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上面有数百民族,建立了两百多个国家。
那是一个何等的大世。
他还说,像这样的世界,漫天星辰中,在肉眼不可见的星空深处,也许还有更多。
李汝鱼不关心。
那是很遥远的事情。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女帝想去世界之外的世界看看——因为大凉这片天下之外,很可能存在另外的国度。
想到此处,李汝鱼翻身坐起,轻声唤道:“闫擎。”
不远处闫擎亦坐起,“嗯?”
李汝鱼起身,走向远处的关口,找了一块青石,拂去了上面的夜露,坐下后问跟随而来的闫擎:“你曾奉女帝旨意,陪异人徐振去过东海,有没有找到东海尽头。”
闫擎讶然,不知道李汝鱼为何提起了这件事。
笑道:“我记得曾经对你说过。”
李汝鱼点头:“东海尽头是星空,你也说,女帝曾得出结论:东海尽头是一面囚璧,隔绝世界和星空,世界之外的世界,很可能并不存在,而这天下也很可能是漂浮在星空里的一小块陆地,如孤岛。”
闫擎不言语。
自己的眼光,只够看大凉这片天下。
李汝鱼沉默了一阵,才说:“然而女帝还是想去世界之外的世界看看,也许在西域之西,或者北蛮之北,乃至大理的后面,并不是东海的那样一面囚璧呢?”
如果是一座孤岛,难道没有一种可能:大凉这片天下,只是这座孤岛东面最偏僻的一处荒僻之地,而是其他三面,却是一个煌煌大世。
正如扇面村之于大凉。
那个世界,会不会更精彩?
李汝鱼现在也想知道。
既然不能去看异人所处的世界,也不能去星空之中寻找更广阔的天地,那自然也应该看看自己所处的这块陆地。
闫擎依然不说话。
他无法理解。
李汝鱼叹了口气,待天下一统后,等夫子归来,若是西域之西没有那样一片世界,自己会亲自去北蛮漭漭雪山之后。
寻找这世界的精彩之处。
……
……
李汝鱼等人没能继续前往简州刺杀李平阳。
因为墨巨侠还没下山。
他一直坐在那里。
不吃不喝,任凭风吹雨打尘埃满身,身躯迅速衰老,本是少年,第三日后已是三十而立的中年人面目,本是一片乌黑的长发,亦出现了不少白发。
没有继续去简州,并不是因为墨巨侠,而是临安来了人。
第三日清晨,有人骑白鹤而来。
老监正的关门弟子余禁。
余禁对李汝鱼等人极为客气,乘鹤带来了女帝旨意,将青衫秀才、闫擎和五位镰子都招了回去,说女帝另有要任。
说另有要任的时候,余禁一脸哀戚。
李汝鱼有些不解。
余禁倒也没藏掖着,说恩师老人家即将驾鹤仙去,过几日便要返回龙虎山,届时女帝也要出行龙虎山,钦点未来的天师事宜。
女帝出行,自然需要大量高手拱卫。
是以刺杀西军名将之事,被彻底搁置——这也因为墨巨侠成圣的缘故。
随着墨巨侠成圣,墨家走入天下势力的视野中。
所有人都已经明白,如果继续这样刺杀下去,最终只会真的促成彼此无将可用的局面,那时候还打个毛的战争?
况且,将军就应死于沙场。
既然临安主动撤回刺客和死士,那么蜀中也因有回应。
所以接下来,不会再有刺杀一事。
至少临安和蜀中的死士,不会在彼此出手刺杀对方名将,唯一要担心的则是墨家死士,所以女帝又有旨意,让李汝鱼全权应对墨家一事。
其实也就是应对墨巨侠。
只要解决墨巨侠这个墨家圣人,墨家自然不足为虑。
对此,李汝鱼完全赞同。
待余禁和闫擎、青衫秀才等人走后,李汝鱼看着空荡荡的周围,苦笑了一声,这一场刺杀,感情就是个闹剧。
最后看了看山巅。
还得解决你这位圣人啊,不能让墨家真的将这片天下的名将都给杀光了。
墨巨侠下山之后,会带领墨家如何置身?
无人知晓。
这是墨家的乱局。
李汝鱼在等,等他从沉思中醒过来,等他来做一个关系着天下大势的决定。
等的人不止李汝鱼。
……
……
永贞三年秋末,女帝出行龙虎山天师府。
临安南北镇抚司倾巢而出。
随行的文臣仅有右相谢韵,以及钦天监的所有官吏。
左相宁缺和参知政事周妙书坐镇临安,和签书枢密院事苏晚成一起主持天下大事。
永贞三年秋末,天下骤起流言。
有墨家圣人,于简州资州交界处的无名小山之巅坐而悟道,待道成之日,便是圣人出山之时。
消息是从临安传出。
有心人都知道,这是女帝故意放出的消息。
但也有人看不明白女帝此举。
她难道不怕,墨家弟子知悉消息后,尽数赶往那座无名小山,跟随墨家圣人,形成一股可怕的势力,而她又在出行龙虎山,难道还有什么后手可以将墨家一网打尽?
没有。
实际上女帝根本没想过将墨家一网打尽。
她并不惧怕墨家。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还有一个人在那边:李汝鱼。
然而李汝鱼压力很大。
几日后,这座无名小山下来了三个人,为首之人是个脸色蜡黄抽着旱烟的汉子,很容易让人想起老铁,这名汉子断了一只右手,但腰间还是挂了剑。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两位佩剑的黑衣人,剑道都不弱。
三人到来,先是对山巅而拜。
李汝鱼在一旁冷眼旁观,直到三人起身之时,才冷声问道:“墨家子弟?”
徐弱看着李汝鱼,虽然从没见面,但猜得出李汝鱼欲的身份,笑道:“在下徐弱,墨家一个不成才的弟子而已。”
李汝鱼颔首,“墨巨侠之下,你为墨家之长?”
徐弱摇头:“非也,我墨家自祖师矩子之下,历代皆有巨子,只不过出现在大凉天下的巨子不多,大多是如我这般不成才的弟子而已。”
墨家只有一个矩子,却很很多个巨子。
李汝鱼脑海中忽然闪过异人:“姬月呢?”
徐弱犹豫了下,“他说是巨子。”
事实上姬月确实当得起巨子之责,从他来到大凉,到自己跟随他一起,整个大凉的墨家弟子十有五六都已联络在册。
也是姬月孜孜不倦的找寻矩子,才有澜山之巅矩子成圣之事。
李汝鱼想了想:“姬月会听矩子的话?”
徐弱闻言愣了下,有些犹豫纠结,旋即还是坦然说道:“不会。”
姬月虽是墨家巨子,却这些年行事也遵循墨家大义,但此人还有野心,而且徐弱隐然有种感觉,姬月瞒了自己很多事。
只怕姬月身后,还有一只幕后黑手。
徐弱一度怀疑那只幕后黑手其实是蜀中那人,否则墨家死士为何会选择刺杀大凉的名将,而不是同时刺杀双方的名将。
李汝鱼点头,“如此说来,姬月也会来?”
徐弱不解,“大概会来,但也不一定,毕竟墨家死士皆在暗处,若是曝露身份,对墨家死士而言,并不是好事。”
李汝鱼摇头,“如果矩子承认你们墨家的非攻是虚妄不可实现的学说呢?”
徐弱怔了下:“断无可能!”
不是说姬月不来的可能,而是说墨家之非攻兼爱,绝对不可能是虚妄不可实现的学说,毕竟那也是徐弱一生追求的道。
李汝鱼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但心中有感觉,如果墨巨侠真的被自己说服,那么这个天下最想杀墨巨侠的,只怕就是那个姬月——因为墨巨侠一旦真的放弃非攻兼爱,整个墨家的信仰都会崩塌。
墨家不复存在。
对于姬月这个巨子而言,这是他不可承受之重。
但还是忍不住问徐弱:“如果,我说如果,等墨巨侠悟道而成,他告诉你们墨家,非攻兼爱真的是错误,你们墨家子弟会如何处之?”
徐弱挥挥手,“矩子的学说,墨家的大义,怎么可能错,休要再提。”
李汝鱼无奈。
心中感到有些悲哀,为墨家子弟悲哀,也未墨巨侠悲哀——如果墨巨侠真的被自己说服,他也有可能不愿意说出真相罢。
因为那样,墨家弟子很可能会真的崩溃。
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凉天下真的并不需要墨家。
那一天,墨巨侠如何处子,还能在这方天地作为一个圣人率领墨家?
又率领墨家干什么?
因为他说追求的,根本就不存在,就算存在,也只能追求一世,而不是永世。
一晃十日。
墨巨侠依然不吃不喝的坐在无名山巅,风吹雨打下,身上已积满了尘埃,一头黑发已雪白近半,那张本是少年的脸,也已似不惑之年。
在徐弱到来后,这座无名山巅忽然热闹了起来。
很多人悄然来到,又悄然隐匿在山间,只是默默关注着那座无名山巅,等着那位墨家圣人出山,心中皆充满崇敬。
李汝鱼知道,这都是墨家死士。
短短几日内,竟有数十墨家死士蜂拥而至,可想而知,若是墨家振臂一呼,这天下会有多少墨家死士——而且据徐弱所说,这些墨家死士并非全部是异人。
其中一部分,是被墨家大义折服的大凉人。
非攻兼爱的美好世界,确实很美。
倒也还好,并没有再出现类如姬月那般的巨子,否则一位矩子,再加上数位巨子,这墨家就有些恐怖了去。
自己绝对应付不了。
然而没有高兴多久,有人来了。
来的人让李汝鱼倍感头疼。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暮时分,有人来到了无名山下。
两个人,那名有可能是聂政,又有可能是东海剑魔独孤的剑客披斗篷。
姬月在无雨无雪的天气里打了把紫伞,分外诡异。
山下相遇,气氛骤然紧张。
姬月看着李汝鱼,没有示意那名剑客出手,没有再掩饰自己的身份,淡然问道:“你对矩子说了什么,为何他还需要悟道?”
矩子已经成圣,哪还需要悟道。
听着姬月那很轻脆的女声,李汝鱼能感受到其间不经意流出的淡淡恨意,也不知道她在恨什么,笑道:“道无止境,矩子纵是圣人,也可再寻大道。”
墨家的道本来就是错的。
姬月冷笑一声,“就你的那一番歪理邪说,能让矩子放弃墨家大义,再寻一个大道?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的道理能和圣人媲美?”
荒谬!
李汝鱼呵呵而笑。
姬月此刻倒是对李汝鱼没有杀意,看了一眼断了右臂的徐弱,摇头。
徐弱废了。
倒也无妨,墨家死士不差一个徐弱。
看了看山巅,抬步登山。
徐弱正欲阻止,那名浑身笼罩在斗篷内的剑客倏然按剑,剑意昂扬——只要徐弱阻止,他就会拔剑而击。
李汝鱼苦笑,拦住徐弱,“让他去。”
墨巨侠终究是圣人,就算姬月想杀墨巨侠,那是那么容易的事。
姬月登山。
见矩子。
第467章。467章 天地应有规矩
在姬月登山之时,龙虎山折腾了一天,庄严神圣又热闹非凡。
不出世间意料。
老天师张正常将天师府那柄象征着大天师身份的天师剑亲手交到了张元吉手中——其实早有征兆,张元吉从天师府赴临安,在钦天监挂职之时,就持云雨碗。
云雨碗虽不如天师剑,但也是天师府重宝之一,这数百年来,持云雨碗的年轻一辈,大多都会成为天师府的大天师。。
在张元吉接过天师剑,一系列仪式之前,女帝先敕封了张元吉。
尊元大天师。
既然来到了龙虎山,当然不好意思只敕封张元吉一人,于是又在历代天师之中,追封了一两位佼佼者,其中就有一手打造出云雨碗的那位绝代天师。
实质上,那位天师已经被敕封得够多了——甚至在开山祖师之上。
在民间的地位,亦是历代天师第一人。
一应仪式之后,按理应返回龙虎山附近州城休憩一夜,第二日赶回临安的女帝却罕见的下令,是夜龙栖天师府。
龙虎山上下鼓舞欢腾。
入乡随俗。
女帝在天师府吃了一顿寡淡晚膳,陪宴之人有五:张正常,新天师张元吉,以及那三位耄耋白发的老道士。
倒也无事。
晚膳后,女帝换了彩衣说出去走走。
薛盛唐欲要跟随护驾。
女帝却不允,只让老监正张正常陪同,走出了天师府,沿着朝廷出资修缮的山间秀道,随意而行,期间和老监正说了三五家常。
白云观前,邋遢老道士喝着糙酒,神色不悲不喜,只是老道士的身影,多多少少有些飘渺,让人怀疑他是否真实存在。
老道士看着捧脸望山下的小姑娘,忍不住笑道:“怎的了,怪为师要把你卖了?”
小姑娘啊嘞一声,“就是。”
老道士呵呵一笑,没有再说这件事,目光看向山下,“看见山下那三个女子了罢。”
小姑娘点点头,没甚兴趣,“三人之中两异人,皆为皇后,一忠义,一妖女,不足为奇,倒是佩黑白双剑的女子,明明是走剑道,却又有道家痕迹,似乎是青城出来的。”
老道士点点头,“用刀的忠义女子,历经磨难但未来平定,用剑的妖女亦是如此,而那青城出来的女子,倒是平平淡淡一生。”
小姑娘不解,“与我何干。”
老道士摇头,“为师只想告诉你,大道与人,如此而已,仅一生。”
小姑娘撇嘴,“你都好多生了。”
老道士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旋即苦笑道:“所以,为师、墨家矩子、兵家圣人乃至于范文正之流,皆不合大道。”
小姑娘斜乜一眼:“那你们怎么都不去死?”
老道士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
许久,才在心里默默念了一句,会的,我们都会死……天下,不应如此没有规矩。
山下客栈里,三个女子安静的坐在阁楼里,望着窗外的大燕南飞,各怀心思。
这一两年结伴游历江湖,皆有所获,如今全部悬名《三十三剑客图》的三个女子,真正的收获当然不仅仅是剑道。
见了太多的生老病死感受过悲欢离合,明白了更多人生道理。
但三人都累了,也厌倦了江湖。
毛秋晴忽然很怀念当初在夕照山当贴身丫鬟的日子。
红衣宋词想起那个给自己下面吃的人了。
公孙止水不想那个人,但也不想回青城,她曾经看过一对男女因为世俗而各自婚娶,婚后却又不顾世俗的在一起偷情幽会,最后被浸猪笼也无怨无悔。
她不知道爱情什么。
她想知道。
这短暂的一生,她不愿意就这么双剑为伴。
许久,毛秋晴才轻声道:“要不,明日回临安?”
红衣宋词嗯了一声。
公孙止水没有说话,她没有回临安的理由。
然而三人结伴许久,生死与共多次,早已接受彼此,红衣宋词呵呵一笑,“止水啊,我们可不愿意和你分开呢,一起回临安吧。”
公孙止水低头,心中有些怦然。
院子里忽然走进一个青年,脸色极白,一身黑衣,佩着长剑,站在楼下对楼上轻声说道:“陛下让我来告诉你们,李汝鱼不在临安,在简州和资州交界处。”
说完转身离去。
三女面面相觑,片刻后,红衣宋词才弱弱的问道:“现在去还来得及吗?”
这就是要去了。
……
……
妇人走在山道间,不时从伸到道上的树枝上摘一片叶子,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