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改造-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余当即就又回了村里,拖了二十个炉子来,又拖了一千个蜂窝煤。
“这是这段时间的了,如果要下次,那就只能等一月后了。”
蜂窝煤不太挣钱,他算过了,炉子一个卖的六十文,蜂窝煤一个2文,就是卖一个炉子,1000个蜂窝煤也只能挣半两银子的样子。
沈余觉得做蜂窝煤劳心劳力,也挣不到什么钱,就准备卖出去。
沈老头看得开,“你怎么卖?”
“随便给点儿银子,我得把工人的本钱起来啊。”沈余还给了那师傅二十两银子呢!
沈老娘犹豫了一下,“你准备卖多少钱?”
“五六十两随意给,够我保本就成。”
“你有你有人选了没有?”
沈余摇头,“没。”
“那你等两天,我去给你找个人来。”
沈余还有些诧异的看着沈老娘,“娘,你认识什么人?咱们村子里的吗?”
“不是,你小舅舅。”
沈余皱了皱眉头,他舅舅这个人,他不太喜欢。那人是沈老娘大伯家的孩子,后来他亲舅去后,过继过来的孩子。后来沈家发家后,也曾缠上来过,不过,沈老娘对他没什么感情,没有讨到好,也就灰溜溜的走了。
“不是他,是我娘那边的一个亲戚,算是表舅,你见过的,很小的时候,还给你买过糖。”
沈余回想了一下,没有记忆了,“记不起来了,不过那人人品还行吗?”
“人品还成,后来也是去了战场,瘸了一条腿回来,我也是才知道的,因为那条腿的关系,年纪一大把了,连个婆娘都取不着。”
“就是他可能也没钱,不过我从我和你爹的私房里面给你,你就不要给他提起了。”
“成,其实做这个也算简单,最重要的是那个模具。我把模具的给你,方法写给你,你直接带过去就成。至于钱不钱的,那也无所谓。”
得了沈余的准话,第二天,沈老娘的卤菜铺子都没开,就跟沈老头出了一趟远门,第二天带回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儿啊,这是你小舅舅。”
“小舅舅。”沈余从善如流的喊人。
沈老娘娘家姓高,她的表弟就叫高野。
名字虽然野了点儿,但是是真的挺老实的,看见沈余,就笑到,“这是小五?差不多十四五年没有见过了吧!”
沈余心想,怪不得不认识,那个时候他才四五岁吧!
章节目录 第 150 章
简单的叙旧过后; 沈老娘去做饭了; 留下沈老头和沈余跟高野谈谈。
这个时候; 沈余才知道高野看着年纪很大了; 其实也才三十四岁。
大抵是之前沈老娘就跟他谈过一些; 高野也没有左顾而言他; 实实的说了; “我知道是表姐照顾我; 你想这法子肯定也是不容易,好好留着,也能挣些银钱。”
沈余看了沈老头一眼,沈老头也是不太好意思,他这人有点话唠,看见人,总忍不住给人唠嗑起来; 而且是天南地北的说; 这样下来一天也说不到正题。
“是这样,老五他有生意要忙,活儿又杂; 就想交出去几样,这不就想到了你嘛!”
经过沈老头这么一解释,高野算是明白了; 知道了之后就开始谈价钱了,沈余不想要钱,但是高野要给。
最后意思意思的收了三十两。
又是熟人; 沈余干脆的将工坊那边打煤炭的工具和模具通通给送给了他,又派了当初制蜂窝煤的师傅去教导。沈老娘心疼他,就让他把制好的蜂窝煤运过来放在她这边的后门处,她顺带也帮着给卖。
这事安排好,沈余也就没有多放在心上。他想着,这边的商品还是太少了些,有没有什么简单制作又不复杂的东西。百货商场制作那么大,可别到时候里面没有多少商品了就闹笑话了。
不是沈余吹,就是县里所有的商品都堆积进去,这商场可能塞不完。
不过,还真让沈余想到几样好用又实际的东西。
第一种就是搪瓷制品,什么搪瓷杯、搪瓷盆,那都是□□十年代十分受欢迎的。
还有就是玻璃制品,工坊那边的玻璃制法已经初见成效,制出来的玻璃杯玻璃瓶已经没有什么瑕疵了。
其中还有一种,那就保温瓶。虽然二十一世纪后,有了饮水机这种方便好用的东西,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保温瓶他在农村或者一些家庭里面依旧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但是还是少了,说是百货百货,没有一百件商品,沈余都觉得拿不出手了。要不,找些商家入住进来?什么南来北往的东西,皮子、海货、北边的奶制品、牦牛肉干……
不想不知道,一想还是要有商机的。
不过,沈余并不打算全部由自己动手,他去找拥有这些渠道的商人,让他们把东西放这里面卖,沈余不干涉价格,他就只做到出场地的作用。沈余也不怕,他的打算是试用一个月,之后就开始收租。
想想包租公的日子,沈余觉得他会乐醒。
说到包租公,沈余想到了房产行业,都道这个行业是暴力,不知道能不能行?
随即沈余就摇头了,这地方的土地管理算是严格的,寻常人家也就只得一块宅基地。而且,良田不能用来修建筑。如果买荒山倒是可以,但是修建好以后,价格对于百姓来说太高,地方又小,还没有那几分自留地,可不能小看这自留地,一年也产出一家吃的蔬菜。有些荒年,地里粮食不够,就靠那自留地的粮食了。
有钱人家,谁又没事儿跑山上住去?
沈余想了一下后,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当下还是把这个百货商场弄好再说。
不过,到时候旁边也可以盖上两栋楼,租给来往的商人也可以。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有些太早了,耽误自己是忙着怎么赚钱才是。
洗衣粉和肥皂都是属于比较低端的消费产品,推广开也是比较容易的。就是东林县的市场还是太小了,慕景就带着人去了府城。府城人多,相对的消费水平应该就更高,洗衣粉或者肥皂在那边应该也更有市场。
慕景带的是王有粮两父子过去的,既然要培养人,那究竟培养眼前的就更好了。王有粮是没有办法,但是他的儿子正是接受能力强的时候,现在培养就刚好合适。
沈余等了半月,慕景终于回来了,随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三人。
“这几位都是账房先生,还有一位是请来坐镇镇上的,我打听过,人品不说有多好,还是信得过的。”
“这些你决定就好了。”沈余打量他们一眼,然后又把视线放到了慕景身上,“这次你过去事情办得怎么样?最近都不走了吧!”
“嗯,解决了,到时候直接把东西运过去就行。”
沈余拉着慕景,“那他们先安置在哪里?”
慕景回来的路上就想过了,“他们在这里呆不了几天,就先住厂房那边,然后谁该去什么地方就该去什么地方。”
“那好,我们先去吃饭,就去那边的大酒楼。”
把人安置好,沈余就拉着慕景回了家,差不多有20天没有见面了,有外人在沈余表现的还不明显,就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沈余就差整个人都挂在慕景身上了。
“快说,想我没?有没有在外面找小妖精?”
慕景好笑的拧了他的鼻子一下,“你在哪里看的奇奇怪怪的东西?都在想些什么呀?”
沈余小脸一红,那肯定是前世那些奇奇怪怪的呀!
“你是不是又看那些小话本了,别信上面的东西,你男人都忙得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了,哪里有空去找那些小妖精呀?”慕景挑起沈余的下巴,“再说了,谁家的小妖精长得有我们家余哥儿好?”
沈余被突然这么一撩,整个人都像煮熟的虾子一样,噌的跳开了,“我去给你热水去。”
慕景看着一瞬间跑远的人,捻了捻手指,仿佛刚才那光滑的触感还停留在手上一般。
慕景回来,两人又如胶似漆的过了一段时间,虽然也是县里镇上的两头跑,却并不让人觉得累。
镇上的铺子打了重修,就差刷墙面儿了,这个铺子沈余打算用来当批发用的,以后有人拿货就不必去厂里,直接从这里铺开来就好。
所以,这个铺子后面修了很大的一个仓库。沈余让人做了放火措施,又请了看守的人。
对于慕景请回来的几个人怎么安排,慕景跟沈余商量了一下,这几人都算是有些经验的,如何中那样,能够直接派上用场。
说实话,这几人还算是给沈余帮了忙了,现在所有的厂里的账是暂时由大少爷管着的,他早就说了要请个账房先生了。然后县里的那个店子的账,是由何中管着的,也用不着账房先生。但是镇上的那个开起来,那账房先生就不可避免的就。
沈余很快就做好了决定,将几人的位置安排好。
然后就说起了还要做其他的事情,“烧制玻璃十分顺利,也打算让他们把保温瓶做出来。”
“你之前不是让他们在做钢筋吗?你又个安排事过去,他们忙的过来吗?”
沈余听到慕景这么问,立马哑火了,“这事的确起不来,但是不找点儿事情做,我就会乱想。”
“那不如我们去看看岭南坊市那边?你不是想打那边海货得主意吗?不如趁现在有点空闲了正好过去把事情办了。”
“那我去问问老四,岭南的坊市是多久开一次?”
“你说岭南的坊市啊,三月一开。”沈老四好奇的问,“你想去岭南坊市?”
“嗯,我去看看那边的情况。你要不要去?”
沈老四摇头,“你看我店子里像是很闲的样子吗?”
沈老四的调料铺子不是特别大,里面摆放的都是瓶瓶罐罐的,里面都是调料粉末,平时候上面加了盖子,是用勺子计数的。多少多少钱一勺子。
生意勉强可以,赚不了多少,但是够花销了。
“老四,到时候百货商场开业,你要不要到那里去试卖一下?”
沈老四大抵知道他很忙,具体做什么也不太清楚?问他,“百货商场是什么?”
“就跟岭南坊市那样子的,卖日常百货。”
“你怎么还弄个坊市出来,你还别说,坊市里面卖东西就是比寻常时候快。”
沈余心想,半个月才开一次,能不快吗?
他也知道沈老四是误会了,但是没有解释。以前,人们为了百货商场,可是大老远的都要跑市里面去。
“来,我把地址告诉给你。你们照着路走。”
沈余告别沈老四,有跟沈老娘他们说了一声,然后就开着车走了。
这次,两人开的是三轮车,加了敞篷那种。三轮车跟自行车的速度其实差不多,用的劲儿其实相差不大,但是三轮车有一个自行车比不了的优点。那就是里面能放许多东西,比如换洗的衣服,干粮,轮胎,打气筒,他还顺带带了一些洗衣粉,肥皂过去算是去打广告的。
两个人都会骑自行车,一路上倒也能换着来,可比牛车驴车快多了。
二十五日的路程,他们四五日就到了。
“哎,总算到了。”
别说,沈余骑着三轮车,沿路被路人看稀奇看过来的,到了这里,他们被人围观,一点都没有紧张的感觉。
岭南一直被称为岭南,其实它的名字并不是这样的,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南溪,旁边有条很美的溪水。
章节目录 第 151 章
沈余之前一直听说岭南坊市的名气特别大; 以为这也是个繁华的小镇。但是到了地方一看; 沈余觉得还不如他们东林呢!
而且这地方的建设也不太行; 水泥路修得还没有他们东林快。吐槽完; 沈余就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通病:无论是谁; 走到外面都觉得自己家乡是最好的。
慕景和沈余在打量四周的环境; 四周的人也在打量着他们。他们这身装束; 很大可能就像是那些要过来行商的人。
恰好此时也要到了坊市开启的时候了; 现在正是五月十二,下一次坊市再开就是五月18,还有六日。趁着还有时间,两人打算好好逛逛这边的集市。
“两位是冲着坊市过来的吧,要不要住客栈?”
沈余点头,“嗯。”
“那就没错了,我们云来客栈; 可是整个南溪最好的客栈了; 新修的客栈,服务也是最好的,有热水吃饭也可以送上去; 关键是住一晚才两百文。”
沈余都快不认识便宜这个词了,在东林县他们住一晚也不过才100文。
“两位可别信他的,他们都说的是有热水; 他们的热水是要收钱的,饭菜也是会收钱的,还不如我家; 我家给提供热水,不要钱,包一顿早餐,也才188文。”
最初那个人不干了,“罗二麻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说好的公平竞争,你岔进来做什么?”
“说的谁不是公平竞争一样,我家便宜,客人愿意来我家,是客人的事情,有本事你家也便宜点呀!”
……
沈余无语的看着已经准备骂起来的两人,跟着后面出现的小二走了。
“客人来我家,我家也是提供食宿,不过都要收钱的,要吃什么,你自己点,我们做。房费这只120一间。”
沈余两人并不是冲着钱多钱少来的,无所谓住哪家?就跟着那小伙计走了。
沈余他们要住上八日差不多,就定了八日的房间。
然后把自行车交给小伙计,“这东西你放好,不许给人碰了,要是这坏了,你们这边也没有会修的人。”
“你这是什么?跟牛车不太一样?”
“这个啊,是我们东林县的特品,民生商行出来的新物品。你们知道脱粒机吗?就是民生商行出来的。”
听到沈余这样解释,那小伙先哦了一声,想起来了什么,“你说就是那个民生商行是吧,那边是不是有种两轮飞车的,跑的,贼溜贼溜快。”
“哎呀,不对呀,你这还是三个轮子的,是不是比两轮飞车跑得还快?”
“差不多,不过咱们这个还能拖货。”
“看出来了,客人,你这种贵不贵的?我们这地方还没看见过呢!”
“贵吧!我不太清楚,我与那商行的东家熟识,得了这么一架。”
小二闻言,眼里就闪过羡慕。真好呀,居然跟民生商行的东家熟识,以后是不是两轮飞车随便骑?
对的,没错。小二的终身目标就是能买一架两轮飞车。
沈余他们来的时候也不算很早了,大概也就也要到傍晚的时候。也就没有出去逛,让小二他们送了热水来,随意弄了一些吃食就睡了。
到了第二天才出去看看。
沈余见昨天那个小二顺眼,这里也不算很忙的样子,就给了客栈老板一点儿银子,将这小伙计带出去当向导了。
小伙计是当地人,对当地的事情特产之类的了解的很多,什么东西有名、好坏什么的了解的比较全面。
比如说,沈余想要买不布,小伙计就会给他指名说那家哪家好,便宜又实惠。沈余要想吃什么特别点的,小伙计就指着他们这边的酱豆干说,这是他们这边的特产,特别便宜,好吃,能当零食也能当下饭菜……
沈余觉得这个钱没有白花,这小二能说会道的,觉得弄去百货商场那边是当个向导完全是可以的。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还要再看看这小伙子的人品如何?
就这样走了几天,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