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

第285章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285章

小说: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有亲日思想,可老蒋就是站定了位置,依旧是跟在英美的身后。不过,这一世英国与中国结盟,英国不太可能对日绥靖,更何况中国十万儿郎前几日才出发呢。
  “欧战战场的变化真是……”刘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亏得现在咱们和英国结盟了,不至于让英国关闭了滇缅公路,根据情报,最近日本人都很,趾高气昂。”
  “趾高气昂?为什么?”周卫国疑惑,难道是因为德国的事情?
  “不,好像是因为他们要换武器了。”刘远无奈,“德国之前不是把步枪的设计图卖给了日本吗?”
  周卫国点头,表示理解,“让他们趾高气昂去呗,什么时候日本人的坦克、飞机,能赶上咱们,那就才是真的赶上了咱们,一把步枪而已。以前日本人的飞机坦克能逞威,不过是因为咱们国力太弱。现在想要凭一把步枪逞威,有些可笑了。”
  “可这也说明,鬼子又给底层那些士兵洗脑了。”刘远皱眉,“总觉得鬼子又在酝酿些什么。”
  “让他酝酿吧,有什么阴谋,我自以力破之。”周卫国淡然的道,“只要鬼子没有给百姓们难堪就好,等时间一到,该走的,必须要走。”
  刘远也点点头,以独立师的实力,倒是真的不怕。
  说句实话,周卫国并不怕鬼子这一年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真研究出来了,那你再到量产,再到服役,一年的时间够吗?而且,真以为他会给鬼子一年的时间?
  战场形势变得这么快,鬼子再过几个月就会忘东南亚走,到时候作为盟国,中国应该怎么做?难道不该出兵帮助盟国吗?
  即便国内安稳,东南亚那边,也不会安稳。
  ……
  日本,东京都,皇宫。
  微风徐徐,昭和天皇漫步在皇宫内,最近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没有什么大战,没有什么大情报。欧洲那边变化很快,但是对日本来说,都是喜讯。法国关闭了滇越铁路,对他们日本来说,是个好消息。
  虽然英国与中国结盟了,虽然中国派了十万人出去,可这并不影响中国的实力。这才是昭和天皇真正忧心的地方,中国的兵力,有些取之不竭的意思。
  “陛下在担忧什么?”近卫文麿看着皱眉的昭和天皇,问道。
  “中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近卫文麿失笑,“因为中国调了十万军队去英国?”
  昭和天皇点点头,“虽说德意志很强,但十万人,中国连眉头都没皱就调出来了,还是很可怕。”


第683章。682。鸡肋之说

  近卫文麿听了昭和天皇的话,笑了笑,“陛下,还记得我们刚开始与支那打仗的时候吗?他们人哪次不比我们多呢?”
  昭和天皇点点头,“的确,可那个时候,帝国的装备领先于他们。”
  “装备?”
  “不错。现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人多就可以的。”近卫文麿开口,“自人类有兵器以来,经过了石器、青铜器、铁器这样的冷兵器时代,那个时候,人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近代,热武器的发展,将对战的距离拉大了。这个时候,在装备同等的条件下,人数才是决定性因素,若是装备不对等,人数只能弥补装备的差距。”
  昭和天皇有所明悟,“的确如此,难怪近卫君你要朕大力发展军备研究了。”
  “陛下,如今德意志势如破竹,在欧洲,无人能挡,帝国既要与他结盟,就必然也要是在一个区域内没有敌人才行,但是现在,帝国有着头号大敌,便是中国人。我们在中国战场表现不佳,日后与德意志结盟也会处于被动。”
  昭和天皇继续点头,听着近卫文麿的分析。
  “如今,决定一国之强弱的,已经不仅仅是人数了。军备的先进与否,才是决定性因素。事实上,独立师之所以能屡次击败皇军,就在于军备上。”
  听了近卫文麿的话,昭和天皇皱了皱眉,想说还有他们皇军的勇猛,可一想,近卫文麿说的的确没错,他们兵源素质高一些,装备又好,所以在前期是压着中国的军队打的,然后也导致了他们中某些人说出了三个月亡华的大话。不过,当时以他们日本的实力……
  昭和天皇叹口气,总觉得往事如烟。
  “陛下,现在一切都在好转,只要欧洲一乱,那么东南亚就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天下!”近卫文麿道,“那个时候,数不尽的资源财富,都会运往我们打日本帝国!我们也就有了新式装备的材料!”
  “哟西。”被近卫文麿一鼓舞,昭和天皇也绝对未来可期,“近卫君,下个月,你准备好了吗?”
  “嗨!”近卫文麿点点头,“在下一定会为帝国寻找光明的未来!让帝国永世昌盛!”
  “近卫君,拜托了!”昭和天皇认认真真的对着近卫文麿鞠了一躬。
  “嗨!”近卫文麿回礼,“最近看到一封情报,机密程度甲级,是关于一名独立师探子的情报。”
  “独立师探子?”
  “嗨!陛下是否还记得赤西石原?”
  “赤西石原?”昭和天皇皱眉,“新年的时候,因为喝酒出了心脏方面问题然后死亡的那个旅团长?”
  “嗨!”近卫文麿点头,“前些日子,特高课一名勇士在现在的第78旅团附近失踪,然后特高课派人查探,结果查探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不得了的东西?”
  “嗨!当时赤西石原有一名警卫大队的大队长,名字叫高桥佐佐木,后来,特高课的勇士们将之前偷拍到的周卫国的照片给第78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藤原山的秘密指认,发现两者十分相似,由此推断,当时的高桥佐佐木,是周卫国假扮。”
  “纳尼?”
  “在高桥佐佐木失踪,不,离开后,山东境内的各个秘密基地就遭到了破坏。根据当时的情况,是只有将官级别的军官手中是有山东境内所有秘密基地的位置图的。再调查发现,赤西石原死后,这份文件,消失了。”
  “你的意思是,赤西石原的死,也是周卫国做的?”
  “嗨!最可怕的是,没有人怀疑他。他走之后还留下了一个棋子,接任他警卫大队大队长的位置,叫做竹下宁。”
  “竹下?”
  “嗨!”
  昭和天皇的眉头皱的更加厉害了,“你的意思是说,独立师一直在冒用我们大日本帝国贵族的名头?”
  “嗨!还有一份情报,南京,汪兆铭被刺杀,据说是近卫石涧去南京玩儿了。”近卫文麿笑了笑,“我怎么不记得,石涧有去中国呢?”
  昭和天皇也笑了,“这周卫国,真是机灵的很啊,冒用我们贵族的名头,混的风生水起,若不是此次查探出来……”
  “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后半句话,昭和天皇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阴沉,这是他愤怒的表现。
  “嗨!”近卫文麿随即又道,“陛下不必愤怒,支那对于我们大日本帝国来说,已经如同鸡肋。”
  “鸡肋?”
  “嗨!古支那的东汉末年有一英雄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十分形象,后来这个杨修怎么样了?”昭和天皇点头,问道。
  “因为动摇军心,被曹操杀了。”近卫文麿道,“陛下,虽然此次这句话是在下说出的,可在下没有动摇军心的意思。”
  昭和天皇拍了拍近卫文麿的肩膀,“近卫君,我还不知道你吗?为了帝国的利益,你连首相的位置都可以让出来。而且,你分析的很对,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等到英国无法招架德意志的时候,我百万雄军,不如挥师南下!去取那富裕的东南亚!那里,才是遍地黄金之所!”
  “陛下英明!”
  “所以,坚持之前的政策原则吧,对支那军队,依旧诱降为主,当然,独立师除外,暂时来看,我们还是不与他们动武。”
  “在下明白。”
  ……
  经过几天的航行,远征军的将士们,终于脚踏陆地,踩在了坚实的大地之上,虽然大多数人脸色都有些难看。
  古非烟看着蔚蓝的海岸,听着接应的人开口,“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大不列颠!我尊敬的勇士们!”


第684章。683。接线(一)

  作为远征军部队,派来的高层将领多数都是能听懂英文的,当然,也还是有随行的翻译的。
  古非烟不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李培才是。独立师三个团的编制,现在是远征第一集团军第二军新4师,基本上来说,一个师一万人。国军的6万人是第一军,剩下的其他四万人是第二军,而古非烟,是第二军的最高指挥官。
  面对这名金发老外的欢迎,李培没有显得过于热情,只是不卑不亢的保持住了他一名中将的形象,对于李培来说,远征军这个活,是一个十分受累的活,说句实话,他并不想带兵出国,因为,带出来这些人,到时候还不知道能带回去多少。虽说,慈不掌兵,但真正这些爱兵如子的将军,又怎么可能真的忍心。
  码头上还有一些看热闹的英国民众,显然,中国出兵支援英国一事,已经被英国民众所知悉。很多英国人是不相信中国的军事实力的,但当看见中国十万士兵从轮船上慢慢下来,却依旧秩序井然的时候,有些人就已经被折服了。
  李培与接待之人交谈着,显然,这里,彭赞斯,不会是他们的最后终点。英国的国土面积不大,相当于广西一个省份,人口4700万左右,工业发达,海空军实力强劲,可陆军是他们的短板。
  几分钟后,十万大军开始慢慢往前移动。
  古非烟看来,英国已经完全暴露在德国的火力打击之下,因为法国已经投降。而他们支援的这10万大军,被安排在沿海的可能性很大,然后,直面德军的兵锋。也不知道,能回去多少人。这是古非烟第一次这样感叹。
  一切,都在正常运转。
  ……
  南京,方胜利正处理着一些文件。
  “叩叩叩。”敲门声响起,方胜利抬起头,“进来。”
  于是,门被推开,“副师座!”
  “阳子?”方胜利惊讶,“特战小队你带队?”
  杨阳点点头,“师座允许的。”
  方胜利点头,既然是周卫国应允的,那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他也是知道杨阳在南京的遭遇的,虽然成功杀了汪精卫,可自己和队友也陷入了危险,而且,他还听说,眼前这个小家伙,好像还有个心上人。“那行,你找老林去给你安排,接下去的任务,就是看一看咱们的布防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是!”杨阳敬礼,转身,出门。他们此次的任务,就是考察各地的布防。各地布防早已经自行安排后上报周卫国那里了,周卫国与参谋部的人也看了看,从纸面上,看不出什么大问题来,有大问题的,也早已经改好了。所以,就派了特战队的人来实地考察,加以改进。
  毕竟,过了这段时间,到时候,这些地方是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日本人的,万万马虎不得,所以,有了这次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行动,特战队,算是独立师最尖锐的矛之一了。
  看着杨阳一板一眼的走了出去,方胜利笑着摇摇头,以前杨阳这小子,还是相对活泼的,虽然与他接触不多,但是从眼神中是能看出来的,可今天的杨阳呢,怎么说呢,有那么一点古井无波的意思,方胜利估计着杨阳就是被感情的事情打磨了一番,然后变得深沉起来。
  而杨阳呢,出门之后就看到了站在外头的林明润和慕容,同为特战队出身,几人也有些日子没见了。
  “行啊,你小子,都混上小队长了。”林明润感慨,那个时候,若不是实在缺人,他们也不会从特战队转出来。
  “林哥,慕容,”杨阳笑着打了打招呼,“走吧,先带我们几个人安置好。”
  “走着。”
  安置完,林明润与慕容还是带杨阳去了食堂。
  “阳子,你这个时候过来?”杨阳的事情,高层的几个人还是清楚的,“我听说,你给那女人留了信?”
  杨阳点点头,然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所以,我想等等看,看她能不能及时弃暗投明。”
  几个大老爷们都沉默了一会儿,他们几人还都是光棍一个,并不懂这其中的道理,但杨阳说的弃暗投明,几人还是皱了眉头。
  “你的意思是?想让那个女人做线人?”林明润轻声的道,哪怕知道现在是在食堂,这个点也没有多少人,而事关情报,必须保密。
  杨阳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只是希望她能够及早回头,救赎她以前的过错。”
  林明润叹气,还是有些感慨,说句实话,汉奸两个字,一旦戴上了,很难再摘掉的。他们都知道汪斯曼的身份,汪精卫的侄女。这种身份,汪斯曼是没有选择的,但现在不一样了,汪精卫死了,汪斯曼也就没有了必须当汉奸的理由,虽然,汪精卫是被杨阳他们杀死的。
  “行了行了,吃饭吧,吃完,早点开始干活。”慕容打着哈哈,缓和气氛,“阳子,你可好好看看哥几个布置的防御。”
  “我知道。”杨阳点头,继续埋头吃饭,南京,对国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地方,对他来说,也是特殊的地方。
   7月2日,凌晨3点,南京城外栖霞山附近阵地。如果是方胜利或者周卫国在此,一定会觉得有那么点故地重游的意思。毕竟,当时预一团守的就是栖霞山阵地。不过,现在守栖霞山的,是林明润手下的一个团。
  杨阳带了14个人,特战小队的人数,已经从当初最开始的10人变成15人了,便于三三配合。要检测南京的布防,今天也只是踩点。
  独立师与普通日军不同,独立师的布防,除去步兵,还有炮兵与坦克群,这是为了应付集群敌人的。以前日本人几辆坦克就敢在中国横冲直撞,不过就是欺负中国这边重武器缺少罢了。
  杨阳勾了勾嘴角,不得不说,老林手下的团长,还是有些本事的,至少,这边的明暗哨没有轻易的让他们通过。又因为是在夜里,战术动作是看不到的,所以众人的行动都很小心。
  “二分队,10点钟方向,100米。”
  “三分队,2点钟方向,100米。”


第685章。684。接线(二)

  杨阳不断的用只有几人能听到的声音吩咐着地下战士往前,原本只是打算踩点的杨阳,此刻眼中也燃起了战意,一场独立师的矛盾攻伐之仗,就此开始。
  一直到最后,杨阳身边只剩下了他与另外两名队友,都不算是老队员,老队员基本都给分出去考察各地布防去了。
  “土生,六子,一会儿你们俩跟着我。”杨阳道,“咱们从现在就往上摸,这个团防御很全面,但是再全面,也会有漏洞,明白吗?”
  两名战士点点头,“明白。”
  “好,走。”然后杨阳就猫着腰,开始往前行进,动作不快,但也不慢。防御栖霞山阵地的是林明润的3团,团长叫做行尚,好像和刘志辉是同一届毕业生,“正儿八经的军校生啊。”杨阳叹了一声,其实他很羡慕。这群人背景好,资历好,说出去都有面子,不像他们这样野路子出身的。而且,能被林明润如此看好,杨阳随便一想就知道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