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公凶猛 >

第16章

国公凶猛-第16章

小说: 国公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才遵旨。”严福于一旁连忙出声答应着。随后看了看还站在那里似是没有回过神来的唐信,提醒着,“太子殿下,还不谢恩。”
    “哦哦,儿臣谢父皇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经这一提醒,唐信也是连忙跪倒在地。
    太子走了,乾文帝的怒气未消。看向着一旁站立的严福冷哼了一声,“你倒是会活泥,你难道看不出来太子是眼红国昌隆的收入?想要据为己有吗?”
    虽然乾文帝摆出一幅生气的样子,但了解他的严福知道,这一会皇上的气定然已经是消了,若不然的话就不会奖赏给太子银子。这一刻他便装成委屈的样子说着,“皇上教训的是。奴才愚钝,只是想着太子是皇上的儿子,父亲的钱和儿子的钱也不用区别的那么清楚吧。”
    “哼,算你会说话。”这句话,别人听不出其中的意思,乾文帝却是听的十分明白,他便放过了严福。但此时已经在没有什么心思去批阅奏折,他在想父亲的钱和儿子的钱的确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是对的吧。
    太子离开了养心殿,带着一众太监和宫女回到了东宫。一入宫中,早就等候的几名幕僚这便迎了上来,一脸的关切之态,显然他们都在这里等着消息。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太子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说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一路回来他都在想着刚才养心殿中发生的事情。
    要说父皇对他满意吧,为什么没有把国昌隆交给他?
    要说父皇对他不满意?为何两次提及自己继位的事情,最后还给了五十万两子的奖赏呢?
    都说帝王心术不可随意猜度,还真是如此。至少这一次太子唐信是把他的父皇给弄懵了,很是想不明白。
    “参见太子殿下。”迎面陈桐三人走了过来,见到太子之后齐齐见礼。
    太子心魂归一,看着幕僚陈桐、段伟以及附马陆顺,脸上展出了笑意。这三位都是自己的亲信外加铁杆支持者,或许可以把发生的事情说与他们听,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看法。
    “大家快起来,来,看座。”太子一幅礼贤下士般的模样,将三人一一托扶而起。
    “谢太子殿下。”曾桐三人感激的说着,接下来便在东宫的正厅中依次而座。
    三人中陈桐写得一手好文章,可称学富五车,还做过一段时间太子的老师,地位自然最高;段伟聪慧,脑瓜转的快,上一次放出沈傲打了襄王脸之事便是他出的主意;附马陆顺,娶的是太子的亲姐姐碧落公主唐萍,可谓是绝对的自家人。且其人从小习武,倒是有些蛮力,算是太子手中可用的武将之一。
    各有千秋的三人,皆是太子信任之人。当着他们的面,唐信也没有什么客气的,这便把刚才见了皇上的经过全数讲了一遍。十分的具体,几乎没有差上几字。
    待太子说完之后,正厅中陷入到一片的安静之中。三人都在体会着太子之言,其中又以陆顺的神色最为轻松。
    他原本就是一个武夫,像是动脑筋这样的事情与他就没有什么关系。在他眼中,太子就是未来大乾王朝的继承人、是未来的新君、未来的皇上。他只需要抱好其大腿,对方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忠心耿耿卖力气便是,至于其它的事情自然有旁人来考虑。
    太子原本也没有把希望放在陆顺的身上,眼见其人一幅悠哉的样子座在那里,还有机会左顾右盼索性就将目光移开,落到了曾桐和段伟两人的身上。
    大约是半盏茶的工夫,在太子充满着期翼的目光中,曾桐终于开口了。一出声就是一声的感叹,“某想不到,皇上竟然如此的看重长公主,看来国昌隆的事情只能徐徐图之了。”
    “非也。”一记反对的声音随之响起,不用说自然是段伟说出来的。
    听了曾桐之言,太子以为没有了机会,在一看段伟反对,当下来了兴趣,“哦,段幕僚是什么意思?”
    太子如此的看重,都没有理会曾桐,只是问自己,这让段伟很是一股自豪之感。他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当下抱拳先行一礼,接着就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太子殿下,两位仁兄,以某之见皇上还是很爱护太子殿下的,不然的话也不会赏赐白银五十万两了。想必皇上考虑的是国昌隆刚有了大笔的盈余,现在就拿下长公主,会显得不够仁义。所以我们只要给足了皇上理由,太子殿下便能重新名正言顺的掌握国昌隆了。”
    “这个。。。皇上赏赐太子殿下银两的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这证明不了什么吧。”曾桐并不认可段伟的意见,出声质疑着。
    “呵呵。”段伟似乎早就想到曾桐会反对他一般,脸上闪过一道自信的光芒随即而道:“皇上是经常赏赐太子殿下,可有哪一次像今天这般出手如此的大方了。想来原因只有一个,皇上感觉到有些愧对太子殿下,这些银子应该就是补偿之物。而现在,太子殿下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便可以入主了,皇上那里已然是默认了嘛。还有那五十万两银子也不能要,太子殿下要留给皇上一种想要为其分忧的态度来,如此才能深得帝心。”
    段伟想当然的把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他却不知,他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沈傲,正因为此,他的所有分析原本就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是怪事。
    这一番说法自然是不对的。可并不知道内中之情的太子却是听的津津有味。太子的身份没有让他马上下出结论,而是先侧目看了看曾桐,发现他并没有出声反对,即知段伟的分析很可能是对的。当下便带着好奇之意问着,“若是如此,但不知道要怎么给父皇一个本太子入主国昌隆的机会呢?”
    “呵呵,这个倒也简单。自古哪有什么女人成大事者,便是女人抛头露面都被认为不耻之事。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到时候朝堂之上只要有臣子提出这个建议来,以长公主身为女人,还是皇家的女人,实在不便抛头管事国昌隆为由,便等于把借口送到了皇上的手中,那个时候国昌隆必然要换一个主使人,岂不是非太子殿下莫属了吗?”
    “好。段幕僚之言深得本太子之心。这样,曾幕僚,此事就交与你去办,马上联合一些臣子明日便在朝堂之上上书父皇,呵呵呵。”太子心情大好般的说着,此刻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掌控着国昌隆,大笔银子入到东宫的场景。没有了银子烦恼,他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这边太子刚刚和三人商议完,那边宫里的传旨太监已经赶着几辆马车将几十个箱子抬到了东宫之外,并请太子殿下出去接旨。
    太子是出去了,可是面对着那白哗哗的银子,他选择了拒绝。还说一国之地哪里都要银子,他身为太子理应做表率,怎么可能随便的要这些赏赐呢?
    如此的义正言辞,大义凛然,反倒是让传旨的太监有些不知所措。按说皇上赏赐的东西,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可这一次赏赐的是银子,又是送给太子殿下的,人家即是君臣,更是父子,拒绝了银子也当不得什么大事。
    传旨太监是不敢得罪太子的,又是连忙劝了几次。可每一次太子都表现的十分坚决,无奈之下,传旨太监只好先把银子拉回去,等到明天请示了严福公公之后在做定夺。


第三十一章  朝堂上的千奇百怪
    聚荷宫。
    乾文帝在太子离开之后,便摆驾于此,并翻了赵妃娘娘的牌子,决意今晚在这里休息。
    赵妃娘娘的陪同和侍候之下,乾文帝吃了晚饭,随后便上床就寝。一番的风云滚动之后,乾文帝搂着赵妃娘娘光洁、柔滑的臂膀随意聊天般的讲起了太子刚才晋见自己,并提出想要接管国昌隆的事情。
    相比于其它的妃子,赵妃娘娘做事及有分寸。她深知后宫不得干政的古训,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去打听朝政之事,即便是有时候陪着皇上,听其说起朝堂之上的趣事时,她也是嫣然一笑,以皇上圣明,做出的决定定然是正确无比的一个小小马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尔今日之事涉及到国昌隆,就等于涉及到了沈傲,由不得赵妃娘娘在置身事外了。
    “皇上,国昌隆刚有起色,赚了些银子而已。上一次忠国公还说,他还有几种产品没有拿出来呢,想必也应该是可以赚钱的。如今忠国公与长公主配合默契,冒然的换一个人上来想必只会乱人心神,也于国昌隆没有什么好处的吧。”
    难得赵妃娘娘对于政事有了一丝的兴趣,有了见解,乾文帝听后即是呵呵一笑,“朕知道爱妃是心疼你姐姐家的孩儿。忠国公最近表现的很好,朕很满意,是不会轻易的换人。放心吧,朕已经驳回了太子的要求,并赏赐了他五十万两银子,想必他会断了念想的。”
    抬手间就是五十万两银子砸了出去,听的赵妃是俏笑不已道:“皇上就是皇上,出手就是五十万两银子,摆在地上可是有很多的呢。”
    “哈哈,还不是你那个外甥能干,要不然朕就是想大方也要有那么多的银子才行啊。”乾文帝哈哈大笑着。现在每天国昌隆都会送入国库存二十五万两银子左右,这让国库包括他的内帑都变得充斥了起来。五十万两说起来很多,也不过就是两天的收益而已。能够断了太子的念想,不影响父子间的感情,怎么看来都是合适的。
    乾文帝心情不错,赵妃也有意迎合,没过一会凤床之上便又开始了颠鸾倒凤。对这一切,太子自然是不知道的,倘若他知道了皇上的意思,或是听到了父皇和赵妃的对话,怕是他就不会鲁莽的在朝堂之上开炮,引来麻烦了。
    依然还是聚荷宫。
    外面的天不过还是蒙蒙亮,甚至还有一丝的雾气没有消散,太监严福就来到了赵妃娘娘的寝房之外轻呼着:“皇上,皇上,快五更啦,该上朝啦。”
    过了一会的工夫,房内才传来了乾文帝有些不情不愿的声音,“朕知道了。”
    大乾王朝的早朝并非是天天都有,按律是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会特殊对待。
    今儿一早,便是大朝日。尽管乾文帝还想多睡一会,可是想到满朝文武都等着自己呢,做为皇帝他是不能偷懒的,不然的话怕是那些史官们就有了用武之地,就可以胡乱去写。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能证明他们的存在和价值一般。
    赵妃娘娘的伺候之下,一身五爪金龙袍在身,前后各有十二根玉藻的龙冕戴于头顶之上,严福等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之下,直向着皇宫正殿太极殿而去。
    太极殿里,文武百官位列数排,一排八人早已经站于大殿之中,翘首以盼。
    百官最前方三位年轻男子格外的引人注目。
    四爪蟒袍在身的太子殿下、头帽有四只白玉珠,格外显眼。
    金黄袍在身的大皇子,也是庆王唐侗,头有两只白玉珠;金黄袍在身的三皇子,也就是襄王唐修,头有三只白玉珠。
    着重要说的是大皇子,即庆王唐侗。已故大乾皇后的嫡子,同时也是乾文帝的嫡长子,本是最有机会的帝位继承人,其人也是仪表不凡,高大威武,模样像极了乾文帝。
    奈何的是天公不作美,从小就习武不喜文的唐侗,十六岁的时候便入军中锻炼,弓马娴熟倒是一个好的武将胚子,然一次骑兵练习中,突然座马发狂,硬是拖着唐侗在地上行走了上百米。人是被救下来了,却落得一个跛子下场,自此也断送了继位的可能,二十岁加冠之时被封为庆王,被留在了国都大梁城,许其自选上朝的权力。
    所谓自选上朝,便是可上可不上,完全凭心情来。要说庆王也是固执,自封王之后,是朝朝不拉,不管是大朝小朝,他都会拖着有些病体的腿迈入朝堂,让人看之心怜不已。
    也有朝臣曾上折子非议过此事,认为堂堂大乾王朝,却允其一个跛子入得朝堂,站列班位,实在是不雅之事,便是传出去也不好听,请求皇上去了庆王上朝的资格。只是乾文帝总认为有些亏欠自己的儿子,没有应允。使得庆王就成为了大乾王朝朝堂上的一景。
    身体之疾,断送了继续大位的资格,使得满朝的文武都不愿与庆王来往。明知道一个没有前程的王爷,与其交往有何益处?
    偶尔一些郁郁不得志之人也曾想找庆王聊聊,毕竟大家同为天涯沦落人不是。可初一交往便被其硬生生的话语给怼了回来。敢情这位庆王殿下身体有疾之后,性情也是大变,不相信任何人,也不与任何人交换真情,往往谁主动与他说话,都被视为其居心不良。
    这也要怪他的经历了。以前曾被众人看好之时,哪一个不是马屁狂拍,什么英明神武之词汇更是用烂了。便是现在的太子,当初的二皇子唐信也是天天围着他转,一口一个皇兄的叫着。可自从落马被摔之后,太子见到他也只是不痛不痒的叫了一声大皇兄,便不会在多看上一眼。
    任谁有了这样的经历,怕也是如同庆王一般性情大变的吧。
    说完了庆王在看襄王。虽然不是太子,但他正想向着太子之位迈进着。
    封了王而不用离京,甚至连封地是哪里,朝廷都没有一个结果之下,襄王就把自己当成了太子的备选。天天总是找太子的茬,只是希望哪一天太子失宠,他便可以夺其位,继承大统了。
    襄王表现出了夺太子位的气势之后,还真有不少的朝臣投靠在其身边。毕竟太子身边的位置也就是那么多,不可能接纳了所有人。一些自诩有才,又没有被太子看中和接纳之人便选择投到了襄王脚下,准备搏上一搏。
    有了人,有人势,襄王的野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便是在朝堂之上,只要有机会,他是竭尽所能的打击太子。只要太子认为是对的,他一定是认为错;只有是太子想得到的,他一定会捣乱;只是要太子想争取的,他也会全力争取,再不济谁也别想得到。
    如此的针锋相对,已然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一定的内耗。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两人怎么闹,乾文帝都没有管过,一幅任由其发展的模样。如此一来,朝臣们也就乐得看景了,有时候上朝实在太无聊了,仅是看两位皇子间的争斗就远比外面唱的大戏还要精彩几分。
    就似是眼下,皇上还没有到。三位皇子间的暗斗就开始了。
    庆王目光深沉,似是谁都欠他钱一般。站在那里,如果不是身体有些打斜的话,怕会当成雕像一般的存在了。
    太子双眼中带着倨傲,一幅我是太子我最牛的模样。看任何人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气之态。
    襄王更了不得了!头望着大殿的天花板,似是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他一般,给人一种两位皇兄都是渣渣,你们连让本王正眼看一下的资格都没有。
    三位皇子就站在最前面,神态各异。惹得身后看戏的臣子们不得不强压笑意,好在几乎每次上朝都是如此,大家已经习惯,有了一些的免疫,若是换成新人赶来的话,怕是一不小心就会笑出声来,那就真的是惹了祸事,弄一个不好是要被治大罪了。
    “皇上驾到!”
    终于,太监那公鸭般的噪音骤起,乾文帝在太监大总管严福的陪伴之下走入到了大殿之上,金龙椅前一屁股就座了下去。
    待乾文帝座好之后,严福开口应声道:“跪!”
    百官叩首,口中齐呼:“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深沉而自带威严的声音由乾文帝口中传出,下面的官员又是一阵阵齐呼之声,“谢皇上。”
    众人在立稳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