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改造-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麻烦大哥了。”
“大哥,牛棚还有这牛的地儿吗?老四不是买了驴子回来?”
沈老大才想了起来,的确如此,他们家牛棚不大,但是前些天沈老头买了一头牛,今天老四又买了驴子回来,就不太好安置了。
“就绑树桩子上,等下慕景走的时候就顺道牵走好了。”沈老头说。
刚走到堂屋,沈老娘已经把饭菜都端了出来,“儿啊,你们回来了?饿惨了吧,娘给你留了大米饭。”
沈余嗅嗅空气中的香味,三两布朝饭桌走去,“娘,这什么味儿?好香。”
“炖的大骨头,你二嫂子去买的,老大一扇,也没花几个钱。”沈老娘麻利的添了三碗米饭,递给沈余他们三个,然后拿起沈余放桌子上面的包袱问,“这是啥?”
“嘿,娘,这是我给你买的大镯子,你上次不是念叨着四伯娘那个大镯子好看吗?你看看我给你买的,那伙计都说城里老太太都爱。”
沈老娘心里高兴,又忍不住心疼钱,嘴里就忍不住念叨,“儿啊,你瞎花什么钱!”
“娘,小弟给你买咧,孝顺你。你快给看看是什么样的?可好奇死我了。”沈家其他人有些睡了,有些还没有睡,沈宋氏听见声音就出来了。
“就你心急。”沈老娘将包裹打开,入目的是好几个盒子,“怎么这么多?”
说着,就打开了一个盒子,入目的是一支银簪子,荷花形状的。
“嘿,娘,这个好看。”沈宋氏看了一眼,眼睛一亮,就想去拿。
沈老娘也由着她拿,又继续去看别的盒子,她念着儿子说的大银镯子呢。
沈余见了就提醒道,“娘,那个方盒子就是装桌子的,长盒子都是簪子,给小侄女还有妹妹们的。”
章节目录 第 61 章
沈宋氏当时一听就咧嘴笑了; 这簪子可 真漂亮,“唉; 这怎么好,小弟你可真疼小娃子们。”
沈余笑笑,继续吃他的饭。同桌的沈老头颇不是滋味儿; 儿子都知道给老婆子买大镯子带了,老婆子嫁给他多少年了,他也没想着给老婆子买个簪子带带。
“儿啊,这就是你说的大银镯子?”沈老娘从盒子拿出一个扁扁的银镯子; 有一指宽,上面印有锦鲤和祥云,还有福字; 看起来精致又好看。
沈余觉得买得很值,这镯子听小二说有一两多重,加上这么好的样子,也就卖四两银子,还挺划算的。
沈刘氏也回来,听见动静儿也出来瞧; 就看见沈老娘手里拿着个银镯子; 还怪好看的,“谁的眼光这么好,这大镯子多好看啊,娘,你快戴上给瞧瞧。”
沈老娘脸上的笑容掩都掩不住; 拿起银镯子就往手腕上套,沈刘氏见了,就去帮忙,“娘,来,我来给你套。”
“好看,银光闪闪的。”
“噗……咳咳……”
慕景赶紧拍拍沈余的背,递了一块帕子过去,“没事吧?怎么这么不小心。”
“老五,吃个饭也能给你呛到,这都几岁了?”
沈宋氏倒了一杯水来,,“小弟,来喝点水。”
沈余喝了一口水,说了一句没事,然后放下碗筷。
确定沈余就是呛到了,沈老娘放下心,“儿啊,你吃饭怎么吃这么多一点,吃饱没?”
“饱了饱了。”
慕景见他不吃了,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将碗里的饭扒光,沈余问,“吃饱了没?我给你添饭。”
慕景吃了两碗,已经饱了,于是摇摇头,“饱了。”
沈余站起身,“那我们走吧!”
“嗯。”
“娘,我送送慕景。”
“慕景,不再吃点?啃点大骨头。”沈老头还想招呼慕景再吃点,现在沈老头可是一点都不怕慕景的了。
“不了,我就先走,明天再过来。”
“那你慢走,路上黑,小心点。”
“嗯!”
“娘,这是啥?还金灿灿的,别是金子做的咧!”沈宋氏说着就想动手,这次被沈老娘一手被拍开了,她也怀疑是金子做的,深怕给碰坏了。
“娘,这是给你买的簪子,下面的小葫芦是用金子做的,绿叶用的是翡翠,主藤蔓还是银子的。”
尽管儿子这么说,沈老娘还是一把把盒子收了起来,哎哟,金子做的,这可老值钱了,可别给碰坏了。
“娘,什么样的?给看看。”
沈老娘赶紧把盒子朝自己面前一拢,开始分东西,“看什么看,老大家的,你也拿一只,这是给立春的,留着当压箱礼了,可别给吞了。”
“谢谢娘!”听到后面的,沈刘氏赶紧说,“哪里能啊?这都给立春留着。”
她说的也是大实话,如果是以往,说不得会暗自扣下,但是家里条件好了,也不差这簪子的钱。同时也想着,小弟一个大男人都知道给闺女买簪子当压箱礼,她这个亲娘还什么都没给买。这么一想,实在不该,明日是二弟妹干家务,她决定带大闺女去镇上看看,也给填两件好物。
“老三家的,这是你家谷雨的。”
分到最后,沈老四家没有闺女,沈老娘就说,“老四家的,回家闺女还没有出世,我给先收着,等生了闺女,我再给你。”
当了一回陪跑,沈江氏心情有点低落,听见沈老娘这么说,她哪里有不答应的,点点头,“麻烦娘了!”
“散了,散了吧!”
沈余跟慕景在外面磨磨蹭蹭半天回来,堂屋就剩下沈老头了,沈余问,“大家都去睡了?”
“去了,你也洗洗,早点睡,你发财叔家明天打鱼,你也去看看。”
“哦!”
……
沈发财打鱼这个事儿在沈村算得上个大事儿,女人小孩儿都围着看热闹,自觉水性不错的男人们都拿着自家的稻桶下去帮忙。
除了沈余和沈老大,沈家的几个兄弟都下去帮忙了。
沈余陪着沈老娘,就站在岸上看着,旁边走过来几个跟沈老娘一般年纪的妇人,看见沈老娘就往这边凑,“二嫂子,出来看热闹哇?余小子也在?不下去水里玩?”
“八婶子,四婶子,大婆。”沈余一一喊人,都是同一支的人,跟沈老头堂兄弟的关系,“不去了,我不太会水。”
“嘿,忘记了,余小子是个旱鸭子。”说着八婶子就笑了起来。
“哎哟,老二家的头上是不是带了个银簪子?”四婶子眼尖的看见了沈老娘的不对,沈余家有地有人,家境要说不好但是有村里最多的地,要说好,一年肉都吃不起几回。但是沈四婶他们家就不同,地不多,但是是村里最富裕的几家之一,就是要说家产,沈村长也没有他们家多,原因就是她儿子有出息,娶了镇上一家酒肆老板的女儿,常年都在镇上帮忙打理生意。所以她手里有一些好东西,心气儿难免会比较高。
要说她为什么会注意到沈老娘头上的银簪子,还是攀比心作祟。她儿子前阵子给她带了个大镯子回来,她就爱戴着到处显摆,见人就这么来两句,多少坏心是没有的,就喜欢看见别人羡慕的眼神,所以她会习惯性看人头上和手腕上有没有戴首饰。
由她这么一说,其他两个也瞧见了,“哟,不是银的吧!我怎么瞧见好像是金的。”
沈老娘心里自得,面上可没有表现出来,“簪子是银的,上面的葫芦是金的,就这么丁点的,不当事儿。”
“嚯,二嫂子你不得了了,好歹是金子呢?你看看我们村里,谁家有金子带,快说说,谁给你买的?”八婶子朝沈老娘促狭的笑笑,“别是二哥给买的吧?”
“我看八成是,我可听说了你家卖蘑菇赚了不少钱,现在这么一看,果然不假,连金子都能戴上了。”大婆的语气酸溜溜的,眼睛一直往沈老娘的头上瞧。
沈老娘一听,这可不得了,这几月来跟她拉家常的大嫂子二婶子的人不要太多,这语气她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儿,她可不敢由着大婆继续说下去,她敢保证大婆接下去八成是也是跟着种蘑菇,于是她说,“你们可说错了,这可是我家余哥儿给买的,美味斋的那个什么香菇酱吃过没?就是我们家余哥儿捣鼓出来的,那老板给了我们家余哥儿一笔银子哎,这孩子孝顺,拿着银子就给我买了这么个簪子,不光我呀!就连家里的几个丫头的都没少。”
四婶一拍巴掌,“原来这香菇酱是你家余哥儿做的呀!卖了多少钱?你是不知道,当时我们家铁生给我们家带了一罐子回来,说是花了300文,还只两斤的量,惜着吃呢,还是给吃完了!”
沈老娘心肝乱跳,一罐子300文,还只两斤,她记得胡掌柜送的一罐子好像都是三斤还是五斤的?要得要多少钱?
八婶子和大婆没吃过,就问,“那究竟是什么酱,酱不都是那股子味道吗?还有什么别的味道?”
“嗨,你是不知道,可香可下饭。”
沈老娘缓过来情绪,就说,“我等会儿让老四给你们都用一碗过来,这个也不太好做呢,费事儿还费料,得大半天,还得用大肉。”
“这么难得呀!那我更要尝尝了。余小子,你八婶子今儿就享你的福了哟!”
“好呀!该我孝顺八婶子你的!”沈余嗞嗞他那口小白牙,又白净又乖巧。
慕景在水里见着了,心里被像是小小猫爪子挠似的,痒痒的。
“余小子,慕景正看你呢!”四婶子捂住嘴,呵呵笑。其实心里有些不以为意,她一直搞不懂,沈二家已经发家了,沈陈氏也一向疼爱这幺子,怎么不给沈余娶个女子,反而让他跟一个男人结契,凭白遭人耻笑。
沈余回头,就看见慕景正看着他,然后举起手,手里正拿着一个大螃蟹。
“接着。”
沈村的人好像都习惯男人们往岸上扔东西的习惯,看见螃蟹来,全部不约而同蹲了下去,就留下沈余一个人傻愣愣的站着。
“啪”
螃蟹正正落在沈余旁边的草丛里。
沈老娘和着四婶子她们站起来,拍拍手,看看螃蟹,有点不自在的笑笑,“这慕猎户手还挺准哈!”
“是准,哪里像我们家那口子,不给弄一身泥,都不知道安生。”
烂泥塘用很多竹篱笆隔开了,沈老头和沈家其他几个兄弟都跟慕景都在一块儿,共用的一个稻桶,看见慕景这样,了然的笑笑,他们以前也跟慕景一样的,总喜欢干点这种事儿。
沈老头看看稻桶,里面装了不少鱼,都是一般的鲤鱼、草鱼、白鲢或者胖头鱼。
“爹,你给看,这是啥?”沈老二举起手来,两只手死死抓住一个黑色的大鱼。
“好家伙,这烂泥塘还有这么大的乌鱼!”
“怕不是得有五斤,怕是能卖个好价钱。”
“这沈发财赚了哇,这乌鱼就能值个一两百个铜板子!”
沈余看着这条大黑鱼,就想起了酸菜鱼,他上辈子吃过一家做特色酸菜鱼鱼的,就是用黑鱼做的,加上酸菜,那味道,沈余吞了吞口水,“娘,我们把这鱼买回去吃吧!”
……
章节目录 第 62 章
沈余提着两条黑鱼回家; 准备大显身手做个水煮鱼酸菜鱼出来。为什么是两条,原因很简单; 他提着他二哥捉到的黑鱼去找发财婶的时候,发现发财叔也捉了一条大黑鱼,只比他二哥捉到的要小一点。
起初发财婶还说不收钱; 是沈余硬说给的,开玩笑,附近这么多人呢!他一个不给钱,后面的怎么办?一人两条; 喂点鱼还不够本的。听沈老头的意思,发财叔家在这烂泥塘里撒的钱可不少。十多年也才赚了回本的钱。
杀鱼、清洗、切片、码粉……粉呢?没粉,鸡蛋清也是可以的; 沈余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摘葱、洗葱、切葱,抓酸菜……酸菜呢?没有酸菜,这个鱼还叫酸菜鱼吗?沈余一拍麻袋,才想起来这边好像不做酸菜,不管是东北的大酸菜还是川渝那边的泡酸菜都是没有的。
没有酸菜,沈余有点点的失落; 看着切好的鱼片儿; 又升起一点成就感,好歹是自己的第一次片鱼片欸,总不能浪费的呀!做不成酸菜鱼,那就做麻辣水煮鱼,幸好还有花椒; 只是茱萸的味儿始终不能和辣椒相比。
其实水煮鱼和酸菜鱼的做法和调料相差并不大,配料都差不多的。但是沈余准备食材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好像没有老抽生抽和豆芽……
这一刻,沈余觉得自己好失败,想想人家穿越的,两个月以内,不说酱油豆芽糖就是高度白酒就弄出来了!想想他都有半年了,他干了啥?种地、种地,种蘑菇还是种蘑菇,一点建树都莫得。
沈宋氏看了热闹回来做饭,看见院子里就沈余一个,就开口问,“小弟,家里丫头们呢?”
沈余摇头,“不知道,回来就见院子门关着,不见人。”
沈宋氏也没有当回事儿,觉得是出去玩耍了,才进去没一会儿,就传来她的声音,“小弟,今中午吃鱼啊?”
“嗯,二嫂,你多煮点米饭,等下慕景也在家吃,这么晚了,他一个人冷锅冷灶的不好。”
“知道了,给多煮一碗米,保准饿不着。”沈宋氏说着,还笑了起来。
沈余算当没听见,跟着去烧火,“二嫂,咱们家有绿豆没有?”
“有的吧?”沈宋氏有点不确定,绿豆只有猪拉稀的时候会泡一点给猪吃,种得比较少,今年每种,往年种的不知道还有没有。
“待会儿大嫂回来问问她,今年没种。”沈宋氏将锅洗干净,然后加水,“小弟,你要绿豆做什么?”
“发点豆芽试试,豆芽炒韭菜吃着不错。”
沈宋氏听到新出现的东西,眼睛就亮了,她可没忘记,上次小弟就随便煮了个酱就买了50两银子,这次这个豆芽能卖多少?
“小弟,这豆芽好做不?”
“好做,比蘑菇简单,就泡一天,然后放筲箕里面,上面给盖一张芭蕉叶,每天给它教几次水,记得别让它见太阳。”
“这么简单?”沈宋氏记得牢牢的,心想着等下就去试试,要是没有绿豆,她就去隔壁祥婶子家要两把,等明年绿豆下来了还她就是了。
“就这么简单。”沈余顿了顿,“如果是想要绿豆发得更粗壮,可以在上面盖厚麻布。”
没过一会儿,沈老娘跟沈江氏也回来了,闻到米饭香就往灶房来,“哟,你们都把饭煮上了,我还说你们没回来。”
“娘,你回来了,不多看会热闹,今年年底怕是不能捞鱼了。”沈宋氏有点点遗憾。
“太阳大起来,晒人呢!”沈老娘抬了跟凳子坐下来,她身上抱着小谷雨,觉得有点热,就对一边的沈江氏说,“老四家的,你去堂屋给拿个蒲扇来,我好像扔椅子上了。”
“嗯。”
沈江氏出了灶房,就看见沈立春还有沈梅带着几个小的回来,“立春、小丫你们上哪去了?一身汗水。”
“四嫂,你看这是什么?”沈梅把背后的筐子转了过来,里面装了大半篓子的黑紫色或紫红色的小果子。
“这是山捻子。”沈江氏拿了一个,然后问,“这时候还没被雀子吃光,这么多你们哪里摘的?”
“嘿,就那对面山上,贼多,我们捡着那没被雀子啄的摘!”沈梅笑嘻嘻的说。
“快回屋换一下衣服,我看都打湿了,换了等下我给你们洗啊!”沈江氏吃了两个,然后就让沈梅她们先回去,自己去堂屋拿了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