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伟大的上帝,一下子就识别出来了艾伦威尔逊这种伪信者,在关键时刻施加了惩罚。
“哦,我的上帝啊。”艾伦威尔逊对美国人的和平梦碎,感到了由衷的痛苦。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已经学会了用笑容来掩饰悲伤。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的话,这不算什么坏事,但白厅接下里的一条消息,却让他几乎像是被雷劈了的一般,久久原地不同。
葛量洪十分奇怪,难道艾伦威尔逊美国有朋友在,才一直期望和平的降临?
“哦,没事!”艾伦威尔逊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苏联在围着西柏林修墙的举动,告知了葛量洪,这种事也不应该隐瞒。
“苏联人的举动太恶劣了。”葛量洪义愤填膺的指责着,“这是一种对我们的施压。”
“也许是吧!”艾伦威尔逊心不在焉的回应,柏林墙的修建加上西柏林对外界的联系已经中断,导致西柏林市民陷入了恐慌,不少市民逃出了西柏林。
但这其实对艾伦威尔逊来说不算大事,可以说和他无关。但是他清楚的记着,柏林墙可是一九六一年,第二次柏林危机之后修建的。
无论如何不应该在在这个时间出现,除了他之外,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这个世界上在对立阵营有一个人和他一样,这个可能性不大。
还有一个可能,他身边有间谍!艾伦威尔逊想到这,深感小丑就是他自己。
第645章 无兄弟不马来亚
在返回吉隆坡之前,艾伦威尔逊还记得他说过,如果处在苏联的角度上如何应对。
包括但不限于建墙、断电、尤其是后者,对于一个电气化时代而言,断电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个城市的硬件设施再好,一旦缺少电力,住在这个城市的市民怎么都不会适应。柏林一直都是德国的首都,作为首都的柏林人要是长期处在电气化时代之前的环境中。
不管自由世界怎么宣扬都保持不了西柏林市民的优越感,这可是大事。
后世北约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贝尔格莱德也毫不屈服,直到把石墨炸弹搬出来,针对南斯拉夫的电网进行攻击,一下子就把已经习惯了现代生活的南斯拉夫人心气打没了。
石墨炸弹又名软炸弹,俗称电力杀手,因其不以杀伤敌方兵员为目的而得名。石墨炸弹是选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纯碳纤维丝制成,每根石墨纤维丝的直径相当小,仅有几千分之一厘米。主要攻击对象是城市的电力输配系统,并将其瘫痪。
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中,美国空军使用石墨炸弹之后,南斯拉夫公民很快陷入焦躁当中,对战争的支持直线下降。
现在苏联本身就咄咄逼人对西柏林采取封锁政策,如果艾伦威尔逊是一个西柏林人,能够看见围绕着西柏林的封锁墙一点一点增高,西柏林的电力也被切断,他肯定是无法无动于衷的,自由世界的日子再好,没有电力使用,还不如过共产主义生活。
如果苏联要是下定决心断掉西柏林的电力,艾伦威尔逊可不认为,西柏林市民就能比加沙难民营的阿拉伯人坚强。说不定西柏林的市民会跑的一干二净。
艾伦威尔逊脑袋一团浆糊,甚至怠慢了港督葛量洪,对于他这么重视两地分工合作的初衷来说,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强打着精神让爱丽莎为港督安排行程,艾伦威尔逊一脑袋浆糊,面对空旷的办公室独自发呆,喃喃自语,“那两个姐妹?天呐!”
只有上帝知道,他在这几年把自由世界的底裤卖的多干净,剑桥五杰也就图一乐,他一个人比整个自由世界的间谍都厉害,毕竟再厉害的间谍也无法预测未来,但艾伦威尔逊只少能看见一部分。
“也不一定,说不定是苏联有能人。我可能是误会了!”艾伦威尔逊转念一想,也不能排除苏联阵营有高人的可能。
他心里万分不想接受龙骑兵姐妹是间谍的事实,彼此都有孩子了,那不是假的。
怀着沉重的心返回住处,深深感觉被羞辱的艾伦威尔逊哭丧着脸,还在牛角尖当中不能自拔。
“艾伦,你怎么了?”费雯丽见到男人回来这副样子,脸上闪过一丝心疼之色询问。
“我觉得我就是一只哗众取宠的小丑。”艾伦威尔逊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抬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就像好像社会性死亡一下子降临到了自己身上。”
“不会的,不会的!”费雯丽见到这副样子的艾伦威尔逊,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是主动抱住了男人的脑袋轻声安慰,“你是我见过最努力的男人,有理想还有能力,这个年龄就已经做到驻外专员,我要是年轻一些,一定会和帕梅拉抢夺你。”
“呵!”艾伦威尔逊一脸的生无可恋,要不是有美色这个软肋,估计也不会出这件事。
要是卢比扬卡授勋,伯吉斯大将、菲尔比大将,他艾伦威尔逊就该是一个元帅。
深感美色是软肋的艾伦威尔逊,这个晚上面对大英国宝的细心服务,还是交枪投降了。
“不知道你今天怎么了,我也不问,但是如果有一件事如果别人不知道的话,只有你自己明白什么地方错了,那不算什么。只要你自己调整的过来,没人能把你怎么样。”
刚刚漱口返回的费雯丽,情深安慰着深爱的男人。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哎!”艾伦威尔逊主动张开双臂搂着国宝的娇躯低语,“如果每个人都像是你这么善解人意,我没什么可担心的。”
费雯丽心里一惊,她从这句话里面听出来了,问题应该是出在一个女人身上。可虽然是这么想,脸上却不动声色,心爱的男人已经这么烦恼了,她不能在这个时候添乱。
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属马来亚专员,开始不动声色的关注柏林的事情,比他在欧洲的时候还要关注,当听到整个西柏林的电力系统被中断之后,他就知道完了。
如果说只是修墙,还能够解释是苏联那边有能人,那么电力中断是不能这么解释的。
毕竟苏联集团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其实远不如自由世界这么不要脸。真的从民生设施上下手过,几次柏林危机,苏联都没有做出截断西柏林电力供应的事情。
但这一次这么做了,就说明当今世界出现了未知因素,至于什么未知因素,艾伦威尔逊心里一清二楚,最大的未知因素就是他自己。
如果是修墙,可以归结为蝴蝶效,但加上断电,艾伦威尔逊已经想不出来有其他可能了。
柏林墙成了两大阵营互相喷口水的新目标,自由世界这边的主力还是英国。美国国内还是关注什么米格走廊、什么秋季反击这些事情。
虽然在英国的再三呼吁下,美国空军已经取代了英国皇家空军,成为了柏林空运的主力。但在舆论上,英国和苏联才是双方阵营的主力。
关于柏林墙的意义是双方争论的焦点,苏联方面认为,既然英美法三国已经分裂德国。把苏占区甩出联合政府之外,那么之前的分割界限自然而然就是国界。西柏林不过是一个特殊的国界。
既然是国界就按照国界的方式管理,柏林墙本质上是对具有敌意的邻国修筑的边防工程,只不过是恰好处在一个大城市中间。
这个说法英国当然是拒绝的,并且表示自由世界绝对不可能放弃西柏林。
对于英国的反对态度,苏联则拿出来了西柏林市民出逃的照片作为回应。
伦敦则指责这是苏联方面将西柏林电力切断的后果,指责苏联对民生设施下手。是一件性质十分恶劣的事情,并且要求苏联马上停止行动。
对于英国的要求,苏联不置可否,最后表示苏联不会干涉美国的空运行动。因为边境防卫设施修建完毕,就不需要采取人力封锁的措施了。
如果美英两国愿意的话,可以一直实行空运政策,五年十年五十年都可以。
至于西柏林的电力问题,既然英美法三国无视德国的完整性采取分裂措施。已经把德国东部甩出去,那么苏联也不会对西柏林多加照顾,西柏林的电力设施理应由联邦德国政府想办法。
苏联的回应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柏林墙的修建和电力切断已经事实无可改变。
苏联不把西柏林当成是一个军事据点拔掉已经算是考虑到西柏林市民的安全。第二点是提醒西方,柏林空运必然将长期化,如果美国自认为国力允许,大可以把空运一直持续下去。
爱丽莎发现,这几天自己的顶头上司话少了不少,就算是和港督交流的时候,也只是谈正事,不像是原来话这么多,“专员,你最近的话少了一些。”
“哦,是嘛!现在欧洲和远东都在对抗,我为帝国的未来感到深深忧虑。”艾伦威尔逊听了之后,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道。
他现在可不敢在漂亮女人面前管不住嘴了,虽然爱丽莎是一个可靠的女人。但他之前也认为龙骑兵姐妹也十分可靠,大家都有爱情结晶了。却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港督过几天就要回香江了,正准备和专员你谈谈。”爱丽莎虽然有些疑惑,还是把葛量洪的话带到,寻思筹备什么酒会什么的,然后透漏了一件事,把从海得拉巴的电报交给了艾伦威尔逊。
海得拉巴的电报?艾伦威尔逊可不敢怠慢,直接接过来看了起来。
阿里汗已经决定辞掉有名无实的海得拉巴首席部长职务,现在这位前世界首富能够拿走的都已经拿走了,剩下的固定资产都是铁路、图书馆、大学城这些从前的投资。
阿里汗的意思很简单,他将要离开印度,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早在海得拉巴被印度政府军占领之后,他就想要离开印度,只不过那时候想的是去伦敦常住,买下一片庄园养老。
但是没想到沙巴州的苏丹职位,竟然真的出现了好结果,现在的阿里汗动力十足,决定把他的天赋带到沙巴州温暖的海滩。
这一份给艾伦威尔逊的电报,满满都是无兄弟不篮球的核心思想。表明阿里汗已经想好了,不日相信就会动身,来到英属马来亚,和艾伦威尔逊组成双巨头阵容,彼此之间也有一个照应。
第646章 阿里汗到来
对此艾伦威尔逊当然是开心的,谁不愿意和有钱人做朋友呢。而且出于马来亚政局的考虑,这里也需要一个实力强大的君主存在。
首先阿里汗已经经过一次英军撤退带来的变故,几百年的海得拉巴就这么被印度吞并了。如果相似的选择再出现一次,阿里汗绝对不希望英军再从马来亚撤退。
所以这个沙巴州未来的君主,一定是铁杆的亲英派,阿里汗的到来会让马来亚的亲英份子占据压倒性的优势,阿里汗的财富更会让他本人,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帮助巨大。
有这么一个沙巴苏丹的帮助,他相信自己对马来亚的改造一定会得到很大助力。
想到这艾伦威尔逊不由得跳起来,心里因为柏林危机的阴霾也减轻不少。有的时候坏心情就是需要好消息来中和一下。
至于龙骑兵姐妹的事情,艾伦威尔逊心里已经决定,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开诚布公的询问,付出过感情的女人,他不能够采取太强硬的态度。如果龙骑兵姐妹否认是间谍,他可能最后也会选择相信。
心情大好之下,在港督返回香江之后,艾伦威尔逊选择去视察沙捞越的钢铁集团。
钢铁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最最基本的,钢铁具有性能和成本的平衡。考虑到这种平衡,钢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各国无不以钢铁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这自然有其中的道理。
英国本土的钢铁潜力增长已经不大,就算是澳大利亚优质铁矿的补充,也不能改变历史趋势。而马来亚距离澳大利亚不远,光是运输成本就有巨大的优势。
任何工业都是用水大户,钢铁自然也不例外,东马的水资源其实在西边的马来半岛之上。更别说还有可靠性的考虑。
其实艾伦威尔逊并不贪婪,他已经为英属马来亚制定了一个绝对合适的目标模板,而且理论上绝对不算不可接受,他决定把沙捞越的钢铁产量目标,设置为唐山。
他觉得这个目标不过分,毕竟唐山的钢铁产业从业人员也就是六十万人。东马的人口不多,但是六十万从业人员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旦这个目标最终实现,艾伦威尔逊就可以在澳大利亚的支持下,让沙捞越起飞。
“埃德尔,今年的钢铁产量应该达到四百万吨。五年内最好追上本土,至于更远的事情以后在说。”艾伦威尔的对着陪同的东马专员埃德尔,商量能否实现在五年内钢铁产量追上英国本土的目标。
“专员,会不会心急了一些,销路问题怎么解决?”埃德尔皱着眉头问出心中的疑惑。
“这你不用担心!”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关于英属非洲的各殖民地首府,全部纳入地产兴邦计划,埃德尔并非是专员,并不是非常了解。
如果埃德尔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根本不是要对标本土,还是要对标唐山。估计也?也没什么,一个英国人怎么可能知道唐山是什么地方。
一般人怎么会想到,一个市的钢铁产量能够和一个大国相提并论?
不过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既然唐山能够以六十万钢铁从业工人,弄出来上亿的钢铁产能,艾伦威尔逊觉得,沙捞越钢铁产业抹个零,就定在一亿吨这个目标应该是不过分。
艾伦威尔逊在沙捞越王宫,对沙捞越的钢铁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其核心思想是对于沙捞越来讲,钢铁产业是纳税大户和就业大户,在稳增长、稳就业的情况下,集中发展大型钢铁企业,是对于当地发展的最优选择。扩大产能,地区集中地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从长期角度来讲,钢铁行业有着不可替代性。在现阶段,任何人无法找到一个元素能够和钢铁进行对等替代。所以,从长期行业角度来讲,钢铁行业有其发展的特性。但是只有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企业才能生存。
在更大的意义上,钢铁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有助于帝国特惠制的稳固,增加大英帝国和其他强国对等谈判的资本。
现在的有利情况是,澳大利亚铁矿的生产已经逐步走上正轨。澳大利亚政府对英国以及下辖属地的钢铁禁令已经取消,有助于沙捞越的钢铁产业发展。
对此埃德尔以及以下的公务员,纷纷表示一定领会顶头上司的精神,为建设大英帝国的事业添砖加瓦,深切落实白厅的会议精神,真抓实干,让大英帝国迎来高速发展。
“没有钢铁的现代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从房子、桥梁、汽车、飞机到家电,不是由钢铁制成的,就是借助钢铁生产出来的。而铁矿石又是炼钢的核心原材料,我们有澳大利亚的帮助,是没有理由失败的。”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扫视了下属们一眼,“相信在海外工作的同事们,不会再你们身上失望,我们都相信,大家都是可靠的人。”
听到了下属们在可靠性上面的保证,艾伦威尔逊轻微的点头,之所以把钢铁产业放在啥沙捞越,而不是放在人口更多的马来半岛,根本原因是整个英属马来亚的煤炭资源,百分之八十都在沙捞越。
从资源就近这个原则来说,把钢铁产业放在沙捞越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煤铁两项资源都齐备了,如果要是无法达到产能,那真的会令人非常失望。
挖煤炼钢需要汽车运输吧?这对英国的汽车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