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牟明 >

第8章

牟明-第8章

小说: 牟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玩意儿他不但见过成品,还在人家的栽培基地里见过幼苗。
  他心中还有侥幸,万一三七不是滇南独产,只是此地之人不会用呢。
  这里山虽不高,但此时林却密,说不定会有收获。
  没想到却被李子给打断了话头:
  “周大哥,此等秘辛,你就不必说与我们听了。”
  说完还偷偷瞄了吴大三人一眼,见他们吃得正欢,完全没有理会周秦川同他的交谈,这才放下心来。


第17章 为师

  见其举动,周秦川恍然醒悟,这是大明,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传男不传女的时代。
  此时的人把传承、秘方什么的,看得非常重,宁可身死失传,也绝不外泄。
  为了获得一个秘方,哪怕杀人越货,恐怕也是在所不惜的。
  三七这味药,哪怕是单用,功效亦是不凡,若附近山中真有此药,只要能认出来,就可凭此养家糊口了。
  刚才这番不加避讳的举动,确实是有些孟浪了。
  不过李子这小子,倒挺有意思,不但没有借机学会识别三七,反倒主动提醒规避,实在难得。
  在后世,这种方子得之不难,周秦川又不打算行医,干脆把识别三七的法子,还有那个疗愈骨伤的偏方,及没有三七的替代方子,都一并说与李子好了。
  再者说,养伤这段时日,自己的饮食多半靠小济,而医药,则需李子负责,他是学医的,只要稍微上点心,这方子根本瞒不住他,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方传授。
  卖个好给他,说不定这小子今后成为神医,自己也有保障了不是。
  对了,这小子姓李,没有大名,不会是明代名医李时珍罢,难道自己真的走上了穿越前辈们收名人做小弟的光明大道?
  周秦川想着想着就跑了偏,却不知这个想法实在错得离谱。
  李时珍差不多还要百年后才出生,而且地方也不对,湘北蕲州才是李时珍的家乡。
  “兄长,兄长!你是不是又饿了,我这就去取些肉来。”
  见周秦川不知怎的,目光忽就呆滞起来,嘴角隐隐还浸出涎水,小济就此误会了。
  “哦!”
  周秦川回过神,伸手拦住小济:
  “我不饿,刚才走神了。”
  又低声对李子道:
  “无妨,李子,这味药在滇南并不少见,算不得什么隐秘,就是我要用的那个疗伤药方,知道的人也大有人在,今日就一并告之于你,就当是你为我接骨疗伤的酬劳罢。”
  这话周秦川说的不假,不过乃是他穿越前那个时空的状况,而此时的李子,只当他在宽慰自己,并不相信。
  “这。。。”李子吐出一个字后,胸口剧烈地起伏了几下,方才接上话:
  “这太贵重了罢,周大哥,李子万万承受不起。”
  小济在一旁却是不以为然:
  “我说李子,你也忒不上台面,我兄长有好处给你,有甚承受不起的。”
  李子白了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一眼,无心同他解释,只对周秦川说道:
  “周大哥,李子年纪虽幼,但也识得几个字,事理还是明白的,这等秘辛,足以传家,小子实在是愧不敢受。”
  嘿!这小子,还挺倔,得换个方法说服他。
  “咳。。。李子,我尚未成家,哪里来的子嗣传家。”
  说到这里,周秦川抬手,示意李子稍安勿躁,听他说完:
  “没错,今后我肯定要传宗接代的,不过,实话说与你听,我既不想从医,也不想让子孙后代从医,这味药和方子于我,实实无用。
  而我看你于医药一途上,甚有天份,传与你,才能治病救人,发扬光大,不埋没此方。
  如此,可算两相其便,就勿要推辞了。”
  李子嘴角抖了两抖,双膝一弯,就要下跪。
  亏得周秦川眼明手快,左手撑地,右手及时将其扶住:
  “你这是作甚,李子?”
  “授艺大恩,情同再生父母,岂可不拜?”
  “一药一方而已,当不得如此大礼。”
  “一字亦可为师,何况传家方药乎?”
  李子不依,身上发力,执意要下跪。
  周秦川坐在地上,腿脚使不上劲儿,扶得异常吃力。
  而旁边的小济,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没有劝解的意图。
  古人拜“天地君亲师”,对待“师”,行跪拜大礼,那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周秦川倒也不是不能受李子大礼,只不过刚才扶那一把完全是下意识的,要是对方一使力自己就收,岂不是太过虚伪。
  “李子,你在医馆尚未出师,总不想让此事弄得人尽皆知吧?”
  周秦川低声道。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个说辞。
  李子闻言抬头,扭头看了看吴大三人:
  “周大哥说的是,咱们换个地方。”
  做为医馆学徒,虽然李子此时尚未进入旁听诊病,记录抄方的阶段,也就是说,他现今还没有固定的老师。
  但不论如何,总是医馆弟子,擅自在外另行拜师学艺,算是大忌。
  想得更远一些,在他未能自保之前,若被人得知,得了一张治骨伤的效方,下场不会太妙。
  此地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吴大三人。
  在李子心中,拜师学艺什么的,需得避开他们。
  当下不由分说,冲小济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左一右扶起周秦川,向远处遁去。
  末了,小济还回头交待了一句:
  “吴大,我们扶兄长出恭去,就不在此败你们的胃口了。”
  良久,吴大三人吃饱喝足,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才见周秦川他们姗姗来迟。
  “小济,你们这恭出的,不会是拉脱气了罢?”
  吴大的一个伴当撮着牙花子问道。
  小济却不卖他的帐:
  “有吃的都堵不住你的嘴,别忘了,这肉是从哪儿来的。
  我兄长腿脚不便,多花些工夫不行啊?”
  吴大用手肘轻轻拐了下这个没眼色之人,赔笑道:
  “周小兄弟,不会是初到此地,水土不服罢?”
  他这话问的没毛病。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平头百姓,很少出远门,换个地方,水土不服导致的上吐下泻十分常见,为此送命的也大有人在。
  是以常年奔波在外之人还想出了个土法子。
  取家乡泥土,多是灶心土随身携带,初到一地,取土溶于当地水中,待土沉水清,先饮此水,再进饮食,可免水土不服的病患。
  “无妨无妨,多谢吴大哥挂怀,不过是贪看夜色,让两个小兄弟扶着我逛了逛。”
  周秦川笑着解释一二。
  刚才他们三人到了无人之处,李子先是拉着小济做见证,规规矩矩地给周秦川行跪拜大礼,口称“老师”。
  然后小济自动退避,方便他二人授艺。


第18章 争议

  周秦川不懂礼仪,老老实实任他们摆布,待现场只剩他和李子之时,将三七的模样和药方、代方统统说了。
  方子其实非常简单,只需用砸碎的鸡脚杆和三七炖汤,然后喝汤吃药,鸡脚上那点肉,要啃也行,不吃也无所谓。
  此方最适合骨伤,是某个医学博士公布出来的,周秦川穿越前幸赖此方,以多病的身子,两次骨折才能恢复良好,没有落下残疾。
  若是没有三七,那博士说了,当归加川芎也勉强可用,效果要差一些。
  不过以周秦川目前的体质,他自信这点差距,对他来说,有等于无。
  李子受教后,有感于三七神效,还有周秦川的一方之恩,正好他尚无大名,干脆就以“山漆”的“漆”为名,自称李漆。
  这番郑重其事地拜师授艺取名,自是耽误了些许工夫。
  回来的路上,小济这熊孩子又闹着要李子叫他师叔,李子哪里肯就范,只说各论各,各交各的。
  一番笑骂,闹腾了一会儿方才回转。
  吴大见周秦川无事而回,主动告辞。
  其实他想把周秦川请到关阳镇群丐安身的破庙里落脚,只是天色已晚,对方又有伤在身,实在不方便,看来今晚恐怕就在此将就了。
  等等再说也好,主动提议的话,难免落了下乘。
  翌日傍晚,吴大吃完餔食(彼时民间多吃两餐,第一顿约在早上九点,称之为“朝食”,第二顿约在下午四五点间,称为“餔食”),不出他所料,小济仍然不见踪影。
  吴大拔脚就出了破庙,两个伴当自是紧紧跟随。
  稍稍迟疑了一会儿,吴大示意二人不用去了。
  他怕这两个家伙不会说话,言语间又唐突人就不好了。
  再者说,若那边需要帮忙,他亲自上阵,岂不是心更诚一些。
  到了昨夜故地,果然,三人俱在。
  更令他高兴的,是狼肉已然不多,又加了些狗肉。
  俗话说得好,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这可比那狼肉要香多了。
  除了烤肉之外,火上还挂着个盖着盖子的瓦罐,咕嘟咕嘟地煮着东西,浓浓的药味四溢。
  看来李子已经把当了狼皮,把药抓来了,只是这药味中怎么还有股肉香。
  虽然有些古怪,但吴大对药不感兴趣,只对狗肉不客气,同周秦川打了个招呼后,就厚着脸皮挤到火堆旁。
  小济没空挖苦他,此刻正一面料理狗肉,一面同李漆争论着周秦川应该去何处养伤。
  此地近山林,远离人烟,临时住上两天没问题,养伤却不行,最起码也得找个能遮风避雨之地。
  按小济的想法,周秦川既然是他兄长,自然由他照料。
  养伤之地嘛,兄长是同道中人,那关阳镇旁,他们栖息的那个破庙,就是不二之选。
  如此安排,李漆却不赞同。
  一则周秦川已是他一方之师,让老师住破庙,于他而言,说不过去。
  尽管有外人之时,周秦川让他还是呼“大哥”就好,不要“老师”长“老师”短的。
  二则嘛,他也不再因为周秦川目前的凄惨扮相,仍将其当做乞丐。
  疗伤接骨之时,擦去表面的黑灰,周秦川腿部的肌肤,称得上白嫩。
  还有那个疗伤药方,且不提三七这味药,就说只用鸡脚杆炖汤,那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么?
  小济的这个便宜兄长,不会是什么落魄的王孙罢。
  总而言之,李漆内心实不愿周秦川跟着小济,到乞丐窝里去厮混,那样是慢待了老师。
  只是吴大一来,缘由却又不方便说,面对小济,有些落下风。
  只说狼皮当了钱,药也有了,理应让周大哥有个好的养伤场所。
  吴大见周秦川不置可否,只顾闷头吃肉,心下已有计较。
  人嘛,都要往高处走的,谁不愿意住好点,吃好点呢,哪怕他是个乞丐。
  不过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银钱。
  自己得泼泼冷水,这小子看来还是江湖经验不够,不知道当铺那些人心有多黑。
  不要有了点钱就不知天高地厚。
  只要让其进了破庙,那关阳群丐便添一得力干将。
  能砸断自己腿的狠角色,想来三刀六洞不在话下。
  不久后的那个麻烦,也就有底了。
  想到这里,吴大幽幽插了句嘴:
  “李子。。。”
  “别叫我李子。”
  吴大还没反应过来,李漆就大声宣布了自己的大名。
  “哦,李漆啊。。。”
  吴大也不在意,又不读书做官,他们这些人有没有大名没甚区别。
  “那狼皮你当了多少钱?”
  吴大问道。
  “四百多文,怎么了?”
  李漆边问,边用手捂了捂腰间的一个褡裢。
  那里面就是当了狼皮的收获,还没来得及交给周秦川,他就同小济争吵起来,然后吴大就到了。
  “四百多文,嘿嘿。。。”
  吴大皮笑肉不笑地抽了抽嘴角:
  “李子。。。不,李漆啊,你算过账没有,咱们镇上,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要多少钱?”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五文钱。”
  令李漆记忆犹新的,是三年前他爹送他来镇上,迫不得已住了一晚大通铺,第二天早上掏钱的时候,心疼得嘴角直哆嗦。
  “就当还是五文钱罢。”吴大道:
  “你不妨算算,一个月三十天要多少房费?
  俗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这钱都拿去住店的话,那周小兄弟拿什么抓药、吃饭?”
  “这。。。这。。。”李漆吭哧几下,无力反驳。
  “就是。”小济气焰高涨,冲吴大微微点头,感谢他的助攻,“兄长,还是和我一道,住庙里去吧,如何?”
  周秦川咽下嘴里的狗肉,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
  破庙就是乞丐窝,他自然是不愿去的,可是,若不卖身上包里这些宝贝,他还真的暂时只有去破庙栖身的命。
  刚才李子和小济两人争论,他之所以不出声,主要就是对这四百文铜钱的购买力到底如何,心中没底,生怕多句嘴,就漏了底。
  眼下方知,四百文还不够支付三个月的大通铺房费,这还真是。。。


第19章 为丐

  周秦川尚在沉吟中,小济见他不答话,却急了:
  “兄长放心,有我一口喝的,就有你一口吃的,住不要钱,吃不要钱,四百文足够买药,让你把伤养好了。”
  此话一出,周秦川颇不自在,自己恁大的人了,还要一个小屁孩来养着?
  更何况还是靠他乞讨来养,这让周秦川脸往哪儿搁?
  偏偏断了条腿,却是有力无处使。
  不成不成,再仔细盘算一二。
  穿越前的时空中,最便宜的房间,一晚大概三四十。
  这么算的话,四百文相当于三千元,三千元应付三个月的饭钱和药钱,似乎有点不够。
  不过若按此时的米价来算的话,却又有不同。
  周秦川拍拍脑袋,他隐约记得,明代中期的物价既低且稳,好像是二到四钱银子,能买一石大米,
  而此时七百文就能兑一两银子,四百文怎么也能买一石米了,一石合一百升,而普通人两日吃一升米,也就是说,一石米够自己吃两百天。
  那应付三个月的饭钱和药钱,应该没多大问题罢。
  如此算来,这四百多文又不算少了。
  这米价是他穿越前,从某本文献上看来的,应该差不离。
  如此就好,周秦川略略放心,倒是免了让小济这熊孩子养的尴尬,只是没有住处,看来这乞丐窝,还真得去了。
  罢了,周秦川暗下决定,大丈夫可屈可伸,先把受伤后最难熬的这几天挺过去再说。
  反正越来越热,倒不用担心天冷的问题。
  要是那破庙自己实在呆不下去,再把那登山杖当了。
  如今的周秦川,不到万不得已,随身携带的这些物件,那是一个都不想卖,谁知道这些东西,今后会派上什么大的用途呢。
  不过去破庙之前,先得盘盘这吴大的道,周秦川可不想误入某个许进不许出的邪恶组织。
  “吴大哥,小弟叨扰你们几天,没关碍罢?”
  “你瞧瞧,说话这么客气,哪有什么关碍,兄弟是有大本事的人,哥哥我欢迎之至。”
  吴大眉开眼笑,这小子入觳矣。
  “那有没有什么规矩?”周秦川问道。
  “规矩?哪有什么规矩,都是一些苦哈哈聚在一起,抱团取暖,相互帮衬罢了,
  我呢,蒙大伙儿信任,遇到什么事儿就出个头,说说话什么的。”
  说到这里,吴大看出了周秦川的心思,又道:
  “兄弟,你放心,咱们这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绝不强迫,我吴大虽不是什么好汉,也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的,
  你只管安心养伤就是,小济虽然年幼,可照顾你没问题,我们也不会旁观,自会帮衬。”
  如此说来,问题不大?
  周秦川暗忖,不论吴大此时的话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