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301章

大英公务员-第301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不能被这一场战争波及到,这是眼前的当务之急,这一次来到吉隆坡的人,军情五处的有,军情六处的也有,帮助英属马来亚建立起来一个能够运行的特务部门。
  一个国家的统治力量,无非就是通过军警宪特四个力量来体现出来。
  军队作为一个殖民地,目前属于驻扎英军。就算是需要扩充英属马来亚的军力,考虑到当前的族群平衡问题,也只会吸收马来人也不是吸收华人。
  虽然这么做对华人可能有些不公平,但却是要必须这么做的。艾伦威尔逊从来也没有想过,把英属马来亚便宜任何人,该防着一手是一定要防着的。
  同样警察部门也是这样,于是体现国家统治力量的部门就只剩下宪特两个。就从这上面想办法。
  因为英属马来亚是殖民地,艾伦威尔逊作为高级专员,有着非常大的权力,可以说他在吉隆坡,远比诺曼·布鲁克在伦敦有权威。毕竟诺曼·布鲁克上面还有内阁,艾伦威尔逊上面什么都没有。
  有这个条件,现在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搭建一个可以使用的情报机构。
  这个情报机构必须要同时有军情六处和军情五处的职权,同时要具有执法权,不能像是国内的军情五处那样,做发现间谍通知警察的搞笑部门。
  至于这个部门可以吸收的人,首先要具有几个基本条件,能够使用英语无障碍沟通,同时自认为是大英帝国的臣民,那么选择余地就不大了,只能用海峡华人当中吸收成员。
  海峡华人早已经精神英国人,只是人数太少,无法在社会上起到制衡马来人的作用。但不代表艾伦威尔逊就会忘记这批精神英国人。
  海峡华人可以用来组成情报这种强力部门,用来防范包括但不限于印尼对英属马来亚的渗透,至于信任度艾伦威尔逊是非常乐观的。
  不多时爱丽莎进入办公室,首先恭喜艾伦威尔逊返回吉隆坡,同时拿出来了一批新加坡居住和人的调查报告,开口问道,“以他们组成一支特务部门,会不会出现问题。毕竟这非常有风险。”
  “取决于这个部门做什么,如果用来防备印尼,毫无风险。至于对付其他方向的威胁。我们英国可以自己做。这个部门终究是用来维护内部稳定的。”
  艾伦威尔逊知道自己的部下担心什么,但他觉得风险可控。因为在他的眼中,华人的同化能力,完全是一个立场问题,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华人还极其容易被同化。
  他脑海里有着非常多的例子,都不用从海峡华人上面想,因为大英帝国作为第一个全球帝国,现在的世界霸主美国也说英语,想要在世界各地找到一批拥趸都容易,所以不适合作为例子。
  看看泰国缅甸就知道了,泰国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华人,确实是有大批人有华人血统,知道祖先来自中国,但实际上已经和泰国人无异。
  至于缅甸,缅甸华人可不是靠近边境的一小撮,缅甸境内的华人高达几百万,大部分都距离边境很远,在仰光周围,大多数都支持缅族政府。
  连这两个不算特别优秀的国家,都能把华人定住,英属马来亚没有理由做不到。至于东南亚马来亚和印尼华人能够不被同化,完全是因为和平教徒习惯和华人相差太远所导致。
  虽然和平教徒的同化能力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出类拔萃,但那是建立在农业时代的成功,现代社会和平教徒的国家没有强大的,一边诵经一边挥刀的办法行不通了。之所以几十年后看着强,完全是能生,不是同化别人。
  关于英属马来亚的特务部门,艾伦威尔逊的初衷很简单,要大!并不是非要比肩中情局、克格勃,而是因为大部门可以增加部门雇佣人数,作为一个官员,艾伦威尔逊天生就具备把一个部门弄成臃肿不堪的动机。
  几天后,伦敦的军情六处、军情五处的情报人员抵达吉隆坡,艾伦威尔逊开始正式着手建立直接管理殖民地的重要机构,顺便以战争新闻作为娱乐调剂。
  英国不会派出地面部队掺和这一场战争,但是派出除了地面部队之外的所有支持,是十分顺理成章的。
  艾伦威尔逊想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众所周知,在任何关于战争的回忆录当中,除了某大国之外,参战国不管是美韩朝有一个算一个,都存在屠杀平民的事情。
  艾伦威尔逊想要收集第一手资料为未来做准备,万一有一天和美国翻脸了呢?这都是不可不防的事情。
  在他忙着建设英属马来亚殖民地的同时,战争没有一刻停歇,在经历了从汉江南岸开始后撤直到洛东江边的尚州这整整三百公里公里的撤退后,在洛东江防线稳住了局势。
  到了这里,不管是美国还是韩国都已经是无路可退了。洛东江防线沿晋州—金泉—咸昌—安东—盈德一字排开。
  从倭馆向南至马山的防务,由美军第八集 团军所属的第二十四、二十五师和第一骑兵师担任;而以第一师所在的洛井里为中心向东的山麓地带,则由韩军三个师师和首都师驻守。 
  第一师所驻守的正面,是一块长四十一公里的开阔地,从防御角度来讲这是非常不利的。由于朝鲜军队迂回到湖南地区攻陷了晋州,并向釜山的关门—马山进攻,使得原本驻扎在尚州的美军第二十五师不得不调防到马山防线,于是只好把这一开阔地带留给了第一师防御。
  洛东江实际上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战壕,能够护佑釜山防御圈内大约四分之三的地带。
  然而也应注意到,这个防御圈过于庞大,因此在接下来的数周里,双方交火不断,打了几百场小仗,还有几次大战。
  进入八月中旬,双方战事达到高潮。官兵都作好了进行肉搏战的准备。双方在二十公里长的战线上短兵相接,互掷手榴弹,殊死搏斗。高地上堆满了尸体,有的尸体还用来充当掩体。整个战场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这一天,身为总司令的麦克阿瑟致电华盛顿参谋长联席会议,“目前来看釜山的局势已经稳定,敌人不可能突破我们的防线,在保留釜山吸引敌人主力的前提下,实施一场震惊世界的登陆作战,从半岛中间截断敌人的后路,彻底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已经成熟。远东的英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也愿意给予协助,由一个包括两个师兵力的军所担任,目的在于同第八集 团军在南面的反攻相配合,包围和摧毁敌军。” 
  隔了一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经过讨论,认可了麦克阿瑟的计划,两栖登陆计划的准备正式开始。
  同一天,艾伦威尔逊致电伦敦,出于防止周边对英属马来亚觊觎考量,申请成立英属马来亚安全情报委员会。
  但是艾伦威尔逊没想到,这个刚刚出现的特务机构,第一个上报的消息,就是告诉他,最近英属马来亚有一种传言,说美国要帮助日本重新武装,想要要回战俘。
  “胡说八道!”艾伦威尔逊展现了殖民者的傲慢,对这个消息嗤之以鼻道,对这种没有根据的言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第567章 帝国忠犬
  “作为一个新部门,不要听风就是雨。部门初建应该多关心一些实际的事情。”
  艾伦威尔逊皱着眉头道,“我和伦敦对安全情报委员会的工作给予厚望,并且保持着足够的耐心,毕竟未来还有其他的目的。”
  这种未经证实的消息,被艾伦威尔逊严正批驳,直接表示,目前英属马来亚没有接到美国任何的遣返要求,可以确定为假新闻。
  其他人很难想象,一个高级专员的忙碌,用这种消息报告给艾伦威尔逊,本身就是对他工作的不尊重,他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按照外交大臣的指示,谋划稳定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扶持计划,当然这是要在英联邦框架之下进行的,在之前五国联防条约成功的基础上,这件事艾伦威尔逊觉得并不难。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取得澳大利亚的支持,又是澳大利亚。
  艾伦威尔逊也感叹,澳大利亚确实是英国在处理亚洲事务天然的支持者。
  因为刚刚返回吉隆坡,艾伦威尔逊对当前的细节问题也不是特别了解,便和签署五国联防条约的比尔顿中将见了一面,表示自己有外交部的任务,制定维护大英帝国在亚洲传统影响力的加护并且推行。
  比尔顿中将听完苦笑道,“我还以为你要询问,太平洋舰队和美国第七舰队的合作呢。”
  “那不管我事!”艾伦威尔逊一脸的不感兴趣,“美国人维护自己的影响力,一定要拉着英国一起去,这些混蛋比我们当初还过分。”
  “确实是,美国人想要太平洋舰队加入海峡巡航。”比尔顿中将认可的点头道。
  艾伦威尔逊一脸震惊,破口大骂道,“他们也真敢想,这对大英帝国有什么好处?二点五亿英镑的损失谁赔?香江的问题呢?”
  真把一九五零年的大英帝国,当成二十一世纪离开美国就玩不转的英伦三岛了?
  “不出意外,内阁和舰队司令都会拒绝的。”比尔顿中将示意稍安勿躁道,“关于你询问澳大利亚的情况,当前来说,因为南极领土主权的问题,澳大利亚国内反苏气氛高涨。”
  “原因是这样?”艾伦威尔逊双手插兜沉默片刻道,“这件事不好办,并不仅仅是苏联的问题,美国应该会提出一个看起来照顾各方情绪,但没有结果的意见,又要标榜中立性,又让我们达不成目的。毕竟涉及的国家不少,在苏联表态的前提下,美国可以浑水摸鱼。”
  南极主权这件事,那说来可就话长了,十八世纪英国库克船长历时三年八个月,环南极一周,几回进入极圈,但他最终未发现陆地。
  几十年后帝俄派出科考队率东方号与平和号两船,历时两年发现了两个岛。算是确定了南极是一个大陆,而不是一大块冰。
  进入二十世纪,轰轰烈烈对南极跑马圈地的序幕拉开,连希特勒的德国都掺和了一手。当然随着德国的战败,南极和德国又没关系了。
  变成了靠近南极的国家在进行争夺,英国因为福克斯群岛,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支持,对南极游主权要求的国家还有美国。
  但是一共有八个国家对南极有主权要求的讨论,引起了苏联的注意,苏联照会八国政府,表明不供认任何国家以任何方法对南极提出的疆域要求,不供认在没有苏联参加的情况下做出有关南极的任何决议。
  因为南极的第一块土地实际上是帝俄发现的,苏联在南极的发现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就导致了美国态度的转变,和苏联一起不供认任何国家对南极的疆域要求,一起保存他们自己对南极提出疆域要求的权力。
  “我就说过,美国人不吭声不吭气的,很多问题上是和苏联站在一起的,现在就差直接和苏联红军交战了,还在南极这种几乎是象征性的问题上,暗中声援苏联。”
  艾伦威尔逊知道,在南极主权问题上,澳大利亚认为自己优势最大,因为澳大利亚几乎是独自面对整个南极洲,旁边又是血浓于水的新西兰,又有英国的声援。几乎是有一种势在必得的心理,现在被苏联这么一番警告,自然是气不过。
  不过艾伦威尔逊一个凡夫俗子,截止到二十一世纪都没发觉,有什么办法能把南极利用上,自然是对南极不关心,而是准备相关资料,准备去堪培拉,争取澳大利亚对维护英国传统影响力的支持。
  这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英属马来亚的货币改革和相关产业扶持。
  在关于英属马来亚亚洲英镑的发行权银行设置当中,预计中的三家银行,一家银行完全是英国的国有银行,另外一家银行为英国的私人银行和澳大利亚政府进行分配股权的银行。
  第三家银行就是帕梅拉蒙巴顿新成立的沙捞越开发银行,这家银行也不是单独归帕梅拉蒙巴顿所有,同样也存在大量的私人股东,只是恰好和白厅的一些公务云首脑同名而已。
  英国虽然有这个影响力,让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上对英属马来亚支持,而且并不难达到目的,但是什么都没哟利益捆绑来的直接。
  而且让澳大利亚对英属马来亚提供矿产上的扶持,付出一些代价是合情合理的。英属马来亚的货币改革汇率早已经定下,名义汇率是一比比六。留出来的两块利润,虽然不能竭泽而渔,但是留下浮动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用这一块争取甚至绑定澳大利亚的利益,同时也符合大英帝国在亚洲影响力的维系。
  一架从伦敦飞抵吉隆坡的彗星专机,在经过了必要的检修和加油之后,便带着准备充足的艾伦威尔逊飞向了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随着彗星客机的不断出厂,渐渐出现在了各国的航空公司当中,澳大利亚对这一款客机已经不再陌生,并且也有意更新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的客机。
  抵达堪培拉的艾伦威尔逊,首先见到了澳大利亚总督,取得了支持之后,便去寻求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戈登·孟席斯的支持。
  罗伯特·戈登·孟席斯是澳大利亚自由党的党魁,对当前的英国来说一样和前任是一个号的选择,因为孟席斯是狂热的亲英派总理。
  用孟席斯的话来说,澳大利亚人本质上就是有英国背景的白人。不过当前澳大利亚工党仍然控制着参议院,
  “这个世界上可能不存在比他更加爱戴王储的政治家了。甚至我们英国国内的政治家都比不上。”
  见到孟席斯之前,艾伦威尔逊从总督口中知道,原来这位孟席斯总理是待机王的忠实拥趸,那么这件事可能就会容易一些。
  艾伦威尔逊可记得,孟席斯可是做了十八年的澳大利亚总理,这表明英国在澳大利亚政坛的影响力很长时间不会消散。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如果他没有办法在十八年内,把英属马来亚打造成一个堡垒,简直对不起孟席斯的十八年任期。
  知道孟席斯对王储有崇敬之情之后,艾伦威尔逊便话里话外的提及,他的未婚妻是帕梅拉蒙巴顿,虽然有吃软饭的嫌疑,但能够尽快达成目的就行,区区小节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分不值。
  印尼问题当然是艾伦威尔逊谈及的主要问题,对此他表示,针对印尼的布置几乎已经完成,英属马来亚、荷属加里曼丹从北面进行压制、荷属新几内亚将成为澳大利亚的屏障。
  至于面对爪哇岛,有葡萄牙控制的帝汶岛和英属马来亚的一部分圣诞岛密切关注。
  但是不能不考虑印尼本身的人口优势,随后就是一番老生常谈的人口溢出,澳大利亚本身只有不到九百万人口,印尼的人口是澳大利亚的十倍。
  “种种迹象表明,印尼的苏加诺和苏联越走越近。”艾伦威尔逊在澳大利亚总理面前侃侃而谈苏联威胁论,“而英国的当前的应对之策,就是建立对印尼的产业优势,防止印尼国力强大支撑咄咄逼人的外向政策。扶持的地方是现成的,就是英属马来亚。这一点必须要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
  “对于澳大利亚所处的地理环境,英国忧心忡忡,如果澳大利亚本身人口足够,伦敦还不会如此担心,可澳大利亚的宜居条件决定了人口上限,不得不令人担忧。”
  当前澳大利亚的想法,其实和艾伦威尔逊之前的两翼齐飞差不多。澳大利亚版的两翼齐飞,就是在认可美国实力更胜一筹的同时,帮助英国维护住英国在亚洲的传统影响力。
  为此支持任何欧洲力量留在自己身边,不管是荷兰还是葡萄牙都行。在这个追求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