帝反封建,法国作为事实占领阿尔及利亚的殖民国家,不应该进行这种政治不正确的外交等等……
  什么?英国也是殖民国家?英国也没和某大国建交啊,一直都对自由世界充满忠诚。


第1226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
  “香江在英国手中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届时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来没有漠视这个事实。”艾伦威尔逊在迪克逊面前严明立场,“这和一年超过两亿,是一个多亿英镑的贸易无关,请戴高乐政府不要把两件事放在一起讨论。”
  “归根究底,法国当前不同寻常的外交动作;  可能会导致自由世界团结出现问题。”
  将英国外交立场重复了一遍,艾伦威尔逊还不忘记挑拨离间,从价值观出发,别忘了某大国可一直不承认阿尔及利亚为法国的一部分。
  “秘书长,我们也没有承认。”迪克逊不得不小声提醒,英国也没有承认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统治;  而是和美国采取一个立场。
  “把刚刚的话删掉,我们从头开始。”艾伦威尔逊丝毫不感觉羞愧;  要脸的人能做外交工作?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英法互相承认殖民地主权的事,至少当前还是不合适的,这要等到美国怀着野兽之心,头也不回的杀入越南,解释两国才有可以互相认可的空间。
  而且英国的去殖民化还要继续,最好是将一些价值不大的殖民地甩开。比如中东的也门,除了战略地位之外一无是处,要石油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确实没多少。
  波斯湾的下一步收缩,要退到以科威特和阿联酋为核心,包括卡塔尔和巴林在内的地方,英国势力是不能衰退的,如果力量不够的话,提早撤离也门也不是不可以。。
  “同事们对此进行过讨论,一部分同事认为分治比较好。”迪克逊谈及也门问题,“也门天然有分治的基础;  什叶派和逊尼派,不但人口差不多;  居住地也差不多各自占据一半,想要分治的话,会很容易。”
  “所以我们不会选择分治。”艾伦威尔逊否决了外交部讨论的决策,“将维护也门主权独立和完整的报告,作为唯一可行报告交给大臣。”
  分治根本就不是英国管理殖民地的传统,这个世界上英国合并出来的国家多得是。不说别的,南非就是合并出来的。
  英属印度的例子只是孤例,是阿里真纳不愿意和印度教徒生活在一個国家。这才是事实,不过现在看来,哪怕处在英国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也必须承认阿里真纳的坚持,除了伤害了印度之外,对全世界都是好事。
  “如果首相对此没有异议的话,和也门当地精英的谈判可以随时开始。当然我的个人建议是和什叶派好好谈谈。而且我们虽然采取保全也门主权独立的态度。但要是也门自己内战了,可和我们毫无关系。”
  艾伦威尔逊可以断定,一旦日后也门独立之后内战,这个锅至少在苏联集团的国家口中,肯定会扣在英国的头上,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英国真的是也门的宗主国。
  要不说殖民主义真是一身骚,采取分治,人说你故意分裂。采取合并,人说你希望对方内耗,怎么应对都是一屁股屎。
  “国防部那边的意见,也门的六千驻军,转移到阿曼境内驻扎,就这样。”
  “是要遏制苏联南下的企图么?”迪克逊询问,毕竟巴格达条约没人理会,英国和美国在中东的合作还是停留在极低的程度,根源就在于以色列和伊朗。
  “是让当地人认识,英国在遏制,实际上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艾伦威尔逊纠正迪克逊的自我感觉良好,“苏联问题注定是一个长期问题,斗争最好局限于外交和经济层面,但就是不能考虑军事。”
  别说是把欧洲弄的寝食难安的苏联,连从俄罗斯历史以来,最弱的俄罗斯联邦。那也不是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