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打着援助印度的幌子降落是鸡贼了一点,但效果是好的,他现在很想知道尼赫鲁是什么心情。
“我想这几天的报纸一定会很好卖!”艾伦威尔逊来回走了两步,决定还是先向唐宁街十号报告这个好消息,让威克把这个消息透漏给无冕之王们。
遥远的新德里,处在总理府的尼赫鲁也听到了这个消息,脸色阴晴不定,显然他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
第1195章 重返印度
北方邻国是一个大敌,但不代表英国就是好人了,战败是一件坏事,英国人回来了也是坏事。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尼赫鲁不能在把英国当成是敌人,印度社会已经变得这么脆弱,如果还坚持反英立场,只会更加动摇印度。
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支规模不大的英国军队,打着熟悉的米字旗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了,惶恐不安的印度人,正面临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见到了前宗主国的军队出现,出现了极为分裂的反应,一些人漠然视之,因为他们不知道英国军队的出现是什么目的。
还有一部分人的反应,那简直就是见到了救星,箪食壶浆这个词用来形容这些人并不为过,满脸痘写着爸爸再爱我一次,这队英军大声叫好。
哪怕就是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也没有这些人表现的这么露骨。
“没有五十万英镑的资产,移什么民?他们也配?”艾伦威尔逊双手插兜,在好友马金斯面前对移民申请增加的事实表达了看法,“不表现出来一点价值,我们凭什么要破坏自己国家的社会环境?凭他们够黑?黑的过美国黑人么?”
马金斯点头,“标准确实要卡的严一点,我们是要增加影响力,并非是增加负担。”
“就是如此!”艾伦威尔逊深表同意,这些高印的存在价值,无非就是纳投名状,然后在英国经济不好的时候,提供一下血牛的作用,比如可以没收财产。
英国都被美国逼着强买强卖过,所谓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就是一句空话。
后世俄罗斯被冻结财产引起轩然大波那是因为被冻结的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人们印象中强大的国家,可在俄罗斯之前,利比亚、伊拉克、伊朗哪個没被冻结过?
又有谁引起争议了?还不是像是没事人都一样没人关心; 俄罗斯被冻结资产能引起讨论; 本身就说明冻结俄罗斯的财产闹得很大; 颠覆了人们一些认知。
这一次战争规模不大,不可能让印度就此倒下,啃食尸体是做不到的; 但抽点血,拉拢一些独立之后的新贵移民英国; 还是可以期待的。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不过话说回来; 外交部没有动作么?”马金斯反问道; “本来不是有英联邦总理会议嘛,现在尼赫鲁还会不会参加呢?”
“大臣即将对新德里开启访问; 表达英国对印度的外交支持。届时我们会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会在十二月的英联邦总理会议上讨论英联邦对印度的支持。”
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当然; 事先我们是不会和尼赫鲁通气的; 尊敬的印度总理没有必要知道; 自己必须参加英联邦总理会议。”
如果尼赫鲁不参加; 说明尼赫鲁没有一个政治家的胸怀,遇到挫折就只会躲避。
如果参加那自然更好; 印度对得到一些英联邦的善意支持。但也不能否认,可能还会有一些恶意的言论。
谁让印度战败了呢?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在英联邦国家的总理面前; 尼赫鲁盯着战败国总理的身份,什么有声有色的大国、都会烟消云散。
归根究底菜是原罪; 说一千道一万,印度就是战败了; 找多少理由也是战败。
“外交大臣要对印度进行访问?还真是一个有魄力的决定呢。”马金斯大吃一惊问道,“艾伦; 是不是过于激进了?”
“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这么做。这涉及到很多看不见的东西。”艾伦威尔逊耸耸肩,处在英国的角度上,世界大国的地位是什么时候被击破的?
有人可以追溯到美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晚一点的布尔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被大众知晓英国不行了,没有别的选项,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没有第二个选择。
美国是怎么被认为不行了; 让苏联发起了全球进攻?
还不是越南战争展现西贡铁拳的时候么,在此之前,人们觉得你有问题,你也觉得你本身有问题; 人们觉得你知道你自己本身有问题,你也知道人们怀疑你有问题。
人人都觉得你有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出头鸟出来真的试一试你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既然没有出头鸟,那么就是没问题。
虽然英国经济总量已经被美国超越了,布尔战争、一战二战也很惨烈。但不管怎么说,几场战争英国都是实打实的战胜国,赢的不光彩英国还是赢了。苏伊士运河战争可完全不是这样。
处在收缩期的时候,英国不能一个劲的闷头收缩,总是要在一些事上表现一下实力仍在的,这一次就非常合适。该抢人头的时候就要抢人头。
英国出来抢人头的表演绝对不是一点作用没有,这会让英属殖民地和英联邦的国家相信,老父亲还是宝刀未老的,关键时刻还是能顶上去。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就是,导致了英联邦范围内人心浮动,觉得自己的老大已经不行了。
一旦有这种想法; 人心思变别人还为什么要跟着你混呢?找美国苏联不是更好?
虚弱一旦暴露,少说是一次战略收缩,闹大了就是英国殖民帝国瓦解; 苏联解体的结局; 几十年后的乌克兰问题,睡王再三强调美国不会干涉,把乌克兰卖了一个干干净净。
一次收缩已经是定局了,问题就是是一缩到底还是过上十年八年卷土重来,就像是里根时期那样。要是无法卷土重来了,什么伊朗、委内瑞拉、土耳其之类的地方豪强,可都排着队等着下场呢。
现在已知交战双方是在陆地上战斗,英国是一个海洋强国,反正不管是双方哪一个都打不到英国,英国当然要蹭热度,做出一副战争结束我施压的样子,印度相信不相信不要紧,英联邦相信就行了。
为巩固在英联邦国家的威信,英国必须冒险蹭热度,顺便把印度狠狠踩一脚。
此时此刻,英军重返次大陆,受到处在国破家亡境地的印度人热烈欢迎的报道,已经被各大报纸报道,乐观的报纸甚至认为,印度人会把英国请回去。
艾伦威尔逊不得不为这种想当然的言论灭火,让迪克逊对外表示,英国不会重返印度,本次行动只为和平重新降临,制止战事再起。
尊敬的外交部常务次长在做什么呢?正在表达刚刚外面人多,我只能这么干的初衷。
林连玉几乎是马上经过几次转场,一刻不停的来到伦敦,阐述了某大国态度。
“香江自由港的地位不会受到任何削弱。林先生,你是知道我的,我在印度和马来亚都工作过,也不算是小官僚。我对两国都有深厚的感情,不说别的,你经常去的香江,我也住过一段时间。”艾伦威尔逊开口安抚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英国总是要表态的,但绝非要和你的母国敌对。”
“请放心,这一次的战争不会影响到两国的关系,一切都不会改变。”
“听闻英国集结上百艘军舰的大舰队,还确实令人震惊。”林连玉松了一口气,也表示了他在香江时候的担心。
“没有枪和有枪不用是两码事,英国只是要展现一下,英国是有枪的。”艾伦威尔逊摆摆手道,“我个人还是非常欣赏,这一次贵国的战略定力。一切英国方面的消息以外交部的公开表态为准,不要被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所打扰,当和平降临,我们都有彼此美好的未来。”
关闭香江自由港是不可能的,艾伦威尔逊无法向他的妻子解释,为什么要关闭人家出口石油的窗口,而且还是用英镑结算。
不提香江的太古、怡和、就算是本土,吃的满嘴流油的人不在少数。
毫无疑问,在一部分印度人和全体英联邦、殖民地公民的眼中,印度之所以保全一条狗命,和我大英这一次的极尽升华密不可分,印度?那个丢盔卸甲的酒囊饭袋,还好意思说?
泰晤士报用很平淡的口吻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不是英国的坚定态度,这一次印度亡国灭种就在眼前。
艾伦威尔逊为林连玉报销了这一次的往返路费,拿出来了一白条,“把这个交给帕梅拉,可以领取一辆路虎汽车。”
随后,英国外交出访团队火速组建完毕,艾伦威尔逊跟随着拉博·巴特勒出访印度。
时隔十多年,艾伦威尔逊再一次回到了印度,仔细回想,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艾伦,你在想什么呢?”万米高空之上,拉博·巴特勒眼见常务次长如此感怀,开口询问道。
“我还以为在也没有机会回到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了呢,细细想来,这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艾伦威尔逊满脸真诚,他不知道接待好莱坞客人们的公寓还在不在,他准备拍照留念,给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看看,用以追忆美好。
第1196章 破窗效应
“可能印度人此时的心情没有你这么轻松。”拉博·巴特勒哑然失笑道。
“大臣,其实也不一定,从印度的角度来说,难道不是几千年来最有自主权的时候么?难道真像是尼赫鲁说的那样,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政治实体?”
艾伦威尔逊笑了笑道,“虽然印度人可能不太相信,但现在就是印度最为辉煌的时候,可能有些不严谨了,这一次战争之前是印度最为辉煌的时候。”
只要用宏大叙事概括,处在不同的国家,看待其他国家就是完全不同的。
别人眼中的英国,工业革命起源之地,纵横四海的日不落帝国。两百年来的世界霸主。
艾伦威尔逊眼中的英国,英属印度独立、英属苏丹独立、英属尼日利亚独立,妥妥一个急剧衰落的明日黄花。
几十年后某大国眼中的自己,鸦片战争战败,百年屈辱,割地赔款,甲午战争战败,内战几十年。
别人眼中的某大国,最后一個王朝一路扩张鲸吞准格尔,人口四亿、扩土一千三百万。。一战的胜利者、二战的胜利者、和美国开战、和印度开战、和苏联开战,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然后嘟哝这百年耻辱要一雪前耻。
这两种情况都是真实的,纯粹就看你怎么看。英国在殖民时代做的事; 不会比农业时代的国家们更加过分; 但这个时代把英国做过的坏事全记录下来了。
不过现在么,至少在印度这里; 英国终于可以借由这一次的战争,从印度眼中的头号敌人名单当中下来歇歇了。就算是尼赫鲁还对英国抱有警惕,也无法改变印度人民朴实的想法,刚挨揍怎么可能马上就忘呢?
英国代表团抵达新德里的消息; 在这个已经独立的国家迅速传开; 拉博·巴特勒受到了巨大的欢迎,从巅峰跌落到谷底的印度,想起来了英国的好。
前往新德里温莎城堡酒店的路上,无数印度人; 不分男女老少; 都对着英国代表团的车队行注目礼,此时六神无主的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万里之外的英国身上。
进入酒店,艾伦威尔逊直接进入了订好的房间门口敲门; 房门被打开; 海蒂·拉玛开门直接把男人拽了进去。
“没穿上经典款长袍呢?”艾伦威尔逊嘿嘿直笑道; “这可是新德里; 我们缘分开始的地方,可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
“就你话多。”海蒂·拉玛白了一眼艾伦威尔逊; 小声嘀咕,“也就是我对你百依百顺,不管你去哪,都没有怨言的陪着。”
“是的; 你辛苦了。”说话间艾伦威尔逊已经把海蒂·拉玛怀入怀中认错; “我错了; 在你面前任何的抱怨; 都是对你辛苦付出的亵渎。”
“这还差不多!”海蒂·拉玛好似消了气,感觉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舟车劳顿,两人决定洗个澡放松一下,然后在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一次来新德里真是令人吃惊,你不是说过,以后不来了么?”海蒂·拉玛无力的躺在男人的怀中; 脸上红潮未退; 显然还没有恢复过来。
“今时不同往日了; 我原来不过来; 是因为我在这有些芥蒂。现在不同了; 其他国家已经代替了英国的地位。”点燃一根烟,艾伦威尔逊面带陶醉之色的道,“那么现在出现了变化,我就不用特意躲避来印度的机会了。”
时至今日,艾伦威尔逊可以恢复印度人民老朋友的本来面目,理直气壮的站在印度一边,为英国谋取利益了。
“不过你们英国集结起来的大舰队怎么办?”海蒂·拉玛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问道。
“他们有事情要忙。”艾伦威尔逊一挑眉; 破窗效应马上就要出现了。这也怪不得英国,是印度人自己不争气; 自然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印度人。
肯尼亚首府内罗毕,是英国曾经规划的英属非洲核心,这里和其他英国殖民地一样; 有着庞大的印度裔社区,整个肯尼亚的印度裔人口有四十万。
印度战败的消息漂洋过海传来,立刻让这里的印度裔社区发生了震动。无数印度裔走上内罗毕的街头; 声援自己的母国。这些人十分激动,恨不得离开回国参战。
这导致驻肯尼亚英军严阵以待,不敢按照计划登船,而是采取警惕的态度保护白人社区,一个外来族群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不把自己当成本地人会发生什么事情?
暴乱就这么发生了,整个内罗毕浓烟滚滚,黑人将印度裔视为白人殖民者的帮凶,在英军存在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敢把白人怎么样的。但对印度裔就没这么客气了。
内罗毕城区,喊杀震天; 积怨已久的肯尼亚人; 对这些外来的印度裔展开了零元购行动,各个街区都出现了暴乱,没人知道缘由,也不清楚是怎么开始的。
肯尼亚英军感觉到事态严重; 更是收缩全力保卫白人社区; 同时和外海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取得联络,要求镇压肯尼亚的暴乱。
此时印度裔社区处在熊熊烈火当中,零元购成功的肯尼亚人更是尝到了甜头,完全沉浸在零元购的欢乐当中,还有一些人想要对白人社区下手,但被严阵以待的英军直接开枪射杀,迅速就专心致志的找印度裔麻烦了。
英国皇家海军无法按时赶来,总是要有一个理由的,不然印度民族主义者会不会认为英国出工不出力?艾伦威尔逊当然知道出工不出力是一个事实,但英国不能承认这一点。
要把印度民族主义者嘴巴捂住,让其不能往英国摘桃子这边想,那能有什么办法?那就只能在苦一苦印度百姓了。
作为一个英国绅士,艾伦威尔逊是十分不希望出此下策的,所以他让马来亚方面一定要盯紧,至于肯尼迪那边因为社会环境复杂,英国最近又要驰援印度,放松了警惕,出现一点纰漏是在正常不过了。
肯尼亚骚乱立刻引起了皇家海军的反应,千里驰援印度的计划不得不暂时终止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让肯尼亚恢复平静,同时伦敦正式告知了肯尼亚发生骚乱的前因后果,并且表示这可能是一场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