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92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92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
  轻声笑了:“那少年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发疯了。”
  黑衣文人难得的挑了挑眉,毫无理由头绪的说了句,遇见这种狐狸精,发疯算轻的,换作其他人,早成了牡丹花下鬼。
  想必如今临安城,无数男人在艳羡少年罢。
  青衣捂嘴偷笑,白日里见过那王妃一眼,着实是女人中的妖精,其天生妖媚足以引惊雷的罢。
  但旋即情绪有些黯然,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宋词。
  小朝会后,群臣退下。
  只有吏部尚书谢琅留在垂拱殿,这位大尚书如苍蝇一般不停的在女帝耳旁嗡嗡嗡的述说着,翻来覆去就一句:王妃如此行事不合情理,有失纲常,请陛下阻之。
  妇人心里很无奈,表面却不动声色,耐心听着这位大尚书抱怨。
  于情于理,这件事谢琅做的没错。
  李汝鱼是他看重青睐的未来孙女婿,只要将来在仕途稍微有点成就,这位大尚书就会大手一挥把谢晚溪嫁给他。
  所以谢琅的担心着实让人挑不出毛病。
  最好只好忽悠这位两朝臣子,说这件事朕会处理,保证不会让岳家王爷迁怒李汝鱼,也不让你家那个晚溪吃醋云云。
  谢琅大尚书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垂拱殿。
  谢琅走后,妇人将手中折子往桌子上一丢,看向正在整理先前小朝会后起居郎留下纪录文本的柳隐,“怎么回事?”
  茫然着呐。
  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朝会上,赵骊参了赵信一本,说他管辖不力,北镇抚司某位总旗深夜扰民。
  赵长衣虽然笑而不语,但用眼神暗示了自己,是李汝鱼惹的事。
  其后谢琅又这么不厌其烦的告状。
  柳隐呵呵笑了起来,“陛下您可能还不知道,昨夜有个少年,不知道发了什么失心疯,忽然满临安城的乱窜,边走边高声诵读圣贤语,其后更是跑到乾王府邸和闲安王府邸前拍门大闹,挑衅的意味不要太强。尤其他那条花斑,狐假虎威狼嚎了大半夜,吓得不少小儿夜啼,嚣张得让人无语。”
  妇人抿嘴乐了,“他为了什么?”
  柳隐摇头,“谁知道呢,也许和岳王妃有关罢,那少年最后也不敢回去,半夜敲开了一家客栈,将就着对付了一夜,大清早还是毛秋晴赶去支付的旅费。”
  妇人隐然猜到了,无奈的叹气,真是个狐狸精啊……这样下去,那少年指不准真会被她生吞活剥了,头疼。
  柳隐压低声音,“今天宗正寺那边没发作,但应该会有人要出面弹劾李汝鱼,昨夜他在闲安王府前,大骂闲安王爷。”
  妇人蹙眉,“骂什么了?”
  柳隐欲言又止。
  “说吧,朕饶你无罪。”
  柳隐这才说道:“他说,赵长衣你就是个龟儿子。”
  妇人愣住,许久才缓过头来,扶额而叹,“越发无法无天了啊。”心中反而是喜悦的,这样的少年,有血有肉而鲜活。
  熬过这一次诱惑,少年心智将越发坚定。
  挥挥手,“宗正寺那边朕会打点。”
  柳隐应是,将起居郎留下的文本记录合上,说了句没问题,这才轻声问道:“陛下,这样下去,微臣担心啊。”
  万一岳王妃真的和李汝鱼发生超乎情理的事情,后果难料,极有可能引发南北动荡。
  更怕这位王妃假戏真做,万一真喜欢上了那少年怎么办?
  妇人嗤笑了一声,“不会。”
  世间最爱她的人是岳平川,但最了解她的人却是自己。
  这个妹妹啊……她是那条祸国的狐狸精也好,是那位一笑引烽烟而灭一朝的冰美人也罢,在大凉,她就是苏苏。
  一个永远不会爱上别人的女人。
  她爱的,只有她自己。
  妇人毫无理由的相信,苏苏不介意和李汝鱼滚床单,就如当初毫不犹豫的嫁给岳平川,但她绝对不会爱上李汝鱼,因为她那具娇艳的皮囊下,是一颗腐朽的心。
  想了一下,“宣南镇抚司都指挥使赵瑾。”
  既然李汝鱼和苏王妃之间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尽知,是时候给北方放一点口风,让那位蟒服男子做点什么。
  虽然这些消息很可能已经被赵骊和王琨先一步送到了北方,但那不代表自己的态度,只有从南镇抚司传到北方的消息,才能让蟒服男子明白自己的意图。
  他若是配合自己,这一次就可以引赵骊入局,先将这位乾王处理了。
  他不配合,自己就削藩。
  相信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毕竟他心里清楚,自己不可能在对付赵骊的同时,还有能力削藩,所以他大可放心行事。


第209章。209章 世子野心,天下霸图

  开封城头,有蟒服男子南望。
  心如古井不波。
  临安那边,先是风言风语流传过来,其后更是在北方的南镇抚司缇骑中流出消息。
  传到北方的消息很多很杂。
  比如,太子赵愭让一位宫女怀了孕,差点要生下一位皇室血脉,却因难产导致母子双双死去——这不是王琨就是女帝的手笔。
  为此,在女帝示意下,右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魏禧关了赵愭禁闭。
  出身清河崔氏的太子储妃崔莺莺闹着要悔婚,把清河崔氏吓得够呛。
  所幸女帝并没有降罪。
  又比如,户部尚书被右相宁缺以失德伦理、扒灰儿媳妇一事参了一本,差点被贬职,最后赵骊和王琨求情,这位尚书才只是降了一级文散官,留任户部尚书一职。
  最多的还是今秋秋闱。
  原本有望一甲状元及第的眉山苏寒楼,只取了个一甲榜眼,而陈郡谢氏出身的谢长衿,却取中了一甲探花,一甲状元落在一位寒门庶子身上。
  一甲三位进士及第,二甲二十位进士出身里,除了苏寒楼和谢长衿,再有三位出身世家的才子,其余人等尽数起于寒门。
  二十三位一二甲进士,竟只有五人出于世家。
  而且皆是有大才的举子,并非依靠世家之力才博取的功名。
  这是女帝弱世家振寒门的又一举措,同样情况在三甲的同进士里出现,差不多近七十人的同进士里,出身世家的屈指可数。
  被取中的那十数位世家子弟里,有因战功死在蓟州城下的薛举胞弟,亦是内侍左都知薛盛唐的亲侄儿;有河东柳家,死守蓟州城头壮烈殉过的柳先开二公子……
  在二甲进士出身里,有个叫燕狂徒的人横空出世,据说是右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魏禧的门生,当然,殿试之后便成了天子门生。
  除去这些,世家举子中第者少之又少。
  今岁秋闱,真是个寒门欢年。
  是以寒门出身,名不见经传的本科一甲状元张正梁一日上青云,一夜之间成为大凉天下津津乐道人物,风头之劲,直直盖过了苏寒楼和谢长衿。
  这其实也有个插曲。
  原本殿试后,女帝是要立苏寒楼为本科状元,不过后来觉得此举有违弱世家的初衷,索性将第三名的张正梁提到第一名。
  所以论才华而言,张正梁不如苏寒楼和谢长衿。
  在众多消息中,有一条看似云淡风轻的消息,让整个开封府知晓内情的人都噤若寒蝉:岳家王妃搬离临安岳王府,住进了一个少年的院子里。
  这消息的真假如何,又意味着什么,大家不敢去想。
  站在开封城头南望的蟒服男子却心知肚明,消息不会有错。
  而且是有心人故意传给自己知晓。
  王琨也好,赵骊也罢,又或者是章国的女帝,都只是想利用自己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至于目的若何,不都是为了江山那点破事。
  蟒服男子不关心。
  此刻想起了很多,初见她时,不苟言笑冷若冰霜,到她嫁入北方,便妖媚迸发成了祸水妖精。
  大婚之前,自己觉得很幸福。
  虽然这是顺宗安排,用她来牵制自己,让今后的岳家为顺宗深爱的女人卖命,但自己愿意接受这施舍的幸福。
  因为爱她,一见误终生的爱她。
  那年她十六。
  但就在新婚夜前,属下呈报上来的消息让自己如坠寒冬:她竟然是异人。
  顺宗知道,尚未登基的女帝亦知道。
  以为是幸福,其实是一枚放在自己身边的棋子,更是一颗放进自己碗里的毒药,而自己不愿意就此放弃。
  所以依然爱她,却相敬如宾不涉男女事。
  但是今时事,不能忍!
  岳家,作为大凉最强藩王,也是如今天下唯一的藩王,有些东西比男女私情更重要,我岳平川虽然愿意为了你放弃江山,沦为棋子,却不愿意给先祖抹黑。
  岳家门风不可辱。
  我可以容忍你对每一个男人都秋波暗送,因为你天生妖媚的眸子本就如此,我可以容忍你惬意的享受无数男人仰慕而垂涎的目光,因为你本就纳天下风光于一身。
  但你是岳家王妃。
  纵然你我无夫妻之实,但有夫妻之名。
  我爱你,所以你只能是我的。
  再给我时日,世间就算再也找不到李汝鱼,我岳平川也有办法让那惊雷空响,那一日传王位于三世子,你我神仙眷侣自在逍遥,无惧惊雷。
  所以这一次,你出格了。
  娘子……
  岳平川近乎呻吟的长出了一口气,你不死心是吧,那我让你看看,你所做的每一步其实都在女帝算计之中。
  所以,等我杀了那少年,你便随乖乖的随我回来。
  蟒服男子倏然间杀意迸裂。
  何须少年活着,蜀中有个算命先生,被北镇抚司西卫一所赵铸缇骑围剿之下,却语出引惊雷,这位算命先生便潇洒的离开了蜀中。
  如今,此人在开封城内。
  蟒服男子下城墙,看了一眼守候在城墙下的持枪少年,神情复杂的说了句勿忘吾之厚爱,既有疼溺,也有一抹警示。
  说完直奔王府。
  在持枪入临安之前,还需调动镇北军,配合临安那妇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
  削藩重压之下,只好选择让赵骊当这个牺牲品。
  持枪三世子望着蟒服男子的背影,许久才轻声喃语了一句,我们岳家何须活得如此憋屈,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什么不交给我?
  有你这位大凉重器运筹帷幄,再加上我这个异人冲锋陷阵,天下唾手可得。
  大凉改姓岳。
  而我也会忠心实意的奉你为王,等你百年之后,我再登基为帝,破北蛮收大理,成为这片天下的绝代霸主。
  不输大燕太宗!
  但是你不愿意,你在等。
  可是等下去,终究避免不了一反的困境,可那时女帝收拾了王琨和赵骊,你再反大凉,又有多少胜算,女帝得李汝鱼,可招异人无数。
  那时候的你我,难逃一死。
  如今既然你已开始提防警示我,哪我又何须尊你为父?
  我本不是岳家人。
  你的爱人如今在临安,那么我的爱人呢。
  又在哪里?
  三世子看了看手中长枪,意味深长的笑了声。
  狂笑。
  长枪不顺手。
  换枪之日不远了罢?
  野心,在开封城下的秋风里滋生。


第210章。210章 大风轻骑赴临安

  这一日军令如山而出开封。
  镇北军兵马大调动。
  云州守兵,虎牙铁贲毫无预兆的开拨,根本不给枢相公反应,就离开驻地南下,同时,云州守兵除了部分留下,其余出城向西南行军。
  大风轻骑更是一马当先,从驻地幽州出发,进驻应天府。
  燕云十六州,除去扼守要镇的兵马,几乎倾巢而出,同时南下,锋芒直指开封之前的大凉军镇,欲要在开封城前,布下一下针对南方和西方的防线。
  亦是进攻线路。
  最尴尬的莫过于被枢相公留在了云州境内的西军精锐摧山重卒,由徐继祖率领的这两万重卒,几乎是被镇北军赶出了云州。
  狼狈的退往蜀中向北的凤翔府。
  军令频出,镇北军里却安静的很,没有一丝异声。
  镇北军,本就是岳家军。
  而云州的枢相公却罕见的沉默,一者是没办法,被云州守兵软禁了,二者是他隐然明白了一些事情——镇北军的异动,恐怕没有表面看来那么简单。
  女帝是谁?
  怎么可能毫无预兆的让岳家王爷造反。
  否则自己和草原雄主谈判之后,就该返回临安,何至于被陛下找了个莫须有的理由留在云州,恐怕也是预防这个局势。
  镇北军南下,那么燕云十六州谁来守,谁来给岳平川擦屁股?
  只能自己了。
  是以枢相公一声令下,燕云十六州和北蛮交境的军事重镇里,斥候云出,日夜探查,深恐北蛮转身就撕破盟约再次南侵。
  不过这可能性不大,毕竟马上就要入冬。
  北蛮自顾不暇,哪有心思南侵。
  唯一的可能性,是那位新近入北蛮的白虎神将赵飒看出了大凉的困境,想办法说服草原雄主出兵,但这样对赵飒有什么好处?
  没有。
  赵飒想要的是北蛮的兵马,有朝一日可以助他回大凉,将女帝从垂拱殿里赶出来,辅佐太子赵愭登基为帝,而不是大凉被北蛮所灭。
  好在开封早有军令,除某些军镇外,其余军镇尽数交给枢相公。
  所以这软禁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军令可以出,也有些军令会听,但就是没办法离开云州。
  北方,终究姓岳。
  镇北军大军调动之下,举世震惊。
  先是天下文人出声,各种檄文口诛笔伐,说你岳平川想干什么,镇北军兵锋所向应是北蛮,怎的忽然南下,大凉南方输送过来的钱银粮草都喂了狗么……
  无数大儒的文章铺盖天地而起,一时之间,岳家王爷成了丧家之犬——至少在大凉文坛如是。
  至于是否真心,谁知道呢。
  大多是给临安那边看看,如果岳家王爷真把女帝赶出垂拱殿让赵愭登基,这些大儒们恐怕转而就会有文章大骂女子误国,窃国重器十余年。
  若是岳家王爷自己坐江山,这些文人必然是毫无节操的歌颂岳平川为开朝太祖。
  当然,也会有忠于大凉而殉国的文人。
  天下读书人,本来就是最没有节操的一群人,也是最有节操的一群人。
  出乎意料的是,临安那边云淡风轻。
  仿佛根本没有镇北军南下之事一般,仅是禁军象征性的将骑军调动,在寿州和庐州布防,同时将这两州周边的步军收拢,约莫有一万人左右,进驻庐州。
  这个布防意味深长。
  禁军六万骑军中,三万凤翼轻骑驻扎寿州,三万天逐重骑补防在寿州之后的庐州。
  如果镇北军真要挥师南下。
  三万凤翼轻骑会如一只蜜蜂一般,在南北之间的战线上飘移游走,撕咬镇北军的同时,为后续的步军和重骑争取时间。
  短短数日之内,镇北军连夜行军,分驻各重镇。
  应天府,蟒服男子着黑袍,身骑黑马,腰间佩剑手提雪色银枪,枪神纹蟒,走线龙蛇,蜿蜒至枪尾,流转着血腥嗜血气。
  马蹄声哒哒。
  一步又一步的敲在城门前的青石板路上。
  身姿随着马背起伏。
  身后跟着骑一匹枣红战马的持枪少年,少年剑眉虎目,五官方正,虽年幼,已英气逼人,男子气概如青气。
  持枪少年,岳家三世子,异人。
  与之并肩的则是一位面目削瘦的不惑之年男子,身材高大而欣长,长须美髯端的是儒将风流意气,腰间佩了柄剑。
  这位虞弃文亦是位大凉名将,两朝为臣。
  虞弃文年轻时候科举中第后出仕北方,很快高升为檀州知州。
  符祥五年,北蛮南侵。
  檀州守将畏死先逃,被部将所斩,虞弃文一看,好家伙,军中没有大将了,于是果断披甲,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