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赵室宗亲难封王,这不是说说玩的而已。
否则以枢相公之功,早就应封王。
连枢相公都不能封王,他李汝鱼何德何能?
真靠手中长剑杀了那么几个人?
笑话!
但是此事是赵麟和赵镰提出,这其中的意味就有些让人揣摩了:赵室为何会忽然愿意李汝鱼封王,怎么看都没有可能。
李汝鱼一旦封王,以他如今的官场分量,兼国之辞便越发稳笃。
到时候的三人决权就要变成四人决权。
赵室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能在大庆殿里参加大朝会的,哪一个不是官场老油条,尤其是那些个辅政大臣,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很快有人想到了其中的妙处。
这是赵室以退为进!
果不其然,明知道李汝鱼不够资格,赵飒和周妙书也赞同此举。
似乎一点不担心李汝鱼封王之后加入决权之列。
而宁缺以及魏禧等人则一力反对,原因倒是很简单,无关乎官场利益,他俩恪守的是大凉官场原则,李汝鱼不够资格封王,那就坚决不封王。
而且,这件事最应该反对的枢相公。
如果李汝鱼封王,那么枢相公的面子望哪里摆?
果不其然,枢相公也反对。
参知政事谢琅赞同。
而当事人李汝鱼竟然也在推辞,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无有功劳,愧不敢封王,还请众位同僚勿要捧杀,使自己成为天下众矢之的。
赵室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依然坚持,并且例数了李汝鱼诸多功劳:连开封城外战岳单也列了进去,吹得天花乱坠,说李汝鱼以一剑之功,压得岳家王爷不敢有异心,当是平定内乱的最大功臣云云……
也是个丧心病狂的不要脸。
但目的昭然若揭。
李汝鱼若是被封王,封地在哪里是个问题——很可能是禁军所盘桓的地界。
其次,李汝鱼封王之后,是呆在临安还是就藩?
以赵室这个举动来看,他们是有绝对把握让李汝鱼去就藩的,若是这样,李汝鱼就得交出左散骑常侍的官职,甚至连枢密院同知枢密院事这个副相公也保不住。
就没有范围还能在枢密院任职的前例!
所以赵室一旦达成目的,李汝鱼就只是一个普通的闲王,最多在北镇抚司挂一个镇抚使的闲职,可谓彻底将李汝鱼赶出了朝堂中枢。
这一招以退为进,端的是一记重手!
所以这一次的大朝会上,除了谢琅意思着赞同以外,其余所有反对李汝鱼封王的人,都是变相的在帮助李汝鱼。
大家也明白,李汝鱼一旦架空,临安将成赵室的临安。
谁也别想再坐收渔翁之利。
第585章。584章 龙入深海,就藩!
但是大家显然低估了赵室的力量。
或者说,低估了赵晋,蛰伏在临安的赵晋,这些年却在女帝眼皮底下做了许多事。
几日之后,从地方官吏到朝堂臣子中,竟有仅百封折子上递。
都只有一个意思:请封李汝鱼为王。
这也便罢了,毕竟官场上的人容易被利益驱使,恰好他们需要的利益,赵室都可以许诺给他们,墙头草嘛谁都会做。
真正惊心的还是从驻军之中来的折子。
禁军都指挥使及以下,几乎所有中高层将领皆联名陈书,请封李汝鱼为王。
北蛮来了一封折子,分量最重。
也只说一件事:为李汝鱼请封。
这封折子的意味太过于重要,因为这是岳单的折子,他在此刻上折说这件事,代表着他的立场:支持赵室。
毕竟赵晋此刻还在北蛮。
得到岳单支持的赵室,彻底占据主动,甚至已经丝毫不惧李汝鱼掌控的铁脊军反叛。
若是反派,则会被包围。
禁军和镇北军将以南北夹击之势,彼时,就算是百里春香在世,或者说定鼎南北大战的兵仙现身,也改变不了铁脊军四面楚歌的局面。
必败!
岳单的折子,就似压倒天平的最后一颗稻草,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临安朝堂,除了枢相公和王竹书保持沉默,魏禧和宁缺依然坚持反对外,但凡朝堂上说话有点分量的臣子,都同意封李汝鱼为王。
这当中,又有两个微不足道的声音在反对。
礼部左侍郎范闲,以及刚从地方调入朝堂中枢,任职谏议大夫的狂儒周怀素。
然而在巨大声涛中,两人的反对声极其微渺。
大势所趋。
纵然李汝鱼屡次推辞不就,纵然宁缺和魏禧一力反对,但群臣赞同,赵飒和周妙书一手推进,封王之举已经势在必行。
群臣讨论的已经不是封不封王。
而是封什么王,藩地在何处。
中枢部门的一些臣子看见了机会,枢密院的某些人也嗅到了权势,李汝鱼一旦封王,左散骑常侍会有空缺。
就算魏禧补缺,那么右散骑常侍出现空缺。
而李汝鱼权兼的同知枢密院事很大概率被王竹书补缺,那么王竹书的签书枢密院事一职,则会按照惯例从地方驻军高级将领中,或者直接从枢密院直接提拔。
在各方大势的推动下,李汝鱼无奈接受。
在这之前,幼帝旨意广告天下,改大定年号,新年号为元新。
当然,这是赵晋和赵飒的意思。
年号元新,真正的意义却是从今年起,这是赵室的新纪元,女帝统治大凉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其后,便是封李汝鱼为王的旨意。
昭告天下。
李汝鱼受封为王,夕照山下的院子,被升为王府。
封号楚王。
藩地楚州。
这就有些意思了。
楚州滨海,从临安过去是苏州,苏州过去是扬州,扬州过去是楚州,恰好处于开封和临安中间,又恰好是禁军掌控的地界。
封王之后,自然是商讨就藩问题。
赵室不想给李汝鱼反击的机会——尽管他们一直不明白,李汝鱼在朝堂之上总是逆来顺受,明知道要架空他,却依然选择接受。
但计划就是如此,李汝鱼不反击,那是最好。
然而出乎赵室意料的是,封王之后的第二日,李汝鱼就在朝堂之上提出何日就藩的问题。
让所有人大感意外。
他这是为什么?
除了谢琅明白,甚至包括枢相公都莫名其妙。
李汝鱼是主动放弃了?
他难道不知道,就算他放弃,赵室也绝不会容忍他当一个闲散王爷,毕竟开封徐骁和君子旗掌控的大凉铁脊军,确确实实的属于李汝鱼。
这是大凉赵室不可容忍之事。
李汝鱼必须死。
虽然不知道李汝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既然他主动提出,赵飒和周妙书也便顺势而为,提出半年之内就藩如何。
毕竟楚州的楚王府修建需要一些时日。
李汝鱼笑了笑,但说一月足矣。
这反倒让周妙书和赵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李汝鱼就这么急着想离开临安,遮莫是有圈套。
几日之后,当临安的赵飒和周妙书接到开封那边传来的谍报说铁脊军并没有异动,北蛮那边赵晋已经开始返国之后,于是大朝会上碰头,定李汝鱼就藩之日。
一月之后。
几日李汝鱼要就藩,那么他权兼的左散骑常侍和同知枢密院事两个职位,自然要交出来,总不能在藩地遥领这两个重职。
李汝鱼倒也是爽快,直接请辞了这两个。
但对于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虽然周妙书提出来,但李汝鱼坚持不辞,但用了一句虽为楚王,可也需北镇抚司之绣春刀威慑藩地内的异人。
周妙书也没坚持。
一个北镇抚司的镇抚使而已,在右相眼中和一个知府的官职有差别?
散朝后,李汝鱼和枢相公说了几句,说下午去枢密院交接同知枢密院事一职,现在先去和魏禧交接左散骑常侍的政务。
枢相公只是喟叹的道了句,子欲静而风不止矣。
一味退让,天下受福。
而你李汝鱼却要面对万劫不复之境。
李汝鱼笑了笑,不置可否的说,枢相公何不认为,就藩,看似架空,但亦可是龙入深海。
铁脊军在手,自己是在临安还是在楚州,有影响?
没有!
枢相公眼睛一亮,想明白了一些事,忍不住叹气,“江山代有才人出呐。”
仕途手段,这李汝鱼似乎更在自己之上。
这一手借赵室之力,看似被步步算计,实际上只怕李汝鱼也正想如此。
只要铁脊军还姓李,临安的政事对李汝鱼根本没影响。
开封的铁脊军,一旦真的和临安撕破脸皮,完全有资格有能力财政自治,毕竟铁脊军掌控着开封及以北的整个燕云十六州。
甚至寿州到开封这段丰沃之地,铁脊军也可以顺势吞下。
当然,还是比不得江南。
和枢相公分开后,在没人的角落里,礼部左侍郎范闲凑了上来,笑眯眯的说:“王爷即将就藩,今后相见日难,不如再给下官留几幅墨宝,以慰下官书道求上之心。”
李汝鱼一脸无语,“不是已经给范侍郎写了两幅么。”
范闲大手一挥,“两幅怎么够。”
李汝鱼咳嗽一声,“多了就不值钱了,范侍郎不会不懂这个道理罢。”
范闲一点也没有被点破意图的窘迫,反而伸出手,翘起大拇指:“王爷这一手借力而为,端的是漂亮,从今以后便将是大海之龙,无人可困缚了,逍遥且自在,又不失大势,高妙至极,王爷背后,莫不是有位庙堂高人在指点?谢琅谢参知应该是没这个远见的。”
这话看似恭维,实则也在自傲。
范闲眼中,俨然他的眼光更在参知政事谢琅之上。
李汝鱼确实有些吃惊。
枢相公都没看明白的事情,范闲竟然知道,这个人的政治嗅觉着实有点敏锐,笑道:“哪有范侍郎说的那么高妙,不过是想远离是非之地而已。”
范闲笑了笑,一副大家心照不宣的神态,远处有人来,这位很可能要向上补缺成为礼部尚书的读书人轻声道了句,他日若得归,当浮三大白,只怕无资格。
届时归来临安,只怕李汝鱼就不再是王爷。
李汝鱼笑了,“何日不可饮?”
然人心隔肚皮。
纵然范闲示好,自己也不得不防,日久见人心罢。
希望他是真心的。
第586章。585章 弹丸小国有剑圣
585章 弹丸小国有剑圣 ………………
封王本是个浩大的工程。
如今陛下是幼帝,顶不得事。
原本应该在左右相公的牵头下,加上赵飒出面,鸿胪寺、太常寺、宗正寺、礼部、吏部诸多部门协同合作举行封王仪式。
但为了减弱李汝鱼的影响力,封王仪式极其很低调。
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李汝鱼逆来顺受,在朝堂上加封为王,其后散朝回家,仿佛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若非阿牧让厨娘做了顿大餐,夕照山下的楚王府就只是一个简单的日子。
当然,庭院升为了王府。
着实霸气了许多。
吃过晚膳,今夜小小没来,苏苏在房间里发呆,宋词带着花斑和嫁衣女子一起,也不知道跑到哪里撒野去了,阿牧一个人在书房里侍候李汝鱼。
擅长霓裳舞的丰满女子带着七个歌姬在收拾行囊。
李汝鱼坐在临窗的书桌前,把玩着那个象征着自己身份,上面篆刻着一个古朴“楚”字的腰牌,笑得很有些……
怎么说呢,有那么一点腹黑。
这一刻的李汝鱼,让一旁的阿牧都觉得有些陌生,旋即又有些雀跃。
男儿当如是呐。
晚风徐来。
阿牧倏然惊醒,李汝鱼挥了挥手,“无妨,阿牧你先去忙着罢,收拾下东西。”
阿牧点头离开。
李汝鱼看着突兀出现座在窗台上,如小女孩垂脚在水中嬉水的女子,轻声道:“你总是这样来,赵飒不会有意见么。”
突兀出现的女子正是禁军都指挥使安梨花。
双手撑在窗台上,望着李汝鱼,若无其事的说了句都是大人了,谁还管那么宽,又问道:“我一直很好奇,你为何节节退让,又为何急于离开临安。”
李汝鱼沉默了一阵,“我可以说?”
安梨花摇头,“别说。”
你说了,我能当做没听见?那是不忠不孝,我做不到,可你既然说了,那便是信任我,我又不能告诉父亲赵飒。
所以别说。
李汝鱼乐了,“那我有些怀疑,将来若是沙场相见,你的刀和枪,真能杀我?”
安梨花黑着脸,“现在也能杀。”
李汝鱼不信,“这天下,能杀我者,大概你一个人不够,得加上赵飒,以及赵晋早些年藏匿起来,如今回来临安大内的某位异人高手,三人共同出手,有那么一丝机会。”
安梨花哦了一声,“令狐?”
“东海剑魔城的令狐,如今还不成气候,她还没遇见那个让她可以真正蜕变的人。”
“风城主?”
“坐镇泰山之巅守护大凉的风城主,如今更趋近于大凉新生的佛门,他的剑如今少了三分杀气,能和我一战不分高下,但若死战,死的必然是风城主。”
安梨花有些赌气,“说得咱们大凉的楚王殿下好像天下无敌了一样。”
李汝鱼挑眉,“我本来就已经天下无敌了啊。”
安梨花摇头,“你知道赵晋请回临安,如今居住在大内拱卫在幼帝一侧的人是谁的话,大概就不会如此狂妄了。”
李汝鱼笑了笑,“高不过夫子。”
安梨花略微蹙眉,“不一定,这人并非用剑,而是用刀,一种很奇怪的刀,这种刀我曾经见过,但像他这样使用三刀的,我第一次看见。”
“三刀?”
李汝鱼有些讶然,还有这种操作。
安梨花点头,“确实是三刀,这是我父亲赵飒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曾言说,若论用刀,这大凉天下无一人可凌驾于他之上。”
李汝鱼思绪良久,笑了笑,“谢谢。”
安梨花冷哼一声,“别乱谢,我只是看不惯你目空一切的样子而已,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倒要看看你能否去就藩。”
李汝鱼讶然,“赵室想在我就藩的路上动手?”
又补充道:“有你么?”
安梨花摇头,“赵晋的意思,那一个人足矣,实际上我严重怀疑,赵晋藏起起来的这种异人,不仅仅只有出现在临安大内的这一人,至少应该还有两人,否则赵晋哪来的底气杀你。”
李汝鱼嗯了一声,“倒是很期待这一次就藩之行。”
高手寂寞。
如今的李汝鱼在大凉天下,除了风城主真的再也找不到对手,他甚至很期翼赵晋藏匿起来的武道杀手,至于会不会输?
李汝鱼丝毫不惧。
春秋之剑、锈剑、大河之剑、十步一杀,以及从青衫秀才那里模仿而来的十里、百里甚至千里一剑,皆是底气。
安梨花犹豫了下,“你明天要走?”
李汝鱼讶然,“你怎么知道?”
“今日得到线报,谢府中,谢晚溪和谢纯甄收拾好了行囊,谢长衿、谢韵和谢琅在为这娘俩饯行,似乎要远行。”
李汝鱼点头,“嗯,临安呆着也没有意义,不方便。”
倒不是自己不方便。
而是不方便赵室的赵晋和赵飒彻底放开手脚。
就藩,既是龙入深海又是引蛇出洞。
“早些滚。”
安梨花不知道为何,忽然就啐了一口,旋即从窗台上消失,颇有些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意味,让李汝鱼哭笑不得。
女人心啊,真是海底针。
刚才还在隐晦的提醒自己就藩路上小心赵晋安排的高手刺杀,转眼就莫名其妙的生气跑了。
真是闹不懂。
旋即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