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444章

大英公务员-第444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你是把我当成娱乐项目了。”海蒂·拉玛撇嘴,一句话直指问题的本质。
  她知道男人说的也是事实,她这样的脸确实是太现眼了,就算是船上阿拉伯女人的服装出去也要小心,因为两人是住在一起的,可能会被撞见。
  考虑到艾伦威尔逊的工作,她只能尽量呆在房间中,专心做好后勤保障。
  对于影后的牺牲,艾伦威尔逊心中非常感激,尽可能的也呆在房间中,不到处乱跑。
  足不出户便可游览大千世界,到处跑什么?这就已经比世界上很多人幸福了!
  艾伦威尔逊不知道,他现在尤其比本该是埃及伟人的阿拉伯雄狮纳赛尔幸福。
  比起经常东躲西藏的天降伟人,他对目前的环境根本没有挑剔的资格。
  法国大规模增兵阿尔及利亚,要强力镇压反抗的举动,已经被完美的利用上,用来对苏丹独立的领袖们进行威吓,正好时间对上,不利用一下就可惜了。
  虽然拉踩法国可能有些不厚道,但宣扬一下法国在殖民地的态度,有助于让苏丹几个迫不及待想要当家做主人的领袖清醒一点,别想都不想就莽过来。
  对于苏丹独立的事情,艾伦威尔逊的既定方针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既要也要的精神是解决问题的初衷,所以他要和埃塞俄比亚的特使见一面,同样也要接待法鲁克一世的大臣,苏丹独立是一件大事。
  英国的精神是,希望整个过程都很和平,避免印度独立后的悲剧。所以要倾听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两个大国的合理意见。
  就连美国人都同意这一点,事实上在战后,美国就已经在喀土穆设立了代表处,其包藏祸心就可见一斑,英国殖民地的首府,现在就存在肩负大使馆职责的代表处。在暗处看着英国,到底要怎么处理苏丹的独立。
  英国的态度是大度的,约翰没事就去美国人的代表处,经营着英美特殊关系。保持着盟友之间的透明度,满满都是对逆子的爱。
  “这些美国人,表面上什么都没做,但现在最想要到处伸手的就是他们。”约翰一脸的反感道,“不止一次,他们询问我们到底是准备了什么方案。”
  “只要你别告诉他们分治方案,剩下的都不重要。”艾伦威尔逊一脸嫌弃的拿着一根象牙,这种东西对他而言没什么用,难道用来做麻将?
  “我们什么时候和两个党派的领导人见面?”约翰不像是艾伦威尔逊这么悠闲,这里毕竟是他管理的殖民地,从职责上来说,他的责任更重一些。
  “按照流程的话,还要一段时间。我们和南方的黑人把事情谈好,才轮到阿拉伯人。”艾伦威尔逊放下象牙,不咸不淡的道,“当初在印度是没办法,我们没法削弱印度和巴基斯坦中的任何一个。巴基斯坦东西包围印度,印度又比巴基斯坦国力强大,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削弱巴基斯坦会让印度做大。削弱印度又不现实。这一次不同了。”
  “至少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应该是会选择代理人进行扶持的。就算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两国,国力也谈不上多强。会让独立后的苏丹处在低强度的对抗中,这就别想有所发展。”
  并不能仅仅考虑苏丹本身,也要考虑苏丹独立后,和周围邻国的关系。毕竟处在英国的角度上,前殖民地独立后发展的不好,对英国来说就很好。
  至于苏丹人怎么想,能今年独立就行呗?其他的要求就别提了,不管什么要求,艾伦威尔逊都觉得很过分。
  苏丹处在窒息的安静中同时,那一场从开始筹备就被很多国家瞩目的会议已经召开。
  印度尼西亚万隆,这里成了本月最为热闹的地方,亚非接到尼赫鲁和苏加诺邀请的各国济济一堂,来到这里共襄盛举。
  包括阿富汗、柬埔寨、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国、也门等国的领导人,让这一之前不太知名的地方,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会议从开始就非常的热闹,利比里亚、菲律宾、日本等一些美国的马仔。就对尼赫鲁进行了发难,而英国保持着关系的伊拉克、埃及等国,则处在事不关己的状态,看着秉承美国意志的国家发难,尼赫鲁到底怎么应对。
  美英法苏虽然不在,但是在万隆会议上却无处不在,只不过交锋是通过别的国家进行的。
  处在美国的角度,当然是希望本次会议没有任何的结果。但尼赫鲁显然不是省油的灯,而且还有苏加诺的支持,加上印度自从独立之后,一直很有威望,连美国都不愿意得罪,这些仆从国的发难,更不会动摇尼赫鲁的决心。
  虽然经过种种难题,尼赫鲁还是把会议的走向牢牢握在手中,而印度各界对于总理在万隆会议的表现,也给予了热烈的支持。
  尼赫鲁最终主导万隆会议各国,提出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万隆会议的最后公报,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被宣布。
  四月下旬,万隆会议闭幕,踌躇满志的尼赫鲁,在苏加诺的送别下,踌躇满志的返回印度首都新德里,受到印度各界的一直欢迎,无数人涌向街头,高举着尼赫鲁的照片,表达着自己的爱戴。
  毫无疑问,此时的尼赫鲁,已经在整个印度达到了个人威望的巅峰,谁反对尼赫鲁,谁就是印度的敌人。


第818章 此生巅峰
  “尼赫鲁、尼赫鲁……”从德里门开始,无数印度人从各个角落涌来,形成了一眼看不到头的人墙,他们高呼着尼赫鲁的名字,为总理主持了本次亚非会议,奠定印度在亚非国家的领袖地位而欢呼。
  站在敞篷轿车上,面对山呼海啸欢呼的尼赫鲁,见此情景也不由得豪情万丈,为印度人民发自内心的爱戴感动,不断向欢呼的人们挥手致意。
  毫无疑问,万隆会议的最大明星,是作为发起人的尼赫鲁。虽然经过了不少国家的刁难,尼赫鲁最终还是让这一次的会议成功举行,整个印度都为此感到自豪。
  尼赫鲁不知道,这样的自豪感并非全都是好事,说不定在某段时间,还会成为印度倒霉的源泉,但此时此刻,全体印度人的爱戴,令他无比满足,整个印度的问题还很多,他还有很多设想更待完成。
  就算是尼赫鲁本人,也很少见到这样的场面,一直回到总理府他都对刚刚夹道欢迎的一幕无法忘怀,而这正是他所追求,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
  帕特尔去世后,尼赫鲁致力于在组织上、思想上一统国大党。尼赫鲁倡导的是一种独特的印度式的社会主义。
  尼赫鲁一再强调工业化是唯一道路。不是用强权或剥夺来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所有制结构,而是在议会民主制的前提下,对基本而重要的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农业土地的合作化和集体管理。
  混合经济成为一种体制,成为印度经济长远战略的核心。
  公营和私营经济并存,以公营为主导。国家以计划的手段对混合经济进行有效调控。
  在这种情况下,塔塔集团和比尔拉财团高达三亿美元的资产毫发无伤,既然不能采用强硬手段收拾这些大集团,那就要想想别的办法了。
  所幸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尼赫鲁还不需要面对难缠的对手,一些发电站和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建立起来了。工业发展,资金投向偏重交通运输及关键工业部门,尤其是化肥、钢铁、机床等基础工业。兴建起了一批国营企业。吸引英国,联邦德国,苏联外资的三家国有钢铁企业破土兴建了。
  虽然并不想要和美国闹翻,但迈索尔铁矿对于印度极其重要,尼赫鲁还是不能容忍这个对印度极其重要的铁矿,游离于印度政府的控制之外。
  总的来说,除了迈索尔铁矿这一件事不能妥协之外,其他事情尼赫鲁还算是很克制。
  但他心里很清楚,第一个五年计划可以算是印度独立之后的微调,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就不再是小打小闹了,他将要面对的阻力会空前庞大。
  他需要民众的支持来面对这种阻力,阻力越大,尼赫鲁需要的支持越大。
  土地改革是农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这是尼赫鲁一定要做到的,不然印度不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可以不追求一步到位,可以慢慢的来,但必须要做。
  虽然前路困难,但尼赫鲁相信,他能够把印度的问题解决。
  心情不错的尼赫鲁,连女儿英迪拉甘地都看出来了,半个多月没见到父亲的英迪拉甘地,表达了对尼赫鲁的祝贺,“这一次提高了印度在世界上的威信,当然我也听说了,替美国说话的日本、利比里亚、菲律宾,制造了不少麻烦。”
  “麻烦是有的。”面对女儿的提问,尼赫鲁没有回避,把万隆会议中面对的一些问题,包括极为棘手的外交问题都和盘托出。
  其实要是实事求是的说,支持中国和北越出现在这么高规格的会议?在二十多个参加国当中,为这两个刚刚让美法两国丢脸的国家说话?只有印度自己。
  印度费劲巴力的在万隆会议上寻找支持者,最终也只有缅甸帮着印度说了两句话。
  “虽然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好,但这一次父亲肯定还是让美国很恼怒。”英迪拉甘地听了之,不由得有些担忧,“以美国人傲慢的个性,会不会有麻烦?”
  印度和美国的低潮来源于克什米尔,那是尼赫鲁家族的家乡,美国想要让克什米尔独立,这尼赫鲁家族怎么会同意?同时美国对印度不愿意靠近美国,总在国际上说什么独立自主也十分不满,在朝鲜战争之后,就开始对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
  “英迪拉,印度并不是小国,而且这个世界也并不是只有美国一个强国。赫鲁晓夫先生对印度就很有善意。”尼赫鲁倒不是很担心,他认为以印度的体量,是美苏两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冷落的,就算是关系恶劣,也不会长久。
  英迪拉甘地听了父亲的话,好半天也点头认可,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究,此时此刻他的父亲,是整个印度的英雄,怎么也算是好事。
  苏丹首府喀土穆,艾伦威尔逊拿着关于万隆会议的电报,时不时的挠挠头皮,而旁边的桌子上则摆放着印度的报纸,报纸上有尼赫鲁返回新德里,万人空巷的场面。
  “这么多人?”约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的报纸,意味莫名的开口评价道,“倒也是,印度从来就不缺乏人口这种东西。”
  “按照丘吉尔的话来说,他们像是蟑螂一样繁殖。”艾伦威尔逊嘿嘿一笑,随后把万隆会议的报道也放在桌子上,“这就离谱,这个普通的会议值得这么广泛的报道?”
  “一群穷国的联合?”约翰也一点也不看好,打眼一看又发现了桌子上有中文报纸,询问道,“你的消息还真灵通?”
  “我是马来亚专员,万隆会议就举办在殖民地旁边。”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解释道,“非常愧疚的一点是,我真不会马来文,不然还想要看看苏加诺是怎么自我吹嘘的。”
  嘿嘿,两人不约而同的笑出声来,似乎想起来了什么高兴的事情。
  “你都跑到非洲来了,还这么关心马来亚的事情。”约翰不由得感叹道,“这一次让你过来帮忙的话,真让我感到抱歉。”
  “约翰,不要这么说,我们毕竟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处理独立问题算是对口。”艾伦威尔逊摆摆手道,“一切为了存在,存在就是一切。”
  万隆会议就这么过去了,两人只是进行了一些私人讨论,更加广泛的层面,以英国的地理位置,会关心一个万里之外没参加的会议么?所余不多的关心,还是看在马来亚殖民地的面上。
  驻苏丹英军规模有三千人,加上侨民光是喀土穆就有上万英国人。
  两人已经和伦敦询问了指导方针,驻苏丹英军会有一部分撤离非洲,返回本土或者补充驻德英军当中,简单来说就是返回欧洲。
  至于剩下的一部分,则是换防,虽然撤离苏丹,但是还驻扎在非洲殖民地。从距离上来看,应该是前往英属东非的核心地区肯尼亚。
  对此两人都没有异议,无非就是和英军部队谈谈,那一部分回到欧洲,哪一部分继续留在非洲。知道这样的情况,约翰则想到了可以避免得罪驻军的办法。
  “我们可以把和本地人组成家庭的官兵继续留在这里,把和当地人无关的驻军让回国。”约翰边想边道,“这样我们六可以避免让组成家庭的军人选择了。”
  “那我不是白来一趟?”艾伦威尔逊直接摇头,不为所动的道,“这样是可以避免得罪人,但只是把问题延后,以后这些问题还是会出现。然后大家还是要为此伤脑筋。既然来了一趟,我想就直接把问题解决,不要劳烦以后的同事得罪人了。”
  “确实是这样。”约翰点了点头,既然艾伦威尔逊愿意解决这个隐患,他也不会反对。
  两人商量了之后取得了共识,调查英国侨民驻军和当地人的谈婚情况,因为有侨民居住在喀土穆,艾伦威尔逊相信,通婚的规模应该不大。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另外一个地方的人组成家庭。艾伦威尔逊是一个例外,只要硬件过关,他对任何国家的女人都不排斥。
  调查分为两个部分,驻军和侨民,在分类调查上也分为两个部分。英国女性和苏丹人成婚,和英国男性和当地女人组成家庭。
  当调查报告被送来的时候,艾伦威尔逊一点都不意外,后者远远超过前者。驻军虽然应该更加有纪律性,英军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军纪可以的军队,但让官兵们在殖民地驻扎,还指望他们当和尚?这确实是强人所难。
  服役几年看一头猪都觉得眉清目秀,更别提喀土穆的人属于阿拉伯人,不至于看不过眼。
  “驻军和侨民男人中保持伴侣关系的有八百多人,女人和苏丹人有家庭的不到二十人。”艾伦威尔逊拿着调查报告,“男人就我来解决吧,那十几个女人归你。”
  “我是苏丹专员,总让你忙碌就?”约翰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这让我如何是好。”
  “没什么不好的,男人反而好解决。男人和女人两者的想法不一样。”艾伦威尔逊不在乎的道。就比如经济条件在婚姻中的比重,男人要是很重视金钱,碰见此类问题会直说想少奋斗二十年。
  女人就不会,女人会说一些看起来好像不太高的条件,显得没有男人这么拜金,可这些条件组合在一起,根本没几个人能达到,也是想要少奋斗二十年的意思。


第819章 黑人之友威尔逊
  “你想怎么办?”约翰只觉得艾伦威尔逊是在安慰他,毕竟和女人外嫁的数量对比,驻军和侨民和当地女性有牵连的人太多了。
  “实话实说。”艾伦威尔逊就这么直接的道,“明摆着告诉他们,应该抛妻弃子了。我相信经过考虑,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男人可不是女人,所谓女人的共情,直白一点说就是胡搅蛮缠,在男人身上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也几乎是没有。
  在大英帝国巅峰时期,哪怕是伦敦东区的贫民,也对这个帝国顶礼膜拜为之骄傲。
  可现在不同了,英国已经处在收缩轨道上,这些海外驻军和侨民,必须要在帝国福利和未来的人生当中选一个,不可能两者都要。
  他们要么抛妻弃子,单独返回本土,要么就顾忌组建的家庭,心软留下来,只能二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