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633章

大英公务员-第633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鸣的枪声震耳欲聋,有人互相推搡不要挡路,而接下来便是互相对射,间隙时间便忙着替火烫冒烟的枪换装子弹,而没时间害怕了。
  彼此都无法顾及金属的烧烫,也没空猜测子弹会不会射过来,手上的动作已经变成全自动的了。
  加丹加自由军这边也持枪射击,在北罗德西亚的白人告诉他们瞄准再射后,虽然士兵的肩膀必已因为枪的后座力而淤青;仍一枪一枪稳定镇静地射击着。
  偶尔子弹也会射中保证他们安全的沙袋,枪声夹在双方发出的各种叫喊中仍未见减少。政府在连续两三次的进攻后,留下几具尸体,后退而去。
  下一阶段,双方彼此清点着自己的伤亡,等待下一轮的周而复始。
  “我的朋友,电报当中无法详细叙述,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时机不对。”格雷斯阅读着艾伦威尔逊启程之前发来的电报。
  电报里面艾伦威尔逊再次确认了自己的信用,一旦结束里斯本的行程,两人可以深谈一次,有些事情必须讲究一个时机,要顾及到国际影响才行。
  格雷斯不知道什么国际影响,他是过来抢夺土地的,并不是真的过来做国际主义战士。
  战斗一直这么下去,格雷斯也受不了,他们才多少人,不能一直在这里打仗,还是帮着黑人打仗。
  艾伦威尔逊要是有时间的话,他就直接过来了,他现在不是尝试葡萄牙政府,给英国一个面子么?为此展开说服工作,为果阿问题解解压。
  哪怕是在二战时期,葡萄牙在萨拉查的领导下,也和英国维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艾伦威尔逊自然不能来硬的,好在切入点不是没有,他准备和葡萄牙人商量一下前进政策。


第1148章 说服葡萄牙
  到达里斯本,出面和艾伦威尔逊沟通的人是卡埃塔诺,萨拉查的助手。
  艾伦威尔逊想起来了这个人,好像是萨拉查之后的葡萄牙总理,态度友好的问候,“卡埃塔诺先生,和人们说的一样,满是学者的风度。”
  “我现在还兼任里斯本大学的校长。”卡埃塔诺很开心的回答道,“威尔逊爵士,欢迎你来到里斯本,我们很重视英国,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英国也能够感觉到这种重视,近十年来我也一直和葡萄牙方面保持联络。卡埃塔诺先生应该知道,我可是真的帮助葡萄牙不少忙。”艾伦威尔逊没有表功的意思,但事实如此,他真的帮了葡萄牙不少、从果阿、澳门到帝汶岛、乃至于葡属非洲。。
  说起葡萄牙和英国的关系,那可说来话长了,从十八世纪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葡萄牙追随英国加入哈布斯堡阵营开始,葡萄牙就沦为了英国的附庸。
  葡萄牙经济上受到英国控制,许多民族工业无法与英国竞争,依赖廉价的英国工业品,经济上很大程度依靠葡萄酒、酒桶软木、沙丁鱼等初级产品的出口。
  萨拉查本人也是旧时代的人,对经济有一定的了解,大萧条时期担任财政部长,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干预,加强国家对关键产业、银行、铁路的控制与管理,对民族工业、农业进行保护,提高关税,加强对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控,保障粮食供应。
  对外关系加强和德国、意大利的关系。不过艾伦威尔逊并不认为,萨拉查不是一个类似墨索里尼这样的人,这种旧时代的统治者,保守是身上的标签; 类似我大清的那些君主。
  其实类似大清那样的领导人; 在欧洲也很多,东欧就有一群人执着于小农经济; 原来克罗地亚的亲德势力,就是一个代表,不算多么奇怪。
  萨拉查保护了葡萄牙的封建庄园,强调合作; 英属印度独立之前; 甘地不就是这样么?想要让独立后的印度成为一个大农村。
  很难想象、里斯本是一个欧洲国家的首都,不论是西欧的北约国家,还是东欧的华约国家,在一九六二年这个时间; 都少有像是葡萄牙首都这么破败的地方; 简直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里斯本百分之七十的住宅没有电灯、百分之八十的人喝不上自来水,百分之五十的人符合文盲的定义。目前葡萄牙的人均生活水平,和东亚的某大国不分伯仲。
  如果艾伦威尔逊没有记错的话,果阿的情况看起来都更好一些; 至少葡萄牙是真的投钱了; 卖了不少铁矿石给巴基斯坦。
  “我们也正在改进!几内亚湾的石油收入,被投入到了建设当中。”面对着艾伦威尔逊担忧的革命问题,卡埃塔诺也做出了解释。
  “希望如此,如果和苏联对峙的不是德国、而是葡萄牙; 我们真的会非常担心。”艾伦威尔逊长出一口气; 所幸传统上葡萄牙并不限制外资。
  他都想要和妻子商量一下,谈谈关于借助外资特权; 对葡萄牙进行一番外在改革了。
  萨拉查知道英国人来的目的; 所以他并不准备亲自出面,让卡埃塔诺接待艾伦威尔逊,明确一下英国人到底要做什么。
  从这一点上; 就知道这位旧时代的统治者有多么保守,幸亏艾伦威尔逊已经做好了功课; 本身和葡萄牙的海外利益不算陌生; 也能建立起来一定的信任感。
  “相信萨拉查先生; 应该知道英国的目的。”艾伦威尔逊也不废话,直接挑明道; “回避问题并非是最好的办法,我们想要知道葡萄牙方面的想法。”
  “果阿已经在葡萄牙手里四百年了; 当时根本没有一个叫印度的地方。”卡埃塔诺沉吟了一下也坦诚的道; “这让萨拉查没法接受。”
  “其实葡萄牙还是不太信任英国吧?”艾伦威尔逊诚恳的试探; 就见到卡埃塔诺点头,表示有这方面的原因,然后继续道,“这也难怪,英国从前的离岸平衡,确实会给人留下这种印象。”
  “威尔逊爵士,我们葡萄牙和英国有长久的盟友关系。”卡埃塔诺话说到半截; 艾伦威尔逊伸手劝阻道,“英国的意思只是做一下谈的姿态; 成不成功并不重要,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特别了解印度人; 这你总该相信吧。”
  “嗯!”卡埃塔诺张了张嘴,郑重的点头,“难道你们发现了什么?”
  “北约框架不包括殖民地。你们应该从法国近两年对美国的呼吁上; 就能看出来这一点。北约的框架仅限于欧洲国家的本土。下面我们来说果阿的问题,果阿孤悬海外,距离葡萄牙本土万里之遥。”
  “还不同于非洲和帝汶岛的环境,在以上地方,英法都可以帮得上忙。而印度次大陆,我们已经反应不及了。主动权在尼赫鲁手上,近两年我们的观察,印度极端情绪正在上升,和果阿的价值相比,当地的守备力量就小了一些。”
  “我们可以增兵!”卡埃塔诺脱口而出,表达要保卫果阿的信心。
  “增兵也没用,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利的趋势,当然,一切没有发生之前,都可以视为虚幻,葡萄牙方面也要严格保密,谁都不能预测未来不是么?”
  “我愿意听一听!”卡埃塔诺总算是松了口风,做出了正襟危坐的样子。
  “那么我希望,能够把消息范围封锁在小范围之内。从去年年底开始到现在,印度军方在执行一个名为前进政策的冒险政策,一厢情愿的以军事推进的方式,将邻国的军事力量逐出争议地区。”
  尼赫鲁向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特区驻军发出了命令:守备部队尽一切可能向前推进,积极占领整个边境。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建立哨所,用武力清除边境上的邻国军队。
  而在国际上,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实际占领承认规则,凡是被他国、他族实际占领一定时间的地方、领土,通过全民公决,就可以受到承认。
  那么,它就将成功地在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权,因为实际上的主权,十个有九个都会得到国际法的承认!
  整个印度坚信不疑,义愤填膺,念念不忘,喋喋不休,督促尼赫鲁政府采取强硬政策。
  “威尔逊爵士的意思是,可能会引发边界战争?”卡埃塔诺半是怀疑半是期待的发问。
  “我没说一定会,但我做过英属印度的专员助理,自问对印度人还算是了解。我还做过马来亚的高级专员,对华人也算有些认识。事实上也不用认识的太深入,朝鲜战争是全世界都看得见的。”
  艾伦威尔逊的口吻也不能说百分之百吧,但也称得上是十八九稳。通过两个不同的任职经历,暗示卡埃塔诺,他的判断绝对没错。
  “最重要的就是,尼赫鲁要碰的那个国家,连美国都敢对抗,没理由怕印度。不是么?”
  这是第一个打动卡埃塔诺的理由,不过现在艾伦威尔逊并不知道这一点。学者类型官员,光是那张眼镜片就能隐藏不少情绪了。
  “我愿意将英国的看法,如实的转达给萨拉查,如果威尔逊爵士不着急的话。可以在里斯本停留两天。”卡埃塔诺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但态度不像是刚开始那么僵硬。
  “没问题,我很乐意。”艾伦威尔逊痛快的答应下来,因为啄木鸟影业的英格丽·褒曼已经到达葡萄牙,要在这里取景,看看原汁原味的欧洲封建主庄园风光,这在现在的欧洲已经不多见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有理有据,艾伦威尔逊通过英国离开英属印度之前留下的的一些底蕴,将尼赫鲁发布的命令蓝本,交到了卡埃塔诺的手中。
  然后他就在葡萄牙为其安排的庄园等待消息,等待从来都是煎熬的。如果不是英格丽·褒曼女士,在这种煎熬的时候给予陪伴,他不一定能这么淡然。
  “这里的庄园很不错,我买下来一个,为我们的女儿留下来做一个依靠怎么样?”英格丽·褒曼询问着男人的意见。
  “你觉得没问题就好。”艾伦威尔逊心说,你不是在法国买了宫殿了么?但话到嘴边,本能的变成了我心中只有英格丽·褒曼一个太阳。
  与此同时,喜静的萨拉查,坐在简陋的办公室沉默不语,手里拿着卡埃塔诺带来的尼赫鲁对军队下发的命令,询问卡埃塔诺,“你觉得可信度怎么样?”
  “英国的政策值得怀疑,但是十几年来,威尔逊爵士对葡萄牙,堪称典范。”关键时刻,艾伦威尔逊挂六国相印的可靠历史帮了他的大忙,被卡埃塔诺提出来。
  “嗯?”萨拉查脸上闪过片刻的犹豫,最终点头道,“安排个时间见一面吧。”
  能让保守的萨拉查愿意见面,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事,卡埃塔诺都有些惊讶,然后回答道,“我马上去安排。”
  办公室再次陷入了沉寂,但卡埃塔诺没有大惊小怪,萨拉查就是这个性格。


第1149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
  不过这位萨拉查的亲密战友,没有联络到艾伦威尔逊,大英绅士离开了庄园,准备在里斯本附近到处转转,判断一下这个只有不到九百万人口的小国,同时又是殖民大国的葡萄牙,当前真正的社会状态。
  “欧洲竟然还有这种地方!”艾伦威尔逊不由得感叹,统计数据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真正亲眼所见,对葡萄牙的真实情况才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虽然自认为是走南闯北,艾伦威尔逊却没有去过巴西首都,不过里斯本和已经地产兴邦的英属非洲各殖民地首府相比,真没有强到哪去。
  可以确定的是,萨拉查虽然解决了赤字频发,社会不稳的问题。
  但整个葡萄牙的时间却好像停留在了二战之前,这么多年来没有发生一点变化。
  当你没有一点变化的时候,你的邻居却都在突飞猛进,殖民历史已经把后果说的明明白白了,这个和平的时代葡萄牙自然是不用担心被吞并。可这么一直维持下去的话?
  英格丽·褒曼带着头巾、太阳镜、这种装扮在葡萄牙虽然并不罕见,但出众的身高却也让伪装只有掩耳盗铃的效果,这都还是她照顾常务次长的感受,穿着平底鞋出来的结果。。
  两人就像是游客,在旁观者的态度到处散步,至于保镖则在不远处跟随,没有打扰到女总裁的好心情,专业的保镖必须具备三毛的优秀品质,简单来说就是; 不该看的别看……
  知道葡萄牙的人口百分之五十都符合文盲定义; 艾伦威尔逊就站在一座学校面前静立片刻,然后决定在这到处转转。
  小学老师多明戈斯坐在他的简朴住宅里; 住宅同校舍相连,两者都是现代建筑。
  他望着路对面的房子,他的同事苏珊就住在那里边。苏珊的工作安排很快定下来了。原来准备调到费乐先生的小学的教师不肯来,苏暂时顶了这个缺。
  苏珊要转为常任教职须得经校长菲乐批准才行。她在伦敦时候大概教过两年书; 虽然不久前辞掉了; 但无论如何不好说她在教学方面全属外行;费乐先生认为留她长期担任教职没什么困难;苏珊跟多明戈斯一块儿工作才三四个礼拜,他就已经希望她继续留下来。
  在多明戈斯眼中,苏珊是那样聪明;哪个行业的老师傅不想把一个能叫他节省一半精力的同事留在身边?
  他们这样上课已经几个礼拜,虽然很单调; 可是他反而从中感到很大乐趣。
  恰好有一天学校收到了通知; 要他们把学生带到基督堂去参观巡回展览,内容是耶路撒冷的模型。考虑到教育效果,每个学生只要交一便士就可以入场参观。于是学生们按两个一排,列队前往。
  苏珊在自己班旁边走; 拿着一把朴素的遮阳伞; 小小的拇指勾着伞把子。多明戈斯穿着皱巴巴的西装,跟在后边,斯斯文文地甩着手杖。
  打她来了,他一直心神不定; 左思右想的。这个下午; 晴光烈日,尘土蒙蒙; 进了展览室一看; 除了他们,没几个人。
  一腔热忱的他,就见到了苏珊有说有笑的对一对男女; 介绍着学校的情况。
  “苏珊女士在英国工作过,今天回到里斯本任教; 很令人敬佩。”艾伦威尔逊也是运气好; 竟然还找到了一个有过英国工作经历的女教师。
  “艾伦先生; 你和这位女士一看就是上流社会的人。我们这边的条件有限,你不要介意。”苏珊有些不好意思; 竭力的维持着体面。
  “上流社会?那倒是不算!”艾伦威尔逊摇头,不论是他本人还是英格丽·褒曼都不算是上流社会的一员; 当然在一般人的眼中; 那倒也不能说错。
  伸手拿出来了一些英镑交给苏珊; 艾伦威尔逊用眼神制止了对方的拒绝,“苏珊小姐,感谢你的接待,让我对葡萄牙当地有了一定的认识。”
  最为深刻的认识就是,就葡萄牙当前的基础条件,不到一千万人口,本土如同一个大农村; 却有三十万军队,苦苦支撑着海外殖民地的运行。
  萨拉查这样的盟友; 理应得到英国方面的帮助,而且从人力成本来说,这个欧洲人力洼地并不是没有价值。
  艾伦威尔逊捐助了五百英镑; 顺便拿走了一张学校的世界地图,洗清了施舍嫌疑。
  这时候,艾伦威尔逊才见到了距离不远不近的多明戈斯; 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多了,他能看出来那种爱慕的目光,笑呵呵的对去而复返拿世界地图的苏珊揶揄道,“苏珊小姐,这应该是你的爱慕者。”
  “他只是我的同事!”苏珊闹了一个大红脸,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我不会看错的,尤其是这种目光。”艾伦威尔逊说着话,瞟了一眼一直没说话的英格丽·褒曼,墨镜后的双眸翻起白眼,但这也没耽误点头。
  “你看!”得到了认可的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老气横秋的表达祝贺。随后就挥手和今天新认识的朋友道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