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251章

大英公务员-第251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曼·布鲁克自从当上内阁秘书,已经知道艾德礼内阁在秘密重启合金管计划的事情了,貌似无意的问道,“你的意思,只有手中有核弹,才会让美国人相对平等的和我们谈。”
  “这是当然的,尊敬的诺曼爵士。”艾伦威尔逊苦笑道,“现在我们还要依仗美国抵抗苏联的地面力量,如果我们手中有核弹,还用怕苏联的陆军么?直接往德国境内埋核地雷就行了,正好把德国和苏联一起消灭,对英国不是什么损失。”
  最根本的原因英国现在说话就是不硬气,哪怕是情况比历史上好很多,面对手中握有核弹的美国,气势上也不自觉的矮了一头。
  “这就是艾伦的看法!”到达首相办公室的诺曼·布鲁克,把艾伦威尔逊比比叨的话重复了一遍,“虽然刚开始说的是中国的事情,但其实我同意他的一些言论,如果我们手中有核弹,再和美国谈论占领区合并,以及军事同盟条约的事情都会容易的多。”
  “核弹的进度,艾伦的级别还是不适合知道。我比较关心的是远东方面的变故,艾伦的意思绝对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艾德礼首相皱着眉头道,“能不能利用上?”
  “这正是我想要说的,这是艾伦的计划。”诺曼·布鲁克拿出来了一个报告,这一份报告简单来说就是多米诺骨牌理论,在中国内战有了结局之后,周边国家会相继受到影响,包括朝鲜半岛和法军所在的越南。
  “如果这一份报告所说的结果成功,能够把美国和苏联的注意力转移到远东,那就可以为我们的核弹出现争取时间。”艾德礼看着这一份报告,谋算着道,“关键是美国人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还不算是特别了解华盛顿的态度。”
  诺曼·布鲁克早有准备,又拿出来了一份报告,同样是艾伦威尔逊缩写,关于共和党和民主党对中国看法的不同。
  艾德礼首相一脸的意外,显然被接二连三的报告所惊讶,一边看一边和当前的局势进行验证,最后道,“看来在我们的核弹出现之前,还是要尽量拖时间。”


第479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
  “我作为出访苏联的随行人员?这不合适吧?”艾伦威尔逊愣愣的自语,让外交部常务次长伊斯梅微微皱眉,怎么这种加加担子的行程,好像还不受欢迎?
  艾伦威尔逊第一次回到欧洲,在波茨坦会议中和苏联暗箱操作的时候,伊斯梅还在英属印度做秘书长,并不知道这件事,自然也不知道这个部下为什么不上进,直接反问道,“有什么不合适。”
  “伊斯梅爵士,我是波士顿领事,最近我正在准备回美国继续工作。”艾伦威尔逊组织着语言,“如果出现在出访苏联的随行人员当中?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没什么奇怪的!”伊斯梅一听平淡的开口道,“缓和局势对本届政府来说是头等大事,为国工作不能用挑剔的心态,不能因为美国的条件好就开心,苏联的条件差就抱怨。”
  一通大道理灌入耳朵,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认可,似乎一下子主人翁精神爆发。随时就要为了大英帝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于是接过来了准备提案,研究本次访苏的行程,其中有一条提案伦敦非常重视。就是能在德国境内做出缓和态度,适当的减少驻德军队的规模。
  其实这是对苏联的要求,因为驻德苏军的规模在三国占领区的驻军数量之上。伦敦希望建立起来一个沟通机制,保持各占区的透明度。
  艾伦威尔逊认为这一点苏联其实并不吃亏,美国种种要组建军事同盟的言论,苏联应该是知道的,考虑到伦敦也有剑桥五杰那样的人,莫斯科也应该知道伦敦无意于急匆匆的开始对抗,丘吉尔的铁幕演说那只是他的个人言论。
  现在的丘吉尔不过是一个著名的下议院喷子,在野党有的时候,就和参谋不带长差不多。
  “提案有建立占领区军队透明机制。调停某大国内战?”艾伦威尔逊一挑眉,直接把这一份提案抽出来,找到了曾经在酒会上见过面的外交部副秘书长,把这一份材料交给了对方。
  作为一个大英帝国的公务员,艾伦威尔逊关键时刻还是要避嫌的。最重要的是,这一份提案比关于占领区军队的议案难度还高,他不能让不可能办成的事情砸手里面。
  所以比较高难度的议案艾伦威尔逊不辞劳苦就自己留着,把简单容易达成的目的的议案让给别人。
  对此他的同事还表达感谢,可能现在白厅除了艾伦威尔逊自己,都认为驻德军队的议案更加简单,中国不过是一个遥远边缘的角落,有什么值得关心的地方?
  因为随行要出访莫斯科,艾伦威尔逊必须和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请示一下,本次访问的准备。
  “哦,艾伦,可能对这一次的莫斯科之行有些手足无措,但是没有关系。这不会耽误你的工作。”欧内斯特·贝文伸手让艾伦威尔逊坐下,然后道,“关于和苏联的关系,你的看法是什么?”
  “我们迟早会和苏联翻脸,不过如果以目前的情况开始对抗,就必须从属于美国。当然这是保守党的想法,我对党派之间的看法是否有分歧不做评论。”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道,“当前大英帝国面对的情况十分的矛盾,以欧洲的局势来说,我们应该坚决的站在美国一边,但在海外领地的问题上,美国又比苏联的威胁更大。这就非常的尴尬了!”
  “是啊,相信这两天荷兰事情的结果就会传来了。”欧内斯特·贝文淡然的道,“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来,美国对殖民地问题上到底是什么态度了。如同你所说,英国在面对不同问题上,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非常的矛盾。”
  其实从战后刚刚开始的英国就开始迫切的邀请美国,保护欧洲。欧内斯特·贝文作为外交大臣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战争刚刚结束,美国对和苏联对抗还不是很感兴趣。一直到英属印度独立之前,美国都没有明显要对抗苏联的意思。这和近两年的热心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英属印度独立前两年,十万英属印度公务员齐心协力,带动全部殖民地搜刮出来十二亿英镑的财富,解决了伦敦很大的财政问题。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英国大概确认了苏联在人力上的损失,确实是实现了丘吉尔在手术台上的言论。
  这种情况下英国对抗的心又不这么迫切了,而美国则不像是战争刚结束时候那么淡定。现在英国和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和战后头两年正好反过来。
  本届工党政府面对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欧内斯特·贝文和艾德礼其实想要和欧洲更近一点。
  然而,贝文企图积极推动关税同盟实现的行为,总是遭到英国政府中左右对欧经济政策的那些经济部门的强烈反对,它们所祭出的法宝就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必然会损害英国与英联邦国家之间的贸易。
  反对者认为,工党政府作出削弱英联邦的联系而与羸弱动荡的欧洲实行一体化的选择几无可能。因此,认为工党政府放弃对欧洲联合领导权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贝文出于私衷确乎曾试图领导欧洲的联合。
  当欧洲的联合是指欧洲一体化运动时,它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无论何种原因,贝文的“第三种力量”构想难以逾越国家性质的界线。
  这件事经过了三环外交一包装,总算是糊弄过去了,让工党扛过众多的反对者,完成了主导欧洲的一步,从这一点来说,这位外交大臣应该感谢艾伦威尔逊。
  英国之前的摊子太大,而经过了世界大战却实力不够,导致了英国面对不同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对手,有时候不得不随风摇摆。
  一九四七年之前,一直想方设法要拉着美国对抗苏联的外交大臣,现在又必须和苏联谈谈消除敌意的事情,完全就是相反的立场,也是难为他了。
  当前工党政府对某大国内战的看法,尝试以不干涉的态度坐看。
  最主要就是离得远,没有关注的心情。而离得近的希腊内战,也正是眼前这位外交大臣,以春天来了第一颗苹果落地的例子,表示一旦第一颗苹果落地,整个苹果树的苹果就都会落地,这种近似于多米诺骨牌倒塌的理论,要求美国接手支援希腊和土耳其抵抗苏联的施压。
  其实现在的亚洲局势也符合欧内斯特·贝文那个时候,对华盛顿呼吁的干涉希腊的环境。
  但此时的欧内斯特·贝文,却完全没有当初对苏联敌视的想法。一个时间有一个时间的想法,欧内斯特·贝文和两年前的自己想法也不一样了。
  “其实,艾伦,不考虑以后在适当的时候,做个大臣什么的么?你们白厅的第一个内阁秘书,就在卸任之后辞职,最后做了大臣。”欧内斯特·贝文笑着发问。
  “这不是要随时准备竞选,那我想想什么样的口号合适?”这是外交大臣的问题,艾伦威尔逊当然不能给对方的一个死亡凝视,从心的开口道,“让英国重新伟大怎么样,绝对适合现在这个时间英国面对的局势。”
  欧内斯特·贝文的脸色一变,其实这个口号真的可以,简单易懂,也符合当前英国所面对的纷乱局势,并不是不可以采用。
  距离一九四五年工党击败保守党执政,已经过去快四年了。由于英国首相就是议会的首领,这也就意味着英国首相的任期和议会的任期是一致的。
  而每一届议会的任期一般是五年的时间,但也有可能临时被解散的,所以说它的具体任期是不确定的。同时也说明英国首相的任期是不能够可定的,但每一届不会超过五年。
  现在工党已经执政四年了,明年就执政期满之前必须要选举。这涉及到工党是否真的能够和长久以来执政的保守党分庭抗礼,而不是就这么昙花一现的上台。
  对于这一次的能够连任,作为工党二号人物的欧内斯特·贝文,和首相艾德礼一样重视。
  “让英国再次伟大!”欧内斯特·贝文嘟哝着,连艾伦威尔逊已经离开都没有发觉。
  欧内斯特·贝文回过神,当前还是要考虑访问苏联的问题,如果能够成功达成目的,再次伟大也不迟。
  在访问苏联之前,当前外交领域最大问题,不在于伦敦不在于莫斯科。而是在于联合国大会上以及阿姆斯特丹。
  荷兰政府正式宣布不在继续强力维持在东印度群岛的统治,并且马上拿出来方案。这是荷兰在几次对印尼的军事行动,治标不治本的消耗之后,第一次表示可以对东印度群岛的未来可以商量。
  荷兰态度的改变,不但引起了印尼本体独立者的关注,同样也让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注,欧洲各国的首都,各国的外交官在进行秘密沟通。


第480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
  四月二日,荷兰政府正式宣布,让东印度群岛独立,采取分治条款,保留荷兰治下的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岛,东印度群岛其余部分则可以移交给印度政府。
  在印巴分治之后,荷兰政府正式开始跟随大英帝国的脚步,对治下两百万平方公里的东印度群岛采取分治政策,荷兰保留的加里曼丹岛和荷属几内亚的一部分,占据整个东印度群岛的一半,接近一百万平方公里。
  荷兰政府宣布这个消息之后,让一直关注着荷兰到底会采取什么方案的各国不禁错愕。
  但是几乎在同一天,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五国一天之内先后表态,支持荷兰的分治计划,稍晚时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对这一项分治计划表达了支持。
  四月二日一天,连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八个国家支持荷兰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分治方案,联合国大会上,亚历山大卡多根代表英国,大声称赞着分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既表现出来了荷兰人的诚意,有能够避免冲突。
  “众所周知,很多事情并不像是表面上这么简单,加里曼丹岛北部曾经属于文莱王国,如果并入印尼对文莱非常的不公平,这容易引起两国的矛盾,而几内亚和爪哇岛的关系,仅仅是共同处在荷兰的统治之下,不能因为这样的行政划分就片面的认为,两个岛有关。”
  亚历山大卡多根采取偏向立场,坚定的站在荷兰一边,随后法国等国的代表纷纷赞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代表也先后发言,表示荷兰政府经过慎重考虑,这样做是绝对负责的,而且绝对能够避免印巴分治的后果。
  连同英国和法国,两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八个国家支持,让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颇为错愕。
  但一眼就能看出来,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都是欧洲的殖民国家。
  就算不知道殖民国家,这些国家加在一起,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么坚定的支持荷兰,美国也不好开口反对。
  此时此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用万分期待的目光看向苏联人,只要苏联人开口反对,美国一定跟上,相信从联合国成立之后就时不时反对的苏联,一定不会让美国失望的。
  苏联驻联合国大使并没有最终什么都没说,这让美国人万分失望。
  “英国即将对莫斯科访问的时候,我们不适合在这件事上表态。”叼着大烟斗的斯大林来回走了两步,对着莫洛托夫开口道,“当前的形势十分复杂,我们最为重点,甚至是唯一的方向还是欧洲,这一点在可见的未来不会改变。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件事看出来,在殖民地问题上,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并非亲密无间。”
  “是的,斯大林同志。荷兰刚刚宣布分治,当天就有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东印度群岛旁边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表态支持。说是没有私下沟通过,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莫洛托夫眉头紧皱着道,“现在看来,艾德礼的工党内阁,同样是帝国主义思维,和丘吉尔别无二致。”
  “不,还是有所区别的。”斯大林磕了磕烟斗,“不管这么说,肯定是要比丘吉尔那个人强的,我这辈子只有这两个人无法看透,一个是希特勒,一个就是他了,这两个人做事完全不能用理智来形容,所不同的是希特勒旁边没有一个美国帮忙。可以说英国今天的困境,和丘吉尔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前我们在欧洲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尽量利用时间恢复国内的损失。”斯大林说到这反问道,“听说英国已经取消了配给制?”
  “是这样的!”莫洛托夫回答道,“内政方面的事情,要不要把马林科夫通知叫来?”
  “并不需要,实际上我们也该终结配给制了。让各部门拿出来一个报告,看看取消配给制的条件是否足够。”斯大林微微摇头道,“总不能这么一直持续下去。”
  自然而然,对为印尼独立运动伸张正义的事情,当前的莫斯科是不感兴趣的。
  当前苏联的海军力量无法对印尼施加影响,而且亚洲方面的好消息,已经足够值得当前的莫斯科高兴,现在和帝国主义全面对抗时机还不成熟,在等等比较好。
  莫斯科的惊人沉默,让一直眼巴巴等着苏联摔杯为号的美国大为吃惊。这也不是苏联的性格啊,从联合国成立到现在,光是否决权苏联就不知道动用多少次了。
  在三年前,在通过美国、荷兰的一项已获得多数票的有关英、法从黎巴嫩、叙利亚撤军的决议案时,苏联第一次使用了否决权。当时,苏联的意见与美荷方案其实并无多大差别,苏联投否决票的目的是标明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对立。
  一直用否决权刷存在感的苏联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