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明-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回,小济没有作妖,而是乖乖地躺在杭允贤怀中,只有鼻翼仍在不住抽动,显然是深深陶醉在杭允贤身上的气味中。
杭允贤见状,不免暗自得意,看来上午临时决定换身衣物的决定是对的,斜睨了雁儿一眼,那意思不外是,怎么样?听我的没错吧!
片刻后,小济在杭允贤怀中睁开眼睛,“你就是娘亲?行,我记住这气味了,有点像幼蓉姐的,还有点像阿琪姐姐的,不过……好像比她们的还要好闻一些。”
听到‘娘亲’二字,杭允贤忍不住心花怒放,即便在小济口中还带着问号。
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滚滚而下,“济儿,我的好济儿,为娘总算又见到你了。”
一旁的杭敏和雁儿眼中含泪,面上带笑地看着母子相认的这一幕。
湖边的周秦川见状,与苏幼蓉暗暗交换了一个眼色,虽然有些心虚,但却不觉愧疚。
不管怎么说,哪怕小济是个冒牌货,也能抚慰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心,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杭皇后在其子朱见济身死之后,悲痛欲绝,卧病不起,于景泰七年崩逝。
如今儿子失而复得,想必再不会这么早就离世了罢。
。。。。。。
景泰六年,孟夏时节,在泰安郕王府呆了三年之久的皇后杭氏,遣使奏报京师,表示太子身体已然好转,可以入京开蒙读书了。
景泰帝接到奏报之后,终于可以不再藏着掖着地开怀大乐了。
朝堂上则暗流涌动,有那想做从龙之属的臣子上蹿下跳,开始为太子选师、太子伴读等事奔走。
不提京师动静,且说泰安郕王府,杭后在安享了几日的天伦之乐,暗中处理掉那个小济的替代品之后,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北上京师。
仲夏之初,除了部分留守人员外,郕王府阖府上下全体出动,再加上几年前随杭后来到泰安,留守城外的一部京营人马,组成了浩浩汤汤的大军,在泰安府大小官差的恭送下,西出泰安,直奔济宁。
一开始杭后是打算直接北上,走陆路抵京师的,不过在听了周秦川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遂改了主意。
走陆路要穿州过府,惊扰地方,多有不便,不如西至济宁,然后登舟沿运河北上,不但少了被打扰的机会,盛夏里坐船也远比骑马乘车要轻松惬意得多。
以上是周秦川的原话,当然了,除了替杭允贤考虑,他也是有私心的。
算算日子,从徐州坐船北上的王善武一部,不论船行速度怎么慢,也差不多该当到了济宁附近,此去正好与之汇合。
且赵子桐和原来丐帮的老兄弟吴大等人此时都在济宁,可以一访故人,公私两便。
杭允贤本就对周秦川、苏幼蓉,还有秦琪等人救助教导小济等事感激不已,此建议又甚为有理,自然没有不从的道理,遂依言而行。
大队人马迤逦而行,翻过泰山余脉的丘陵地带,进入兖州,杭后不愿与各地官府打交道,没有遣人照会,而是继续西行,直奔济宁。
这日午后,未初初刻,在避开了正午太阳最为毒辣的时段之后,大队人马继续赶路。
这里离运河已经很近了,最多半日就能到,当晚可在济宁歇脚。
眼看城墙在视野里出现,济宁城遥遥在望,大队人马在一道缓坡前停了下来。
负责开路的京营校尉派人飞马来报,说是在缓坡之后,有两拨人马正在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架势。
京营校尉不知如何处置,特遣人报与皇后娘娘,如何行动,还请示下。
杭允贤听完奏报之后冷哼一声,暗道这些京营军兵果真废物,连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要来麻烦自己,不由把目光投向了周秦川。
第320章 二虎相争
和景泰帝一样,她对京营其实并不怎么信任,京师之中各种势力盘根错节,谁知道这些丘八到底是谁的人。
因此自她带着儿子从京师到了泰安之后,这部京营并不受她重视,大部分时候都是呆在泰安城外闲置。
此次返京,京军也是被杭允贤用来开路,真正随行护驾的,是她自己延揽的护卫,和瓦剌卫三百精锐。
尤其是周秦川所部,既与济儿交情深厚,又处极西之地,不可能与京中有丝毫瓜葛,用起来放心。
且历经大小战事,也远比京营那些软脚虾要厉害得多。
“周小弟,要不你带人前去看一看?若事不可为,静观便是,不必强求。”
杭后并没有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小济与周秦川兄弟相称的份儿上,就要在辈分上压一头,而是和杭敏一样各论各的。
“娘娘懿旨,敢不从命。”
周秦川骑在马上抱拳行礼,自进了郕王府之后,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正,绝无救命恩人的居功自傲之态,一些礼节哪怕并不熟悉,也虚心请教,竭力做到位。
此时的社会,毕竟尊卑有别,要想有一番作为,辅佐小济顺利登基,小节处亦不可马虎,谁知道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恶了本该是盟友的人呢。
一声唿哨之后,百余精骑跟在他身后,向着缓坡方向而去。
杭后暗自点头,济儿口中的这个兄长,有能耐,知进退,并未因为救了当今太子就居功自傲,且愿意奉上瓦剌卫一成的收益给济儿做体己钱,是个人物。
再看看护卫在她马车周围的近二十个宦官,杭后更为满意。
正如二兄所言,这些人虽然不是从小净身入宫的,但身手了得,又与济儿一起患过难,忠心方面不成问题,等到了京师,必将是保障她母子安危的最后一道屏障。
而且二兄选的那个小宦官,年纪正好与济儿相当,沉默寡言却又手脚勤快,的确是个好伴当。
杭后将脑袋从窗外缩回车中,正好看到小济,只见小济一捏拳头,十分肯定地对她说道:
“娘亲放心,拦路之人再厉害,也不会是兄长的对手。”
杭允贤温柔一笑,伸手摸摸小济的头,“嗯,济儿所言,为娘自是相信,想必你兄长定能带着好消息回来复命的。”
这话杭后倒不是客气,她见过周秦川的那些手下,个个彪悍凶狠,岂是那些散漫的京军所能相比,而且听二兄说过,关西的内乱,被瓦剌卫以一卫之力轻易平复,乃当世不可多得的强军。
小济嘿嘿一笑,“那是当然。”
“吁……”
周秦川带队越过缓坡,见眼前对峙的两队人马,各自都有近千人的规模,不由大为惊讶,急忙勒停座下骏马。
难怪京营不敢有所行动,承平日久,只敢欺负普通百姓是其一。
人数不足是其二,要知道,这部京营也不过才千人上下。
且这两拨人个个手持武器,面色不善,一看就不好对付,京军个个都是老油条,就是傻了也不会主动上前挑衅,自讨没趣的。
他们将此地情景报给杭后的意思,不外是就地停步,坐山观斗,等这两拨人火拼完,再继续赶路。
京营校尉姓武,见到周秦川之后,随意一抱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原来是周护卫,娘娘让你来,是作何打算呢?”
周秦川自然不会暴露自己等人瓦剌卫的身份,因此就都被看作是国舅爷杭敏聘来的护卫了。
眯着眼睛打量清楚眼前景象,周秦川并没有用自己身后一百精骑冲阵,驱赶眼前闲杂人等的想法,虽然这两拨莫名奇妙的人未必挡得住。
这百来号人又不是沙洲卫重骑,面对两千人步兵,在人数处于极端劣势的情况下,身为轻骑的他们,再怎么骁勇善战,也难免会有所损伤。
只要像这位武校尉一样,原地观战就好了,自己首要任务是保护好小济和他的‘亲眷’,而不是把力量白白浪费在这等无谓的事情上。
这两拨人人数虽众,但显而易见是敌对关系,没道理兵合一处来为难自己。
至于没面子,面子值几个钱?
收回远眺目光的周秦川正打算认怂,不意间瞥见人群之中,双方正在对峙的几个头目向他这边也瞟了几眼,其中几个身影异常熟悉。
等等!周秦川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张三不是说过,吴大这厮在鲁桥镇,正打主意要拿下济宁么,不会这么巧,正好遇上此事了罢?
周秦川再度扭头细看,得益于良好的眼神,这回终于看清,没错,一方领头的两人,正是吴大和泼六。
只是他俩早已不复破烂邋遢的乞丐模样,衣衫虽不算好,却也似模似样,是以周秦川这才一时未能认出来。
同样的,吴大和泼六显然也认出了他,两人顾不上正在谈判,齐齐挥手示意。
看来张三通过某种渠道,已将自己出现的消息知会了他们,因此这两人看上去并不怎么意外。
周秦川正欲催马而行,眼角瞥见另一阵营中也有人在向自己打招呼,定睛细看,却是又一个熟人——客栈东家赵子桐,与他一左一右并排而站的两个人也不陌生,分别是沙老大和毛三,都是当初打过交道的喇虎头子,不由苦笑。
这双方同他都有渊源,怎么就剑拔弩张地斗到一块儿了,还有,赵子桐你作为一个秀才,如何又搅和到这种事情里面了呢?
“驾……”周秦川两脚一磕马肚子,纵马小跑起来,身后百骑自然紧紧跟上。
对峙的双方显然得了指令,纷纷避让,露出一条不算宽,却直通他们头目的通道。
如此景象,仿佛是这两拨人马齐齐列队欢迎周秦川他们似的,惊得本想看周秦川笑话的武校尉大张嘴巴,不敢出声。
“周兄弟!”
“贤弟!”
双方齐齐发声,随后互看一眼,都惊诧于对方似乎也认识正朝着他们而来的周秦川。
第321章 闯阵(修)
周秦川纵马来到两拨人面前,翻身下马,“好了,好了,不打不相识,不对,还没打呢,你们双方也应该早就认识的,要是愿意卖小弟面子,不妨先罢斗,如何?”
“周兄弟是我丐帮大恩人,自然你说甚便是甚。”吴大哈哈大笑间,泼六挥挥手,丐帮的人便齐齐后退开去。
赵子桐见了,亦不愿落后,冲沙震东和毛三使了个眼色,两人也各自发号施令,喇虎们同样退下了。
“想死我了。”吴大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夸张地叫道,率先来到马前,结结实实地给了周秦川一个拥抱。
周秦川抽抽鼻子,还好,这厮如今干净多了,没有原来那么脏臭,这一抱倒是使得。
又同泼六亲热一番后,周秦川来不及同他们慢慢叙旧,率先开口说道:
“我在炎神镇见过张三哥了,丐帮的情况听他说过,看来你们这是要把济宁给拿下咯?”
“嘿嘿,正是,张三哥也使人告诉我,见过你了。”吴大坦然承认,又问,“周兄弟,济宁这帮喇虎你真认识?”
“没错,”周秦川同样坦承道,“也是过命的交情。”
说话间,赵子桐带着人也过来了,“贤弟,想不到这么快就能与你重逢,幸甚幸甚啊。”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京师一别,本以为相见无期,谁曾想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周秦川笑意盈盈地与赵子桐一起相互拱手致礼。
待行完礼,赵子桐一把扯住周秦川,“贤弟,你认识吴大这厮?”
“不怕你笑话,赵大哥。”周秦川笑道,“我之前行过乞,在吴大哥手下讨过生。”
见赵子桐脸色不佳,知道他担心什么,别看双方人数差不多,看似势均力敌,但显然还是丐帮要占上风,想想也是,丐帮这些打手都是张三练出来的,那种以快打慢的打法,别说喇虎,就是一般的官兵也不是对手。
遂拍拍其肩膀,“不用担心,都是兄弟,有什么事儿坐下来慢慢谈,对了,赵大哥……”
说话间冲沙老大和毛三点点头,周秦川接着问道:
“你怎么会替他二人出头的?”
“麻烦了。”见周秦川同样与对方熟捻无比,吴大在后面低声嘟哝,“这下子济宁还怎生纳入咱们丐帮麾下,之前做的那些工夫不都白瞎了么。”
“这倒未必。”一旁的泼六显然不认同,低声说道,“周兄弟的脑子向来与众不同,说不定他能想出奇招,让咱们双方都能各取所需也说不一定。”
“那倒是。”
吴大也很认可泼六所言,他对周秦川一向都有信心,遂规规矩矩地跟了上去。
“是这样的,贤弟……”
听了周秦川的问话,赵子桐也不隐瞒,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说了一下,加上旁边沙老大和毛三的补充,周秦川算是明白了济宁这两年的变化。
自他和苏幼蓉、小济三人离开济宁之后,火拼人贩子的功劳自然就落到了赵子桐和毛三头上。
特别是毛三,虽然损失了大半手下,但却因祸得福,不但与赵子桐拉上了关系,且重新得了沙老大的重用。
沙老大也是个人物,就此攀上了赵子桐,把东叔和小段、大常等人打点得舒舒服服。
刚好小段从赵子桐那儿听了周秦川的客栈经营手段,正打算着手实施。
与车马行联手,垄断花钱坐马车的行人资源不是那么容易就做得到的,有了沙老大和毛三的帮忙,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客栈生意再上一个台阶。
凭着这层交情,沙老大打着赵子桐这个秀才的旗号就此与官府有了来往。
手下势力因此受益,大肆扩张,短短两年间,一统整个济宁黑道。
随之与北上扩张势力的丐帮发生了冲突,两边都是初露峥嵘,雄心勃勃之辈,甫一交锋,谁也不愿相让。
只是几番武力相争,还是丐帮占了上风,沙老大节节败退,又不愿借助官府来压制对方,以免遭人诟病,只得通过小段,请赵子桐出面说项。
见识过丐帮手段的沙老大,此时已不想一争长短了,只想要凭借赵子桐的秀才身份,让对方知难而退,保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即可。
赵子桐虽然不怎么管事,却不代表他不知道这些事,自家客栈得了沙老大的好处,对方有难,自然得帮上一帮。
今日正好是双方约谈的日子,两下里虽然都各自纠集了近千号人,但主要是为了虚张声势,并没有真正大打出手的念头,毕竟双方都各有顾忌。
喇虎们顾忌丐帮的武力,而丐帮则顾忌赵子桐的身份。
说来说去就是地盘之争,而地盘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争,势力一大,人数必多,作为头目,就得为自己的手下争夺利益,否则的话,谁愿意跟着你混。
那么该如何处置呢?周秦川摩挲着自己下巴上的短须沉思。
这两边劝谁让步都不太好,即便他们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暂时妥协,时日一长,还是会发生冲突,毕竟肉就这么多,谁抢到了就算谁的。
场面一下子清冷下来,双方都巴巴地看着周秦川,等着他的决断。
就在此时,双方交接处的北部边缘忽的喧哗起来。
吴大和沙老大俱都大怒,泼六和毛三正欲上前一看究竟,谁料不等他们出发,双方各自有手下跌跌撞撞地跑来禀报:
“有……有人闯阵,兄弟们抵敌不住。”
两个报信之人都气喘吁吁,听得人急不可耐,泼六性子最急,一把揪住来人衣襟,连声追问:
“到底是哪家人马,敢来招惹咱们,快说!”
不待这人答话,已有声音远远传来,“西厂掌刑千户,高进高大人驾到,尔等还不快快上来迎接。”
听到这话,吴大、泼六、沙老大和毛三四人齐齐变色,官府本就不是他们能招惹的,更别提一年来声势大振的西厂了,而掌刑千户,更是西厂仅次于厂督的大人物,这叫他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