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牟明 >

第65章

牟明-第65章

小说: 牟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秦川把嘴凑到汉子耳边说道。
  周围异常嘈杂,加之从傍晚开始刮起来的轻风,到了此时愈加猛烈,风声大作,不这么凑在一起,很难听清楚说了些什么。
  “指教不敢,虚长几岁而已,在下谭蒙。”黄脸汉子也把嘴凑到周秦川耳边说道。
  “原来是谭大哥,幸会,谭大哥,你知不知道这莫掌柜和他这些手下到底怎么回事儿,干嘛巴巴地跑到也失八秃来替瓦剌效力?”
  周秦川问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虽说此时的人大多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要不然在场诸人也不会一听田地有也先背书,不少人就动了心。
  不过像莫掌柜这种诓骗汉人来此地交易种地,一心一意为蒙人效力的还真不多,看他精明强干,并不像是在中原混不下去的样子。
  “这个嘛,倒算不上什么秘密,姓莫的他们在此地也无意隐瞒,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知道原委,我也是因缘际会,比你早知道那么一会儿而已,先说与你听也无妨。”
  短须汉子沉吟片刻,最终开了口。
  莫掌柜名唤莫七,莫七和他手下那些精明强干的伙计,貌似商人,实乃在中原无法立足的白莲教教徒。
  数量最多的农夫,在中原都是身无片瓦之人,被无偿分地的噱头一忽悠,走投无路之下,就这么跟着出塞了。
  至于其中那些在饭前祷告之人,则是早早入了白莲教的狂热信徒。
  而他们抵达当天,被教徒们狂热跪舔,似僧非僧的奇葩,就是白莲教教首,听说姓唐,具体叫什么就不清楚了。
  莫掌柜、王五这些人,以操持世俗事务,壮大教派实力为主,算是目前白莲教的菁华所在。
  “原来如此,多谢谭大哥据实相告。”
  听了谭蒙一席话,尽管心里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周秦川还是竭力不动声色的继续同此人攀谈:
  “对了,咱们的地也不花钱,那与那些农夫有何区别呢?”
  “刚才莫七不是说了么,咱们要是银钱不趁手,可以借粮借种给咱们,借嘛,终归是要还的。
  那些农夫就是直接送半年口粮和来年种地的粮种,至于信徒嘛,更是减了一升的粮赋。”
  这莫七以经济条件给人分类,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又用减赋来吸引人入教,倒是有些手段。
  “原来如此,来来来,谭大哥,喝酒喝酒。”
  周秦川强打精神,同谭蒙还有周围数人交杯换盏,一通酒直喝到深夜方才散去。
  背着已然熟睡的小济,顶着越来越大的狂风,三人回到帐篷,苏幼蓉从周秦川背上接过这小子,将他安置好,方才轻声问道:
  “秦川哥,你作何打算?”
  看得出来,她对留在也失八秃开荒种地是有些心动的。
  说实话,面对拥有自己土地的诱惑,除了小济这个连当乞丐都浑不在意的人之外,谁会不介怀呢。
  “幼蓉,你。。。想留在这里?”
  见苏幼蓉轻轻点了下头,周秦川叹了口气,该如何同她说清楚,此地不能留呢。
  要是不知历史走向也就罢了,在这里白白得块地,还能同大批汉人聚在一起,远比去到辽东,人生地不熟的,连如何讨生都未可知要好得多。


第156章 逃离

  可惜啊,周秦川偏偏对这一段历史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先说也先吧,他声望最高,实力最强的时候就是四年前土木堡大胜之后,随之在京师败退,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就算不提国家民族大义,但留在此地就是站到了也先一边,不论是蒙人还是明军,一旦对也先攻伐,周秦川他们这些汉人必然要受到牵连。
  何况留在也失八秃种地,缴的粮大部分都到了瓦剌手中,是在增强他们的实力,周秦川虽然没有大明户籍,但作为汉人,此举算得上是助纣为虐。
  虽然也先的下场周秦川没什么印象,但草原再度四分五裂,西部的瓦剌被东部的鞑靼取代却是不争的事实,想来也先的下场不会太妙。
  至于主导此地板升城的白莲教,那就更沾不得了。
  自宋以来,白莲教称得上是造反专业户,大明的建立说起来有他们一份功劳,但朱元璋立国之后,有明一代对其的打击都是不遗余力。
  作为平民百姓,最好不要同这种教派沾上一星半点的干系。
  眼下白莲教中人还同瓦剌勾搭在一起,一心一意替其增强实力,要说没有什么重大图谋,周秦川打死也不信,还是有多远走多远的好。
  实际上,仁宣两朝之后,由于在中原难以立足,原本以鲁、豫为主要势力范围的白莲教,开始逐步外迁,晋冀一带的边境成了他们新的传教之地。
  甚至更同蒙人勾结,意图夺取大明江山,百年后的嘉靖、隆庆两朝,正是以赵全为首的白莲教教徒,为当时的俺答汗带来了大量汉人。
  这些汉人开荒种地,打铁建城,这才使得当时的土默特部实力强横,于土木之变后再次兵临大明京师,史称“庚戌之变”。
  之后赵全等人甚至撺掇俺答汗以‘金’为号,建国称帝,由此可见明代中后期白莲教对整个北方局势的巨大影响。
  此时莫掌柜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为白莲教探路过河而已。
  只是要想把这些东西同苏幼蓉说清楚谈何容易,大明与此时北方的各部蒙人时战时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敌对关系,大明百姓对到塞外行商种地也并不抵触。
  周秦川自己的建议也是到辽东讨生,在明人眼中,草原和东北实在没什么区别。
  辽东去得,也失八秃却留不得,有些说不过去。
  而白莲教自永乐年间声威大振的唐赛儿起事败落后,就偃旗息鼓,再无声息。
  官府一方面极力打压,一方面也刻意不渲染该教声名,再经仁宣两朝的休养生息,藏富于民后,倒让大明百姓很多都忘却了这个曾经妄图改朝换代的教派。
  这一现象在富足的江南尤甚,苏幼蓉自小在应天长大,对白莲教茫然无知那是毫不奇怪。
  周秦川要想分说清楚,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况且即便说清楚了白莲教的恐怖之处,也只是徒增苏幼蓉的畏怯和烦恼,于事无补,还不如就让她暂且一无所知的好。
  斟酌半饷,周秦川才想出了两个有些勉强的理由,吭吭哧哧地说了:
  “幼蓉,我觉得罢,这里都是荒地,即便开出来种上粮食,几年内的收成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莫掌柜的狠辣,王五的狡诈你也见识过,而且说翻脸就翻脸,同他们打交道不知何时就要吃亏,因此。。。”
  “明白了,秦川哥,听你的,咱们想办法逃离此地。”
  仅凭这两条理由,居然就说服了苏幼蓉,周秦川略感意外。
  他还以为又要来一次大争论,甚至再次猜拳定去留呢。
  实在是哈喇河边的那些鲜血让苏幼蓉印象深刻,对莫掌柜,她比周秦川还要深具戒心,周秦川的理由算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
  翌日清晨,苏幼蓉越睡越觉得身上发凉,一个机灵,醒了过来。
  见天色大亮,而周秦川早已起身,正脸朝外地坐在帐篷口。
  怪不得不够暖和,原来这家伙不在身边,仅仅一个小济,可比不上他。
  自破庙那晚两人不由自主地睡在一起,之后除了住客栈,在外的话,不管三人睡前是怎么安排的,最后都会被寒冷所迫,挤在一起抱团取暖。
  要怪就怪这家伙身上热乎乎的,天气一凉,晚上睡觉怎么可能不被那份温暖所吸引。
  苏幼蓉从一开始的羞惭,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实在是因为在心里已把周秦川视为良人,把自己看作了周家人。
  正要打招呼,苏幼蓉忽地觉得不对,这家伙往日都是雷打不动地早起出去跑一圈,等自己做好朝食,他差不多刚好回来。
  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还是尚未出去,难道是昨晚睡得太晚了?
  呃,别误会,昨晚他二人并没有发生什么旖旎之事,还是如同往常那般,最多抱在一起睡个纯纯的素觉,还是衣着完整的那种。
  不是周秦川有色心没色胆,也不是苏幼蓉不乐意,她虽然不通男女之事,但周秦川若是主动一些,定然不会拒绝。
  实在是因为有小济,这小子不是横杠在二人中间,就是在一边紧紧地抱着某个人,这种情况下,不拘换了谁,恐怕都很难有兴致。
  后世多少年轻父母,在生了小孩后,感情一落千丈,归根结底不就是这个原因么。
  昨夜睡得晚,一是从板升城回来本就有些晚,随后两人定下了要离开此地的主意,周秦川就开始筹划如何行动了。
  白天肯定走不了,不论是板升城的汉人,还是也失八秃的蒙人,虽然看不到他们有什么措施,但显而易见是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的,就是一起同来的商家,估计也有人会去告密。
  只能靠夜色掩护趁夜出逃,花上整整一晚的工夫,跑得越远越好。
  而且仅是他们三人跑也不够,最好能多找些同道中人,分头离开,然后到约定之地汇集,如此方能在之后的逃亡路上一起抱团,抵抗马匪的侵袭。


第157章 初雪

  周秦川掰着指头数了几个他觉得不会留在此地种地之人,其中就包括晚间一道喝酒的那个谭蒙,还反复斟酌,如何同这些人接触,然后说服他们。
  如此这般,折腾到后半夜方才睡去。
  “秦川哥。”苏幼蓉披了件衣服起身,缩了缩脖子,“饿了吧?你等着,我这就去做饭,吃完朝食咱们一块儿去接洽志同道合之人。”
  “不用了。”周秦川没有回头,淡淡地说道,口气中竟有萧瑟之感。
  什么不用了,是不用做饭,还是不用出去找人,苏幼蓉不明所以,来到了周秦川身后,正待问个明白,却被帐篷口的一片白光刺得眼睛发痛。
  仔细一看,门口地面上有细细的一层雪粒,将头探出帐篷,天地间已是一片银装素裹,一夜之间,不,从他们商定之后睡去开始,满打满算只有半夜。
  后半夜区区几个时辰,居然就下了一场雪,虽然雪不大,不过在地上浅浅铺了一层,却也是实打实的雪。
  怪不得昨晚突然起了大风,怪不得晚上睡觉会这么冷,不仅仅是没了秦川哥在身边啊。
  可这才是仲秋啊,苏幼蓉是南方人,实在想不到塞外的雪会来得这么早。
  “这是老天爷要留下我等啊。”周秦川在一旁幽幽叹了口气。
  一下雪,昨晚的这些谋划统统都做了无用功。
  别的不说,再怎么避开耳目趁夜离开,仅凭雪地上留下的蹄印足迹,就能被人轻易找到。
  兼之天冷路滑,这一路上不知要比他们来的时候艰辛多少倍,以他们这点塞外的微末经历,即便没有马匪,也和找死没甚区别。
  他能想到的这些,其他人同样能想到,看来不用再搞什么串联了,死了这份心罢,至少在来年开春前,得老老实实地呆在这里了。
  “啊?下雪了。”
  小济不知何时也醒了过来,钻到两人中间向外张望。
  说实话,作为一个曾经的乞丐,他不喜欢冬天,更不喜欢下雪。
  刺骨钻心的寒冷,还有因为街面上人少而锐减的收获,使得他们冬天的日子很难过,有宿疾的、身子骨差些的,常常熬不过去。
  一冬下来,总会死上几个人。
  “是啊,下雪了。”周秦川摸摸小济的头,本来作为滇南人,因为很少能见到雪,一般都喜欢下雪,不过这一次他却是对这场雪实在喜欢不起来。
  。。。。。。
  “唷,吃饭呢,天冷,穿的带够了罢?”
  正午,众人正在吃着饷午,莫掌柜和王五等人就到了集市,开始嘘寒问暖。
  他们心中有庆幸,昨天板升城大半人刚把粮食都收袋装好,昨晚就下了雪。
  好险,虽然雪不大,但要是还在打粮,这收成可就要打折扣了。
  更有志得意满,这场雪来得好,来得及时啊,真是老天爷都在帮忙。
  这下子,这些行商即便有什么异心,估计也熄了心思,他们倒是不用再做恶人了。
  是以他们也顾不上昨晚所说,要过上几日再来给大伙儿造册登记田亩,迫不及待地在今日就赶了过来。
  “大伙儿都好吧?”莫七大声地打着招呼,“想不到今年雪来得如此之早,我看大家在这里搭帐篷实在不是滋味,冷啊。
  这样罢,凡是愿意留下来开荒种地的,收拾收拾,稍后就同我们一道回板升城罢,窝棚空着不少,生上火绝对比帐篷里暖和。
  至于田亩,等大家安顿好了,咱们再慢慢造册,反正一时半会儿也种不成地,不着急,如何?”
  商家们大都轰然叫好,只有极少数几个人,如同周秦川一般,暗中恨恨地盯着莫七,却又无可奈何,这场雪把他们最后那丝侥幸彻底弄没了。
  总不可能就赖在集市这里哪儿都不去罢,就算蒙人和白莲教是善人,不对他们下手,允许他们住在此地,可也实在呆不下去。
  昨晚的这场小雪,凭着他们简陋的帐篷,根本无法抵御寒风,里里外外一片泥泞,要是再来几场大雪,后果不堪设想。
  当晚,集市里的所有商家就全部搬进了板升城内。
  站在窝棚里,周秦川不得不感慨,白莲教是真有能人。
  窝棚是他自己心里的称谓,实际上盖的还不错,遮风挡雨、做饭取暖都不成问题。
  房间虽然不多,只有一个起居室,再加一个伙房,但是其间心思巧妙。
  厨房的灶台,明显有一根管道,通到起居室的炕下,只要火不灭,小小的起居室就能温暖如春,而且不用担心煤气中毒。
  用木栅栏圈了一个院子,一角是有顶的牲口棚,这里不缺牛马,这样一个牲口棚很有必要。
  一角是一间空屋,看板升城里其他人家,都是将其用来贮藏粮食。
  周围空地不少,与其他窝棚都隔着一段距离,以后要是想扩建,也十分方便。
  甚至草原上周秦川觉得十分头痛的燃料问题,也被完美解决了。
  塞北的树木低矮,干柴不多,牧民多用牛粪烧火,眼下他们来得晚,附近的干柴牛粪想必都被长居此地的汉人和蒙人早早屯了起来,前几日在集市,就很为柴火发愁。
  要是没有足够的烧火取暖之物,整整一冬可怎么熬。
  即便是身体素质已大幅提升的周秦川,也没有把握安然度过这塞北的冬天。
  没有想到的是,三人安顿下来后,苏幼蓉秉承着汉人女子良好的串门习俗,出去转了一圈。
  不多时就带回来一捆秸秆和十几个黑乎乎的煤球,尽管周秦川有些凌乱,但他没有看错,那就是煤球。
  跟在苏幼蓉身后的微胖中年妇女,熟练地点燃秸秆,在炉灶里垒好煤球,这才和兄弟俩打招呼,自称张大娘,和他们都在一条巷子里,以后有事说话。
  又说这煤球板升城里有卖,便宜得很,出门右转,过条小巷就有家煤球店,以后可以去那里买,这十几个煤球就算是送他们的。
  还热心地介绍说,要是缺粮了就找他们家买粮。
  农具什么的,可以去板升城中打造,铁匠铺多的是。
  苏幼蓉拿了几块留着没卖的精致点心酬谢,张大娘笑着走了。
  周秦川若有所思,估计这些铁匠铺不但打造农具,还帮着蒙人将那些铁器熔炼后打造成兵器甲胄,这个板升城不简单啊。


第158章 板升城

  看着苏幼蓉送人出门,周秦川不由感概,穿越小说害死人啊,很多以为后世才有的东西,其实这时都有了。
  说没有内裤穿的,请看看犊鼻短裤,还是平角裤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