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

第63章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63章

小说: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
  “司务长阁下,敌人同意了。让我们将支那的百姓留在原地,我们直接后退。”
  “哟西,命令,全员后退,不要管支那百姓了。”说完,这名日军准尉拔腿就跑,生怕跑的慢了。
  “嗨。”随后,数十名日军也是拔腿就跑,留下一地被绑着的妇女们。
  周卫国站起身,冷冷的笑着,快步走到女人们面前,一脸惭愧,“老乡们,对不起,是我们来晚了。”
  但是很明显,这群人还没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只有一人,在周卫国给他们解开绳子后,晃过神来,道,“这位好汉爷,给我一把枪,我要追上去,杀了那群畜生。”
  周卫国皱眉,道,“保家卫国,杀鬼子是我们男人的事情。这位姑娘,你还是,带着大家赶紧回家,把家人,安葬了吧。”
  此时,远处又传来阵阵枪声,杨大力他们动手了。
  随即,周卫国道,“你们快走吧,我去打鬼子了。”随后,周卫国就向鬼子撤退的方向跑去,他答应让鬼子跑,可没有说,让他们跑多远,临走前,周卫国道,“如果实在没有地方去,就去涞阳,清风寨,那里是国民党正规军。”说完,周卫国就头也不回的追向鬼子。
  周卫国没有看到,刚刚与他说话的那名女子,捡了地上一把三八大盖,摸了子弹,也追着跑上来。
  很快,周卫国见到鬼子就地防御,已经就剩下30多人了。鬼子一个小队一般是54人,刚刚他杀了5人,这会儿,已经让杨大力他们点了十多个。
  然后,周卫国就举起枪,瞄准,然后射击,见一名鬼子应声倒下,周卫国又将目标转向另一名士兵。
  在周卫国死人的点名下,鬼子很快就只剩下8人。
  此时,一声枪响,从周卫国身后传来。然后又一名鬼子倒下。
  周卫国回头看了一眼,看见之前那名与她说话的女子,继续举枪射击。女子到鬼子所在地的距离有200米左右,200米外,三八大盖一枪命中鬼子的心脏,周卫国眉头一挑,顿觉有意思。
  而后,周卫国又开了一枪,一名鬼子倒下,如今,场上只有6名鬼子了,随即,周卫国道,“大力,杨阳,苏宁,停止射击。”
  ……
  “雅鹿,雅鹿!”日军士兵慌张的叫着,根本不知道该往哪边防御。他们根本没有看到敌人在哪里。
  随后,这名日军不甘的倒下。
  ……
  当最后一名日军士兵倒下,周卫国站起身,问,“你叫什么名字?”此时,周卫国才注意到,这名女子的气质都不同于刚刚那群百姓。
  “张裕。”女子放下枪,道,“这次多谢你的援手。”
  周卫国点点头,道,“没事,身为军人,这些都是应该的。我只恨,自己来的晚了。”
  听周卫国说起这个,张裕眼眶红了,随后往回走去。
  周卫国见此,道,“打扫战场,然后往北面找我。”然后,周卫国跟上了张裕。
  当周卫国到达原地,见到之前被他点名的5个日军,已经鲜血满衣,身上有数不清的伤口,还有好几名女子拿着鬼子的刺刀,不断的拿鬼子尸体泄恨。
  周卫国有些沉默,她们肯定亲眼见到亲人死在她们面前,如今虎口逃生,面对敌人,自然是要发泄心中的仇恨,与恐惧,可发泄过后,众人开始哭了起来。
  此时,杨大力等人也已经打扫好战场,走过来与周卫国集合。
  见到眼前的景象,开始是惊讶,而后也就变成理解。
  周卫国将杨大力等人手上的装备收入系统空间,只留下防身用的手枪,而后道,“各位老乡们,你们的亲人,还未入土。回去将他们安葬了吧。”
  此时,被张裕扶着的一名年轻女子,走到了周卫国面前,跪了下来,给周卫国磕了一个头。
  周卫国赶紧扶住,不想让她下跪,却没有来得及,只得受了这一跪。
  其他女人们见此,也都朝着周卫国跪下,生生的磕了头。
  周卫国抬起头,望向天空,眼里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下,他惭愧,受之有愧,周卫国握着拳头,说不出一句话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张裕红着眼眶,将那名女子扶起,道,“文乔,我们先回去,让叔叔他们,入土为安吧。”
  “嗯。”被张裕成为文乔的女子点点头,随即,拿起了地上的一把三八大盖,对着周卫国道,“这位恩人,我要将这把枪带走,杀鬼子。”
  周卫国随即抹了一下自己的脸,沙哑的道,“姑娘,打仗是男人家的事情。你带着各位老乡们,去涞阳清风寨安顿下来,那里没有鬼子。”
  “安顿,安顿什么?”一名中年女子大哭着,道,“我的爹,我的丈夫,我的儿子,都死了,都被这群畜生杀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第129章。129。善后

  “大姐,你活着,要报仇。”张裕开口,道,“他们死了,不能白死。你要坚强起来,为他们报仇。”
  周卫国看了一眼张裕,也认同,道,“大姐,去清风寨,去那里,为抗战做一份贡献,就当你们,为家人报仇了。”
  众女子沉默了,随即,刚刚大哭的那名中年女子站起来,道,“你们说的对,这仇,还没有报,我不能,就这么死了。”
  随后,她带头,往刚刚那个村子走去。
  后面,跟着浩浩荡荡接近30人。
  周卫国叹口气,带着杨大力等人也跟上,那个村子的那么多尸体,要安葬,要入土,对于一群女人来说,或许是有些残忍了。
  当众人回到村子,女人们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周卫国低着头,今天的事情,让他的心,再次坚定了起来,不管什么时空修正性,什么历史惯性,他都要尽他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身边的人,保护好一方百姓。
  随后,周卫国带着杨大力等人进了百姓的家中,拿出了工具,锄头,铲子等,开始挖坑。
  其他女人们见此,也都各自寻了工具,开始挖起大坑来。这种情况下,只有将尸体都葬在一处,立同一块碑了。
  有一人,拿出了家中的针线,哽咽的道,“虽然,他们去了,可是,咱们不能让他们尸身不全的就下葬。所以,大家来认领一下,将他们的脑袋与身子对上,我将他们缝回去,让他们下辈子,投个好胎。”
  “我与你一起。”另一名妇女站了出来,道。
  ……
  当众人将百姓们的尸体拼接好,然后进行安葬,最后立上一块木牌灵位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的时间了。
  11月,已经是秋天了。
  秋天的夜晚,温度还是有些低的。
  众人忙了半天,米粒未进,而且,身上也沾满了血液。
  全部完工后,周卫国道,“乡亲们,时候也不早了。大家都还没吃饭,都先去洗一洗吧,我们几个去给大家找点吃的。”
  ……
  一夜无话
  ……
  次日,也就是11月3日,周卫国让张裕带着众人去往清风寨,即墨往清风寨走,基本到了他独立师的势力范围,比较安全。有张裕在,想来出不了什么事儿。
  “不,我与她们并无瓜葛,也没有这个义务。”张裕摇摇头,道,“她们当中,我只认识文乔,我可以带着文乔去另外的地方,根本不用去什么清风寨。”
  “你这人,咋这样呢?师座让你们去清风寨是为了你们好,那里没有鬼子!”杨大力有点着急,道。
  “师座?”张裕疑惑的看向周卫国,“独立师?周卫国?”
  周卫国点点头,“没错,我就是周卫国。这位姑娘,乡亲们就这样去清风寨并不安全,我希望你能护送一程。我还有要事,会离开一段时间。”
  “你就不怕我是鬼子特务?将你不在清风寨的事情散播出去?”张裕脸色好了不少,面对一个抗日英雄,她也没有什么脾气。以她的背景,是无需惧怕周卫国的。
  “姑娘如果是鬼子特务,昨天最后剩下的7个鬼子,就不会死了。”周卫国笑了笑,道,“而且,姑娘枪法如神,哪怕我独立师普通士兵,都不能与姑娘相比。而且,姑娘看上去,就不是一般女子了。”
  周卫国的话,说的张裕有些脸红,心跳也有些快,此时,张裕抬起头,看向周卫国,才发现,眼前这人,竟然五官如此分明,深刻,随后,她有些结巴的道,“当你说对了。”
  “那就,拜托姑娘了。”
  张裕点点头。
  周卫国见张裕点头,随即转身,带着杨大力等人离去。
  ……
  3日下午,周卫国已经到了青岛火车站,买了四张包厢票,4人随即坐上了去往济南的火车。
  延安在涞阳的西面,一直往西。周卫国等人到了济南后,还需要继续往西。
  火车上
  “师座,俺们什么时候可以把鬼子赶出去?”杨大力问着,“昨天见到那件事,俺都快疯了。小鬼子根本不是人。”
  “嗯。”周卫国点点头,没有再回答。
  ……
  1938年11月4日,济南。
  周卫国等人下了火车,然后出了济南城。
  这个时代,还没有直接到延安的火车什么的,交通基本靠走。但要真的从济南走到延安,几个人腿非得废了。
  “师座,咱们要走着去延安吗?”杨大力问道,他们已经走了半小时了,想到要走去延安,杨大力就一阵绝望。
  “好好赶路。”周卫国回了一句,然后继续赶路。
  济南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小县城,叫做齐河县。齐河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区域,东邻省会济南,北接京津唐,南接宁沪杭,是一个交通重镇,虽然是小县城,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走了半日,周卫国等人就到了齐河县。
  随后,几人走进了一家饭馆,要了点吃的。
  杨大力要了大碗米饭,就开始吃了起来。对于吃的,他从不客气。
  ……
  “啊!终于吃饱了。”杨大力摸着肚子,靠在椅子上,道。
  “你啊,当心肚子给撑破了。”苏宁吐槽道。
  周卫国吃完后,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在想一些东西,随后,他开口道,“太阳,你一会儿去弄几匹马来,用钱买也行。”随后,周卫国递过一堆日元。
  杨阳接过,就走了出去。
  “太好了,终于可以不用走路了!”杨大力开心的道。
  “诶。”周卫国叹口气,怎么总觉得,这群人有在象牙塔里的感觉,这样长不大,以后如何是好?特别是杨大力。可周卫国又知道,杨大力其实心思细腻。或许,是为了逗他开心?
  “师座,怎么了?”苏宁见周卫国叹气,问。
  “没什么。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赶路。”周卫国道,“咱们要快去快回的。”
  “嗯。”
  ……
  1938年11月5日,齐河县。
  周卫国四人骑着马,往西面狂奔而去。
  武汉会战已经结束,不管是中国军队还是日军,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战果,不管,战果的好坏。
  ……
  1938年11月7日,清河县县城外。
  周卫国看着眼前拦路的土匪,忽然有点想笑。                                       


第130章。130。城门

  周卫国想笑的原因,是觉得悲哀。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国民,被日寇侵略的同时,无法保住百姓。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最后成了恶贯满盈的土匪。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个循环。
  眼前有5个土匪,拿着,大刀,说是土匪呢,身上衣服破烂的如同乞丐,周卫国暗暗叹气,估计又是没有办法才做的。
  “给你们的,拿着吧,以后别做这些事了。”周卫国拿出20多个银元,递给他们。
  当中为首的人脸色一红,没有说话,接过后点了点头。
  “都回家去吧。”
  “家都被日本人占了,没有家了。”
  周卫国沉默,随后道,“那就往西去,去延安,那里,有军队会保护你们的。”
  ……
  一路上,杨大力等人觉得周卫国越发沉默了。
  ……
  1938年11月15日,延安。
  经过差不多半月的长途跋涉,周卫国等人终于到了延安。
  延安在抗战的时期,作为共产党的根据地,一直是共产党人心中的圣地。此时的延安,也确实算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历史上,延安受到了日寇的多次空袭,却只造成数百人的伤亡,至1943年,延安的部队打退日寇78此进攻,其中规模较大的23次。千里河防万无一失,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江河防御作战中绝无仅有的战绩。
  周卫国看着周围的黄土,内心叹息,曾经,这里,也是森林茂密,树木成荫,不过是因为人类数千年的开发,导致了如今的情况,黄河的黄河。
  到了延安后,很快周卫国就接触到了士兵,出示了凭证后,进入了延安。
  ……
  1938年11月27日,周卫国看着眼前的涞阳县城,松了一口气。
  这一趟去延安,历时20余天,吃遍了西北的风沙,吹遍了寒风。
  “终于到家了!”杨大力开心的道,随即纵马到城门的地方。
  “站住!”穿着日军军服的士兵立刻就举起了枪,对着杨大力,用日语道。
  “求得嘛得!”杨大力赶紧道,守门的士兵并不认得他。
  “你是日本人?”士兵用日语问道。
  “啊?嗯!”杨大力先是一愣,随后,点点头,今天这守门的咋这么奇怪呢。
  随后,那名士兵手一挥,出来一队士兵,将杨大力团团围住。
  此时,旁边的百姓早就躲得远远的了。
  杨大力一脸懵逼,大喊道,“你们是不是傻了啊?”
  “你会说中国话?”那名士兵又皱着眉,用汉语问道。
  “俺是中国人,当然会说中国话!”杨大力不满的道,“你是不是个新兵蛋子!咋啥都不懂?”
  “你,出示良民证。”此时,一名穿着日军军服的少尉生硬的用中文道。
  直到此时,杨大力的耐心就要没有了,道,“咋咋呼呼啥呢,俺是中国人。”
  而苏宁,杨阳,也已经骑着马,到了杨大力身后。
  周卫国,只是在一旁看着,嘴角带着笑意,看起来,守城士兵的日语水平以及警戒能力,都还算不错。只是,若杨大力真的是日本人,这种处理方法,就未免有些太过了。
  “大力,别说了,把士兵证拿给他们看了。”杨阳无奈的道,随后拿出自己的士兵证,不对,应该是军官证,原本,每个进入特战队的队员,都是少尉军衔,在武汉的时候,老蒋给他们升了两级军衔,此时,特战队的队员们,每个人基本都是上尉,相当于普通部队的连长。
  那名穿着日军少尉衣服的人,接过后看了看,随即朝着杨大力等人敬了个礼,道,“职责所在,你们现在可以入城了。”
  “你个龟儿子的,竟然敢拦俺!”杨大力大咧咧的道,此时,周卫国已经也到了附近,听见杨大力的话,脸色一沉,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你说什么?”那名少尉随即脸色就不太好了,而旁边的士兵,脸色同样也不好。
  “俺就说你了,咋的!”杨大力怒道,“你一少尉,还敢拦俺这上尉!”
  杨大力此话一出,周围士兵炸了锅,在独立师,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虽然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是一种约定俗成,一种潜规则,可,从来没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提出来,而且理直气壮的以这样的语气说出来。
  周卫国脸已经黑了,拔出了腰间的手枪,往天空开了一枪。
  听见枪声,众人才注意到周卫国。
  杨大力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