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也不想脱开这关系。
周卫国,大概是他从小到大第一个外国朋友。
两人相似的背景,相似的才学,从同学,又变成了敌对。
几次生死较量,也曾下过决心要与周卫国各为其主,可周卫国的话,一次一次的将他的三观击碎,让他重塑!
特别是那一句,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我们不仅仅有权利,更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中国是如此。
那日本呢。
当然也是如此。
为了这个目标,他正在努力。
虽然,现在的生活好像有点舒适。
没错,就是这个词,舒适。
在见了蒋委员长后,竹下俊的日子又开始变得懒惫,吃吃睡睡,看看报纸,打探打探消息,不用去担心其他东西。
听了竹下俊的话,竹下次郎点点头,“嗨,在下明白了,我这就去和外边的人说一说。”
作为使者,特别是敌对国家的使者,竹下俊很理解自己现在没有人身自由这回事儿,因为如果是他,也会这么做的。
不过,他现在确实想去独立师一行了。
因为在这边,还是太无聊了一些。
……
“想去独立师?”戴笠收到手下人的报告,皱起了眉头,看着竹下俊的人,是他的手下,所以,竹下俊那边有什么需求,也是他这边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竹下俊,去独立师做什么呢?
劝说周卫国放弃攻打?
两人既是同学,又是朋友,难道,是去聊天?
还是说,打算把周卫国收归麾下?
不过,这一切还是得让校长决定吧。
站起身,戴笠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校长。”
“雨农啊,怎么了?”
“竹下俊想要去独立师走一趟。”
“独立师吗?”
“是。”
“那就随他去吧。”
“可是,校长,竹下俊和周卫国是同学,又是好友……而且上一次,竹下俊还刺杀了周卫国……难保他这次去,不是故伎重施!”
“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但,我想,竹下俊这么关明正大的去,若周卫国还是被他得逞,那也就太对不起那独立师师长的位置了。随他去吧。”
“是!”
见戴笠离去,蒋委员长皱起了眉头,说句实话,竹下俊此前提出的条件,他是真的心动。只要找个人顶顶罪,那么,这华东华南大片土地,就又归国民政府管辖了!
只是,若真的直接将东三省割出去!
那他蒋某人,也要遗臭万年了啊!
如何选择,确实是很难,但是,可以看得到手的利益,很让人动心!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蒋委员长站起身,准备去开那早就定好时间的会议。
……
“老总,最近这事儿,吵得沸沸扬扬!”
“啥事儿?”
“就鬼子撤军的要求啊!”
“放心吧,如今中国都已经坚持到了这个地步了,鬼子眼看着就坚持不下去了!他还没那么眼界短小,为了眼前的利益把自己丢进骂名里头!”
“可我总是放心不下!”
“诶呀,别放心不下了!该干啥干啥去!”
“报告!”
“怎么了?”
“有苏联的特派员!”
“苏联方面的特派员?我怎么不知道?”
“老总,这?”
“带进来看看吧。”
……
周卫国并不清楚,日本人不仅仅给国民政府施压,还请了苏联那边给八路施压。
现在的他,正忙着思考接下去的战斗计划以及招兵。
时间已经快十一月了,这个天,在东三省这种地方,已经相当的冷了。
也就是说,接下去几个月,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连德国人最后都败给了莫斯科的冬天,他可没有那么自大的要去挑战寒冷。
“卫国,这是预备六旅和七旅的招兵计划,你看看。”刘远递过一份文件,而后又开口,“根据去年,我们定下的兵役制度,想来这一次的招兵,应该不会太难。只是,我还是担心有点穷兵黩武的意思了。”
周卫国接过文件,看了一眼,而后点点头,“即便是穷兵黩武,也就这几年了。鬼子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说是这么说。”
“好啦,哥,按这个计划去吧,让车芷桓和行尚,来一趟吧。”
“嗯。”
……
“师座!”
“师座!”
“你俩坐下吧。”看着眼前的行尚与车芷桓,微微叹气,两人与刘志辉也是一般年纪,比他也小不了多少。
“是!”
“我看了你们的招兵计划,已经准了。”周卫国先开口,“只是,这兵是招了,对于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的战斗,你们有什么看法没有?”
他们两人的旅,几乎拼光。活着的战士,也可以称之为精英老兵了。
“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战斗?”
“师座,你的意思是,我们还会继续往东北动手吗?”
周卫国点点头,“关东军,是日军的精锐,若是不打击掉这日军精锐,即便日军承认失败了,日后依旧会有借口与说辞!更何况,我们要给日军深刻的教训!”
“可是,师座,以我们的兵力,要和鬼子关东军死磕,半斤八两啊!”
“所以,我问你们有没有什么看法!”周卫国看着车芷桓,这几个问题,都是车芷桓在回答,行尚只是开始思考。相比起来,行尚更为稳重一些。
车芷桓随后才开始思考起来,眉头紧锁。
周卫国无奈勾勾嘴角,看向行尚。
“师座,您的意思我听明白了,我觉得,要让鬼子印象深刻,就必须让鬼子真正意识到错误!但以鬼子的性格,即便他们最后败了,也不会认错!对于这种人,我觉得,教化什么都是假的,还是拳头更有力一些。”行尚开口,“但这一战,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不足!咱们和关东军的战斗力,相差不大,更别说鬼子是防守的一方,这对我们十分不利!”
“没错,如果鬼子不是防守的一方……”车芷桓想说些什么,随后声音渐渐的变小,他们两个旅,可才是防守的一方,鬼子放弃了什么计谋放弃了什么飞机大炮,用最原始的手段,和他们两个旅拼了刺刀,他们的伤亡,和鬼子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现在知道不足了?”周卫国冷冷的看向车芷桓,年轻人容易飘,这很正常,车芷桓脑子活,但也容易骄傲,“我告诉你们,鬼子关东军,战斗力犹在咱们独立师之上!接下去要打的,不会过于简单!自己做好准备!”
“是!”
第1003章。1001。东三省
面对外界的争吵,周卫国并没有继续发言了,他已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所以,不能再让中国多一个这种不平等的条约了。
至于其他人怎么想,他管不住,也管不着。
但是,不得不说,日本人这一次下的诱饵,的确是很吸引人了,至少,对许多人来说是如此!
如周卫国所预料的一般,国军高层,也因为此事争论不休。
而这段时间,苏联与德国的战争,依旧没有占据什么上风。
于是,德军统率部命令“A”集团军群于1942年7月25日从顿河下游进攻高加索,为夺占盛产粮食和石油的高加索并进而侵入中东地区。
德国和苏联,依旧打的不可开交。
周卫国也不得不感叹,苏联的底子,依旧是强大的,否则,也不会在经历了这么多次失利后,依旧能够组织起兵力反击。
而日本,在太平洋上,依旧暂时与美军对峙,但形式对他们并没有什么优势。
要知道,这个时候可还没有《开罗宣言》,盟军虽然已经组成,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利益。
说白了,欧美想让中国这边拖住日本人的军队,并且,给钱给枪而已。
一旦日军颓败,中国的地位,依旧与以前一样。
更何况,周卫国很清楚的知道,在后期,英美苏三国会撇开中国,签订《雅尔塔协议》,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作为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英美撇开中国,将大连作为国际化自由港转交给苏联,并由苏联使用中东铁路。
说白了,在这世界大战胜利在望的时候,英美苏作为强国,开始按照他们的意愿开始建立这个世界的所谓的秩序,而中国被撇开,这足以说明,中国在他们眼中,并不是一个强国,而是一个弱国。这样的弱国,是没有权力来参与到这顶级的“瓜分”盛事之中的。
即便到了后世,中国的地位虽然有直线上升,但英美其实依旧不待见。
周卫国思考过,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无非,就是打。打到他们承认为止。
如果不赞同,那我就和你打!打到你们赞同为止!
事实上,周卫国一直觉得,若没有抗美援朝事件,恐怕没有人会真正正视起即将崛起的中国!
是啊,谁会正视呢?
例如后世华为的兴起,被美国人狙击!美国人不想看到中国的崛起!希望能够垄断所有高尖产业!
再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别人,自然是见不得中国好的。
希望中国能崛起的,也只有中国人了!
微微叹口气,周卫国看向了挂在自己办公室内的世界地图,眯起了眼睛。
他来到这个时代,可不是来玩儿的。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领土。明朝时期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宣示领土主权。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的“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太平洋,岭南属于中国清朝,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从国际法的角度肯定了东北属于中国。
东三省!
日本关东军!
他必须拿下,给他们一个好好的教训。
若是苏联人想要越过来,那么,很抱歉,做不到。
在后期,他并不希望苏联人出手,因为,苏联人一旦出手,请神容易送神难,要他们走,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历史,也就证明了这一点。
要避免这个问题,就只有自己亲自将关东军送走!而非请苏联人来动手!
可,关东军的战力,确实比他这许多战士要强上一些,而且,关东军是据守的一方,占据优势,他要怎么做,才能继续往东北前进呢?
如果是毫无头脑的随便冲杀,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东三省!关东军!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
周卫国挑眉,对了,这个时候,伪满洲国还有无数的满清遗老,但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现在,应该也已经开始不满日本的作为了!
他记得,他曾经看过记载,溥仪策划过几次出逃,可惜都失败了。
例如,1941年10月,有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团人员到达新京特别市(今吉林高官春市),溥仪把逃亡的计划告诉了一名满洲国禁卫队军官,打算让满洲国禁卫队护送自己前往大使馆,然后再装扮成这个国家大使馆职员逃离满洲国。没想到的是,满洲国禁卫队早被日本关东军收买,那名禁卫队军官向日本关东军告密,溥仪逃亡计划完全失败。
之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溥仪被关东军斥责,而且,看得更加严密。
虽然,日军在东三省经营了如此之久。
可东三省之地,是清朝发源地。
溥仪作为傀儡皇帝,依旧有他的作用与地位的存在。
因为,日本人需要一个正大光明的统治东三省的理由。
溥仪,就是这样一个理由。
所以哪怕日本人再不耐烦,溥仪还是得留着。
否则,那些满清遗老,恐怕不会安分。
“虽然溥仪看上去,实在是弱的可以,又没有自己的兵力,又没有什么谋略,但用好了,或许还真的可以出其不意!”周卫国看着地图,眯起了眼睛,心里,有一个计划,正在慢慢成型。
“报!”
“什么事?”
“日本竹下俊求见!”
周卫国挑眉,此前收到电报说竹下俊想来独立师一行,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请进来吧。”
“是!”
不一会儿,竹下俊满面笑容的就站在了周卫国面,“卫国,好久不见!”
“很久吗?”周卫国笑了笑,“去上茶。”
“是!”
“坐。”随后,就与竹下俊相对而坐,“怎么过来了?”
“基本事情都做完了,自然也就过来了。”竹下俊笑道,“顺便,来看看你。”
“你啊!”周卫国失笑摇头,“恐怕是觉得日子有些无聊吧?”
“真是没有瞒过你。”竹下俊点点头,“该做的,我已经做了,接下去,就要看你们政府怎么选择了。”
第1004章。1002。怀疑(一)
看着竹下俊点头,周卫国也有些无奈,“来,喝茶。”
“多谢。”竹下俊笑了笑,“说实话,我很意外,你会在报纸上发那样的文章。”
周卫国点点头,“竹下,我知道你希望能够尽快的停下这场战争。”
“是。”
“但是有一点,这场战争,是你们发起的。你们想要停下,就必须真正的拿出诚意来。如果答应你此前的条件,这和割地赔款,有什么区别?”周卫国放下茶杯,目光灼灼的看着竹下俊,“近百年来的中国,经历过的苦难太多了,签订过的不平等的条约,也太多了。”
“卫国,我明白。”竹下俊勾勾嘴角,眯起笑眼,“我明白你对自己的祖国的期望,正如我对日本的期望,是一样的。如果你们政府真的答应了,我或许,才要错愕呢。”
“明白就好。”周卫国松口气,说实话,中日两国有这样的情况,他和竹下俊,却依旧是朋友,这份友情,他还是相对珍惜的。虽然,他忽悠了竹下俊,但却也是真的希望竹下俊能够做到那样的事情。
日本如果能改变方向,他求之不得。
竹下俊,是他现在落下的,一颗很重要的棋子。
“竹下,我接下去,或许还会继续往东三省进攻。”周卫国目光灼灼的盯着竹下俊,认真的开口。
竹下俊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关东军,是帝国陆军最为精锐的部队,若是没有打败他们,即便最后帝国战败,也会有人抱着侥幸的想法。”
“帝国现在,需要真正的一次战败!是整场战争的失败!”
“否则,那些人,做梦都不会醒过来!”
“没有他们,帝国才是美好的!”
“不失败,他们不会意识到,和平是有多么难得,不会意识到,那样的和平,是有多么幸福。”
竹下俊长长的叹出一口气,闭上眼睛,“只是,想到会有很多子民牺牲……”
周卫国沉默,说实话,他很感激竹下俊能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随后,周卫国才开口,“竹下,多谢。”
“这场战争,如你所说,本就是不义的战争。既然,他们穿着军装拿着武器站在了中国战场上,就要有会牺牲的觉悟,不是吗?”竹下俊笑了笑,“更何况,我也不是没有经历过生死啊!此前,差点儿被你打死呢!”
“那个时候,各为其主。”周卫国也无奈笑笑。
“但,那个时候,其实我也是抱了必死的决心的。”竹下俊一样无奈,“多亏你那个时候手下留情。”
“你我,终归是朋友。”
“是啊!”竹下俊点头,“卫国,我是真的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携手共进的。这场战斗,我大日本帝国,终究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