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

第35章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第35章

小说: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多万条生命啊,这要是救下来了,足以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现在,你们先跟我来吧。”秦天朗说着,往了望楼下走去。
  李靖等人跟随在他的身后,从此刻开始,他们要亲眼见证秦帅的一举一动,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秦帅!”
  秦天朗刚一下楼,守在楼下的马元龙等人就齐声喊道,此时的他们双眼赤红,显然心情也没有那么的平静。
  五百名镇国军是西征军仅剩的幸存者,当他们看到那些流民的时候,潜藏在脑海深处的痛苦记忆就源源不断地汹涌而出,搅动着他们的心,激起他们血液里的仇,让他们夙夜难寐。
  “走吧,我们先去安置好这些流民。”秦天朗淡淡说道。
  “是!秦帅!!”五大战将齐声应道,声音激动。
  果然,秦帅还是有办法的!他们就知道,秦帅不会眼睁睁看着三十万流民死在眼前!
  众人紧紧跟随在秦天朗身后,不言一语,都握紧了拳头,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激动。
  他们不怀疑秦帅话中的真实性,因为只要是从秦帅口中说出来的话,那就绝对能够实现。
  这,就是秦帅用一个个奇迹在他们心中建立起来的绝对信任。
  一众隐藏在黑暗之中的镇国军也是如此,跟随在秦天朗的前后左右,只要秦帅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冲锋在最前面,以生命捍卫秦帅的安全。
  一众人,跟随着秦天朗来到佃农的居住区,人还没到,就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如今已是黄昏,流民们冻得瑟瑟发抖,此时忽然见到衣着光鲜的秦天朗等人出现,瞬间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他们太绝望太无助了,任何一丁点的变化都能让他们视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有些躲在门后的佃农,当看到秦天朗的身影之后,连忙打开房门,快步跑到秦天朗身前跪下,高声大喊“秦大人”。
  “秦大人”三个字出现,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瞬间,就能听到成千上万的茅屋、木屋之内传来丁零当啷的声音。
  很快,躲藏在屋子里的佃农们纷纷跑出来,跪倒在秦天朗的身前身后,神色感激加崇敬,满怀敬意地喊着“秦大人”。
  很快,在秦天朗的身旁就围满了佃农。
  这些佃农穿着粗制布衣,虽然不是什么好的面料,但跟衣不蔽体的流民们相比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
  此时,这些佃农的心里对于秦天朗的感激到底有多重,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如果不是秦大人的话,他们也和这些流民一样,甚至早已经死去,他们的命完全就是秦大人给的,所以只要秦大人愿意,他们绝队可以毫不犹豫地去送死。
  这不是开玩笑,在经历了彻骨的绝望之后,给予你光明的人,那就是能让你铭记一辈子的人。


第81章 想要活命,就听我号令
  冬日的寒冷不断加深凝聚,最终汇聚成一朵朵深不见底的黑云,遮天蔽日,唯有几束月光透过层层黑云洒落大地,照耀在秦天朗的身上。
  此时的他,面无表情,却有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势,这种气势很难说明,就像是……两个不同的生物之间的本质一样。
  三十多万流民,本来那因为饥饿和寒冷而逐渐变得疯狂的心灵,在看到秦天朗的时候悄然消失了。
  甚至……他们在秦天朗冰冷的目光之中竟然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安全,仿佛只要有这个男人在,那他们就有救了。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也让这些流民有意无意地往秦天朗的周围靠近,仿佛此刻的秦天朗化作了太阳,能够给予他们奢望的阳光。
  “起来吧,我的朋友们。”秦天朗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刚好能传到每个人的心里。
  将近十万名佃农站了起来,许多人的脸上都有些受宠若惊,甚至是不知所措。
  秦大人竟然把他们称呼为朋友,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也没不敢奢侈的,他们是秦大人一辈子的佃农,不论生死都是。
  “秦帅,这些流民快撑不住了。”李靖走到秦天朗身边,脸色担忧地说道。
  因为他已经看到,那些处在边缘的流民已经脸色苍白,眼中是毫无生机的麻木,这是被冻到极致的表现,意识已经开始有停滞的现象了。
  秦天朗点点头,身形一跃而起,化作一道残影,下一刻出现的时候,已经是落在一棵十米多高的古树上。
  冬季的古树周身光秃秃,只有纵横交错的树枝孤零零的矗立,所以秦天朗的身影站在树巅是那么的显眼。
  流民群之中爆发阵阵骚乱,眼前这一幕惊到他们了,在他们以往的认知之中,从未见过有人能够一口气跳到十米高的树上,而且还丝毫没有掉下来的迹象。
  这种神乎其神的轻功,在他们眼里已经能称上神迹了。
  “我知道,你们已经处在了死亡的边缘。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首阳山上没有足够的粮食,足够你们那么多人吃。”秦天朗的声音响起。
  流民群之中的骚乱愈发明显,他们脸上的绝望也变得越来越浓,如果连这个大人都没办法救他们的话,那他们真的没有活路了。
  树巅上的秦天朗眼中闪过一抹杀意,又道:“虽然首阳山没有足够的粮食。但是,我有办法让你们活下来,前提是你们必须得听从我的号令。”
  在他第一眼看到这些流民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想到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方法。
  流民群逐渐平静下来,所有人都抬头望着秦天朗,眼中有着渴望。
  “俺,俺……俺愿意听大人的话……”一道怯懦的声音响起。
  空气安静了片刻之后,越来越多的声音响起:“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愿意听从大人的号令!”
  “只要能活下去,让俺做什么都成!”
  “我们都愿意!!”
  响起的声音越来越多,最终汇成汪洋大海,凝聚成滂沱力量,在这片空旷的地方不断回荡,宛如战鼓雷鸣。
  秦天朗点点头:“好!既然如此,那便听令!”
  “所有的流民,按照如今站立的方位分成三万组,每一组的人暂时寄住在佃农家里。”
  “寄住期间,一切都得听从佃农户的安排,如有违反,斩立决!”
  十万佃农按户来分的话,大约就在三万户左右,每一户承包三十名左右流民的话,差不多就能将十万流民都包含在内。
  话音落下,流民们面面相觑,不是他们不想行动,而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行动。
  思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他们这辈子需要思考的时候很少很少,甚至是没有,他们已经习惯于听命行事,所以看似是简单的分队,落在他们的身上却难如登天。
  李靖很快就明白了秦天朗的意图,如今这些流民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饥饿,而是寒冷,如果任由他们待在天寒地冻的黑夜之中的话,到明天日出的时候,这些流民能活下来五成就算好的了。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这些流民有避寒的地方,不至于冻死。
  佃农们的家虽然简陋,但空间不小,虽然无法提供木床给流民睡觉,但绝对能够抵御严寒,累是累了点,但总不至于冻死了。
  秦帅的方法简单明了,一针戳中问题的要害,看似简单,实则很高明。
  “都愣着做什么!凡是男性佃农都给我站出来,自觉维持秩序,把这些流民分配好,然后带回屋里老实待着,快点!”李靖大声叫喊,带上了铁血的威严。
  佃农们反映过来,纷纷开始站出来维持秩序,像挑选鸡鸭一样把流民分成一个个小团体,然后在一户户佃农的带领下走进各自的房屋之中。
  虽然佃农们心里依旧有些防备这些流民,但秦大人已经开口了,他们自然不会违背秦大人的命令。
  而那些被领进房屋的流民,许多早已经泣不成声,甚至有不少已经哭晕在地上,是让同行的流民抬进去的。
  没有经历过他们境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种绝望的,明明保命的房屋就在眼前,他们却无法走进去,这种煎熬无数次冲击着他们心底的良知,一步步吞噬他们的理智。
  如果今晚秦天朗不出现的话,这些流民为了活命,有很大的可能会强行闯入佃农们的家中。
  而到那个时候,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和谐了。
  秦天朗看着逐渐步入正轨的流民,身形一跃,重新落回地面。
  “秦帅的手段依旧那么英明,这样子的话,这些流民就暂时不用担心冻死的危险了。”李靖抱拳说道。
  “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流民们最大的威胁还是饥饿,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的话,这些流民依旧要被饿死,而且……”秦琼说着,脸上露出担忧。
  他后面的话虽然没说,但在场的人都听得出他想要说什么。
  万一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流民为了活下来,有很大可能会抢佃农的食物,而到那时,他们是直接杀了这些流民,还是驱逐他们?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抉择的选择。
  “我自有办法,如今只是开始而已。”秦天朗说道。
  “哈哈哈,秦帅既然出手,那必定有解决之法,我们就安心看好戏吧。”程咬金笑呵呵地说道。
  “倒是叔宝多虑了。”秦琼抱拳,脸色露出一抹赧然道。


第82章 消息属实吗
  “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达尊望着身前的万户长,眼中闪烁着明亮的绿光。
  在他身前的,乃是娑真,是尼雅氏的核心人员之一,掌管着一茹千户部,用兵一万之多,乃是随从他南下大唐的贴身护卫。
  说是护卫,不如说是监军,主要目的是为了监视他,不让他做出有害于尼雅氏利益的事情。
  如果真的有需要,娑真完全有权力将尼雅?达尊斩首。当然了,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毕竟达尊能作为代表吐蕃南下的使者,自身也是吐蕃王朝的重臣,在尼雅氏之中也有着很高的权势。
  达尊和娑真两人,相互掣肘,相互依托,一个掌管经济,一个掌管军事。
  娑真那冷酷的双眼看了眼达尊,从身旁的侍从身上拿过一个打开的盒子,说道:“这就是我跟你说的白盐,不信的话你自己尝试一下。”
  达尊郑重地接过盒子,舀出一点白盐放入口中细细品尝。下一刻,他的眼睛逐渐放大,眼中的怀疑转变为惊喜。
  “这……这白盐竟然真的没有丝毫的苦味,且品质精良,宛如白雪,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远胜市面上的粗盐和青盐!”
  “娑真,这白盐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我吐蕃必须与此人交好,如此的话……吐蕃日后就不用为食盐的紧缺而担心了!”
  吐蕃境内粮食丰盈,唯独食盐极度紧缺,一斗食盐都能卖上非常恐怖的天价,比金银珠宝要贵重的多,甚至于食盐的购买力要比金银强大得多。
  所以,就算大唐的食盐价格已经高的离谱,但吐蕃商人依旧对食盐趋之若鹜,因为他们知道,不管大唐的食盐价格有多高,运回吐蕃依旧有得赚,而且还是暴利。
  “根据调查,这白盐的主人乃是从长安外一个叫做渭源县的小县之中流传出来的。”
  娑真说着,脸色有些犹豫,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的眼底深处有一抹凝重。
  不知道为什么,他近些日子总觉得有些心绪不宁,似乎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
  “从一个小县之中流传出来的?”达尊脸上的喜色更加浓郁,“这样不是更好吗,说明这白盐并没有被那些世家豪族把控,这可是我尼雅氏的机会啊,把握好的话,尼雅氏一举成为吐蕃第一氏族都不是不可能!”
  娑真沉声道:“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大唐人向来阴险狡诈,万一这是他们的阴谋……”
  “哈哈哈”达尊大笑一声,道:“娑真啊,你把这些大唐人想的太厉害了,他们不过是一群只懂得扒皮抽血的蛀虫而已,有什么值得我们忌惮的地方吗?除了那唐皇帝有些手段之外,大唐之内……也就没有谁能让吐蕃忌惮了。”
  “那大唐的天将军,三年前消失的秦天朗,不得不防备。”
  气氛陷入安静之中,达尊的眼中露出一抹惊慌,就算此时已过去了三年,那道身影依旧让他心有余悸。
  虽然他没有亲身参加那一场战争,但光是听说就让他有种毛骨悚然的惧怕,那大唐的天将军真如战神降世,拥有万夫莫当之勇,三年前硬是凭借着一只饥饿之师打得吐蕃和吐谷浑的大军闻风丧胆。
  消息传入吐蕃之后,吐蕃举国震惊,赞普松赞干布下令撤军之后,才结束了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如今三年过去了,吐蕃人一听到秦天朗三个字依旧心有余悸。
  过了良久,达尊低头说道:“大唐的天将军已经消失了三年之久,说不定经过三年前的大战已经重伤死去,已经……不足为虑了。”
  李世民和秦天朗之间的纠葛乃是大唐最高机密,别说是达尊了,就算是大唐的五姓七宗都不见得能知道秦天朗的消息,所以时至今日,实际上知道秦天朗隐居在首阳山的人并没有多少。
  “虽是这样说,但我总有些不祥的预感。”娑真说道。
  达尊神色一怒,道:“这是尼雅氏千载难逢的机会,你知道要是我们把控住了白盐之后,会给尼雅氏带来多大的收益吗?我看你就是太过悠游寡断,遇事不决必受其乱!”
  娑真闻言,想到了白盐的价格,那是比粗盐和青盐还要低廉的价格,慢慢的,心中仅剩的一丝担忧也被不断膨胀的野心吞噬……
  思来想去也想不到哪里会出问题,估计真的是他想太多了吧。
  如今的大唐内外交困,而吐蕃的实力则是与日俱增,一增一减之下,大唐又能翻出什么浪花呢。
  “既然这样的话,那这件事就由你来决断吧。”娑真望着达尊说着,又道:“如果今后真能把控白盐的话,我会向族里申请,将我麾下的一万士兵都抽调出来,给你充当护卫。”
  “哈哈哈”达尊心情大好,“这些都好说,趁着大唐的世家都没有发现白盐,我们要尽快动手,明日……不,现在就直接启程,前往渭源县,用重礼将制作出白盐的人拉拢过来,最好是能让其归附吐蕃……”
  娑真点点头,知道此事重大,便出了府邸,开始调集府邸之内的随从。
  此次前来,娑真带了两千名亲卫,大半都处在运河的货船之中,看守货船上的粮食,跟随来府邸的只有三百人。
  准备的过程很快,达尊带上了一些银两之后就骑上快马往渭源县方向进发。
  银两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粮食,在饥荒年代,他相信没有人能拒绝粮食的诱惑。
  ……
  “大人,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吐蕃商人达尊。”李氏盐坊之内,一名杂役跪在地上禀报道,其前身也是流民。
  安然坐在案桌前,正在结算昨日的账,听到这话露出沉思。
  “达尊?他来这里做什么?”
  对于达尊,她也有所耳闻,知道对方乃是吐蕃最大的商贩,背后有着吐蕃王室的影子,虽说不是正式的吐蕃使者,但拥有的分量可不低。
  “帝师果然料事如神,事先就已经猜到了吐蕃商人会前来,白盐的丰厚利润足以令所有人为之眼红……”
  安然又想到之前帝师暗中给她吩咐的任务,虽然不明所以,但会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
  “既然达尊前来,那就见上一面吧。”安然说着,身上散发出一股尊贵的气质。


第83章 我会给出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
  装潢古朴大方的盐坊之内,达尊坐在客位上,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