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改造-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家曾经还是葛家的政敌。”
“嘿嘿……有点儿惨了。”
“这还不是最惨的,他儿子好像也不是他的。”
“……。”
沈余真心是觉得葛元丰很惨了,“……他之前就不知道他儿子不是他的吗?”
问完,沈余就觉得自己说了半天的废话,要是真的知道,葛元丰还能白给人养儿子不成?
其实应该也没有养多久,小时候的娃娃感觉都差不多,就是绿帽子这点儿有点儿难了。
“你说,他家这样,不会就是他媳妇告的密吧?”
慕景摇头:“就是没有他媳妇,葛家也落不着好,他家犯了大事儿。”
慕景虽然没有说,但是像葛元丰家这样的,一般的罪也不至于牵连妻儿老小,最多流放。他从人牙子手里买人,这事儿就能看出来他们家犯的事儿不小了。
沈余也就唏嘘了一阵,之后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倒是工厂这边,葛元丰回来了,卖高档香皂就能排上日常了。
不出意外的,高档香皂卖得很火。说实话,沈余虽然觉得那些花皂和香皂卖八十文一块很贵了,但是这只是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说贵。但是在真正的有钱人家里,八十文钱根本算不得什么,就是最便宜的胭脂,也要七八十文钱一盒。
所以,香皂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就是太便宜了,有些人知道哪怕这是好东西,也是不会用的。
所以,葛元丰的高档香皂定价就是四两银子一套,一套只要四盒,四种味道,还用礼盒装好,上面还雕刻了好看图案。
沈余起初的时候,听见这个价格很是惊讶了一番。店铺开张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坐着,亲自把这收银那里,他还在想着,这么贵,肯定卖不掉。
但是事实与他想的大相径庭,高档香皂出乎预料的好卖,而且一买并不是只买一盒。而是两盒、三盒……的买。
沈余问葛元丰,“这是怎么回事儿?”
葛元丰但笑不语,让他就坐这里看着,后来他总算知道怎么回事了?
肥皂洗衣粉虽然有销售到别的地方,但是高档香皂只比这里有卖,这个时候又临近年关,这种礼盒装香皂拿去送礼都是可以的,相信有很多有钱人家的小姐都爱。
而且这里是县里,有钱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稍微宣传一下,生意这不就来了。
那两天,沈余收钱,真的收到了手抽筋。
如果不是工坊里面的人太少,香皂做的不多,沈余敢保证卖得还要多。
有了这么一次成功后,葛元丰还想着把胭脂水粉一起做起来。沈余是只要能够赚钱就行,并不在乎他们做什么?只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就好,随他们折腾。
夏荷出身不好,虽然长了一张好看的脸,但自己也很努力钻营。葛家主母爱这些,也爱自己动手做,身边的人自然也要跟着,主子干一会儿累了,剩下的就是她们这种下人代劳了。
她原是葛家夫人的贴身丫鬟,虽然后来被踢给了葛元丰,但是之前一直都是在葛夫人院子当差的,这些更是手到擒来。
有了肥皂在前面做例子,很快,她就做出来了口红,那是固状的,不再是那种唇纸。做是做出来了,但是有些易折,用起来还没有唇纸好用。
夏荷不懂,但是沈余他知道啊!他虽然没有用过口红,但是她用过唇膏呀!
所以,大启的第一管口红就在康帝三十二年春天的时候诞生了。
章节目录 第 160 章
慕景收到回信; 说那些人要到两月的时候才会到。
沈余虽然有些失望; 但是也知道这个急不得。起码; 给了他具体的操作时间不是?
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 将前世的那些能搬过来的商品都照抄了过来; 什么豆腐乳、豆豉、辣白菜、腐竹、豆丝、酱菜……
美食也没有放过,手抓饼、烧烤、炸鸡、红薯干、葱油饼、麻辣烫、关东煮、烧饼、鸭血粉丝、薄皮云吞……
虽然有很多种类沈余不知道; 但是他手底下有人啊; 左右调料不都是那些样子,能还原个七分味道就成了。
这一通忙碌就是一两个月; 快二月的时候; 沈余总算等到了那些人。
这是第一批; 一共有200人的样子; 还有100多人; 大概是在半个月之后到达。
沈余等这些人都快等到两眼欲穿; 可算是把人盼来了。葛元丰这个丧心病狂的工作狂,看见高档香皂胭脂水粉有市场; 于是就将他那四十几个心灵手巧的妹子给要过去了。他这个见钱眼开的; 为了那高额的利润,也很狠心的将人给送了过去。
导致现在,玻璃工厂那边,也就只有苦哈哈的20来个人,还是工坊这边记了号的临时工。
如今这200多号人对他来说,简直就像天降甘露――及时雨啊!
第一天人一到,沈余就让慕景给他们讲了一下规矩; 然后带他们吃了饭,入了宿舍,第二天就开始干活了。
沈余这样,那些人反而没有了,在路上的忐忑。东家需要人,那可是好事啊!证明他们暂时是有活路的,他们不怕干活,就怕没活干。出去十几年,家里早已经没有了,他们都容身之处。更何况他们现在身体出了问题,也不愿意给家里人拖累。
还有,昨天可是听慕管事说了,一天二十文钱,还包三餐。就是要签保密协议,不能将工厂里面的任何消息泄露出去,他们没有意见,直接签了。
两百零五个人,身体腿脚多多少少都有点儿问题,但是问题都不大,一般的活儿都能干。
玻璃厂这边,留了一百二十多人,洗衣粉厂里,安排了六十多人,剩下的人都去了橡胶轮胎这里。
这些人都是从兵营出来的,身上戾气有些重,慕景自己亲自去看着。人是余哥儿看他的面子安排进来的,要是不注意出了什么事情,面子丢了是小。余哥儿要做的事情耽搁了就大了,随着百货大楼的建成,慕景能够感觉到沈余的紧张与兴奋。
现在的橡胶的产量比去年多了十倍不止,去年末已经能够大面积的出胶,但是人手不够,沈余还是只能按以往的数量来。
现在人手够了,产量不就的上来了?产量上来了,自行车的产量也就上来了。
现在正是二月,沈余掰着手指头算,距离系统规定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两个月时间,是该考虑百货商场入住商家的问题了。
这事儿,沈余原本是打算把这件事情交给何忠的,但是葛元丰举荐了他们家以前的那个管家。
之前他还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
但是面试一过,沈余肠子都悔青了。多好的一个推销人才啊,嘴皮子才利索呢!
以往那老人家都是在工厂管着各种材料的活计,与沈余打交道的时间并不多,都是葛元丰在打交道,所以沈余到现在也才知道他有这么一个本事。
后来一想也就明白了,李海弟在葛家坐管家,应付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人,官家子弟应付得来,商贾人家也照样要打交道,没有点本事,怎么做得好一个大管家?
沈余知道李管家有这么大本事之后,就打算重用他,但是回头看见他有些花白的胡子,良心有点稍微过去不了。回头,他就把柳四扔了过去。
光他们东林本县那点儿商家肯定不行的,于是,把这边的所有事情安排好,又收拾收拾行李,带着自家男人去了岭南那边。
说起来也是他运气好,过不了多久,今年的岭南坊市第一次开市,到时候人肯定多,商品也肯定也多,到时候把那边的人忽悠到这边来的几率就更大了。
说起来他的运气还不错,去年的时候,肥皂洗衣粉打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今年他们才到,就有人注意到了他们。
沈余还是去了去年那家客栈,那老板对他还有些印象,“哎,我记得你,你是带走小四的那人。”
他并没有问柳四过的好不好?因为柳四到了那边之后,偶尔会给他寄信寄东西过来,都是些好东西,他们这边没有的。还说起了,他在那边颇得东家的信任的话。一看就过得十分如意,比这边还要自在许多。
“老板,生意好哇!”
老板亲自把他们带了上去,一边乐呵呵地说道,“托您的福,还成还成。”
他们赶来的时间有些晚了,还有两日就到了开市的日子。
他们赶过来多用了几日,他们用的那边,都知道,马车走水泥路是不如像橡胶胎走水泥好走的,所以多了几日。但是人没有那么累,一路上倒算得上是游山玩水。
他们休息了一日,然后第三日便去了坊市。
他们带的东西这次就比较多了,什么温水瓶、辣椒酱、调料粉、豆腐乳、豆丝、腐竹、酱油……还有他们家的特产肥皂洗衣粉。
这次带的东西更多,沈余挑了一个稍微大些的摊子,交了800文钱,算是摊子的使用费用。
去年他们都在外围,才交了100文,这次也就是靠前了一些,居然要800。沈余暗暗骂了他们一句鸡贼。
跑在他不是为这赚钱来的完全就是为了这边的人脉,所以这800也花得值。因为里面的商家更大更豪华。
沈余让跟着他们来的沈老四看着摊子,他就拉着慕景去了别的摊子。他主要去的就是那些有特色商品的那些摊子,比如沿海那边来的商人,又或者是北边来的那些。
但是结果有些不如人意,他们听了沈余的计划,并不太感兴趣,倒是同意送货送到东林去。
其实,沈余是不想操心这个问题的,他本来的打算就是把店面租给人家,然后自己就当个收租公好了。但是人家不给他这个机会,最后,沈余留下地址,让他们送货送到东林县去。
一连谈了七个商人,最后只两个人同意去东林看看,至于同不同意在那边开店铺,之后再说。
沈余又连续走了几遭,最后回去的时候,身后跟着五个商人。
沈余他们在前,也没有,要等那些人的意思,留下沈老四当向导,然后两人快马加鞭回了东林。
距离系统给的时间,还有20来天,他得回去看看商城的情况,如果有什么要整改的,也尽快做出改变来。
先去李管家那里确定了,要进驻的商家,然后才来到百货商城这里。
大楼的整体结构都差不多了,玻璃也都安好了,地上也全部打成了水泥,就剩一层抹灰。
沈余又去看定的那些柜台,确定都差不多以后才放了心。
这个百货商城是半圆形状的,这个时候没有灯照明,只能借用自然光照,这样子就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证光照充足。
楼梯也修了四个,两上两下,只要不是太乱,不会造成人员拥挤的。
沈余做好这些,就等着涂白灰,安放商品了。
徐师傅看见他十分高兴,老远的就跑了过来,本来还想热切的拍拍沈余的,结果看见他身边站着的两个侍卫,仿佛想起来了,什么似的,行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礼:“见过侯爷。”
“无须多礼。”
沈余把人扶起来,“你们这都忙活完了?”
“完了完了,就剩最后的抹灰,我们加把劲,十天以内就给弄好。”
沈余满意的点点头,“信得过你们的。”
然后又看见旁边的那栋小楼,那栋楼已经建了起来,他修的是宿舍样式,每层有无数个单间组成,一层有两个厕所,一共五层,加起来有120个房间,算是他员工的宿舍。中间分成了两部分,男女各一半,如果有夫妻的等以后再做打算。
“这栋小楼里面也要刮白灰,等这些工程完了,我先给你们一笔钱,然后等我这边忙过了之后再算总账。”
这才是徐师傅想要听到的话,他倒是不怕沈余赖账,但是下面的兄弟们也要吃饭,这个工程一做就是近一年,中途也就拿了五两银子回去,大家都有些担心。如今,沈余肯明着挑出来,那他也就可以把这个消息告诉下面的兄弟们了。
徐师傅说十天就是十天,一天都不带多的。
时间一到,不光是墙壁抹白了,地上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十分亮堂。
沈余先给了他一千两银子,让他给下面的兄弟们分一分。一千两银子是肯定不够的,沈余也没有算过,具体差多少,他现在也没有时间,只能等商场这边开张过后再说。
这边弄好,沈余就让人通知那些要来的商家,赶紧把东西搬过来,准备迎接开张。
绝大多数都来了,但是也有几个临时毁约没有来,这个时候他也不太在意了,他也找不到候补的人员。其实,他心里觉得那些不来的人,之后肯定会后悔,因为他的广告打的很广的,东林县里的所有镇他都有请人宣传,说书先生,那里他也给塞了银子,让他打个广告。
到了那天,不光百货大楼这边会十分热闹,相信整个东林县肯定会十分热闹。
章节目录 第 161 章
“场地弄好了没有?”
“人都齐了?”
“炮仗准备好了?”
……
终于; 百货商场热热闹闹的开了张。
四月初九; 是请师傅算过的日子; 最近最好的黄道吉日了。这天; 天公也作美; 晴空万里,虽有一丝暑气; 也很快被吹来的凉风驱散。
不得不说; 这日子选的还是挺好的。
沈余搓搓手,已经准备数钱数到手抽筋。这里面; 东林县发展很快; 他的厂子和民生商行都在大量招收人手; 地里的粮食收获也很不错;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余钱。
手里有了钱; 人们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买买买买; 当没有良田可买,又出现了一些实用且实惠的东西; 这个时候人们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双手。
沈余也是鸡贼; 他还搞了一次员工福利。他打印了一些九折券、八折券,他名下的店铺都有,给他手底下的所有员工都发了一张。他们采取的是抽奖制,一人三张,能去他名下三个铺子去买东西都算九折。至于能抽到哪个铺子,就看他们的运气好坏了。可不是这样的吗?面条的九折,有肥皂的九折多吗?又温水瓶的九折多吗?
沈老四看见他这样; 让他把家里的调料和蘑菇也都加上。因为作为曾经没钱的一伙,他深深的明白,有些时候便宜一些,就会有很多人买。
沈余也知会了刘二郎一声,于是三人都搞了一批八折券和九折券。比如说什么买了多少,就能抽奖,抽中了下次来买就是八折九折。
打得就是这么主意。
刘二郎去年买的红薯不多了,今年就组织了他们村和附近几个村的人种红薯,他一文一斤的收,明年红薯粉的产量会加大不少。
不说这里,话头又回到了百货商场那边。
沈余的百货大楼修了近一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只是不知道修来做什么的?如今,消息一传开,大家就忍不住去看热闹。
那么大一个建筑,加起来都有半个县城那么大了,对他好奇的人不在少数。
初九才开张,初七初八就有人到了县里。这个时候也不是很忙,地里都忙活的差不多了,人们也有这个时间,到处走走。
说是初九开张,初八人们就把摊子摆上了,小吃摊子也已经支上了,清一色的蜂窝煤炉子,伸缩桌,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统一制式。
这些都是沈余训练了两三个月的人,找的也是附近村里的人,他给说了做法,愿意学的就到他那里去报名,然后帮他干三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