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牟明 >

第135章

牟明-第135章

小说: 牟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可有办法,助我脱困?”石亨有些发急。
  “难!”仝寅故作想了一会儿,方才答复道,他虽然惺惺作态,却也是实情,“那群御史本就是天家养的疯狗,以咬人为天职,侯爷身份虽然尊贵,却没有于本兵那般影响力,如何使唤得了他们?”
  “那……难道本候就只能坐以待毙?”
  “侯爷若想脱困,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见石亨束手无策,仝寅适时插嘴。
  “先生有办法了?”
  “如此胆大妄为之事,我可不敢张嘴,以免落入西厂鹰犬的耳中。”仝寅把茶盏里的残茶喝光,站起身来,有意无意地向窗外望去:
  “侯爷,要变天了,我的衣物还晾晒在外,不回去收好的话,可就白洗了,请侯爷见谅,告辞。”
  什么鬼?石亨呆呆地看着仝寅开门离去,不知这个幕僚的话里到底何意。
  变天?窗外虽然有不少云团飘过,但雨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下得下来的,莫非这人还真有看天象的本事?
  变天!石亨突然脑中轰然作响,他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来回在书房内走了好几个来回,石亨咬咬牙,铺开一张白纸,用他那及其僵硬的笔法,在纸上连连挥动。
  片刻后,唤进一个心腹,对其耳语几句,此人接过信札,退出书房,去账房处要了几锭白银,又到马厩牵了两匹骏马,出府向西而去。
  似有意似无意踱到大门口的仝寅,看着远去的石府心腹,禁不住带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
  “周小弟,别忘了你答应我们的事儿。”辞别之际,杭敏恋恋不舍地交待道。
  自通州离船上岸,一行人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眼看京师的城墙都能见到了,周秦川打算暂别杭氏兄妹和小济,自去会同馆找王善武。
  就这么一直跟下去的话,皇宫他们可进不去。
  “放心,杭老兄,既然答应了你和娘娘,我就绝不会食言。”周秦川笑道。
  那日在画舫之上,杭允贤特意找到周秦川,千言万语,最后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想要周秦川留在京师,继续护卫小济,她手中缺乏足够的实力,也不放心一般的宫廷护卫。
  周秦川和手下这三百精骑,在杭允贤眼中正合用,为了留下这批人手,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可是开出了不少承诺。
  包括给周秦川谋个好差使,给景泰帝吹枕头风,好让瓦剌卫在沙洲开设椎场的愿望顺利实施等等。
  当日周秦川既没有应下,也没有拒绝,而是恳请杭后能让他考虑一二。
  当晚苏、秦二女还有些奇怪,按她二人所想,周秦川定会痛快应承下来,事涉小济安危,关系到这小子能不能顺利登上皇位,周秦川这个便宜兄长岂会犹豫。
  哪怕是秦琪有些不舍,也不会阻拦,既然与杭后同舟共济,自当尽心尽力,何况小济对大伙儿来说,即便没那层身份,也是会好好保护的。
  谁知周秦川并未当即同意,两女有些不解,杭后离开后,都问起了缘由。
  周秦川吭哧半天,只说小济的安危虽是大事,但登基称帝过程漫长,是一盘很大的棋,需要全盘考虑,若只想着保护好小济,就是因小失大了。
  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义正言辞,让人无话可说,打发走两女之后,周秦川才舒了口气。
  其实原因很简单,杭允贤在同他说话之时,眼神总是往下瞟,看得周秦川后背发凉,一开始他还不解,很快反应过来。
  这位娘娘千岁莫不是想让自己净身入宫,贴身护卫小济罢,不成,万万不成。
  别说已然有了两个算是定了终身的娇俏小娘子,就是没有,周秦川也绝不会挨那一刀的。
  作为穿越众,后宫成群他倒是不奢望,但若进宫做了太监,那就太丢脸了。
  两个妮子毕竟年轻,没看出杭后眼中深意,周秦川也解释不清,只能用些云山雾罩的借口把她们糊弄过去。
  当然了,答复是要给的,不过他可不敢单独去找杭后,思忖再三,又找赵子桐商讨一番之后,周秦川找到杭敏。
  先是感谢了一通杭后的青睐,接着表示瓦剌卫既是自己的根基,更是小济的根基。
  一入京师,皇后、太子亲善关西瓦剌卫的消息肯定瞒不住人。
  因此,周秦川表示,瓦剌卫更需要自己,只有一个日益强盛的瓦剌卫,才能让小济更有底气。
  对小济有恶意的敌对力量,面对日益强大的瓦剌卫,恐怕得好好想想与太子做对的后果。
  即便这些人计谋得逞剪除了太子,那接踵而至的,将是瓦剌卫,不,是整个关西诸卫的怒火,他们能不能承受得起呢。
  一番忽悠,听得杭敏连连点头。


第333章 五城兵马司

  这些话正不正确?正确!
  但瓦剌卫并不是缺了周秦川就不行,若没有穿越者的优势,周秦川的才干并不出众,秦博、王越还有秦琪和苏幼蓉等人,都是惊采绝艳之辈。
  何况周秦川并不擅长实干,让他出出主意动动嘴皮子还行,真要亲自动手,多半不成。
  出主意的话,完全可以留在京师,以信笺等形式给关西带话。
  因此,周秦川说给杭敏听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屁话,就是为了忽悠杭敏的。
  但他知道,若不能拿出诚意和实力,忽悠得了杭敏,忽悠不了杭后。
  周秦川接着表示,一旦到了京师,等他们安顿下来,不惟与他随行的这三百精骑,就是杭后想再多要些人马,也没有问题。
  此次入京朝贡,人手充足,一两千人周秦川还是匀得出来的,要是还不够,就找其他各卫还有西域诸国借,既然都想重开丝绸之路,这些人也不能一点力都不出。
  果不其然,尽管周秦川不愿一直留在京城给小济保驾护航,但他这般慷慨的送人行为,还是让杭允贤没了芥蒂。
  虽然不用给周秦川在京师谋差使,不过帮关西诸卫说话,助他们在沙洲开设椎场的事儿,还是承诺了下来。
  “杭老兄还请切记,一定要按赵大哥所说,尽快把五城兵马司掌控在手,嗯,小……太子殿下和你更亲近些,因此负责皇宫周围的中兵马司指挥一职,还是杭老兄你亲任的好。”周秦川细细叮嘱道。
  “周小弟放心,我理会得。”杭敏低声应下。
  平白得了一只精锐兵马,且有瓦剌卫一成收益的敬奉,不用担心花销问题,杭允贤喜不自胜。
  只是接下来,如何安置这些人马,并且在急需之时能派上用场,就成了横亘在诸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杭氏兄妹出身地方小户人家,自小不可能知道京城的门道。
  杭允贤即便后来嫁给朱祁钰,也接触不了多少京师的格局。
  杭敏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是个锦衣卫千户,但他京城都没有去过几趟,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建议。
  至于周秦川,呵呵,他除了锦衣卫和东西厂,其余一无所知。
  而这批人马杭后要暗中掌控在手,自然不可能也不愿意纳入西厂麾下。
  最后,还是赵子桐出了个主意,他建议杭敏无需留恋锦衣卫千户的身份,甚至还在京师的其兄杭敬,其父杭昱亦是如此,一俟回到京师,父子三人可辞去锦衣卫的差使,转而谋求将五城兵马司纳入囊中。
  去岁赵子桐跟着王越在京师很是混了一段日子,说起来,对京师各部的了解,他比其他人都要更多一些。
  五城兵马司是东、南、西、北、中五个京城的兵马指挥使司,正六品衙门,各设指挥使一人,副指挥使四人,吏目一人。
  职责颇为繁杂,负责紫禁城以外,包括皇城在内的抓捕盗贼、巡视风火、管理市场、清理街渠、检验尸伤、编审铺户、赈恤灾贫等等。
  若以职责来看,相当于后世的京城公安局和消防部门。
  但由于有明一代,京师的管理机构向来都很复杂,除了五城兵马司以外,还有巡城御史、厂卫、六部、顺天府和宛大二县,这些机构除了宛平、大兴两县之外,个个来头都要比五城兵马司大。
  因此五城兵马司就成了受气的小媳妇,不但职责和权力被侵蚀,还要受人驱使,其中尤以巡城御史和厂卫为甚。
  这就使得五城兵马司成了谁都不愿意沾手的职司,倒是有不少皇亲国戚挂名指挥使和副指挥使,但真正掌实权的却基本空缺,大多以吏目这样的文职暂摄。
  景泰帝大事小情都不糊涂,最为显眼的,就是身为国丈和国舅的杭氏父子三人,都只在锦衣卫挂了个虚职。
  职位最高的还是杭敏,要不是为了方便他去关西找人,估计这个千户也是拿不到手的。
  但若杭氏父子三人主动放弃锦衣卫的身份,转而谋求五城兵马司,相信以景泰帝偏软的性子,还有对杭家的愧疚,是会应允的。
  毕竟五城兵马司本就品阶不高,又没什么权力,还受多方节制,再不点头,就实在太苛刻了。
  只不过在别人手中是受气包的五城兵马司,落到杭氏父子手中可就不一样了。
  毕竟身份摆在那儿,厂卫也好,巡城御史也罢,谁敢蹬鼻子上脸,还把五城兵马司像奴仆一样的呼来喝去,那不是打当今皇后和太子的脸么。
  只要一旦将五城兵马司纳入掌中,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蓄养兵马了。
  五城兵马司相当于五个卫所,一个卫所满员是五千六百人,五个加起来就有近三万人。
  仁宣之后,地方卫所开始出现兵马不足的现象,正统年间日益严重,京师的五城兵马司同样如此,一个兵马司能有一成的人员就不错了,剩下的全被兵马司中的少数人吃了空饷。
  作为当朝国丈和国舅,杭氏父子只要稍微有点雄心和能力,就可对兵马司整顿一番,即便不翻天覆地,安置瓦剌卫提供的几千兵马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父子三人,再找上两个亲信,就可把五城兵马司牢牢控制在手中,表面上是几个鸡肋部门,暗中却拱卫着紫禁城,一旦有变,可从容出击。
  相信以瓦剌卫的数千精锐,再不济,也能护得皇宫中景泰帝、杭后和小济的身家性命安全。
  眼看杭敏就要抱拳告辞,周秦川怕他担心自己手下兵马难以掌控,又宽慰道:
  “杭老兄放心,我会安排人手,助你们管好留京人马,还有,梁五哥如今常伴小济,有他在,亦能帮你约束一二。”
  自打进了泰安郕王府,梁五和他的手下,就不动声色地成了郕王府的人。
  “那就谢过周小弟了,你我相见有日,对了,李漆这孩子我很喜欢,等这边事儿一了,我就上门收他为徒。”
  说罢,打马向着前方官道上披金戴银、打着仪仗的皇家大队人马追去。


第334章 道左相逢

  “周大哥,这就……成了?”
  隔得有些远的李漆,隐约间听到动静,打马来到周秦川身边,一脸兴奋地问道。
  “成了!”周秦川一拍李漆肩膀,“这一路而来,杭老兄的医术你应该见识过了,比起关阳医馆的那些郎中来,只高不低,小子,好好学,可别给我丢脸。”
  “周大哥,大恩不言谢,李漆今后,为您马首是瞻。”
  眼看着前方大队人马消失不见,又多等了一会儿,周秦川这才下令已经休息够了的三百精骑上马,缓缓向京师进发。
  自通州弃船登岸后,周秦川陪着小济一行又走了好长一段路,杭允贤如今已是惊弓之鸟,并未知会景帝派人来接,来的人她可不放心。
  就这么异常低调地过了通州径自赶路,直到接近京师方才打出了皇家仪仗。
  眼见城墙在望,确定不可能再有什么魍魉魑魅之辈再来打扰,杭允贤这才允了周秦川的辞行。
  毕竟周秦川和手下这几百人目前身份不便,即便有她护翼,也是进得了京城,进不了皇宫的,到时候从皇宫跑去会同馆落脚,被人看到,反而授人以柄。
  还不如趁着此时四下无人,各自分开得好。
  “纪善大人。”刚上路,许久未曾露面的砚书纵马来到周秦川身边,“不知此番进京,你作何打算?”
  “打算?先同王善武他们汇合后再说,怎么,砚书兄有话想说?”
  “呃……不知我等苟全性命的遗民,周纪善打算如何安排?”
  看着眼前这张还略显青涩的脸,砚书佩服中多少带着点愤恨。
  他万万没有料到,当日在山谷之中,周秦川竟然有如此的胆量和魄力,仅留下自己和亲信近三十余人的性命,而将其余教众全部坑杀了事。
  一想到白莲教的根基就此几近毁灭,砚书就说不出的痛惜。
  但见周秦川如此心狠手辣,却又对对方给的那份许诺,生出了更多的期望,或许只有跟着这样杀伐果断之人,方能成事罢。
  “安排?听砚书兄口吻,是不想与我等同返关西咯?”周秦川眼睛微微一眯。
  “不敢,纪善大人误会了。”砚书心一颤,深悔自己刚才那番话有些夹枪带棒,赶紧解释道,“我等只是还想做点事情,不愿就此闲置罢了。”
  “哦,砚书兄还想做点什么事?”
  “这个……周纪善应当知道,我等擅长与人打交道,尤其是那些愚夫愚妇之类,所以……要是有用得上我们的,绝不推辞。”
  这话似乎说得甚是有理,周秦川坐在马背上沉思,要说白莲教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教中那些骨干,个个都是舌灿莲花的人物。
  只要不被一网打尽,总能蛊惑到一帮人,用不了多久就能东山再起。
  这砚书别看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能得唐长老重用,回到中原后也是高层中人,想来他和他的那些手下,还是有点本事的。
  若就这么到关西去耕地种田,挖矿打铁,似乎真有些大材小用了。
  只是该如何发挥他们所长呢?
  周秦川正思虑间,秦琪笑眯眯地凑到跟前说道,“砚书大哥不用担心,你们的去处秦川哥早想好了,只是事涉机密,还不到说的时候,放心,一俟时机成熟,定会相告与你的。”
  “哦,谢过秦姑娘。”
  砚书虽然得了个不算肯定的答复,但好歹安了些心,告谢之后退了下去。
  “琪妹,你什么意思?我何曾把他们的去处安排好了?”待砚书走后,周秦川皱着眉头问道。
  “别生气嘛,秦川哥。”秦琪嘻嘻笑道,“你若还没有想好如何安置砚书他们,据实以告的话,说不定伤了他们的,那叫什么来着……”
  “积极性!”苏幼蓉在一旁冷不丁地补充道。
  “对,积极性。”秦琪拍拍脑袋,“秦川哥也不知哪儿学来的词儿,虽说有些拗口,但用在这里还挺贴切的。”
  “如此说来,如何安排砚书,琪妹你早想好了?”周秦川没有理会秦琪的插科打诨,追问道。
  “那有什么犯难的。”秦琪满不在意,“你不是相继要在京师和大同开设客栈,打探消息么?砚书他们既然擅长同人打交道,不妨让他们去客栈帮忙好了。
  有小段等人监督,也不怕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对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周秦川一击掌,叹服道,“琪妹不愧家学渊源,能做到人尽其用,我万万不及。”
  “哼,知道就好。”秦琪脖子一仰,像个骄傲的公主,不对,她本来就是个公主。
  说笑打闹间,后方有人飞马来报,“周纪善,遇到咱们的人了。”
  话音刚落,不等周秦川问出个子丑寅卯,就听到有人在哈哈大笑声中骑马飞速而来,“周兄弟,总算见到你了,你要再不出现,我可要抓瞎了。”
  听声音,正是领着朝贡人马北上京师的王善武,周秦川大喜。
  随即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