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220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220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北镇抚司和临安府联手缉凶,最终查到凶手的蛛丝马迹,布控缉拿却被凶手杀出重围,最后更是在临安蒸发,在江湖留下一段传奇。
  能在南北镇抚司联手下逃出临安,足够吹嘘一辈子。
  那人就是胭脂柳。
  至于他为什么要去杀北镇抚司的高层官员,江湖人不知晓,北镇抚司对此事也秘而不宣,成了大凉的一段悬案。
  今日他竟然出现在襄阳。
  还如此正大光明,襄阳的官府和北镇抚司都是吃闲饭的么?
  李汝鱼悄然按剑。
  手上一凉,却是一只细腻的冰凉小手压在了自己手上,苏苏默默的摇头,“你有多少柄剑?”
  李汝鱼感受着手背上的细腻,尴尬的抽回了手,“一柄,足矣。”
  苏苏摇头叹道:“杀不了。”
  李汝鱼不解,“他的剑道很高?”
  苏苏想了想,“这里是襄阳。”
  李汝鱼立即懂了,原来胭脂柳的根基就在襄阳,想必他也是君子旗那般的人物,手底下有一众义薄云天的兄弟。
  “北镇抚司和襄阳府不管?”
  苏苏苦笑了一声,“管啊,原本是要管的,不过在一位知府落水,调任的知府不到半年中风在床,北镇抚司一位百户妻儿失踪后,就没人管了,况且这人在襄阳素有侠名多有善举,府上门客众多。”
  顿了下,“最主要是她不愿意管。”
  大凉天下,没有谁能忤逆她的意思,但是对于胭脂柳,甚至于对于整个襄阳,她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个中曲折苏苏也不尽知,但显然和永安十一年临安那几件悬案和一些陈年旧事有关。
  否则女帝只需让来臣俊从临安带一批人来襄阳,胭脂柳必死无疑。
  李汝鱼于是不再看胭脂柳,既然女帝都不愿意管,自己何必多事,此人也没有行凶作恶鱼肉乡里,由得他去了。
  胭脂柳登楼,看着李汝鱼和苏苏,笑了笑,在靠近窗户的位置坐下,恰好在李汝鱼背后,在小二上了茶后,便浅斟漫饮,甚是闲暇。
  李汝鱼却如芒刺在背。
  微微蹙眉,这人出现在这里,只怕不是巧合,似是有意为之?
  苏苏也微微颔首,压低声音,“静观其变。”
  李汝鱼却不愿意久待,免得多生事端,倒也不是惧怕胭脂柳,只是有苏苏这个拖油瓶在,真要打起来,自己还得分心照顾。
  于是起身。
  然后又尴尬的坐下,“我没钱。”
  苏苏乐了,“没钱啊,我养你。”
  李汝鱼一脸黑线。
  待苏苏去结账后,两人一起走出酒楼,本欲直接出城,不料苏苏却自作主张的带着李汝鱼去逛街,理由光明正大而且李汝鱼无法拒绝。
  胭脂水粉没了!
  作为一个妖媚女子,岂能蓬头垢面。
  这一点李汝鱼赞同。
  不过很快发现不对劲,这妖媚女子一点也不在意财不露白,在街上商铺里购买的时候不仅是挥金如土,还屡次掏出那一大把的会子,就怕某些有心人不知道她很有钱似的。
  李汝鱼只能暗暗叹气。
  深宫大院里出来的女子,不知世事凶险,迟早是要吃亏的。
  好在自己剑道有成,只要不再是郭解那般可媲美人间谪剑仙的人物,手中长剑大可应付得过去,但心中依然不安,从出了酒楼,那不辨男女的胭脂柳就一直跟在身后。
  光明正大的尾行!
  也不知道究竟有何用意。
  不过苏苏这些举动,却这让暗中盯梢的人越发确定李汝鱼就是面首。
  而那妖媚女子,不仅暖床绝佳。
  还是一条肥鱼!
  襄阳城里,暗涌流动。


第421章。421 襄阳犹在,不见郭巨侠

  男人在一世,为了什么?
  说到底,除去最原始的亲情,大部分男人的追求,都只有两件:钱,女人。
  如今襄阳城里来了个女人。
  很美很妖媚。
  还很有钱。
  当追求合二为一触手可及时,没有什么是男人不敢铤而走险的,哪怕明知道那个女人不简单,做了这一票后很可能招来官府的报复,但心向地狱之人,何所畏惧?
  大不了到手之后,带着那女人西去到蜀中,大凉官府能奈何,有钱有美人,这一生也值了。
  这便是乱世的好处。
  周记胭脂铺外,李汝鱼已经满身都是苏苏的战利品,百无聊赖的站在门外,现在终于明白临安御街上那些少数大老爷们儿的无奈了。
  今日怕是出不了襄阳城。
  长得极其精致,让人根本猜不透其性别的胭脂柳走过,看着李汝鱼笑了笑,径直走入店铺里,来到苏苏身旁,说,“这个‘水云间’胭脂不好,存放时易起硬结,且颜色过于水润,不宜长留,小娘子不若试试周记的招牌‘君自来’胭脂,绝对不比临安那些百年老店差。”
  苏苏莞尔一笑,媚眼斜乜一眼胭脂柳,“你也懂胭脂?”
  胭脂柳轻柔一笑,却有女子风情万般,哪怕是在苏苏面前,也依然不逊风骚,“略懂略懂,这个名字还是我取的呐。”
  一旁的老板和胭脂柳打招呼。
  苏苏于是伸手去拿过胭脂柳说的那盒胭脂,“那就试试?”
  门外,李汝鱼一脸头疼。
  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只怕这胭脂柳别有用心。
  然而苏苏个没心没肺的女子却浑然不觉,从周记胭脂铺出来,已然和胭脂柳成了熟人,再一下午逛下来,两人便成了……嗯。
  李汝鱼想了很久,觉得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闺中姐妹。
  然而胭脂柳也可能是男的……
  满载而归时,天色已暮,毕竟深冬黑夜降临的极早。
  胭脂柳便盛情邀请苏苏去府邸做客。
  没邀请李汝鱼。
  苏苏似乎也没有带上李汝鱼的意思,媚笑着说好啊好啊,然后就从李汝鱼手上拿过大包小包,招呼也不打一句,就这么跟着胭脂柳走了。
  走了……
  苏苏的绝然,就好像李汝鱼只是件说丢就丢的随身物品。
  这就尴尬了。
  李汝鱼风中凌乱了很久,不知道为何,心中觉得很不爽,说不出是失落还是愤怒,又或者是尴尬,反正觉得看那雌雄不辨的胭脂柳就不顺眼。
  旋即有些无奈。
  苏苏这女人是缺根筋吗,认识胭脂柳才多久,就敢这么跟着去府邸做客,而且你一个不懂剑更没有玄妙道法的娇媚女子,就不怕别人今夜把你嚯嚯了。
  你到时候叫天不灵叫地不应,有得你哭。
  旋即,李汝鱼才想起一个尴尬的事情:自开封南下时,自己身上就没钱,现在苏苏跑了,自己晚上怎么解决,难道住桥洞?
  李汝鱼那个忧伤啊……我好歹也是在临安有房产的人,怎的就如此寒碜了。
  街上越发冷清。
  李汝鱼几经思忖,决定还是去找襄阳知府,或者去找襄阳府的北镇抚司,只不过还没找人问路,已经有人找上门。
  是一位憨厚中年人,极胖,脸上赘肉几乎遮掩了眼睛,笑眯眯的如弥勒出现在李汝鱼面前,笑道:“李大人,知府大人有请。”
  李汝鱼愣了下,“你认识我?”
  胖子依然笑眯眯的,“属下只是听命行事,还请大人移驾。”
  李汝鱼但去。
  不曾想襄阳知府竟是老熟人,正是当年江秋州知州,后调任兴元府知府事崔笙,在赵长衣入蜀中后,崔笙被调任襄阳府,从兴元府到襄阳府,看似平调,实则是仕途上升轨迹。
  兴元府在利州路,在开封和蜀中锦官城之间,如今兴元府并不在临安掌控之中,而襄阳府却不一样,不仅不会经历战事,更是距离临安更近。
  而女帝让他在襄阳府主掌军镇,何尝没有重用的意思——毕竟这货是清河崔氏出身,又是永安六年二甲榜眼,还是永安五年武第进士。
  当得儒将之称。
  在女帝有意弱天下世家的时候,崔笙还能稳步攀升,可见此人的确有真材实料。
  崔笙这人的仕途轨迹,着实让人羡慕。
  一场算不得盛大的晚宴,崔笙不敢怠慢李汝鱼,毕竟身在朝中,才知道李汝鱼的可怕之处,可以说,李汝鱼的重量,绝对不弱于一位六部尚书。
  何况临安那边的旨意已经送递各州府,李汝鱼如今是正儿八经的六品官,仅比自己这个知府低一级——当然,文散官他还差自己不少。
  崔笙虽是五品知府,但那是职官,文散官是正四品的正奉大夫。
  是以正常晚宴看似简单,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些寻常酒肉。
  主宾也仅两人,崔笙和李汝鱼,陪坐的一位是崔笙的妻子,同样清河崔氏出身,不过是旁支,五官一般,但贤淑端庄。
  而陪李汝鱼的,则是从襄阳青楼请来的一位大家……嗯,卖艺不卖身的大家。
  艺名叫绾绾。
  只不过并没有像秦淮河上的那些大家一般,才貌双全,这位叫绾绾的女子大家,相貌其实并不出众,中上之姿,但一手琴艺炉火纯青,堪称宗师。
  而且听崔笙说这位女子大家真正擅长的并不是琴,而是书道,又说也是女子不能科举,否则当年举艺科,高中书道的就可能是这位女子大家而不是你李汝鱼。
  李汝鱼一笑置之。
  但绾绾听说李汝鱼是永贞元年艺科书道魁首时,眼眸里的神色明显变了,谈吐一直比较得体的她忍不住唐突问了一句:“小官人就是那位让老相公柳正清怀抱《侠客行》入土的书道魁首?!”
  李汝鱼笑了笑,对这位女子大家很有好感,“侥幸侥幸。”
  崔笙哈哈大笑,“老相公柳正清自创柳体字,堪称一代宗师,能让他怀抱你的大作入土仙去,这可不是什么侥幸。”
  第一次有人如此吹捧,李汝鱼略有尴尬,不知如何接话。
  崔笙也没为难李汝鱼,绾绾更是体贴的见好就收,为李汝鱼斟满果酒,只是再看李汝鱼,眼眸里就充斥着崇拜和仰慕。
  酒过三巡。
  崔笙的夫人找了借口去了后宅,绾绾也明事理的到屏风后弹琴,留下李汝鱼和崔笙两人对坐而谈。
  “接到陛下的圣旨了?”
  李汝鱼点点头,心中也有些意外,明明苏苏是假传旨意,怎的自己还在蔡州养伤时,女帝让自己去蜀中的圣旨就到了。
  女帝未卜先知?
  崔笙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你也不用奇怪,这件事我估摸着陛下本来就意料到了,毕竟咱们的苏王妃——”说到这里,崔笙的神色很奇怪,既有捉狭又有艳羡:“毕竟咱们的苏王妃不是省油的灯。”
  李汝鱼苦笑,旋即猛然想起一事,“这傻女人被胭脂柳请去做客了,会不会有危险?”
  崔笙摇头,“不好说。”
  旋即又道:“襄阳这个地方太复杂,鱼龙混杂,就是朝廷也不好解决,更不可能出动南北镇抚司,只能维持当下的现状。”
  李汝鱼讶然,“怎么说?”
  崔笙长叹了口气,反问李汝鱼:“你虽是举艺科入仕,但应该知晓百余年前的襄阳攻防战罢?”
  李汝鱼缓缓点头。
  宣和年间,厉兵秣马的北蛮养兵蓄锐足足十五年后,铁骑踏关山,强势闯入燕云十六州,以摧枯拉朽之势将燕云十六州的驻军打得屁滚尿流。
  燕云十六州一破,其背后便是一马平川的广阔原野,大凉都城开封就如被剥了衣衫的小娘子,毫无防备的曝露在北蛮铁骑之下。
  铁骑所到之处,无所阻挡。
  崇文两百年的大凉,在那一天才发现,偌大的朝野之间,竟然找不出一个武将来撑起这片天下。
  胆小的徽宗禅位,钦宗登基,改年号靖康。
  天子易位。
  但大凉的军队还是那些军队,将军还是那些将军,谁也抵挡不住北蛮铁骑。
  开封陷落。
  高宗带着残臣一路难逃,被北蛮铁骑追得如丧家之犬,最后凭靠在长江天下,才得以在临安建立小朝堂。
  自此,大凉失半壁河山。
  直到兵神岳精忠横空出世,在那首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后,这位自大燕兵圣百里春香之后的又一位兵家奇才,率领大凉青血男儿,一路北伐。
  恢复旧都开封,再挥师北上,几乎打到北蛮上京,彻底将北蛮赶出了燕云十六州。
  大凉兵神就位。
  而岳家也得以世袭罔替,永镇开封。
  北军,改名镇北军。
  在那段黑暗岁月,有观渔城死守三十六年的惨烈,凭借两面环水的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势,如一枚钉子一般死死的钉在那里,任北蛮大军山崩海啸,观渔城却如海上浮萍,飘摇于箭雨铁骑之中。
  不倒,不毁。
  不降!
  这一钉便是三十六年!
  二十五岁任守将的王立坚,花甲之后依然屹立观渔城头。
  漫长的三十六年里,观渔城屡屡将要城破,都奇迹般的挺了过来,甚至把北蛮一位意气风华的兵家大将折杀于城前。
  眼看恢复半壁江山无望,王立坚在得到北蛮承诺,若是投降不伤城内一兵一民后,这位守城三十六年的观渔老将,愿背千古骂名,开城投降。
  但世人更知道,观渔城的惨烈之外,尚有襄阳数十年攻防寸土必争的壮烈。
  在岳精忠北伐恢复半壁河山之前,北蛮从没放弃过彻底吞并大凉的野心,襄阳作为战略要地、军事重镇,关系着整个淮南的存亡。
  成了大凉和北蛮必争之地。
  从建炎南渡到岳精忠北伐,数十年间,襄阳城头的烽火从不曾熄过。
  哪怕是在岳精忠挥师北上的头一天夜里,襄阳城也在坚守……天意弄人,最后一任守将没能守住襄阳城,在岳精忠大军来援之前半个时辰,城破了。
  守将率全体将士玉碎城头。
  城内只剩下数十无法动弹的伤兵。
  和观渔城不同,襄阳攻防战数十年间,有过数任守将,且不说历任守将之战功,仅是最后那位玉碎在襄阳城头上的将军,其悲壮不输观渔老将王立坚。
  玉碎的将军姓郭。
  本是一位游侠儿,宅心仁厚,游历江湖时博得了大好名声,成为最有声望的巨侠,甚至一度在北蛮游历时,认识了当时北蛮雄主,又深得北蛮雄主爱女的青睐,本可以为北蛮的金刀驸马,继而问鼎北蛮,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两人之一。
  但他没有。
  他心怀故土,回到大凉后娶了一位黄姓世家的嫡长女为妻,端的是人生赢家。
  他本可以继续做他的江湖宗师。
  但建炎南渡后,襄阳战火不熄,这位江湖宗师毅然以草莽之身请命朝堂,在其岳父的帮助下,率领那些尊崇其侠义的江湖游侠儿进驻襄阳城,历经大小战事,最终成为襄阳守将统率兵马抵御北蛮铁骑。
  而那些追随他的侠义之士,亦在大大小小的战事里先后牺牲。
  无一人后悔!
  最后一次攻防战中,他本可以暂时退守襄阳,等待岳精忠大军来援之后,再以绝对兵力夺回襄阳,但他没有。
  毅然而然带着妻子上城头,麾下老兵亦慷慨随之。
  人若在一日,则襄阳一日不破。
  最终全数玉碎。
  没有襄阳城数十年的坚守,就没有高宗休养生息之后,放兵权给岳精忠,以举国之力北伐恢复半壁江山的壮举。
  可以说,观渔城老将王立坚,用一生演绎了大凉将军应有的军魂,而襄阳城的他,则用最后一腔碧血,绘出了大凉游侠儿应有的气节。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死不辞。
  这一段传奇天下无不知,哪怕是北蛮上的草原,亦流传着他的故事,尽管他并没有成为北蛮的金刀驸马,北蛮仍以金刀驸马称之。
  尊称。
  就连岳精忠永镇开封后,也对他倍为推崇,曾言说:世间巨侠者,唯他耳。
  李汝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