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53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53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安元年,女帝陛下建立北镇抚司,以狮头为北镇抚司象征,于是大手一挥,着人找出那颗狮子头,送到了北镇抚司总衙,悬挂在门楣上。
  大门两侧,是临安匠师精心打造的玉石狮子镇府,威风凛凛。
  左右各一。
  玉石料取自大理贡品。
  李汝鱼身着飞鱼服绣春刀,站在石狮中间,对那两位看守大门的北镇抚司小旗轻声道:“江秋房北镇抚司小旗李汝鱼前来报道,请问下应该找谁?”
  总衙就是霸气。
  连看守大门的都是小旗,估计里面随意拉一个出来,都是百户罢。
  那两位没有家事没有背景,虽然是从七品却只能在北镇抚司总衙看守大门的年轻小旗互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
  江秋房李汝鱼,竟然真只是个少年!
  这大半年来,临安北镇抚司总衙的人没少听过李汝鱼三字,春风关杀江秋州知州,近来又在回龙县长坂桥硬撼柳州柳向阳。
  而且江秋房三十余缇骑全军覆没,这个小旗竟然屁事没有。
  其背景想来就恐怖。
  而且这少年真如传说一样,随身带着一只狼。
  那可是狼啊!
  一身银毛如钢针,虽然此刻温顺的站在李汝鱼身旁,但凶光毕露的狼眼和猩红獠牙,着实有些寒碜人,深恐这货一个不满意就狼扑过来。
  带这样一条狼走在临安街上,不要太拉轰。
  别人养狗,这货养狼,而且是条听话的狼。
  临安也有富贾官宦养猛兽,比如乾王赵骊殿下,府上就养了一只雪豹,可那货只能养着观赏,哪能如李汝鱼这般带着四处遛。
  两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温和的道:“李小旗,请出示一下您的腰牌。”
  用的敬词您。
  李汝鱼受宠若惊,拿出青铜打造,双面狮头两爪抱坎,四边纹线如篆,前“北”后“镇”的腰牌,递了过去。
  那位小旗仔细打量后,奉还给李汝鱼,脸上浮起讨好的笑意,“李小旗来临安公事,按程序的话直接找沈千户即可,他负责诸如此类的杂事。”
  李汝鱼眸子一紧,“沈千户?”
  小旗笑道:“是的,沈炼沈副千户。”深恐李汝鱼理解有误,小旗急忙详细解释:“沈千户如今负责地方人事调动的协助工作以及春楼事宜。”
  李汝鱼沉默不语,许久才抬步,“谢谢。”
  李汝鱼忘不了春风关一役,收尾时沈炼率领数十缇骑从关内而来,马蹄南去留下扇面村一片狼藉,虽然当事缇骑后来大多在长坂桥和众安堂三十余汉子同归于尽,但,罪魁祸首是沈炼。
  沈炼的人头必取。
  可不是现在。
  李汝鱼循着那位小旗指点的方向,来到沈炼的公事房外,深呼吸一口气,将躁动的杀意按捺下来,推门入内,扫视了一眼,有些诧异。
  沈炼不在。
  一位身材臃肿百户笑眯眯的道:“是李小旗罢,先前有人来报过了,沈千户有事出门,叮嘱我为你办理相关事宜。”
  笑容很诚挚。
  李汝鱼点点头,“有劳。”
  将江秋房北镇抚司总旗老铁所写、长陵府北镇抚司西卫十三所信任百户签字盖章的公事文递过去,安静等着他的安排。
  那位胖百户一字不落的仔细看过后,起身到沈炼桌子上拿了公章,在上面盖印,递还李汝鱼,依然诚挚笑道:“按照程序,李小旗需要每日到此来点卯,不过沈千户临行前有交代,说李小旗此来临安诸事繁忙,在回江秋房之前,每月月底来领取薪俸时顺便点卯一次即可。”
  李汝鱼点点头,盯了一眼公事房后面那扇似乎是储物间的门,轻声道:“谢谢。”
  不拖泥带水,转身离去。
  心中隐然明白,沈炼这是在躲自己,他作为北镇抚司副千户,又是临安地头蛇,何至于要畏惧自己,李汝鱼想不明白这一点。
  胖百户目送李汝鱼离开,笑面虎一般的笑容敛去,摇摇头。
  少年锐气太盛。
  不提春风关和长坂桥,仅是昨日仪制清吏司的事情,就已木秀于林,虽然上面没有布置下来,但胖百户知晓,北镇抚司几位大佬,应该在怀疑这少年是位异人了。
  这临安怕是容不下他。
  起身走到那扇门前敲了敲,“沈千户,李汝鱼走了,您还打算在里面呆多久?”
  吱呀一声,沈炼走出来,手上鲜血淋漓,一脸尴尬,笑着掩饰道:“胖头,你知道的,我这人心善,不想和小孩一般见识。”
  绰号胖头的胖百户满脸堆笑,“对对,沈千户心善。”
  哪有半点相信。
  心善,心善就不会屠了扇面村。
  沈炼翻了个白眼,怒视他一眼,“干什么呢,还要我给你泡茶么,不赶紧去做事,异人徐晓岚的档案都做好了么,赵都指挥使等着看呐!”
  胖百户遭受无妄之殃,内心却有点想笑。
  沈炼莫不是怕那少年。
  要不然正在修指甲的沈炼一听说李汝鱼来报道了,就屁滚尿流的躲进后面储物间,仓猝中修指甲的绣春刀把手指给划了条口子。
  简直狼狈。
  坐在椅子上无聊修着指甲的沈炼内心很忧伤,而且蛋疼。
  赵长衣你这个傻逼。
  还有李汝鱼,你也是个蠢货,没去过扇面村么,老子留给你那么明显的破绽都看不出来。
  蠢不可及!


第122章。122章 一见误终生

  沈炼很快将李汝鱼抛诸脑后,这少年再蠢也不至于在临安对自己动手罢,正常情况下,他要对自己动手报仇,要么自己调任地方后,要么这货在朝堂举足轻重。
  目前来说,两种可能性都极小。
  点卯,下班。
  和一众同僚走出总衙大门,沈炼拒绝了几位千户去西子湖喝花酒找船娘的邀请,不是不想去,是家里那位职翰林学士承旨的老太爷有交代。
  老爷子昨日去周妙书府邸看了李汝鱼的滚字帖,今日四更出门去大朝会时留了话,晚上要和自己唠嗑,估摸是询问李汝鱼的事情。
  毕竟自己任职过长陵府西卫十三所,是整个临安除了女帝陛下外知晓李汝鱼最多的人,就连赵信也不可能比自己知道更多。
  沈家府邸并不在青云街。
  坐落在西子湖畔,毗邻国子监太学,算是闹中取静,不比夕照山下差多少,临安那些文坛大儒们选择宅邸,大多会选择在西子湖畔,而少有人去青云街。
  沈炼和老爷子谈了小半个时辰,将李汝鱼情况尽数告知。
  只不过沈炼也不知道李汝鱼雷劈不死的隐秘。
  翰林学士承旨沈琦越发怀疑,交待沈炼盯着下这少年,说那滚字帖足以艳冠大凉,很可能是异人手笔,沈炼但笑了让老爷子放心。
  赵长衣都不担心,咱们瞎担心个甚。
  简单吃了几口晚膳,沈炼换了衣衫,抹黑出了沈府,绕着西子湖东走西转,来到城西处一座道观后面,隐入黑暗里不见。
  大凉无宵禁,几乎将近子时,街上才渐无人迹。
  从黑暗里走出来的沈炼神清气爽,脸上洋溢着幸福,得意的哼起了小曲儿,只是走了十余米,倏然顿住,浑身汗毛倒竖,冷汗淋漓。
  转身盯着身后不远处的黑暗阴影里,沉声道:“你在跟踪我?”
  一人一狼自黑暗里走出,默默的盯着沈炼。
  气氛凝滞。
  沈炼浑身冷汗,手脚发凉,“你跟了我多久。”
  李汝鱼想了想,一脸认真,非常认真,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的事情,“从北镇抚司总衙开始。”
  沈炼的心一寸寸的沉了下去。
  李汝鱼又继续说,话语如刀一般插入沈炼的心里,“沈家是临安世家,你不用担心,沈家我只取你头颅,但道观后面那个和你幽会的道姑,以及那个三岁孩子,生与死都看你。”
  沈炼浑身力气骤然被抽空,身影委顿,“你……李汝鱼,你想干什么!”
  李汝鱼轻声说道:“在那个三岁孩子入睡后,在你和道姑相依相偎时候,我没闲着,你知道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很不幸的,我知道了那个道姑的身份。”
  沈炼逐渐镇定,一只手悄无声息的按向腰间,才惊觉出来时并没有佩戴绣春刀,目光落在李汝鱼腰间,思忖着是否能夺刀杀人。
  李汝鱼看在眼里,并无畏惧,摇头叹道:“你杀不了我。”
  沈炼并不以武力见长。
  又道:“符祥八年,顺宗陛下大选秀女,沈家有位庶出小姐,是翰林学士承旨沈琦大人堂兄的孙女,算起来是你堂堂堂妹,被送入宫中。”
  “符祥九年,顺宗驾崩,女帝登基,没等到顺宗陛下临幸的沈家小姐,和一众宫里嫔妃送到广宁观带发修行。”
  “我不知道你和那位沈家小姐发生了什么,但那个三岁孩子是你的。”
  沈炼沉默的看着李汝鱼。
  李汝鱼转身走入黑暗里,留下沈炼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
  心沉入地狱。
  记忆回到了那个山花灿烂的初春。
  符祥七年冬末,刚喜得皇子赵愭的顺宗下旨,天下选秀充盈后宫,年过五旬的顺宗不是为了女色淫乐,而是近二十年全生了公主,忽然得皇子赵愭,大喜过望下,为了皇室血脉的延续,想再生几个皇子。
  仅一个皇子,终究不稳当。
  于是在符祥八年的初春,她从老家来到了临安,住进了西子湖畔的沈府。
  第一次见她,是在那个忧伤的黄昏,院子里的银杏树下。
  她安静的站在那里。
  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望着安静的晚霞。
  莫名的让人感觉忧伤。
  她看着刚及冠的自己,轻轻说了句,兄长你好,我是小音。
  她住进了自己心里。
  后来她入了那个只有争斗没有温暖的大内后宫,沈家多多少少知道她的消息,总是安静着不说话的她并不讨顺宗陛下的喜。
  再后来,顺宗陛下忽然驾崩,女帝登基后,她便和一众妃嫔被送入广宁观带发修行。
  而自己也入了北镇抚司,一直默默的关注着她。
  多少次一个人潜入广宁观,只是默默的看着她在落日余晖下发呆,日渐消瘦。
  心中越发痛楚。
  几年前,自己升职北镇抚司千户,高升宴后和同僚前去西子湖畔,看着同僚们登上船和妩媚船娘荡舟湖面,鬼使神差的自己趁着酒意,在子时潜入广宁观,袒露心扉。
  那一夜很漫长,也很短暂。
  她说,她还记得初春的那个黄昏。
  她说,她在等一个人,一个一见误终生,以为此生再也不能相见的人。
  那一夜,鲜花绽放。
  沈炼收回心绪,盯着李汝鱼消失的黑暗,沉沉的叹了口气。
  早知道会有今日。
  如今李汝鱼要杀自己,根本不用动手,只需要将这件事揭露,虽然女帝章国,但大凉赵室绝不会允许这种触犯皇室颜面的事情发生。
  她虽在广宁观,但终究是先帝妃子。
  由不得人亵渎。
  然而自己和她还有了个孩子,那是自己愿意用生命去保护的希望。
  忽然想起了那个向阳而生向阳而死的柳向阳。
  他和天下说的道理,是寒门之殇何时解,是官场黑暗何时清。
  而自己,其实也想和天下说说道理。
  沈炼盯了盯远处,犹豫了刹那,走了回去。
  正在房间里收拾妥当,准备潜回道观的少妇安静的坐在床畔,看着熟睡的孩子,脸上是幸福和满足。
  看见推门而入的沈炼,诧异的道:“怎么回来了。”
  沈炼笑得很温暖,上前搂着少妇,轻轻摸着沉睡孩子的脸庞,满脸溺爱,“不回去了,今夜好好陪陪你娘俩,咱们一家三口,还没在真正在一起享受过天伦之乐,我已交待了猪婆子,小曙今夜就在这里睡。”
  少妇已是泪眼婆娑,抱着沈炼,“这一天终于来了吗?”
  沈炼轻轻拂去她脸颊上的泪痕,温柔如昔,说着当年说过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你在你身边。”
  孩子沈望曙。
  沈炼的希望和曙光。


第123章。123章 下面,吃不吃?

  李汝鱼不觉得沈炼可怜。
  扇面村那些淳朴的乡亲更可怜,十三年的百家饭之恩,当取沈炼头颅。
  如何利用这件事杀沈炼?
  若是通过北镇抚司,沈炼应有办法将消息摁住,北镇抚司上下多少会给些颜面。
  还有三种策略:一是找礼部尚书谢琅。
  南北镇抚司虽然独立三省六部,甚至也超然于大理寺,但终究还在大凉官场体制内,不巧的很,谢琅就是吏部尚书。
  但因小小和周婶儿的缘故,李汝鱼不愿意把谢琅牵扯进来。
  二是找宗正寺。
  沈炼和先皇嫔妃私通,还生育一子,涉及皇家颜面,宗正寺会很感兴趣,然而自己人微言轻,宗正寺那边可能不会轻举妄动。
  毕竟此事不仅要和北镇抚司撕破脸皮,还涉及到临安沈家。
  最后,则是自己应举艺科入仕翰林院之后,以文职身份,跃过翰林院,直接写折子给女帝,但依然把握不大。
  说到底,沈炼有个好爷爷。
  翰林学士承旨沈琦,正三品朝堂重臣,更是三朝老臣,临安文坛大儒。
  这分量可不轻。
  纵然如此,杀沈炼之心不减分毫。
  李汝鱼并没有立即离开广宁观,灵活运用从老铁身上学来的经验,找到几名盘踞在广宁观周边的地痞无赖,威逼利诱下,那几人虽害怕沈炼的北镇抚司副千户身份,但李汝鱼抛出的价格让他们无法不动心。
  人为财死。
  于是将脑袋悬在腰间豁了出去。
  按照他们拍着胸口的说法,只要沈炼和那道姑还在临安,就没有他们跟丢的时候。
  李汝鱼放心回家。
  拾阶而上,老远便看见夜色里有一片荧光,光晕里一抹娇小暗红,不由得有些意外,红衣小姑娘究竟想干什么?
  先前一言不合就跟自己来个鱼死网破,现在又莫名其妙的亲近自己,遮莫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来到院前。
  红衣小姑娘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捂着肚子,蹲在地上望着院子里,似乎已徘徊犹豫了很久。
  听见轻微脚步声,倏然起身,发现是李汝鱼,满脸的小雀斑都活了,歪着头笑眯眯的看着李汝鱼,也不言语。
  李汝鱼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讶然问道:“干什么?”
  红衣小姑娘抽了抽鼻子,眼咕噜一转,“我饿了,但她不愿意起来做宵夜。”
  李汝鱼一阵无语,红衣小姑娘口中的她应该是那个青衣女子,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的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猪蹄。”
  “没有。”
  “我不信。”
  “不信拉倒。”
  红衣小姑娘一脸委屈的捂着肚子,响起了一阵咕噜声。
  李汝鱼无语,败给这丫头了……嗯,不对,她应该比自己大一两岁,苦笑道:“下面,吃不吃。”
  红衣小姑娘慌不迭点头,如小鸡啄米。
  一碗滚油煎蛋面下肚,满足的打着饱嗝的小姑娘,笑眯眯的拍拍李汝鱼肩膀,“不错不错,我原谅你这个小色胚子了。”
  李汝鱼没好气的道了声滚。
  小姑娘吐了吐舌头,吃人嘴短,倒是没说什么,提着灯笼一溜烟跑了——感情真的只是来找宵夜,李汝鱼忍不住莞尔。
  滚字帖的风潮席卷临安,始作俑者李汝鱼一下子成了风云人物。
  前几日还能清净。
  但随着临安手眼通天之辈找出李汝鱼的住址后,小院一夜之间成了临安新贵之地,前来求书、讨教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有寻常读书人,也有功名在身的小官。
  李汝鱼不善交流,更不愿意将时间花在这些无用的事情上,但有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