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惊涛骇浪 >

第7章

惊涛骇浪-第7章

小说: 惊涛骇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章 黄家有地窖

    

    叫立冬的青年,他的头上被枪托砸了一个大口子。血淌下来的时候,染红了他的半边脸。不过伤不重的他,这时在妹妹的摇晃与呼喊下,渐渐清醒过来。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焦急的转着头,找寻他的妹妹。

    略带着呻吟的声音,带着的是对于小妹安全的关切。

    “小……小妹……”

    “我……我在这里……我没事!”

    这时金涛已经从远处晃动的手电筒的光芒上判断出,正有大队的日本兵赶向这儿,心中焦急的他催促起来。

    “都别急着做别的,这附近有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再呆下去,我们都得叫鬼子打死!”

    这时那位受伤了的叫“立冬”的青年,再度表现出来他异于常人的勇气。就像面对拿着枪的金涛时,他依然保持着勇气一样。这时与正在哀伤父母与妻子遭遇的黄老师的儿子相比,更显示出他不一样的反应。

    “长……长官,我妹妹老师的家里就有藏人的地方的!就咱们几个人,挤挤相信也就都躲下了!”

    看着妹妹没事,心中猜测大概是眼前这个如同怪物一样的家伙救的,不知不觉中“立冬”变得配合起来。

    “你家?”

    金涛反问了一句,他不知道民居中哪来躲藏的地方。而且这里的建筑并不能轻易阻止日本兵的行动,只怕被围住了就再也没有离开的机会了。

    他的态度引起了那个“立冬”的注意,他赶快点点头,像是在强调说的是真话一样。

    “不是,是黄先生家,他们有在地下躲藏的地方,从外面一点也看不出来!”

    他的解释立即引起了金涛的兴趣,也令金涛不禁有些起疑。心说他们既然有藏身之处,为什么还要冒险跑到外面来呢。回头看看那正奔过来,晃动着手电与火把光芒的追捕,他急切的追问了一句。

    “你们……你们能有什么藏身的地方!而且你们要是有藏身的地方,跑这里来做什么呢?”

    金涛的询问似乎引起了“立冬”的尴尬,他咳嗽了一声,眼睛瞅了瞅黄老师的儿子与儿媳。

    “长官,您有所不知。我们估摸着这日本兵来了,只怕一时安生不下来,寻思着趁晚上找些能放的食物存起来。只求安安生生的躲过这几天,说不定回头国军就又打回来了呢!”

    他的回答让回想起抗日战争史相关内容的金涛心里苦笑了一声,相信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战争的进程。

    “国军打回来……那恐怕都得是7~8年之后的事情了。不过要是能找些吃的,躲过大屠杀的这段时间也许还有机会!”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得马上走,那些被惊动的鬼子兵就要到了。他焦急的扫了一眼正在收拾弹药的张德一与姚金锁,他们也快收拾好了。

    “也好,让我看看你们家的藏身处,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大家先躲在那里吧!”

    这时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立冬”的妹妹紧紧的扶着他的胳膊站起身来。金涛控制了局势的模样,使“立冬”对他变得更加尊重。

    “长官,请您随我来,地方保证您满意就是!”

    这时赵德一带着姚金锁,两人背着好几支步枪出现在他们面前,怀里还抱着几只日本兵的牛皮子弹盒。

    “好吧,我们赶紧走,日本兵马上就到!”

    随后一行人由金涛与那位“立冬”打头,一起朝他所说的那个地下的藏身处走去。那个黄先生家,倒距离金涛看上的观察点不远。虽然没有高楼却也有着院墙,与棚屋区里别家不尽相同,这是一院青砖建成的瓦房。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个黄先生家里的生活水准也不是太差。

    最令金涛惊讶的是,这座院落居然在炮火中没有受到什么更大的损害。屋顶几乎是完整的,也没有焚烧过的痕迹。院子里一棵茂盛的香樟树为金涛解决了他的疑惑,相当大的树冠遮掩了大半个院子。恐怕从天上看的话,这个院子不过只在树冠下露出一个不大的小角。

    看到金涛打量院子,那个叫立冬的青年立即就加以解释。

    “前天日本人飞机扔炸弹的时候,整个棚屋区都烧了起来,唯只有黄老师家的院子,没有挨一棵炸弹大概全是因为院里这棵树的原因!”

    那位被金涛救下的姑娘,在刚刚平静下来之后,她立即就展现出一种受到过良好教育的风度。她身上穿的那身破棉袄,看起来与她的模样有一种完全不搭界的感觉。

    “请您随我来,地方保证您满意就是!说起来我还没有见过比黄老师家里这个地方,更适于躲避的地方了!只要我们在里面悄悄的没有声响,就全都没有问题了。不过没有食物的话,我怕……”

    这座房屋的正堂,如同中国多数的院落一样。一间高大的堂屋两侧,是两列厢房。其中门房那儿充当了厨房,巨大的树冠完全遮掩了天空里的火光,也使院落处于几乎完全的黑暗之中。

    堂屋里有着两个小小的套间,进屋之后立冬发出低低的叹气似的呻吟声。大约刚刚他脑袋上的伤,让他有些脑震荡的症状,因此才进屋就一屁股坐地堂屋里的椅子上,接着吩咐他的妹妹。

    “阿雪,你把灯点亮吧,一点点亮光就好!”

    那位叫阿雪的姑娘,也就是金涛救的女人,进入堂屋的偏房,立即传来了擦火柴的声音。

    —————————————————————————————————————

    “一起看①3看書;网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qljrj163。

    —————————————————————————————————————

    “擦……擦擦……”

    随即先是一点亮光,接着一盏马灯用它昏黄的灯光使整个屋里就变得明亮起来。那个叫阿雪的姑娘又谨慎的把火头捻小,只让人能够凑凑合合的看清屋里摆设。

    “藏身的地方就在床下了,我先进去……!”

    金涛低下头打开手电,他发现这还真是个巧妙而又隐密的地方。仔细看了看入口,发现那面墙上安装有一道活动门,一些砖头被固定在安了木轴的木板上就像是一道墙。这时拿着马灯的姑娘正在努力移动着膝盖,向一个不大的洞里钻去。

    “难道这屋子修得有夹壁墙,如果有的话,这倒是个不错的藏身地。”

    虽然对于有了隐蔽的藏身处金涛感到满意,可是对于藏身处周边的安全,应该更加注意才行。毕竟这种没有连通起来的独门独户的隐蔽处,一个不好就会被日本兵给堵在里面出不来,那就真坏了。现在只要小心一些,这地方并不容易被他人发现。

    “嗯,很不错的地方,不知道里面大小怎么样!”

    这时立冬在那位黄先生的儿子的搀扶下,也跟了过来。头上甚至已经用一些从日本士兵军服上撕下的布条,为他包扎了头上的伤口。

    “里面够大,几乎和整个堂屋的大小一样。听说当时建的时候,地基就那么大。只不过我们都躲在里面的话,恐怕粮食吃不了几天!”

    金涛不是个傻瓜,他听得出来“立冬”的担心。再看看一旁黄老师的儿子,眼睛闪烁的是同样的担心。

    “放心吧,有我们三个人在,总能找到东西吃的。地窖里面有盛水的家什吗,吃的倒还罢了,没水的话可会要人命!”

    他原本现在就想出去找些粮食回来,在这种地方困守,没有水和粮食的补给恐怕撑不了多久。

    “有,那里原本就有个水缸,我们出去前也加满了水的!”

    “那就好,我们都下去吧,我担心日本人一会就过来搜了。至于粮食,如果可以的话,半夜我会出去找的!”

    到金涛进到了黄家地窖里,就不能不叹息人家的心思够巧妙,同时也不能不诅咒,中国那些为了一己之私发动战争的军阀们,把百姓们给逼成了什么模样。

    一盏马灯就可以把整个地洞里照得通亮,使人可以轻易看到屋里的状况,金涛不得不佩服这家人的先见之明。

    从地下的空间来看,恐怕与顶上的堂屋大小相当。估计当时盖的就是二层,只是把其中的一层给修到了地下。相当大的用青砖建成的地下室,墙体也是青砖刷着层石灰。颇大的空间不但现有的人可以呆得下,甚至所有人全都躺下,而不会感觉到丝毫拥挤。

    地下室的角落里堆放着一捆笔直的有茶杆那么粗的竹子,也不知道是打算做什么用的。眼下都放在地下,用绳子连起来充当了床铺。除此之外,屋里现在充凳子坐的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地下室通过一道窄窄的木质楼梯与出口相接,从楼梯的高度上金涛可以判断得出,这个地下室大约在地面下900公分~1米左右。由于屋里有通向外面的通风口,金涛用一块木板把入口完全遮了起来。

    这样就算屋里有些什么响动,声音也不至于传到外面。

    两个通风口中一个,连接着家里的砖制烟囱里。烟囱里很有创意的用砖隔成两个通道,这样即不影响家里炉灶的排烟,也不会影响地下室里的通风。甚至地下室的通风口前居然也安了一盘炉灶,想必用些木炭在这灶上做饭,也就不担心被外面的人发现。

    “唉,哪有什么先见之明哪,这都是给逼得没办法的呀!”

    眼前对着金涛长嘘短叹的,是黄老师的儿子。末世里短暂的悲伤过后,人们依然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金涛正在努力使他们从悲伤中清醒过来,最少他需要让他们明白,现在还不是可以祭奠亲人的时候。

    “来喝些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好好活下去!”

    金涛这时用作为主人的黄家的小夫妻找来的瓷杯子,给诸人一人倒了杯茉莉清茶。相信忙活了半晚上,经历了那么多事,没有比这东西更提神的了。

    &nnsp;

    0
………………………………

第11章 杀鬼子的兵

    

    甘冽冰冷带着清香的绿茶入口,人们的精神似乎振作了些。一个个瞅着金涛肩上的饮水管,不明白他把水装在了哪儿。

    只是他不说,也没人敢问他。倒是喝了茶水,似乎人从都有了些精神。在金涛的房间打听下,他很快弄明白了眼前的情况。

    被鬼子杀了的老先生叫黄国秋,当了一辈子教师。因此在这片棚屋区里,他家还算是殷实的人家。一聊金涛才知道,这地洞是在早些年因为军阀混战时候备下的。后来民国立都于南京之后,这里就闲了下来。

    直到今天日本人进了南京城,才慌忙躲进里面。与他一起进来的还有老伴、儿子、儿媳,儿子叫黄建安,媳妇叫白宜君。另外那两个是兄妹俩,妹妹颜雪是黄老师的学生,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哥可叫颜立冬,是南京电厂的工人。

    前两天他们恰恰来探望颜雪的老师,因为轰炸也就只好留在了这儿一起躲进地洞里。唯一的问题在于,他们躲了好几天,原先带进来的粮食可就不多了。

    日本兵的搜索,对于已经隐藏进了地下的金涛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受到惊吓的女人们这时都靠在墙边沉沉的打瞌睡。时间在大家低声的谈话中非快的溜了过去,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掏出手枪检查了一下弹药。

    “诸位一定保持要安静,我到外面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动静。如果可能的话,看找不找得到粮食!”

    这时黄建安倒是给金涛提醒了一下。

    “长官,那东面大约十几家的那户人家,他们家卖黑市粮食,恐怕有些存粮!”

    这时赵德一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过来,看了看周围的人又看看金涛,稍稍斟酌了一下爬起身子。

    “长官,我是教导大队特务连的。如果您允许的话,让我和您一起去!”

    金涛想了一下,如果出去查探的时候有个人在自己的身边。随手拉过一支38式步枪抛到他手里,随口告诉他38步枪的使用方法和性能。

    “……没我的命令不许开枪,我们就转转,可以的话顺便弄些粮食回来,看起来我们大伙要在这儿躲几天!屋里的人一定注意,尤其是睡着的那些人,要小心他们说梦话!”

    再叮嘱了一声从怀中抽出一枝毛瑟半自动手枪拎在中手,打开床下的出口,推开堵在外面的箱子,两人一起再度进入到外面的夜色茫茫之中。

    寒风掠过街头,南京城里冲天的火光并没有能够为金涛提供一丝一毫的热量。说话的时候,哈气就仿佛他变成了吞云吐雾的神仙一样。只穿着夏装的金涛,被冻得发抖。

    19岁的赵德一,身上穿着国民党军队臃肿的棉袄。虽然难看而且也不大适于作战,但保温的性能看起来尚可。

    “金大哥,您既然不是军人可我看你身上的衣服可是军装呢,只是您这样的军装我可没见过。”

    跟在金涛身旁的小兵名叫赵德一,19岁的他是湖北人襄樊人。刚刚这个问题,已经是第二次问金涛。大约不问清来历,他是不会放心跟着金涛混的。

    其实在民国时间,这样谨慎完全没错。毕竟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无论哪一支部队或者那一伙人中间,都少不了利欲熏心的家伙。不过看到仔细倾听附近动静的金涛完全不理会他,他也就停下了询问。

    在黑暗中他们安静的听了半晌,附近并没有发现动静。随后金涛按照黄建安告诉他的消息,慢慢的摸向那个传言的,黑市粮食商人的家中。

    对于这种国难当头之时,依然进行黑市买卖的人金涛并没有好感。或许他们的作为不过是因为国民党官员的压榨,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不过这都很难得到金涛的同情。

    这家人的住宅在棚屋区里极为显眼,不过大约是混乱刚刚开始,日本人还没有来得及浩劫这儿。大约家里的人总是缺乏黄老师家的先见之明,在日本人猛烈的轰炸中,不得以逃离了家园。

    “他们能逃哪儿去呢?如果没有死在下关的话,恐怕就只有逃到国际安全区!或者我也该去那儿看看,毕竟那里的军人会更多些!”

    至于屈辱的活在生命朝夕保的乱世,他的脑海里却没有一丝的赞同。作为一个军人,如果不能战斗的话,平静的生活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作为一个军人和一个民族的男人,不能用侵略者的鲜血来清洗受到的耻辱,还谈什么顶天立地呢?

    令他意外的是,在这儿他并没有找到很多的粮食。仅仅只在这家厨房的柜子里找到了半袋大米和菜油。看得出来这家生活水平还不错,除过这些之外,居然还有一些鸡蛋和腊肉。

    在做着这些事情的同时,金涛与赵德一的轻声的聊了起来,毕竟用武力不能把人留在自己身边。

    “我身上的是外国军装,原本希望拿回来给中国军队生产?至于我……嘿嘿……我是军人,属于打日本兵的那部分,不姓共也不姓国,我就一个打鬼子的兵!对了,今天到底几号了?”

    今天到底是哪一日,这是金涛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就一直在询问自己的问题,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的屠杀已经进行了几天?虽然他看到残破日历翻到了这一天,但那并不是确定的信息。

    金涛的历史学得一般,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问题,作为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血耻的军人,他在网络上搜索过,也牢牢的记在脑海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