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明-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幼蓉听他抬杠,气得伸手欲打,“谁说不救我们了,只是让你别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
周秦川撇撇嘴,懒得同她争辩,救人之时谁能想到那么多,为了糊弄过去,另起了个话头问道:
“秦兄呢?怎么还没你们来得快?”
“秦大兄没见到,想是没在罢。”
“哦,那秦姑娘的二兄……”
苏幼蓉脑子灵光,同周秦川之间早有了默契,知道他问的什么,当即低声答道:
“那二兄虽不及秦大兄高大,但凶悍狠辣,却犹有过之,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话说得点到即止,但和周秦川交换了眼色之后,两人都更加笃定了秦氏兄妹的马匪身份。
同一时刻,被周秦川他们认作是马匪的阿失帖木儿和齐齐克兄妹二人,同样在不远处低声交流,几个心腹远远在四周警戒。
秦琪先把这几个月她在板升城的经历,还有此次被追杀的来龙去脉,简单地同阿失帖木儿说了说。
这些事情想瞒是瞒不住的,她也无意隐瞒,包括在也先那里也是如此,反正她恃宠而骄也不是第一次了。
阿失帖木儿刚才并未见到齐齐克,是在确认了手下消息属实后,方才亲率主力紧追而来,顺便把那些制造麻烦的人都给捉了。
那百十来个未经他准许就跟着齐齐克行动的士卒,阿失帖木儿本想惩戒一番的,不过想到若非他们,小妹的救命恩人就要丧命,也就罢了。
阿失帖木儿御下虽不宽厚,但也没有严苛到极致。
他跟着自己的蒙人母亲长大,对汉人不如秦博那么亲近,但因着秦琪的关系,却也不至于厌恶,何况此次全靠周秦川舍身,小妹才没有被人玷污,他还是很感激的。
“那些想打你主意的人都被我擒了,照你的吩咐,都堵上了嘴,不用担心他们会说出些什么不该说的话,你打算如何处置?”
待秦琪交待完,阿失帖木儿问道。
苏合与额乐他认识,知道这二人是阿剌之子,但他并未放在心上。
阿剌在阿失帖木儿眼里,也不过是父亲养的一条狗而已,何况是他的两个儿子,侵犯齐齐克,自是死有余辜。
是以对已被周秦川杀了的额乐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有黄金血脉的哈尔固楚克。
这样的身份,即便是他们的父亲也先,一时之间也是不能断然下杀手的。
“那些喽啰有什么好问的,全部杀了,一个不留,至于剩下那两个领头的嘛……”
秦琪此时也知道了那三个领头之人的身份,同阿失帖木儿一样,她在意的也是哈尔固楚克。
“阿赫(蒙语兄长),要不你先同我说说此次西征的战况如何?”
齐齐克想了想,换了个话头。
阿失帖木儿虽然有些奇怪,但他素知这个小妹的脑子比自己的还要好使些,此问必有缘故,也就毫不隐瞒地把西征战况给说了。
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大胜。
也先与狗头军师莫七坐镇乌苏克,以阿失帖木儿为主帅,伯颜帖木儿(也先弟)辅之,一路向西,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对手。
稍微有点实力的东察合台汗国,也没有支撑多久就俯首称臣了。
阿失帖木儿本以为西征获胜后就算完事,可以班师回军。
孰料莫七在得知东察合台汗国乃是铁木真二子察合台后裔,身具黄金血脉后,对此大感兴趣,在得知汗国还有个公主后,就更兴奋了。
莫七强烈建议也先,把东察合台汗国可汗卫思汗之妹哈尼木公主给娶了,这样一来,首先可以为他登临北元汗位预热,看看谁赞成这门亲事,谁又反对,然后一一算账。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旦哈尼木公主生下儿子,以这一脉作为也先的继承人,身具孛儿只斤和绰罗斯两家血脉,可以堵住草原上的悠悠众口。
也先一听,觉得甚妙,当即下令,命阿失帖木儿和伯颜帖木儿把哈尼木公主带到乌苏克,且迫不及待地就把事儿给办了。
也就是说,他们兄妹如今已多了个小娘。
除了娶哈尼木,莫七还建言也先,派人进中原入京师,放低姿态向明廷示好,为的是让大明在也先称汗之时不来为敌,那样压力就小得多。
为此,阿失帖木儿很不高兴,本来也先最钟意他继承家业,若哈尼木不久后生下儿子,那指望就不大了。
也先春秋鼎盛,再活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足够哈尼木之子长大成人。
第212章 出气
是以阿失帖木儿无心呆在乌苏克,也先才迎娶了哈尼木公主,好多事儿尚未了结,他就带了千余人马作为前锋,先行回师也失八秃。
因着西征大胜的缘故,他这些手下个个都发了财,金银自不必说,绫罗绸缎也掳了不少,好多人拿不下,就只能披在自己身上,是以千余人军容不整,没有多少瓦剌精兵的样子。
当然了,这个就没必要同齐齐克说了。
“这样啊。”齐齐克听了阿失帖木儿的介绍叹道,对如何处置这几人,还有怎样应付阿噶多尔济替儿子求婚二事,心中已有了把握。
正待同二兄分说之际,一个军卒经过外围警戒之人的首肯后,来到兄妹俩身边,结结巴巴地说道:
“阿失帖木儿闹言(蒙语大人),齐齐克哈腾,出……出事儿了!”
“出的甚事?”阿失帖木儿问道,并不上心,他又不瞎,眼见四周太平无事,丝毫不担心。
“那个与齐齐克哈腾一道的汉人小孩杀人了,杀的不是别人,正是闹言你让我们看好了,不可擅动的人。”
“谁?他杀的谁?”阿失帖木儿这才觉得有些不妙,赶忙问道。
“两……两个都杀了。”来人哆哆嗦嗦地回答。
“什么?!”阿失帖木儿终于失色。
那个哈尔固楚克乃前可汗脱脱不花的侄子,连他自己都不敢轻易下刀,怎的就被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儿给杀了?这不会是真的罢。
来人看他脸色,知道他不太相信,忙道,“在下所言非虚,闹言可自去查看。”
阿失帖木儿这才信了,当下大怒,一马鞭抽在来人身上斥道:
“废物!不是让你们看好么,怎就让一个小孩给杀了,还连杀两人?”
来人不敢躲,也觉得丢脸,无话可说,还有些委屈。
那么个小屁孩,看上去同齐齐克关系极好,谁会防备他,都当他是去看热闹,谁知道他不声不响地就砍了个脑袋下来。
等他们发现之时,那把奇形怪状的刀离第二个脑袋也不远了,根本拦不住。
“好了阿赫,咱们先去看看再说。”秦琪拦住阿失帖木儿。
她一听描述,就猜出闯祸的是小济,只不过她没有这个二兄那么慌张。
到得地头,只见仍旧打着赤膊的周秦川与苏幼蓉一道,正一脸无奈地站在小济旁边。
两人都不知该如何教训这小子,这几个登徒子确有取死之道,只是似乎轮不到小济来动刀,万一秦琪这个二兄想拿了他们做肉票,要点银钱呢?
一身白的唐丹在小济另一边,身上溅了些鲜血,看着两具无头尸身怔怔发呆,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看上去吓得不轻。
小济则不屑地嘟囔着,似乎对唐丹的表现看不上眼。
两个人头被阿失帖木儿手下拿在手中。
秦琪同阿失帖木儿凑过去,三言两语间,把事情弄清楚了。
原来小济北苏幼蓉撵开后,又凑到了唐丹那儿去,之后两人由侍剑陪着,在附近瞎逛。
逛着逛着,就逛到了俘虏所在,唐丹很快认出了哈尔固楚克就是除夕那夜奇奇怪怪看着她的人,还指给了小济看。
虽然没人同小济说过,男人想吃女人的目光意味着什么,但这小子事后还是从其他人的神色表情之中,猜出了那不是什么好事。
唐丹既被他视为好友,自然不容欺侮,再加上今日遭遇,都是拜这几人所赐,甚至连兄长都差点丧了命。
小济本就是有仇就报的性子,当下恶胆顿生,一个人跑到了那两个登徒子面前。
守卫的知道他同自家哈腾有交情,又见他人小个矮,根本没放在心上,就这么任其去了。
后面的事情大伙儿就都知道了,哈尔固楚克和苏合二人,被小济一刀一个剁了脑袋。
这小子不但有了经验,还担心会被阻挠,因此下手特别快,几个守卫根本来不及阻拦。
只是他这番胆大包天的行为,却是吓坏了唐丹,她根本没想到,小济所谓的帮她出气是这般出法。
别看唐丹力大,且专克小济,可她被其父保护得很好,还真没见过这种血腥场面,两个血淋淋的人头可把她吓坏了,被小济狠狠鄙视了一下。
阿失帖木儿很无奈,人都死了,他能如何?这三人本就该死,他难道还能杀了这几个汉人去给阿噶多尔济和阿剌赔罪?
那两人有什么资格能让他这么做。
就凭这几人救了齐齐克,阿失帖木儿自问也下不了手,这个小妹在父亲也先心中是什么地位,他清楚得很。
再说了,齐齐克也不可能同意,这善后之事就让小妹去操心罢。
想到这里,阿失帖木儿看向秦琪,分明一副快拿主意的模样。
秦琪笑了,说实话,她本就没有放过这几人的想法,不论是他们打算轻薄自己,还是差点害了周秦川的性命,都该死。
在得知西征情况之后,就更有把握了,哈尔固楚克一死,看他父亲还怎么提亲。
小济此举大合她的心意,小小年纪就敢拔刀杀人,更让秦琪欣赏。
“没事儿的,秦川哥,小济,杀就杀了,你们不杀,我也要杀的。”秦琪安慰道。
“你也要杀?”阿失帖木儿不解地问道,用的是蒙语,他听得懂汉话,但却不太会说。
“没错。”秦琪冲二兄点点头,然后吩咐军卒,“行了,把所有尸首处理好,别让人找到。”
“秦川哥,抱歉,我再同二兄商量点事儿。”复又拉着阿失帖木儿离开。
“阿赫,不用担心。”兄妹俩到得无人处,齐齐克开口劝慰,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西征大胜之后,也先有了哈尼木公主这张王牌,更向大明示好,称汗一事已是板上钉钉,谁都阻止不了了。
既如此,阿噶多尔济一家的作用就不大了,就算把他们家全都杀光,秦琪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即便也先要找个傀儡过渡一下,也可以用前可汗脱脱不花之妻,也先之姐,他们的姑母所生之子脱古思猛可来代替,同样是黄金血脉,且更好掌控。
第213章。明代的西域
简单介绍一下明代西域概况,方便大家了解本书这几章的故事背景。
本文所说西域,除了现今新疆,还包括中亚的一部分。
明朝时期的新疆,其实是一部完整的东察合台汗国史。
只不过明朝并没有用察合台来称呼东察合台汗国,而是简单粗暴地用它的首都名称来命名它的国号。
比如亦力把里、别失八里,给人一种很陌生的感觉。
其实不管怎么叫,都是东察合台汗国。
蒙古崛起后,成吉思汗吞并了西辽。
他将西辽故地一分为三,最大的一块分封给了自己的次子察合台,较小的一块分给了后来继承大汗的三儿子窝阔台,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被单独划出,直接归蒙古中央管理。
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新疆设立过三个行省,但都没有持续很久,分别被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瓜分。
元朝的势力也就退出了新疆中西部,只保留东部的哈密地区。
再后来察合台汗国吞并了窝阔台汗国,新疆进入了察合台汗国时代。
而元朝则继续领有哈密地区,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这一领土划分,也影响了后来的明朝政府对西域的领土主张。
元朝时期,元朝和察合台的关系非常差,双方打了几十年。
元末起义时,察合台汗国完全不把元朝当作自己的蒙古同胞兄弟。
看到起义军造反,它也乘机出兵打元朝。
后来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大都,元顺帝出逃,元朝就此灭亡。
元朝灭亡后,明朝一时还没有接管元朝的所有领土,乘这个机会,察合台汗国变本加厉地攻打哈密,企图并吞哈密。
看到察合台汗国如此丧心病狂,原本管理西域哈密地区的元朝肃王兀纳失里便投降了明朝,表示愿意为明朝镇守西大门,抵御察合台汗国的侵蚀。
明朝接受了哈密的归附请求,封兀纳失里为忠顺王,直接在哈密设立哈密卫。
从此后,兀纳失里的后裔均被明朝封为忠顺王或者忠义王,并由明朝派来的汉人充当长史辅佐外加监视。
这个半独立的附庸政权被称为哈密国或哈密卫,如果连同明朝在附近设立的其它六个卫所,这个地区也被称为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同大明以嘉峪关为界,明军基本上不会越过嘉峪关。
在明代早期,如果关西七卫遭到其它蒙古部落的攻打,明朝会派兵支援,若关西七卫内讧,则会出面调停。
不过七卫中的沙洲卫最为弱小,渐渐抵挡不住其他六卫的攻伐,在获得明廷首肯后,于正统末年至景泰年间内迁至嘉峪关以内,成为后世裕固族的先祖。
明廷另设罕东左卫,以全七卫之名,到了中后期,明朝国势衰落,也就不怎么管这七个部落的死活了。
再说统治大部分新疆的察合台汗国,这个国家在元朝末年也分裂了。
汗国的西部,也就是中亚地区,被巴鲁剌思部、速勒都思部和札剌亦儿部,等突厥化的蒙古部落掌控,被称为西察合台汗国。
新疆部分则被称为东察合台,两部形成对立。
元朝灭亡时,东察合台汗国乘机占了元朝在西域的军事重镇别失八里城,并以此为国都之一。
所以在明朝初期,东察合台汗国被明朝称为别失八里,注意了,是东察合台被称为别失八里,与西察合台无关。
别失是地名,八里是突厥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城的意思,所以别失八里的意思就是别失城。
那么西察合台汗国在干嘛呢?很惨,被帖木儿所征服,沦为了帖木儿帝国的一部分。这个帖木儿就是后来东征西讨,牛逼哄哄,号称要攻打大明的妄人,只不过他出征到中亚就挂了。
帖木儿时期,东察合台汗国也臣服于臣服他。
也就是说,在明朝成祖时期,西域基本上是帖木儿的势力范围。
帖木儿死后,帝国迅速分裂,继承领土最多的沙哈鲁没有争霸世界的雄心,开始入贡明朝。
东察合台汗国在摆脱了帖木儿帝国的附庸地位后,也开始恢复入贡明朝。
后来迁都亦力把里(现在的伊犁),因此又被明朝换了称呼,从别失八里改成了亦力把里,其实还是原来的东察合台汗国。
亦力是伊犁的谐音,把里也是八里的谐音,所以亦力把里的意思是伊犁城。
迁都后的东察合台汗国在前任可汗乌韦斯汗死后,诸子争权,汗国四分五裂,这是大明宣德年间的事。
本书中被称为卫思汗的羽奴思为部将掌控,直到1468年才真正继立汗位,不过他也并未一统汗国,分裂各部仅名义归附汗国。
那时的大明已是成化四年了。
本书对卫思汗的年龄有所更改。
以上就是明代截止到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年间的新疆历史,也是本书的背景。
后续如下,感兴趣的可以接着看看,不感兴趣的就算了。
东察合台汗国此后开始养精蓄锐,在恢复了一些实力后,摩拳擦掌,开始向东用兵,准备武力征讨关西七卫。
但是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