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202章

大英公务员-第202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放外汇管制的条件可以用支持欧洲一体化来换,只要未来美国不后悔,艾伦威尔逊绝对不会后悔,现在要站的赚钱,未来还要另立山头,重铸大英帝国的荣光。
  英国本土毕竟没有什么广阔的市场和人口,英联邦能不能不被美国李代桃僵还没准呢。
  就算是能保住英联邦,也和领导欧洲不矛盾,一个人都需要两条腿走路呢,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哪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既然美国十分希望英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用支持欧洲一体化来换取相对有利的条件没什么不可以,毕竟百分之九十是赠予的援助,不拿白不拿。
  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和欧共体,这些组织在成立之初,因为冷战的需要,美国是极力促成的,这主要是因为苏联共同敌人的存在。
  艾伦威尔逊不知道为何英国一直对欧共体抵触,最终被美国逼着进去。但美国现在在他的面前说很看重这件事,他就可以用来谈条件。
  艾伦威尔逊甚至做飞机直接回了一趟伦敦,落地就直奔白厅去,解释目前的局面,电报终究是说不清楚。
  因为之前提交过一份殖民地价值评估报告,艾伦威尔逊是可以直接向首相提交报告的,毕竟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而且白厅这个地方,他已经认识不少公务员了。
  回伦敦的目的,是解释自己对目前谈判采取态度的解释,同时谈及了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头一天讲述了巴黎会议上各国的想法,以及和美国人的沟通。
  第二天一份报告就送到了艾德礼首相面前,这份报告简单来说,是否认艾伦威尔逊本人支持欧洲一体化,实际上是欧共体和英联邦的两翼齐飞,对外则宣布是三环外交。
  一二三的解释十分明白,英国是不会接受一个欧共体的诞生的,不是自己领导绝对不行,是自己领导都有可能不接受。所以艾伦威尔逊表示自己也不支持领导欧共体!
  但是两翼齐飞就不同了,之前的英属印度和德国英占区已经实行过一次,效果非常的不错,而英联邦和欧共体可以视为一个扩大化的两翼齐飞。
  左手欧共体右手英联邦,英国居中调解,这就均衡了,非常符合英国传统的大陆均衡政策。至于对外的宣传,他则把已经变成丘吉尔议员的前首相三环外交抄袭过来,说明高喊英美特殊关系仍然是必要的。
  对于在野的丘吉尔议员是否已经在这个时候,想出来了所谓三环外交的主张。会不会对艾德礼首相的抄袭甚为鄙视,那不干艾伦威尔逊的事,他是一个公务员,公务员只站在胜利者一边,现在工党是胜利者。
  “诺曼,你们白厅的公务员是不是对我们这些民选的领导人很看不起?”
  首相办公室,正看见内阁秘书诺曼布鲁克进来,艾德礼首相开口询问,诺曼布鲁克不同于前任,和各部门的大臣关系都很好。
  因为这个原因,艾德礼首相有时候也和诺曼布鲁克开开玩笑。
  “这从何说起呢。我们都是执行者。”诺曼布鲁克挂着程式化的笑容坐下道,“尊敬的首相,是不是巴黎的情况有些为难?”
  “艾伦说美国人十分的盼望英国能够在欧洲共同市场这件事上,发挥应该有的作用。”艾德礼皱着眉头道,“为此艾伦以这个条件和美国人谈外汇管制的问题。不过我还没有想好,你要知道,一旦我们答应了是不能反悔的。”
  “这个么?”诺曼布鲁克此时想到了许多,比如卖掉迈索尔铁矿,比如英属印度的医疗许可证,一桩桩一件件浮现在脑海,最终开口道,“我们最终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利益,然后才是欧洲的事情。”
  “没错,外汇管制涉及到我们英国的经济。”艾德礼首相郑重的点了点头。
  在这个星期的国会质询,艾德礼首相面对六百多名下议员,强调了战后经济恢复对英国的意义,随后话锋一转掏出了重磅炸弹,表示英国要在外交领域投入更多的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我个人管它叫三环外交,着重发展美国、英联邦和欧洲的关系。”


第394章 胜利闭幕
  “当然,我们对苏联仍然持开放态度,共同维护欧洲的和平。”
  最后艾德礼首相仍然提及了苏联的作用,艾伦威尔逊是一个公务员,干的都是套现的事情,可艾德礼不同,他是首相,法共意共在艾伦威尔逊眼中只是一个数字,但在他眼中,这个数字就太可怕了。
  刚刚过去的一九四七年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年头,英国还好说一些,毕竟那个时候英属印度正在全力以赴的打鸡血,一条海峡对面的法国情况就不乐观了。
  法共今年共有九十多万正式党员,是法国第一大党,全国三分之一的选票都在其掌握之中,在法国内政部,国防部中到处都法共,联合政府副总理为法共主席多列士。
  真像是艾伦威尔逊光顾着套现,把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贬的一分不值是不行的。
  虽然艾伦威尔逊回来已经解释,这是替美国人说美国人不好开口说的话,可作为英国首相,艾德礼可不能这么表态,仍然表示对东欧的善意。
  这也不会给艾伦威尔逊的工作造成困难,艾德礼首相会在随后和杜鲁门沟通来解释。
  毕竟有法共和意共在,连一个在巴黎谈判的公务员副秘书长都知道,他作为一个首相,更加的可以以此来和杜鲁门进行谈判。
  作为一个年轻人,趁机回国短短时间,艾伦威尔逊仍然抽时间进行了国产车试驾,如果不是因为冬季的原因,他甚至想带着帕梅拉蒙巴顿去挖霍克森宝藏。
  “在巴黎谈判都不忘记回来占便宜。”帕梅拉蒙巴顿搂着艾伦威尔逊的身体,脸上的愉悦表示她还是非常满意未婚夫的表现的,“哪像是一个为国服务的公务员。”
  “把这件事办完,我就申请去殖民地工作。”艾伦威尔逊一脸的憧憬道,“那才是显示才能的地方,也让全世界人都看看,殖民地的经济不是发展不起来,是印度人的民族问题,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关于即将独立的大英帝国明珠,未来只要发展不好,必然是要和英属马来亚做对比的。
  既然印度人口更多,国家更大经济却不好,反而英属马来亚的经济比你强,那就说明印度的失败是它自己的问题,和英国无关。
  只要艾伦威尔逊能做证明这一点,就能树立起来这种对印度的刻板印象。
  对于后世的亚洲经济,艾伦威尔逊客观来说,中国强是因为中国本身的人口和面积就无法遏制,又不像是印度人及时行乐。从规模上比中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截止到他前世记忆的终点为止,能称道的地方还限于规模。
  刨除规模无法对比的中国,单独从日韩来说,和欧洲国家来对比,韩国不要看数字上更加漂亮,但其实就是一个西班牙的水平。日本的水平其实和英法德也无法相提并论,大概和意大利是一个水平的。
  他绝对没有任何侮辱日韩的意思,而是很公平的对比,日韩就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水平。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哪怕到了二零二零年,西班牙都是和日本一个水平的,日本人均是四万美元,西班牙是两万六千美元,韩国名义上的数字比西班牙多了好几千,可实际上到手的钱不如西班牙人。
  也就是活亚洲平均最富裕的日本人,其实生活品质和西班牙人差不多,和英法德都差得远。不然内卷之说怎么会在后世网络上大行其道呢。
  如果广场协议不存在,日本最终到什么水平没人知道,但广场协议存在,导致的后果就是在二十一世纪,日本人的生活品质也就相当于欧洲的西班牙。
  以现在的时间点,英属马来亚的起步时间肯定和日本是前后脚,就看谁更勤劳了。
  艾伦威尔逊要领着马来亚和日本较量较量,顺便还要把诈骗岛狠狠踩一脚。
  像是最尖端的产业从来都和大多数人无关,所以诈骗岛的芯片产业虽然在手,却反应不到多数人的感官上。
  促进就业产业的角度上来看,台塑远比台积电对诈骗岛重要。因为前者创造的就业是后者的几十倍,只是从市值上刚好反过来。
  所以诈骗岛被禁个水果就跳脚的原因也来源于此,果农的就业人口都比台积电的人多,台积电再厉害也不可能解决就业问题。
  艾伦威尔逊要是去马来亚,远景目标肯定是要包括塑料产业的,肯定比诈骗岛早。
  就算是玩举国体制,有英国在背后撑着的马来亚,也不怕诈骗岛。
  对于去英属马来亚工作,艾伦威尔逊有着充足的信心,毕竟他是东方学人才,理所应当就应该去那个英属印度独立后最重要的殖民地做贡献。再说了,他是蒙巴顿的女婿。
  不过从首相到内阁秘书都不这么认为,这是他目前还不知道的。
  在殖民地报告当中,艾伦威尔逊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过程表明,美苏对抗对英国来并不一定如同丘吉尔议员所说是好事,也有很大可能是美苏把英法给对抗没了。
  现在在艾德礼首相眼中,艾伦威尔逊要不是年龄问题,就应该做首相的首席私人秘书。
  而在两个公务员首脑眼中,艾伦威尔逊就应该在外交部工作,外交部最缺乏他这样的人才,不管是在哪,都和艾伦威尔逊立志成为行政官员的设想冲突。
  返回巴黎的飞机,艾伦威尔逊从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变成了和帕梅拉蒙巴顿一起。
  马上就是圣诞节了,父母不在身边,只有姐姐和姐夫在伦敦,帕梅拉蒙巴顿颇为孤独,表示要一起陪着艾伦威尔逊去巴黎,方便照顾他。
  对此他当然是不会反对的,省的没事总想要在巴黎街头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法国豪华车试驾。
  他不知道,这也是帕梅拉蒙巴顿跟过来的目的,毕竟未婚夫可是有前科的,还被全英国人都知道了。
  目前英国是贵族阶层最强大的欧洲国家。哪怕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是如此,领着帕梅拉蒙巴顿到达巴黎,艾伦威尔逊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从伦敦返回的艾伦威尔逊就明显平和多了,似乎回国一趟想明白了许多。
  实际上他只是保持和首相相同的口径,言辞上出现了变化,但是本质并没有变,在对东欧的问题上,艾伦威尔逊排斥东欧的主张换了一种口吻,更加柔和,也更加符合美国人的期待。
  那就是欧洲共同市场,美国推广马歇尔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成欧洲共同市场。
  这是东欧国家绝对不能接受的,只要艾伦威尔逊抓住这一点不放,自然而然美国就会自动将这些国家排斥在外。
  在一天又一天的时间当中,美国的助理国务卿麦克考尔对艾伦威尔逊的观感也越来越好,见到帕梅拉蒙巴顿的时候,还非常惊叹的表示两人在一起真是太合适了。
  “没有琼·克劳馥、贝蒂·戴维斯合适。”听着美国助理国务卿的虚假友好发言,艾伦威尔逊只能用精神胜利者麻痹自己,心里面回想琼·克劳馥、贝蒂·戴维斯两个美国女明星很润。
  他是不会忘记美国用租借法案快把英国坑出脑浆的恩情,实际上不管是保守党还是工党,在这个年代都不是对美国一边倒的信任,完全是没有办法,形势比人强。
  所以打掉牙齿往肚里咽,艾伦威尔逊还要和美国人做出没人比英美更加亲密的态度,在法国以及其他国家代表面前,表演英美特殊关系。
  圣诞节过后,在英法两国的极力争取下,美国认可了援助的两个前提,就是盟友比敌人多,人口多比人口少的国家多作为援助金额的标准。
  这让艾伦威尔逊松了一口气,搂着帕梅拉蒙巴顿的肩膀轻声道,“亲爱的,你说这个时候,我用不用回国之后走下飞机,挥舞着手中的协议,说我把它带回来了。”
  “你也要争取一代人的和平么?”帕梅拉蒙巴顿白了未婚夫一眼,她当然知道艾伦威尔逊说的是当时的首相张伯伦。
  “我争取的是一代人的钱。”艾伦威尔逊挺直腰板的自我夸奖道,“比什么和平重要多了。”
  确定了原则,各国的外交部长就纷纷出面启程来到巴黎,美国的签字人也成了威廉·克莱,连同各国的外交部长共同签字,至于南斯拉夫四国,因为无法全面开放市场,理所当然的被排除在外。
  在元旦到来之前,关于推进欧洲经济进步、促进欧洲生产发展、为欧洲各国货币发行提供支持以及推动国际贸易的巴黎会议,取得了圆满的结束,剩下就是等到美国国会批准了。
  就在签字之前,英国的罗罗公司火速将已经出厂的发动机发往苏联,苏联给钱了,罗罗公司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退钱。毕竟美国的援助是给英国的,苏联的钱可是给罗罗公司的,这不是一回事。


第395章 未来的路
  期间虽然偶有波折,但艾伦威尔逊相信,用支持欧洲一体化交换外汇管制的操作,还是英国赚了,欧洲本来就会一体化,没有英国就有法国来推动,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怎么也不可能比历史上更亏。
  至于外汇管制这个条件能谈下来,肯定是英国赚了。所以结果就是英国介入了欧洲局势的力度更大一些,一些另外的后果就是,在东欧国家眼中英国可能名声更差了一些。
  但这都没有关系,排斥东欧国家的态度又能被记住几年呢,肯定会随着时间被淡忘掉。
  艾伦威尔逊本人没什么负罪感,马歇尔计划本来就没有东欧的份,他不过是维护历史既定结果,出卖一个本就不该出现的东西换取了实际好处。
  美国也得到了英国推动欧洲共同市场的确切保证,虽然未尽全功但在随后的共同市场构建当中,要是英国阳奉阴违,美国随时可以停了马歇尔计划。
  法国也得到了煤铁共同体的保证备案,其实这也是美国关心的问题。一旦煤铁共同体框架建立,还可以用来对美国交差。
  艾伦威尔逊甚至觉得苏联都应该感谢自己,毕竟自己虽然不能说,帮着苏联掐灭了东欧国家的进入马歇尔计划的希望,但至少给了苏联一个舆论反击的机会。
  他本人不需要感谢,希望以后苏联和东欧国家不要断绝和英国的经贸关系,毕竟英国在农业上传统一直都依赖于东欧国家,政冷经热也是可以的。
  君不见诈骗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照样有跪台办上赶着跪舔么。
  虽然艾伦威尔逊不认为苏联集团有这么贱,但效仿日本模式也是可以的,政治不接触,经济一样可以往来。
  离开了巴黎的艾伦威尔逊,心里已经做好了在第三世界重拳出击的准备。
  首先他带着帕梅拉蒙巴顿到达了英占区,面对面把释放的德国化工人才名单交到了未婚妻的手上。
  “亲爱的,这件事应该快点做,不知道什么时候英占区就没了。”艾伦威尔逊开口提醒,德国是不可能长期是维持现状的,虽说三天前才刚刚进入一九四八年。
  必须抓住目前还在的窗口期,尽可能把英占区的财富抓到手,这个财富当然也包括人才。
  “你是说德国要建立联合政府了?”帕梅拉蒙巴顿歪着头反问道。
  “我没有这么说,和日本差不多是有可能的。这样对欧洲国家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艾伦威尔逊提及了本时空被苏联占领的北海道。
  他承认苏联有赌的成分,但苏联赌赢了,于是北海道就成了苏联人占领的地区。让本就资源上十分贫瘠的日本列岛更是雪上加霜。
  真正的海岛很少有资源丰富的,如同爪哇岛那样能承担起来海量人口的海岛少之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