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你们很愿意把自己的利益送给美国人。”福尔采娃咯咯直笑道,“英国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大方了?”
“血浓于水,理智上我们当然不愿意便宜美国,但是要是非要在美国和苏联之间选择一个,闭着眼睛也要选择美国。”艾伦威尔逊冷着脸愤恨道,“维持现状的话,还有英国和苏联的利益,如果出现了我所说的情况,苏联和英国什么都得不到。”
“白白撤军?艾伦先生可能是在开玩笑,请问拿什么做补偿?”福尔采娃沉默了片刻开始反击,是英国主动求上门的,肯定有交换条件。
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非常想说没有,可最终开口道,“关于达达尼尔海峡的通行权问题,如果苏联公开保证履行之前的协议,从伊朗撤军。达达尼尔海峡的通行权,大英帝国愿意帮助苏联争取。”
第104章 海峡不设防公告
“只是争取么?最多就是无障碍通行?”福尔采娃不满的回答道,“土耳其说是中立,但是在战争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倾向于德国,这一点你们英国人也知道的。难道对土耳其施加一些惩罚算是过分么?”
“算是很过分。”艾伦威尔逊想都不想的反驳道,“今天的朋友说不定就是明天的敌人,相信你们苏联内部也讨论过帝国主义会怎么对待你们,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苏联所作的最坏打算很有道理,现在双方之所以平安无事是因为日本还没有投降,但也是马上的事情了。”
“就凭土耳其,他们也能做苏维埃的对手。”福尔采娃冷淡的笑了笑,神态不屑一顾。
“好歹有八十万军队,顶住苏联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以土耳其的人口动员出来两百万军队不是问题。”艾伦威尔逊没有被福尔采娃的讹诈吓到,他来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不会让苏联轻易地达成目的。
英国归根究底也是自由世界的一员,和美国的问题,无非就是平等相待还是做狗。
但面对苏联嘛,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选择一百次,九十九次都是敌对。艾伦威尔逊恰好是那百分之一,他愿意尽可能的搅合出来对苏联有利一些的局势。
因为英国几十年后退到英伦三岛,失去了一切的结果他已经知道了。就想要换一种方法试一试,能不能维持大英帝国的体面。
但这不代表把大英帝国打包送给苏联,他是没有信仰的,和剑桥五杰可完全不同。
“苏联应该在土耳其建立一个军事基地,达达尼尔海峡对苏联太重要了。”福尔采娃见到艾伦威尔逊态度转变,退而求其次道。
“不可能。”艾伦威尔逊断然拒绝,“如果苏联一意孤行,最终后悔的是你们。以后你们会明白,在英美苏三国还在为了共同目的作战的时候,把事情定下来最好。一旦战争结束,到时候双方就再无温情可言。”
“英国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就是和苏联一起,剥夺了土耳其在黑海海峡设防的权力。如果美国人加入进来,苏联什么利益也得不到。”
“我还以为你是美国人?”福尔采娃冷嘲热讽的开口道,“一口一个美国,多亲切?”
“我对大英帝国有着基本的忠诚,提及美国是因为现实就是这样,不但在土耳其,甚至还包括伊朗。美国都在当地进行渗透,美国是世界大战唯一没有被波及到的国家,我能怎么办?”艾伦威尔逊面色不渝的道,“大英帝国需要时间来恢复,难道苏联就不需要了?德国在东线被歼灭超过五百万以上,德国首先不宣而战,战争大部分都是在苏联境内打的,你们的损失比德国大,这一点相信苏联不否认吧?”
“我以一战时期本土作为主战场的法国和苏联对比,相信不过分吧?法国损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苏联的十分之一是多少。”
艾伦威尔逊已经是给福尔采娃留面子了,他心里清楚苏联光是阵亡就接近三千万,这对于一个不到两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只不过苏联封锁消息严密,一直不透漏在二战当中的损失,防止北约乘虚而入,直到六十年代才承认阵亡了两千七百万人。
土耳其问题和伊朗问题不管是正式谈判还是暗箱操作都是焦点问题,反而最先让苏联让步的是奥地利的问题,毕竟这是雅尔塔会议已经确定的事情,而且英美是绝对不会在奥地利问题上让步的。
“这个英国人对我们国家估计的还算是准确。”塞琪琳霍夫宫,斯大林居住的房间当中,斯大林本人对莫洛托夫问道,“莫洛托夫同志,你对英国新政府怎么看,最近几天都是你在接触对方。”
“不好对付,艾德礼某些地方比丘吉尔还要坚持。尤其是奥地利问题。”莫洛托夫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的经历,最终苦笑着回答道。
“看来奥地利问题该让步了,对达达尼尔海峡这个黑海出行的通道不设防的问题。我们看我们可以接受。”斯大林边考虑边想道,“至于英国人最重视的伊朗,平心而论,其实我心里最为重视的也是伊朗。福尔采娃同志说美国的因素,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美国虽然没有像是英国和我们在伊朗驻军,但是有接近三万所谓的文职人员,这些人一旦供应上武器,立刻就是一支驻军。”
“这一次的会议从头到尾,我们可以断定一件事,英国人肯定是敌视我们,但是对美国同样提防,我记得英国代表和福尔采娃刚刚见面的时候,就曾经说过,现在唯一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的就是美国人。”莫洛托夫带着叹息之色道,“其实英国人说的有道理,比起急需要恢复的英国和我们,美国现在的状态太好了。”
“福尔采娃同志,看看能不能争取更多的让步,我们愿意如期让英美法三国军队进驻奥地利。”斯大林点点头,对着福尔采娃吩咐道,“你今天每争取的一点利益,都对苏维埃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助力。”
“总书记,我一定会尽力的,不过我能感受到。英国的态度在变得强硬。”福尔采娃郑重的保证,高耸的前胸一阵摇晃。
艾伦威尔逊和福尔采娃一共谈了五天,在这五天当中,奥地利的四国占领声明首先被英美法三国公布,算是对雅尔塔会议的既定方案认可。
随后就是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问题,归根究底美国虽然已经是事实上的二战最大受益者,可很多地方还是被英国所占据。土耳其只是其中一个地方而已。
对土耳其的处理,就有点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的那种感觉了。巴黎和会上,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手中的笔随意一画,世界上就多出来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就在两国元首的笔下!
巧合的是,描述英法随意一画就出现一个新国家的场景,受害者是当初的奥斯曼帝国。今天则变成了土耳其共和国。
英国和苏联在海峡不设防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最后两国同时希望得到美国的认可,杜鲁门也就顺水推舟表示认可。
“核弹没爆炸之前,杜鲁门也挺通情达理的。”艾伦威尔逊闻讯心中腹诽,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伊朗问题他还要继续努力。
第105章 最后的讹诈
不断的谈判,不断的回报,现在英国代表团已经明晰了苏联和英国一样,都更加注重伊朗问题,这个问题英国是不可能退让的,必须把苏联介入中东的心给按住。
苏联对于英国是老对手了,甚至苏联的前身帝俄,本身就是大英帝国一直以来的提防对象,只是在近代才被德国人抢了风头。
话说回来,德国人至少帮助苏联和美国,抵挡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大英帝国的部分火力。最终让这两个后起之秀,今天在大英帝国这个老同志面前不讲武德。
在伊朗退让产生的后果极为严重,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够站在那就能影响到整个欧亚大陆的局势,毫无疑问这个国家除了苏联不做第二人选。
美国虽然也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身处美洲,手就算是伸的再长,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如果英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苏联会用各国之间的默契解决问题而大意,一旦苏联反悔了,带来的后果会非常严重。整个欧亚大陆会在波斯湾被苏联截成两段,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国家可以和苏联抗衡。
美国也不行,苏联只要达到美国的七成实力,就能够凭借庞大国土对欧亚大陆的辐射,和美国打的有来有回,这就是苏联庞大国土带来的地缘优势,这种地缘优势是本土在美洲的美国所不具备的。
当然苏联庞大的国土,一旦国力跟不上也会遭到四面八方的进攻,这也是一个劣势。可这个劣势艾伦威尔逊根本看不到,眼前他只能看到优势,那就是苏联强大,已经开始发挥出来在欧亚大陆压倒性的地缘优势了。
不管是新首相艾德礼,还是前首相现顾问的丘吉尔,对伊朗这个问题上都是一致的。一定要想办法让苏联走人,并且要以公报形式发布。
就算三国全部撤军,对大英帝国也是有利的,因为伊朗就和中东其他国家一样,国内的石油公司还是英国资本为主,虽然美国资本渗透的已经更加猛烈。
一旦伊朗的外国军队撤离,短时间内还是对英国的好处最大。两任首相少见的在一个问题上保持一致的态度。
正式谈判上艾福尔一会儿讲道理,一会苦口婆心的说服,转一天又带着不失强硬的威胁,最后拿出来撒手锏,要连同美国人一起在要建立的联合国上以提案施压。
本次波茨坦会议上,大英帝国的主题是,以暗箱操作为主。艾伦威尔逊也在伊朗问题上卡住好几天了,他心里知道核弹爆炸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心里也着急。
着急的不仅仅是艾伦威尔逊,福尔采娃没有轻松到哪去,她心里的急切不比艾伦威尔逊。
“如果没有结果就不谈了,十月份联合国成立,到时候苏联会看到,自己的国家是如何受到全世界国家围攻的,美洲早已经是美国人的后花园。加上英国和法国带动着西欧国家,苏联一定会撤军。”艾伦威尔逊撂下狠话,已经在撕破脸的边缘。
虽然和一个漂亮大毛妹谈判,可以说是赏心悦目的事情,可哪头比较重要艾伦威尔逊还是很清楚的,地中海的问题,在南斯拉夫难民问题出现之后,苏联必然将会从地中海拿到海军基地,绕过达达尼尔海峡的钳制。
所以在黑海出行问题上找苏联麻烦,其实只有理论上的效果,苏联肯定会从巴尔干得到海军基地。但是波斯湾就不同了,这是一个大问题。
福尔采娃被艾伦威尔逊的变脸吓了一跳,英国在伊朗问题上比想象当中要坚持,轻声道,“你们想要联合在一起,伤害苏联的利益。”
“伊朗是一个独立国家,现在不是大英帝国和帝俄的时代了。”艾伦威尔逊不为所动的道,“不管苏联心里想怎么插手伊朗,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灰头土脸的从伊朗撤走,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选择。”
“你现在让我对你的观感变差了。”福尔采娃撩了一下发梢,定定的看着艾伦威尔逊。
“哪又怎么样?”艾伦威尔逊手一扬,带着夸张的口吻道,“我们是代表两个国家在进行秘密谈判对不对?难道我们是过来相亲的?你给我点便宜,我就能把大英帝国卖了?”
除非他不想进步了,不然绝对不会被福尔采娃的美色所迷惑。
这一天的暗箱操作又是不欢而散,晚上英国代表团和苏联代表团的房间,灯光都亮了很久,事实上美国代表团虽然看似无关,但也一直注意着英苏在正式谈判围绕着伊朗问题的交锋。
之所以采取看似中立的态度,是因为美国人相信,英国人一定会主动开口请求帮忙的。
而这正是艾伦威尔逊极力要避免的事情,他比谁都知道,一旦美国掺和进来,英国的存在感就等于没有。美国不比苏联的危险程度差!
有时候艾伦威尔逊都在想,就直接让苏联把伊朗吞并了,看看美国还能在一旁看热闹么?还能忍住不下场?
只要把伊朗问题解决,大英帝国就没有什么要争取的了,这是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亲自告知艾伦威尔逊的话。
“我们已经和美国人私下沟通过了,一旦到期苏联不撤军的话。美军就会进驻伊朗!”艾伦威尔逊板着脸通知福尔采娃,“到时候不要后悔,是苏联自己选择的。”
和美国人私下沟通在伊朗问题上是绝对没有的,这不耽误艾伦威尔逊进行最后的讹诈尝试。
“你们真的愿意把利益让给美国人?”福尔采娃不可置信的反问。
“难道让给你们苏联人?让你苏联解放全世界,让这些落后的民族和大英帝国平起平坐?”艾伦威尔逊气不打一处来的愤愤道,“英国再差,也不能让原来的殖民地骑到脑袋上,我看第三次世界大战不远了,希望战争之后我们都还活着。”
从来没有一天,艾伦威尔逊觉得自己会和常公一样,嘴里念叨着第三次世界大战,把这种没有影的事情当做救命稻草,可事到临头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第106章 峰回路转
说实话,艾伦威尔逊不喜欢这种狐假虎威的感觉,这和他眼中怨完苏修怨美帝的常公差不多,可是大英帝国现在明显对苏联已经摆弄不明白了,这是任何卓越外交官都改变不了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实也是苏联心里害怕的事情,在二战刚刚结束的这段时间,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多么罕见的想法,从德国到日本,无数轴心国还在抵抗的士兵,都觉得同盟国集团迟早会翻脸。
一旦天下有变,今日的敌人说不定就是明日的朋友,德国这边的美军当中,刚刚被艾伦威尔逊坑了一把的巴顿,就是美军当中的一个代表。
但双方都对对方有所忌惮,英美都不是传统的陆军强国,苏联乃至前身帝俄的陆军都是名声在外,更不要提苏联红军刚刚正面推平了横扫欧洲的德国人。
对于苏联来说,普通公民可能还不知道这一次战争苏联遭到了多大的损失,但高层心里一清二楚,现在的苏联除了手中有通过战火磨砺的红军士兵之外,其他方面一塌糊涂。
艾伦威尔逊本以为,这种互相忌惮的心理下,和苏联达成协议并不难。但是没有想到,苏联的态度还是这么的不可理喻。
万般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向常公开启学习,搬出第三次世界大战进行讹诈了。
隔了一天,艾伦威尔逊心里做好了没有共识的准备,等着福尔采娃到来。四目相对良久,最终福尔采娃打破沉默道,“你对苏联的战争威胁,一定会被记住的。”
“我要维护大英帝国利益,如果苏联能够像是一个正常的国家,用合理的态度进行沟通,英国和苏联的关系不会太差,尤其是现在艾德礼首相执政的时候。希望苏联不要将英国的善意当成是绥靖,虽然我们绥靖了一次,可最终倒下的还是德国。”艾伦威尔逊慢吞吞的开口道,“不要把一个有着过去荣光的帝国,往绝路上逼。”
“可在陆地上我们占据优势。”福尔采娃其实已经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可还是希望进行最后的努力,用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除了军队之外,苏联没有任何优势。现在各国的军队还都没有解散,苏联无法体现出来这种优势。”艾伦威尔逊也只是表面故作镇定。
“现在有两种声音,一个是和英国达成协议,另外一个认为英国是讹诈。”福尔采娃叹了一口气道,“有没有一个不失体面的办法?”
达成协议近在眼前,艾伦威尔逊也脑筋急转,倒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