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

第417章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417章

小说: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势力?”竹下俊眯起了眼睛,皱眉,“你是说,苏联?”
  “是啊,谁知道,英美苏他们想些什么呢?在他们看来,中国不过就是他们盘子里的菜而已,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周卫国笑了笑,“可,哪有那么简单啊!我会告诉他们,中国,终归不是以前的中国了!”
  “好。”


第1007章。1005。北上

  对于中日来说,苏联,其实都是一个大敌。
  而苏联的前身,俄国,更是和清朝都打过好几次。可惜,被康熙帝打了回去。
  中国人一直有个习惯,都是先礼后兵,对于俄国也是如此。然后,中国人打赢了。赢了,签下了《尼布楚条约》,但却生生的被俄国人骗走了大片的土地。
  清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周卫国最不喜欢的一个朝代了,是,有很多人说康熙帝多么多么的雄才大略,雍正帝的各种后宫剧又在网络爆红,乾隆帝的儿女……
  但,周卫国没有看到清朝往外扩张的能力。
  历史上,中国打到俄罗斯的战争,强汉、盛唐、刚明各有一次。
  强汉,便是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到了贝加尔湖。
  盛唐,唐太宗时期的东突厥之战,直接在贝加尔湖边上抓到了逃跑的颉利可汗。
  刚明,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朝,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也正是朱元璋喊出的,在他眼里,根本就没有对蒙古骑兵的恐惧。北元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贝加尔湖畔败北。
  一个王朝真正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国泰民安,更在于,守卫边境,让四夷臣服。
  可到了清朝的时候,闭关锁国,直接落后了不说,更是让侵略者直接用大炮轰开了国门,吸食百姓的血髓,直到现在。
  一个统一的国家很重要。但一个合适的领导人,更加重要。周卫国并不觉得,国军比八路要合适。
  在后世,当某些湾湾专家们还在吹自己经济发展好的时候,中国大陆,早就开始了腾飞,以至于各种茶叶蛋的段子都屡见不鲜。中国数十年的经济发展,确实是真的要感谢中国领导人们的正确领导和政策。
  同时,周卫国对于苏联也是半分好感都没有。
  你说他们支持你抗日吧,是支持了,可依旧与日本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在整个国家利益面前,周卫国倒是也没有办法怪他们。
  但他也不会允许,苏联再有其他什么动作。
  而日本呢,诺门坎事件依旧让他们记忆尤深,战事,以关东军战败为结局。而这件事,也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这也说明了,苏联这个战斗民族的战斗力,真不是吹的。
  加上苏联的工业底子,周卫国觉得,苏联,确实是个大敌。
  “苏联人的战斗力,其实很强。”竹下俊开口,“毕竟,关东军与他们交手,都是失败了。虽然,苏联也只是惨胜。”
  周卫国点点头,“这我知道,你看啊,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厮杀,战争,生命,鲜血,我们必须要足够强大,才能阻止这一切。”
  竹下俊点点头,私心上来说,他也更喜欢和平,而非战争。
  “竹下,你可以把我要对东北动手的消息,传回去给你们高层,以消除他们对你的怀疑。”周卫国开口,“毕竟,你可是承载了我巨大的期望的。”
  竹下俊笑笑,点头,“好。”
  …
  目送着竹下俊离去,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竹下俊在独立师待了7天,周卫国也几乎是天天好吃好喝的供着,两人交谈的问题,也是相对有一些深度,都是关于中日之间的问题以及世界形势。
  于是,当竹下俊将独立师将会继续对关东军动手的消息传到吉本贞一手中的时候,吉本贞一的眉头,更是皱的厉害。
  这一回,他信了,竹下俊毕竟是日本人,不会出卖帝国。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消息传来。
  只是,传来的这个消息,让他的心情好不起来。
  他自然是知道,独立师肯定还会继续动手,否则他们重新制定防线做什么呢?
  但竹下俊传回了这个消息,就说明,独立师也肯定是在加紧准备。
  这让他有了紧迫感。
  “司令官阁下,竹下君传回消息,说独立师还会对我们关东军动手。”吉本贞一还是找到了梅津美治郎,原本,他也是可以淡淡的看这种消息的,只是,前线的失败,也让他了解到,独立师,是一个强大的敌人。
  “如何?有什么其他具体的消息吗?”
  “嗨!暂时还没有,只是说,独立师又在抓紧招兵,而且,周卫国很明确的告诉他,独立师的下一个目标,依旧是我们关东军!”
  “八嘎!看起来,竹下也不是真的就像报纸上所说那么什么事都不关心了!不过,周卫国还真的是嚣张啊!”
  “嗨!”
  “雅鹿!加紧勇士们的训练,同时,加紧构筑新防线!我们并不知道,独立师什么时候会动手!”
  “可是,天已经马上要入冬了……”
  “谁说得准呢?大多数人都以为独立师不会动手的时候,独立师动手的次数还少吗?”
  “嗨!”
  ……
  而周卫国,在交代了一系列任务后,让刘远坐镇,自己,又从济南出发,北上。
  “所以,你跟来做什么?”看着刘志辉,周卫国觉得有些无奈。
  “保护你啊!你可是独立师的师长!万一有什么意外,怎么办呢?”刘志辉一副理所当然的道,如今他们俩人是坐在火车上的。
  周卫国无奈,“说白了你就是不想和南造云子待一起就对了!你这样逃,要逃到什么时候呢?”
  “哥,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和她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她现在既然为独立师做事,那就是我们的朋友,不是吗?”刘志辉一副不在意的道,“而且,我也和她说清楚了,是不会再和她发生什么了,所以啊,我更应该往外走一走,去遇到我的另一半!你看,曹莹嫂子都怀孕了!就我这一个弟弟还单着……”
  “你也知道要找对象啊,你倒是去找啊,你跟着我去东三省鬼子聚集的地方找对象啊?再找个日本人?”周卫国翻了翻白眼,对于刘志辉找的这蹩脚理由,实在是无语的很。
  “哦。”刘志辉不再说话,看起了窗外。
  周卫国叹口气,只能无奈,他这次去,是想去接触一下那位,末代皇帝,溥仪!


第1008章。1006。溥仪其人

  关于这个末代皇帝,说起来也是有些悲情的。
  三岁,就被推上了皇位,然后清朝没了。
  日本人进了东三省,又当起了傀儡。原以为,伪满洲国的生活会和他以前在皇宫一样,但事实是,他这皇帝,只是一个象征作用,他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受到日本人的监视,而且最严重的是,自己不能随意走动,甚至生命都经常受到威胁。
  “所以,哥,你现在准备去东北,为啥?”刘志辉还是按捺不住,问了出来。
  周卫国叹口气,“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拿回东三省!”
  “咱们,不应该是打回来吗?”
  “打,是很重要!但是,有的时候,政治手段同样重要!仅仅是鬼子的一条防线,咱们就损失了这么多人,我其实,挺心痛的。”周卫国看向窗外,听着耳边哐当哐当的火车撞击轨道的声音,“所以,我打算去见一见,那位末代皇帝。”
  “你是说,溥仪?”刘志辉睁大了眼睛。
  周卫国点点头,“说起来,也是可怜。三岁当了皇帝,那还在吃奶呢,当了三年,好了,大清没了。当时的新政府和清朝皇室,是有些交易的,当然,也是为了能够避免当时中国的内部战争。清朝的皇室仍然居住在紫禁城,就连溥仪也不能够随便的走出去。新政府出兵来保护清朝的皇陵,以免被盗。而作为交换的条件,则是皇室必须交出对国家的治理权。”
  “结果到了后来,直系和奉系军阀开战,当时的冯玉祥倒戈,占领了北京城,并且无视当初约定的优待清室的条件,把溥仪等皇族全部都赶出了紫禁城,把他们软禁在了醇亲王府。”
  “溥仪会觉得,新政府背信弃义?”刘志辉摸了摸下巴,“加上后来,慈禧的墓好像被盗了吧?”
  “嗯。”周卫国点点头,“清朝的皇陵被盗了,就连慈禧太后的尸体都被挖出来了。陪葬品品更是不用说,全部都被盗走。”
  “所以,他生气了?”刘志辉推测。
  周卫国继续点头,“或有其因素在内,但最重要的是,溥仪会觉得,新政府没有信用。事实上,一个没落的王室,还能有什么优待呢?他跑到天津的时候,日本人需要他这一枚棋子,即便他不答应,也只能答应了。因为日本人呢会逼着他答应。”
  “那你说,他恨不恨日本人占了东三省?”
  “自然是恨的,怎么说,也曾经是一国之君。”周卫国想了想,开口,他记得,他曾经看到过溥仪晚年的一些自传,他其实是痛恨日本人占了东三省的,以为去东三省,能够真正当皇帝掌握权力,但是没有想到,其实只是一个傀儡。“但我想,他现在应该也不满意自己的处境,伪满洲国这边儿,满清遗老不少,曾经溥仪还编有一支三百人的亲卫队,人选都是满清遗老们贡献的,对外声称是自己的仪仗队,但配备的武器装备等全是现代化,就连关东军都不舍得所有人都配备的机关枪,溥仪这支300人的小队,几乎人手一挺。可惜后来,被日本人弄没了。”
  “弄没了?”
  “嗯,有事儿没事儿找这亲卫队的麻烦,并且把这300人的规模压缩到几个,最后只能解散。”周卫国叹口气,“怎么说呢,他也其实并不甘愿听日本人摆布,只不过,如何见到溥仪,如何说服他,如何再说服这些满清遗老们,都是难题。”
  “原来是这样啊。”刘志辉点点头,“单单是要见溥仪,就很难吧?而且,见到溥仪,说服应该不难,但是,难的是,日本已经经营东三省十年之久了,这些遗老们,还会答应吗?他们现在在鬼子手底下,过得应该也不算太差吧?”
  “不清楚,从情报上来看,过得是不差的,所以,这一次来,如果只卡在了前面几步,就算了,再想其他办法。”周卫国叹口气,说实话,见溥仪,商议这么机密的事情,也只能他自己来做,换给任何一个人,他都不会太过于放心。
  “依我看,还是直接打吧,不打过,鬼子不会服的。”
  “你想过伤亡吗?”
  “我们抗战这么久了,再坚持坚持,就能胜利了,你非要让战士们这时候去送死?”
  “不是,哥,我也没说我不考虑伤亡啊!对日本人,咱们必须得打!”
  “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周卫国翻了翻白眼,这种事情,他比刘志辉清楚太多,只不过,他也是希望阻力能够稍微少一些,上兵伐谋。
  火车依旧哐当哐当的响着,周卫国和刘志辉的位置,是上等座,包厢,加上火车的声音,两人的交谈,倒是不担心有其他人听了去。
  “好了,休息吧,等到时候就到北平了。”
  “嗯。”
  ……
  一座有着欧视风格的建筑中,夹杂着旧式日系的带廊瓦房,看上去不伦不类。但这建筑四周,都有日本军人持枪把守,无令,不得通过。
  建筑深处,一名精瘦的男子,戴着眼镜,坐在一张大沙发之中,双目无神,看着天花板。
  窗外,阳光洒落。
  看上去温暖无比。
  但这名男子,却感受到了无比的冰寒。
  他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末代帝皇,真正过着的日子,毫无自由,什么事,都被人看着,被人盯着。
  这,是帝皇吗?
  闭上眼睛,缓缓睡去。
  ……
  满清遗老,是一群相对特殊的群体。
  他们因为清政府,过上的人上人的日子,对于溥仪,自然是有感情的。
  大多数满清遗老,在日本的高压下,不得不加紧尾巴好好做人,但是,他们中有群人,一样是希望溥仪能够真正重掌大权的。只是,大清倒了那么久,国民政府如今也已经算是被承认的,要恢复大清,是不可能了。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遗憾。
  这群满清遗老,大多数人,日子过得不算太差。
  毕竟,家产什么的,在大清还没倒的时候就捞得很多了,所以,大清倒了,他们倒也是安享了几年晚年。
  “哟,你这老头儿,今儿个这么有兴致啊?又带着你这会说话的鹦鹉遛弯?”


第1009章。1007。新京

  “嚯,我说是谁呢?”一名留着长辫的老者拎着手中的鸟笼,站定身子,勾了勾嘴角,“原来是你啊!怎么,你儿子没带你出去玩儿啊?”
  “玩儿?”
  “大清都亡了,他带我去哪儿玩儿?”另一名长辫老者叹口气,“现在呐,这日子真是过得战战兢兢,可怜的很。”
  “至少没有饿着冻着,已经很好了!你还想咋的?”
  “呵。”
  “张勋走的时候,可是风光的很。”老者自嘲的笑了笑,“做人做到那样,其实也不错,你要不,学一学?”
  “那你为什么不学?”
  “那也要我有这个本事才行啊!”
  “诶!”
  随后,两者皆长叹气。
  张勋,复辟,最后得到了个善终,葬礼据说耗费10万大洋,灵柩最后运回老家江西奉新安葬,无数江西百姓自发相送,成为当年在江西地方上最为轰动的大事之一。也因为复辟的事,溥仪还给了他一个“忠武”的谥号。
  历史上,诸葛亮就曾经得过这个谥号。
  “万岁爷,想来也过得很不好。”
  “当然不好,和我这关在笼子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吗?我这鹦鹉,过得要比他舒服啊,至少我还常常带他出来遛弯呢。”
  ……
  周卫国和刘志辉到长春的时候,已经过了三天,自然也都是经过了化妆的,周卫国自己带了眼镜,贴了胡子,穿着一身正经的西装,戴着手表,一副海归的样子。
  刘志辉呢,则是扮作随从。
  这个时候的长春,叫做新京。
  日军管的严,但街上,人也不少。
  “天倒是冷了,走吧,找地方住去。”周卫国看了看有些灰蒙蒙的天色,开口。
  “是。”刘志辉还是挺开心的,角色扮演什么的,他最喜欢了。
  看着街上整齐的建筑,周卫国还是有些感慨的,张作霖,还是做了一些事儿的,虽然是土匪出身,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及其重视文化人,并且从全国各地聘请了许多能人来东北发展,并且下重金聘请了许多外国人来规划东北的建设,例如长春就是东北最发达的城市,而且在规划城市的时候,模板就是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在民国时期,长春作为东北经济的中心。只可惜,现在都便宜了鬼子。
  街上大多数人行色匆匆,加上天色有些变化,周卫国也只是就在附近找了家旅店,和刘志辉住一间房,双人间。
  付了钱,拿了钥匙,两人提着行李上了楼。
  周卫国一边上楼,一边观察着四周,这旅店也不算太小,有三层,环境还算可以,刚刚那个老板,看上去并不是什么奸邪之人。
  “202,是这里了。”刘志辉拿着钥匙,放下行李,打开房间门,一股味道扑面而来,微微皱眉,其实也不算太重。
  “进去吧。”周卫国率先走了进去,房间不大,两张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