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牟明 >

第138章

牟明-第138章

小说: 牟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西域诸国是路不熟呢,还是路上小动作不断,说好的相隔五天路程,居然耽搁了这么久,不过也好,给自己等人腾出了不少休憩的工夫。
  想着心事,周秦川带着人上马向通州而去,作为瓦剌卫的纪善,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去迎一迎。
  和关西诸卫一样,西域诸国的大队人马仍旧被安置在京师附近的同一座军营之中,周秦川待兵部、礼部的人交待完毕,离开军营之后,带着关西诸卫的人同各国使节一一见礼,随后与各卫、各国的头目们一道回了会同馆。
  之后的事儿不出周秦川所料,礼部果然在第二天就派人前来,开始教授众人朝拜礼仪。
  周秦川本以为只有他自己比较熟悉,能轻松过关,没想到不论是关西诸卫,还是西域诸国,个个使节都不遑多让,有些竟然比他还熟的样子。
  想想也对,在关西动乱之前,关西诸卫一年怎么也有三两次朝贡的机会,西域诸国虽然少些,但也不是一窍不通,都是些老油子了。
  日子就这么样在繁琐的礼仪学习中平静渡过,不想到了第三天,出事儿了。
  时值午时,一上午的礼仪学习让周秦川腰酸背痛,这感觉和当年的军训有得一拼,他宁肯去做单腿深蹲、引体向上和俯卧撑,也不太愿意像个木头人似的练站姿、练鞠躬,脸上还得保持那种所谓庄严肃穆的神情。
  正吃着饷午,有亲兵冲了进来:
  “不好了,周纪善,王大人去通州大营领粮,和那个姓张的督粮官争执起来了。”
  被折腾得昏昏欲睡的周秦川,脑子一下子清醒过来,他知道张軏不是好鸟,一直憋着劲儿地想找他们的麻烦。
  只是没想到王善武沉不住气,这么快就与对方发生了冲突。
  “情况如何?”周秦川沉声问道。
  “据从通州赶过来的人禀报,王大人当时正和那个张督粮官争吵,就不知此时如何了。”亲兵回答。
  周秦川二话不说,连剩下的饭食也顾不上吃完,起身出门,上马而去,苏幼蓉和秦琪紧紧跟上。
  王善武那厮的脾气他清楚,有些火爆,不耐撩拨,别看一开始只是争吵,备不住此时已经开打了。
  作为入京朝贡的藩王所属,和朝廷命官厮打开来,要是对方不追究,自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张軏显然不是息事宁人的性子,一旦闹将开来,朝贡还好,但开设椎场之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路纵马疾驰,原本大半个时辰的路,被周秦川硬生生缩减了一半。
  只是事情比他设想中的要好,并没有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当他跟着带信之人赶到通州大营的时候,想像中火爆的打斗,或者是事后伤者遍地的场面都没有出现。
  大营前,藩属士卒正有条不紊地搬运粮草,一派繁忙景象,看上去要不了多久,就能出发了。
  此次到通州大营领粮,关西诸卫和西域诸国约好的一起行动,因此规模不小。
  “王善武呢?”周秦川也不管是不是瓦剌卫所属,拉过一个未着明军衣甲的军卒问道。
  “王大人?”被拉来问话之人显然认识周秦川,不过却不知王善武下落,喃喃说了几个字后,茫然四顾,突地眼睛一亮,向周秦川身后一指,“那不是王大人么,周纪善。”
  周秦川一回头,但见王善武在关西诸卫和西域诸国各将领的簇拥下,正打马朝他而来,显然是知道了他的到来。
  “出得甚事,王兄,怎的就闹将起来了?”待双方接近,周秦川急问,“怎么样,没打起来罢?”
  “打起来?”王善武不屑地撇撇嘴,“真要打起来,通州大营还不被我给端咯。”
  真要端了通州大营,这事儿可就闹大了,周秦川顾不上同这夯货说理,转问旁人:
  “谁来说道说道,今日这是闹的哪一出啊?”
  和瓦剌卫最为亲近的沙洲卫中的一名将领驭马而出,解释道:
  “纪善大人,今日此事真不赖王大人,而是这姓张的督粮官欺人太甚,拨付给我们的粮食,竟有三成是沙石、霉谷和烂草,还说这是惯例,各卫所皆是如此,爱要不要,不要拉倒。”
  果然来了!周秦川同苏幼蓉交换了一下眼神,张軏匹夫在这下绊子呢,三成粮食就这么被他给贪墨了,当真是好大的胃口。
  “那明军如何?是否被他如此克扣,你们有没有打听过?”旁边苏幼蓉插话问道。
  “打探过了,真要与明军一般无二,我们也什么话说,今日正好有京营腾骧四卫的人也来领粮,我们看过了,最多也就一到二成以次充好的坏粮、沙石,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我们么?王大人不忿,这才与那督粮官争吵起来。”
  沙洲卫将领如是回答。
  这一回,周秦川和苏幼蓉,再加上秦琪,全都明白过来了。
  张軏这厮,一开始没有克扣他们的粮草,不是良心发现,而是顾忌兵部和礼部的人还在,却又心有不甘,因此只给他们少许粮草。
  待朝廷不再关注这些外蕃军队后,张軏就露出了贪婪本性,在拨付的粮草中以次充好,硬生生贪墨了三成的好处。
  这其中,恐怕既是要补回前期没有动手脚的损失,也有报复瓦剌卫的想法。
  如此看来,王善武没有当场拔刀,只是一番争吵,已算是克制了,周秦川自问,要是自己在场,未必能做得更好。
  正待夸赞一番王善武,不想这厮嘟嘟囔囔地开腔了,“那督粮官忒也可恨,要不是又有人来找他麻烦,把我的风头都给抢了,此后又被诸位兄弟好意劝解,他肯定要挨我几个大耳刮子。”
  好嘛,敢情这家伙不是不动手,而是被人给打断了。
  关西诸卫和西域诸国的人此前入京朝贡,从未享受过免费供应军粮的好处,此次是朝廷看在瓦剌卫不但迅速平定关西内乱,还引得西域诸国前来朝贡的份儿上,这才给的好处。


第341章 底细

  当然了,其中定然不乏景泰帝知道小济一事的内情,暗中维护瓦剌卫的缘由。
  与初次入京朝贡的瓦剌卫,特别是王善武等人相比,这些人能有免费的军粮供给就已经很满意了,哪怕被以次充好了一部分,那也是白白得来的,气性没那么大,因此能劝解王善武一二。
  “哦,王大哥,你且说说,却是何人又来找那督粮官的麻烦呢?”秦琪却是从王善武的话中听到了不同寻常之处。
  “那小子啊……”说话间王善武瞥了一眼周秦川,“和周兄弟差不多大,似乎也姓张,应该有些来头,骂人骂得比我还凶,那督粮官却不怎么还嘴。”
  “是么?”周秦川和秦琪对视一眼,都从中嗅到了一丝机会,“那张軏是怎么对付这个张姓小子的?”
  “张軏?”王善武先是一呆,随即反应过来就是督粮官的名字,“那厮虽然不怎么还嘴,却也不怎么退让,反正我出大营的时候,银钱是一点都没有出。”
  “哦,那张姓小子也是来领军粮的?”苏幼蓉问道。
  “应该不是,他就只带了几个随从,要的也不是粮食,而是银子。”
  王善武摇着头,抬眼间看到有人从营门出来,一努嘴,“喏,周兄弟,领头那人正是我和你说的张姓小子。”
  周秦川举目望去,但见此人面容稚嫩,上唇留着稀疏的绒毛,眼中还有余怒未消,应该比自己还要小上一些,看上去竟然有些眼熟。
  见周秦川看向自己,这少年回望了一眼,见不认识,也没有打招呼的心思,接过随从递去的马缰,上马恨恨而去。
  看来此子在张軏那里仍旧没有讨得好处,只不过既然能骂得张軏不敢还口,倒是有必要打探一番,看看是何来路,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说不定此人就是对付张軏的突破口也不好说。
  毕竟张軏是朱祁镇一党的漏网之鱼,如今又来为难自己,虽说可以找杭国舅等人出手,但若另外有人能代劳,岂不是更好。
  待粮食搬运完毕,周秦川跟着押粮大军走了一段路,安抚了王善武几句。
  目前这哑巴亏还真就只能暂且吃下去,告到兵部的话,对方有的是借口,且不说粮食有沙石本就很正常,就说这等惯例定然涉及了大明军中不少人的利益,真要闹到明面上,不知会得罪多少人。
  而且就瓦剌卫来说,即便少了三成粮食,吃用也是绰绰有余,毕竟少了两千人马。
  至于其余各卫以及关西诸国,就更不会在意了,在他们看来,通州大营这里本就是白得的粮食,差着的那点,自己去通州码头花些银钱就能买来。
  何苦得罪大明军中人物,要是因此影响朝贡和开设椎场等事宜,才是得不偿失。
  不过这亏要吃,周秦川却不打算一直隐忍下去,与王善武分开之后,他和苏、秦二女刚回到京师会同馆,就着手安排人去西厂,想要把在通州大营门口遇到的那个张姓小子的底细给摸清楚,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利用一二。
  当晚,正待进餔食之际,西厂掌刑千户高进登门拜访。
  周秦川有些吃惊,在他看来,打探一个人的底细不是什么大事,虽然西厂他只认识厂督马庆和千户高进,但如此小事,这两人只需安排一个信得过的手下上门告知情况即可,实在没必要大张旗鼓地亲自上门。
  说到底,还是周秦川对自己如今的地位不自知。
  在马庆和高进心中,他不但能带契人升官,更能帮人发财,妥妥的幸运星一枚,要不是马庆有事不能脱身,亲自上门的就是西厂厂督大人了。
  “高将军看来是过年的时候脚洗得干净,走哪儿都能赶上饭点。”周秦川笑着打趣,将高进请到饭桌之上。
  “打扰了,周纪善。”高进听到周秦川仍旧呼他旧称,心里也很高兴,就势落座,“你这里的饭菜,味道不比酒楼差,更有家的滋味,能吃得上是小将的荣幸。”
  客套一番后,宾主尽欢,待撤下饭食,高进迫不及待地问道:
  “周纪善,你想打听的那个人,底细全都摸清了,是不是要对付他?小将甘为驱策。”
  周秦川无奈摇头,高进学坏了啊,想当初,还没有进西厂之前,虽然有点小聪明和小滑头,但总体还算朴实。
  谁知道才做了西厂掌刑千户一年,就有了疯狗的架势,逮谁就想咬谁。
  “高将军误会了,咱们的人白日里在通州领取军粮之时,受了张軏那厮刁难,让你打探消息的这个人,虽与我等不识,似乎也与张軏有怨,在通州大营同张軏好一番争执。
  请你们帮忙,不过是想看看他有没有可堪利用之处,以便一起对付张軏那厮。”
  周秦川解释道,顺带着把白天的事儿给高进说了一下。
  高进虽然没有全程参与金刀白莲一案,但京师戒严拿人那天,他是在场的,自然知道张軏牵连其中,同周秦川和马庆并不对付,要不是其父其兄功勋卓著,在他家里也没有搜出什么证据,张軏是不可能逃出生天的。
  “原来如此。”高进微微点头,“这样说来,或许此人还真能给咱们帮上忙也说不定。”
  当下把那个少年及其家族的底细一一道来。
  少年叫做张懋,乃是荣国公张玉嫡孙,英国公张辅嫡子,也就是张軏的侄子,只是叔侄二人不但没有什么情谊,还有不小的仇怨。
  张辅作为张玉长子,本该承继荣国公爵位,若真如此,庶子张軏没了念想,也就生不出什么事儿来。
  奈何张辅实在是有本事,硬生生自己赚了个英国公,这样一来,其父张玉的荣国公爵位,就被张軏盯上了。
  奈何张軏此人,不但从小到大都是个没甚本事的二世祖,且在京中风评极差,又非正室所出,虽然在军中任个差使没有什么问题,但想要承继荣国公一位,就难比登天了。
  不论是正统还是景泰年间,荣国公一直虚悬,张軏始终没能得偿所愿。


第342章 蒋安

  身为长子的张辅其实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作梗,偏偏张軏不这么认为,把帐算在了这个便宜大哥身上,暗自记恨上了。
  正统末年,张辅随御驾亲征瓦剌,殒于土木之变,彼时张辅之子张懋年纪尚幼,还不能当家作主,张府大权就此落入张軏手中。
  景泰初年,张軏暗中作梗,硬生生把张懋承继其父张辅英国公之位的事情给搅黄,导致张家两个国公的位置就此虚悬。
  而张懋也不好惹,同样还以颜色,景泰二年,张軏强抢民女,致人死亡一事,被张懋给捅了出去。
  景泰帝不得不将张軏下狱,待民愤平息之后,方才将其放出,叔侄二人自此成了仇家。
  张軏这厮也有本事,虽然下过狱,但张府的大权,尤其是钱粮拨付的权力,始终被他牢牢掌控在手,以此为难张懋。
  张懋屡受刁难,连面子上的功夫都懒得做,与张軏碰面,总会起些争执。
  张軏身为长辈,表面上装得人五人六,对张懋退避三舍,实际上是半点不肯相让,又执掌张府大权,在用人花销上,明里暗里都要克扣一些,弄得张懋好不难受。
  前几日,张懋的嫡亲祖母,也就是张軏名义上的母亲王氏因病过世,作为荣国公张玉的遗孀,自当风光大办。
  可当家做主的张軏,不但将丧事推给张懋,还在银钱上面百般克扣,张懋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忍无可忍之下,才跑到通州大营,找张軏大闹了一场。
  只是最终仍是没有闹出什么结果,张軏这厮,轻轻巧巧地以要尊奉太祖号令,当俭朴治丧为借口搪塞过去,张懋还是落了个两手空空。
  “这样啊,怪不得我看张懋有些面熟,原来他与张軏竟是叔侄二人。”听完高进的话,周秦川和秦琪相视一笑,显然两人都从中嗅到了机会。
  高进何等眼神,当即拱手低头,“纪善大人,有用得上小将的地方尽管开口,绝无二话。”
  此时不表忠心,更待何时。
  周秦川扶起高进,“高将军,不急,还不到时候,先帮我把张軏叔侄二人盯紧就好,若机会来临,自是要麻烦你的。”
  张軏和张懋二人的矛盾算得上是可乘之机,只是这个机会恐怕还需耐心等待,细心找寻。
  “那末将就恭候号令了,纪善大人放心,不论是张軏还是张懋,今后就是放个屁,也瞒不住我。”
  高进兴奋得语无伦次,去年莫名奇妙地跟着进了趟京,就参与了金刀白莲大案,狗屎运般地坐上了西厂掌刑千户之职,前些天鲁东一行,又跟着拜入了当今皇后和太子的门下,这一回要做的事显然不小,就不知又会撞上什么大运呢。
  见苏、秦二女面色微红,高进惊觉自己的那番话有些粗俗,当即陪了个笑。
  秦琪轻啐一声,转而对苏幼蓉说道,“幼蓉姐,要不咱们准备些礼金?”
  苏幼蓉掌管钱财,却不明就里,茫然问道,“礼金?要干嘛?”
  周秦川知道她不擅长勾心斗角这类事,稍稍解释一二后,接着吩咐道,“幼蓉,就准备一百两黄金罢,然后安排人,以瓦剌卫的名义送到张府去,至于咱们,就不必露面了。”
  一百两黄金折合成白银,是四五百两的样子,以他们同张府谈不上交情的交情,不多不少正好,算是同张懋攀些交情。
  要是再多些,就难免让人觉得奇怪了。
  既然周秦川发了话,苏幼蓉再无异议,点头应下,自去安排人手行事。
  张軏一事暂且放下不提,且说周秦川等人在会同馆,跟着礼部的人又学了两天礼仪之后,按常规,到了该当安排他们进宫面圣,然后朝贡大行赏赐的时候。
  然而朝廷的人却消失不见,朝贡一事,再无下文。
  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