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652章

大英公务员-第652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限于国家不同,两人每一次见面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文化沙皇的冷对,让此时的艾伦威尔逊非常伤心,两人见面不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说软话,也让福尔采娃心软了,确实这个男人好不容易来一趟。她不应该这样!
  文化沙皇的温柔,让艾伦威尔逊也给了正面好评,顺便出卖了别尼科夫斯基上校。
  “你上次怎么不说?”福尔采娃一下子起身,全然不顾自己已经一丝不挂。
  “总要留一点压箱底的东西,不然你说不定会对我冷淡。”艾伦威尔逊此时的神态,就如同历史上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情夫波将金大将。
  “还有没有?”福尔采娃十分怀疑,这个男人脑子里还有存货。
  “真没了!”艾伦威尔逊双手一摊,表示真的是一滴都没了。


第1181章 两面人威尔逊
  帝国主义走狗来到莫斯科,被文化沙皇给了一个下马威,大大打击了帝国主义旳嚣张气焰,臣服在了其石榴裙下。
  “其实采取这种冒险举动也不是没有意义,最少苏联现在应该认识到了。这种事是不可能冒险的。”艾伦威尔逊双手一摊,从事实出发阐述了英国的立场。
  “可你就是不提,意大利和土耳其境内,瞄着莫斯科的核弹。”福尔采娃拆穿了男人虚伪的言辞,指出这种说法有双标。
  “英国和美国毕竟是一个联盟,叶卡捷琳娜。”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如果这一次事件过去之后,倒不是没有找回颜面的机会。”
  “你有什么办法。”福尔采娃凝视着艾路威尔逊,眸中仿佛一汪春水。
  “你们不也是看上了古巴的位置么?并不一定非要把这个岛屿当成是一个导弹基地,它就没有别的作用?你要知道美国在自由世界生活水平可谓是最高的。而恰恰相反的是,整个拉丁美洲的人口都处在贫困当中,人们还不能用脚投票么?如果把古巴塑造成一个偷渡基地来经营的话。见效可能是慢了一点,但一年又一年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美国一定会很难受。”
  “对了,你们苏联的古拉格里面有庞大数量的反苏份子吧?个个心狠手辣,一样可以放到古巴,觉得不够刺激的话,积累上个几十万上百万人一起偷渡,反正就不到一百公里的海域,美国就算是天天预防,也防御不过来。”
  “更何况现在; 美国压根就没有打算防御; 自从古巴革命之后,为了积累推翻卡斯特罗的力量,美国是鼓励古巴人逃离古巴的,还没往这边想过。”
  如果古巴以偷渡美国的跳板名声响彻拉丁美洲; 说不定还可以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创收。
  艾伦威尔逊不怀疑卡斯特罗敢这么做; 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卡斯特罗就这么干过。
  诱使古巴人逃出古巴; 美国司法部长准予了一个特别许可; 允许古巴人随意进入美国,任何自一九五九年后到达美国且在美国居住满一年的古巴移民; 可以获得永久居住权。在美国人诱导下; 古巴大量地主、商人和知识分子逃到了美国。
  在这场人口移民战争初期,美国显然占据了上风,古巴不得不收紧移民政策,但骄狠的美国对古巴限制移民外出的政策横加指责; 大加批评。
  卡斯特罗决定给美国人一个教训; 突然放开了对马列尔港的控制; 大约十五万古巴人一次性偷渡到佛罗里达州; 绝大部分为死刑囚犯、精神病人、流氓无产者和妓女等。利用这次行动; 古巴清空了所有的监狱和精神病院; 史称“马列尔偷渡事件”。
  当然; 迈阿密市首当其冲; 自然成为这批古巴人最主要的接收地。
  于是; 迈阿密成了两国这场奇特战争的牺牲品,城市治安一落千丈; 黑帮横行,毒品走私猖獗。迈阿密很快成为美国最大的可卡因转运港; 这些可卡因来自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秘鲁。
  随着城市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白人开始逃离迈阿密; 迈阿密成了拉美文化的天下。
  福尔采娃震惊了,像是第一天认识艾伦威尔逊; “要说坏还是你们够坏。”
  这倒是一个办法; 不过福尔采娃觉得古巴实在是太远了,把苏联国内的反苏份子送到古巴,少一些还行,多了的话会不会给看出来。
  “绝对没有这个问题; 你们苏联体制不是会制定五年计划么。”艾伦威尔逊摆手,表示在执行力这个方面正是苏联的优势; 把时间线拉长; 足够美国人跳脚的,废掉美国是不可能,废掉临近古巴的州却并不困难。
  “其实要冲击美国社会,最好的办法是从邻国墨西哥下手,只有墨西哥的日子过得不好了,才可能对美国的整体社会造成冲击,想要制造难民浪潮; 墨西哥必须过的不好。”
  什么苏维埃第一书记也就图一乐; 真配的上这个称号的还的是帝国常务次长。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墨西哥只四千万人口; 和后世不可同日而语。
  “你还真懂呢?”福尔采娃意有所指,不知道是在夸奖还是在讽刺。
  “当然,没人比我更懂难民。”艾伦威尔逊挺直腰板; 一颗红心向着太阳,“还有一件事,你可以记在心里。”
  “什么事?”福尔采娃凝神静听,难道还有惊喜?
  “这一次危机结束之后半年内,我会亲自制定推翻印尼的计划,你不需要知道具体计划是什么,回忆一下摩萨台被推翻的过程就行了。机会莪给苏联了,能不能抓住看你们自己,我必须先声明一点,一旦我开始动手取得了成功,印尼共马上就会面临清洗,死的人可能要以百万计算。”
  说这件事的时候,艾伦威尔逊的脸色变得相当严肃,表明自己绝对不是在开玩笑。他固然是不希望成为元凶; 可要是苏联没法接盘; 开弓没有回头箭; 就算是双手沾满鲜血也没办法。
  “这件事你们苏联自己谋划,你们的东方同志是帮不上忙的; 而且他们好像也不听你们的话,总会找麻烦。”艾伦威尔逊面带揶揄的道,“现在是不是心里很气?”
  “同志之间吵两句不是问题。”福尔采娃嘴硬,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
  “你开心就好。”艾伦威尔逊轻哼一声,还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一次来是要和苏联方面进行深入沟通,腻歪的低语,“叶卡捷琳娜……”
  “嗯?”福尔采娃眼中波光流转,似笑非笑的审视着男人。
  两个小时之后,心满意足的文化沙皇穿戴完毕,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男人,忽然问道,“你觉得,赫鲁晓夫的接班人会是谁。”
  “那个不起眼的、什么事情都不表态的老好人。”艾伦威尔逊真正的开口回答。
  “看起来你很有信心。你对战胜苏联有信心么?”福尔采娃神色复杂的询问。
  “目前自由世界的战略是,紧盯着老大,然后全力对老二大打出手。”艾伦威尔逊同样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后世的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和对方老大打起来可能不好收场,挑一个看起来没这么强的往死里锤,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美国首都华盛顿,值此全世界陷入窒息的时间,肯尼迪对来到华盛顿的英法两国的外交部长大为欢迎,这样可以塑造英法是站在美国一边的信息茧房。
  美国公民会看到,英法两国是站在美国一边的,从而更加有信心的支持总统。
  “尊敬的总统,虽然我们在尽力让事情不会干扰到欧洲社会的正常运转。可是目前来说,确实已经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公民人心惶惶。”拉博·巴特勒对着肯尼迪道。
  为了转移古巴导弹危机的注意力,在相关的报道当中,英国媒体现在都着重强调德国人吓坏了,是不是真的被吓坏了并不重要,英国说德国人被吓坏了,德国人就是被吓坏了。
  因为德国人被吓坏了,所以英国人很勇敢,至于英国是不是真的很勇敢,反正最近几天移民澳大利亚的咨询明显增多,有消息认为,澳大利亚远离主要核大国,一旦爆发核战争,将是地球上最后的赢家。
  甚至于澳大利亚方面也是这么宣传的,这当然有以珀斯为大本营的帕梅拉蒙巴顿功劳,现在珀斯外号小伦敦,就如同某魔都外号东方小孟买一样。
  肯尼迪很清楚是英法两国是过来摘桃子的,借此彰显什么传统强国的影响力,换做是其他时候他一定不会给英法两国好果子吃。
  但是现在这么敏感的时刻,美国也需要英法两个旧日支配者和自己站在一起,彰显自己对古巴封锁的举动是正义之举。
  过了这一次的危机,肯尼迪会慢慢把这一次的场子找回来,但是现在他必须笑脸相迎,“我们也想要和平解决这一次的危机,但是苏联咄咄逼人,采取的冒险行动,逼迫的美国别无选择,责任是苏联的,美国只是被动应对维护和平。”
  稍晚些时候,肯尼迪宣布了英法两国对美国行动的支持和谅解,认可了英法这一次为美国行动正义性的背书。有这种背书,美国的行动更加的具有正义性。
  “英国方面希望,苏联能够解释,苏联在非洲加丹加战争,亚洲中印的战争中到底是什么角色,很多人现在都认为,这是一场由苏联集团对自由世界发起的总进攻。”
  在和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对话当中,艾伦威尔逊体现了坚决维护英国、守护自由世界的风范,将在文化沙皇那里受到的被动,全部倾泻在了葛罗米柯的身上。
  随后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葛罗米柯大倒苦水,“英国人在想什么?加丹加战争是很重要的事情么?亚洲方面我们则根本不知情。”


第1182章 勾心斗角
  “也许在英国人眼中,可能真旳相信这是我们的总进攻,很多英联邦国家的舆论确实是这么说的。”谢列平的忠实拥趸还在做克格勃主席呢,自然是很清楚现在各国舆论上的动静。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堪称是有利有弊。”葛罗米柯一愣然后道,“非洲和亚洲方面的事情加入进来,我们谈判的筹码会变多,如果古巴导弹危机偃旗息鼓的话,毫无疑问需要在这两个问题上拿分,不然无法对其他盟国交代。”
  勃列日涅夫陷入到思考当中,最后摇头道,“亚洲的事情莪们不能参与,不论是站在哪一边,最后都会遭到埋怨,更何况我们的东方同志可不听话,处在非理性的状态当中,可能我们说任何一句话,他们都是在认为我们干涉内政。至少在公开场合,外交层面不适合表态。”
  原来亲密的东方盟国,在现在的莫斯科眼中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问题儿童。给苏联找了不少麻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联络都是不可取的。
  “实际上除了这三点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东南亚,苏加诺因为美国站在英国荷兰的一边,加上澳大利亚对独立后的印尼有着强烈的敌意非常不满。印尼共的力量膨胀的很快,如果能够在这一次的危机结束之后; 在印尼事务上取得决定性进展?应该可以为这一次的危机画上一个好的句号。”
  福尔采娃在这个时候娓娓道来; 阐述自己对印尼事务的看法,然后话锋一转道,“但通过伊朗摩萨台的命运,我们也应该知道几个要素; 那就是很多国家的领导人; 例如摩萨台根本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在基本盘上也有问题。”
  “就算是苏加诺现在倾向于印尼共; 印尼军方每年都接受美国所谓的援助; 这和之前的伊朗政变情况极其类似。”
  不知不觉,所有中央主席团成员都被福尔采娃的话吸引; 文化沙皇极少对涉外事务表态; 但有限的这么几次,效果都不错。
  “一旦发生政变的话,苏联的劣势和这一次的古巴导弹危机一模一样,那就是我们缺乏力量来支援一个群岛国家。”福尔采娃说起来顿感无奈; “从最恶劣的角度上来讲; 说不定英美推翻印尼的计划早已经提上日程; 如果出现政变; 我们如何救援。”
  中央主席团委员都沉默了; 苏联要是有办法的话; 就不会在古巴导弹危机上这么尴尬。
  可能英国皇家海军不如美国海军这么犀利; 但实力仍然在苏联红海军之上。
  “风险这么大; 而且一旦出事我们根本无法救援;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我们要抢先动手; 争取最大的胜利。”
  福尔采娃说到这看向谢列平,“舒里克; 克格勃在印尼的工作没有进展么?其实对于很多国家,其实进行政变不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 一支精干的作战部队指挥权就能把事情办成,就像是在刚果那样; 我们控制或者说让卢蒙巴倾向于我们; 现在就在加丹加把英国支持的独立势力压着打。”
  “就算是真的成功了,把苏加诺放在台前仍然是第一要务。”勃列日涅夫顺着福尔采娃的思路继续道,“我们的远程投射力量还不够强大,和富有威望的国家领袖合作; 并非是不能做的选项。如果把苏加诺也一并撇在一边,无法控制整个印尼的局势。”
  “在给美国一个教训。”比起别人; 赫鲁晓夫的心情最为急迫; 他已经想到了古巴导弹危机可能出现的后果,但却没有想到美国把苏联卡在了极为难受的位置上。
  这一次要是退缩的话,他几年来开口导弹闭口导弹对美国的讹诈,就等于是破产了。
  可是真的妥协,哪怕是英法已经主动出击给了台阶下,仍然是难以接受。这对他的权威有着巨大的损害。
  所以就算是最后妥协,苏联也必须在另外一个地方取得成绩才行; “舒里克; 卡佳同志的看法极为重要,考虑到伊朗的前车之鉴; 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尼苏加诺的情况确实是很危险的,同志们是否同意这个判断?”
  赫鲁晓夫询问同意的时候,并非是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而是决定的事情随口习惯。在座的人自然是很清楚这点,都点头表示同意。
  散会之后,勃列日涅夫离开克林姆林宫,福尔采娃在旁边跟随,就听到勃列日涅夫说道,“一旦妥协,影响将是巨大的,我们国家的国情容不得一个软弱的人领导。”
  “嗯!”福尔采娃嗯了一声,勃列日涅夫是说的事实,俄罗斯人的性格就是如此。对于软弱的人没有忍耐力。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没有继续讨论下去。
  英国大使馆,艾伦威尔逊正在和范西德分析,关于苏联接下来会怎么办。范西德这个名字引起了艾伦威尔逊的兴趣; 询问之下也没什么特别的,荷兰裔。
  “以我对苏联人的了解,感觉苏联让步的希望不大; 常务次长这一次来莫斯科; 可能没有希望中的结果。”范西德对艾伦威尔逊的到访持悲观态度; 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上,容不得软弱的人。
  “那不一定,其实擅长战略收缩,远比擅长战略进攻更加考验一个领导人的能力。战略进攻谁不会?但是战略收缩就很困难了。”
  艾伦威尔逊有感而发,战后英国开始战略收缩,说起来可能不太光荣。可也是权衡利弊的办法,硬撑着日不落帝国的框架,估计早就被美苏组合拳拖垮了。
  大方向上,英国的战略收缩是正确的,艾伦威尔逊也知道这一点。只不过他不信任美国而已,他就觉得美国在外交上明显不如英国来的圆润。
  以他现在的年龄来说,早点挂还好,万一比较长命,就算是战胜了苏联,难道看着美国战胜苏联之后,顺便转头锤了英法,然后眼睛一闭无敌于天下的气概,把英国带沟里么?
  在他看来美国和苏联在战略收缩上,就大哥别说二哥了,苏联把自己收缩崩盘了。美国看见了这个后果,就在二十一世纪硬顶着不收缩,可这不是硬顶就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不会因为硬顶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