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9章

封侯-第9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心中着实焦急,他忽然看见后方几名女真骑兵中箭落马,眼一挑,陈庆这才发现房顶上的十几名宋军利用屋脊掩护,从容用弩箭射杀敌军,而女真骑兵同样拿他们没有办法。
  陈庆狠狠一拍脑门,大喊道:“杨桦、郑平,你们各率一百弟兄上房射杀敌军!”
  “遵令!”
  杨桦和郑平当即各率一百士兵迅速攀上了屋顶,趴在屋顶上用弩箭射击女真骑兵,宋军士兵居高临下,占尽优势。
  黑暗中,女真骑兵不断翻身落马,或者战马被射倒,逼迫女真骑兵不得举盾抵挡,骑射也施展不开,战斗又重新进入胶着状态。
  就在这时,从两边巷子里忽然冲出无数的黑影,用长矛、用锄头、用木头如雨点般向女真骑兵打去,这是难民和城中百姓赶来助战了,人数越来越多,成千上万人从四面八方杀来。
  “撤退!”
  一名百夫长见势不妙,大声喝令。
  一百多名骑兵调转马头跟随百夫长向西面狂奔,西面的百姓还没有合拢,他们冲开了一条路,仓惶逃走。
  剩下的女真骑兵再也没有机会逃走,渐渐被愤怒的人群淹没,悉数惨死在百姓们的锄头和木棍下。
  ……
  天终于亮了,一队队宋军骑兵在城内高声呼喊:“女真人要杀回来了,请大家尽快离开京兆城,向汉中方向转移!”
  陈庆带着几名手下来到仓城,广场上,很多饥民家庭正在打包粮食财物,孩子们抱着粮包,小脸上笑逐颜开。
  仓城内各大仓库已经被难民和城内十几万百姓席卷一空,一些老人还在拾捡地上零星的铜钱。
  “几位老人家,赶紧走吧!”陈庆提醒几名老人道。
  “将军,陕西路真的保不住了吗?”一名老人不甘心地问道。
  陈庆点了点头,陕西路确实大势已去。
  虽然他偷袭攻下了京兆城,但富平一战,西军精锐损失殆尽,金国将很快增兵关中,凭现在宋军实力和士气,无法再和女真骑兵抗衡。
  “好吧!我们听将军的,赶紧南下关中。”
  在陈庆和手下们的催促下,一群群难民开始源源不断离开京兆城,沿着子午道向汉中方向转移,不光是同州过来的饥民,有很多京兆城的百姓也跟着离开家园南下。
  所有人都明白了,他们抢掠了金兵的后勤粮食物资,一旦金兵主力杀回来,必然会百倍千倍地报复他们。
  就算不愿离开家园的百姓,也开始离开城池向乡下转移,整个京兆城都动员起来。
  昨晚的一场恶战,虽然借助地形之利和百姓帮助全歼了一千女真骑兵,但陈庆的手下也同样伤亡惨重,近两百士兵不幸阵亡,一半以上都是被女真骑兵的箭矢射杀。
  也是这一战让陈庆深深体会到了骑射的厉害,难怪汉唐以来,弓马娴熟是一名将军必备的基础,没有骑射,就等于折掉一只翅膀,自己也要寻找机会练习骑射了。
  中午时分,陈庆和手下也要撤离了。
  副将杨元清催马上前高声道:“将军,弟兄们都准备好了!”
  他们缴获了六百多匹战马,后半夜又清理了完颜娄室的府宅,每个士兵都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众人欢天喜地。
  陈庆原计划是去大散关和八字军主力汇合,但子午道上盗匪横行,他不放心百姓南下,便决定率军先走一步,替百姓们清扫盗匪。
  “出发!”
  陈庆一声令下,率领三百骑兵向子午道方向疾奔而去。
  ……
  金兵主力在攻占京兆城后,主力大军一路向西,攻克耀州和凤翔府,在攻克凤翔府后,金兵便兵分两路,一路由完颜宗辅率一万女真骑兵和数万降军,继续进攻平凉府和泾州,那里有刘锜率领的万余泾源军。
  另外还有完颜阿鲁率一万大军在渭州和刘子羽的残部作战。
  而另一路则由完颜宗弼统率两万女真军队和三万汉人降军,从凤翔府向南进逼大散关,和吴阶、王彦的一万三千军队在和尚原一带对峙。
  此时,主帅张浚已率宋军的残余军队南撤汉中,金兵还没有完全占领陕西路和熙河路,加上吴阶和王彦还率军驻扎在和尚原和大散关,随时有反扑关中的可能。
  大帐内,完颜宗弼负手来回踱步,心中十分不安,他昨天上午和今天一早先后向京兆发了两份鹰信,询问粮草安排情况,应该昨天下午就有回信,但现在天色已近黄昏,依然没有京兆的任何消息,着实令他担心。
  按理,京兆的兵力应该不少,有六千女真士兵,同州那边还有五万齐军过来协防,应该万无一失才对,但为什么京兆那边迄今没有任何消息?
  难道是鹰信半路被宋军探子拦截,京兆没有收到自己的信?不可能,就算拦截了一次,也不可能两次都拦截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在自己大帐附近停住了,紧接着有人带着哭腔大喊:“我要见四王子,紧急情况!”
  完颜宗弼快步走出大帐,见一名士兵几乎瘫倒在地上,两名游哨骑兵扶持着他。
  “究竟出了什么事?”完颜宗弼厉声问道。
  士兵跪在完颜宗弼面前大哭,“京兆被偷袭,元帅……元帅阵亡!”
  完颜宗弼惊得瞪大了眼睛,“哪里来的宋军偷袭京兆?元帅阵亡什么意思?难道是完颜娄室……”
  完颜宗弼上前一把揪住士兵的衣襟,厉声大吼道:“把话给我说清楚,再不说,一刀宰了你!”
  “一支宋军偷袭京兆,他们带来几万难民,守城军队抵挡不住,难民抢了仓城,完颜元帅率护卫军去镇压,在半路遭遇到宋军,宋将和元帅单挑,元帅不敌阵亡!”
  完颜宗弼双目尽赤,咬紧牙关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五百人左右!”
  完颜宗弼要气疯掉了,拔出匕首一刀削掉报信人的耳朵,“你再胡说八道,我挖出你的心!”
  送信士兵痛得惨叫,跳脚嘶声大喊道:“我没有胡说,对方就只有五百人,我们城内只有一千女真军,五千人被元帅派去商州镇压反叛了,齐军也只有三千人,他们根本就不是宋军的对手,被五百人击溃了。”
  完颜宗弼终于听懂了,他捏紧拳头问道:“同州的五万齐军呢?”
  “元帅说他们是来摘桃子,不准他们来京兆,他们还在同州!”
  完颜宗弼眼前一阵阵发晕,士兵连忙搬来一把椅子,完颜宗弼慢慢坐下,半晌他叹口气问道:“宋军主将是谁?”
  送信士兵也快支撑不住了,趴在地上喘息道:“回禀四王子,宋军主将就是您之前悬赏万贯通缉的八字军将领陈庆,就是他挑战完颜元帅,元帅不幸惨死在他的枪下!”
  “啊!”完颜宗弼惊得张大了嘴,久久合不拢。


第十六章 鹊起
  当天晚上,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迅速撤军,金兵撤军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全部撤军完毕。
  与此同时,外围的宋军斥候也得到了重要情报。
  情报迅速传到了和尚原军寨。
  王彦快步来到中军大帐,有士兵高声禀报,“王都统来了!”
  “请进!”大帐内传来主将吴阶的声音。
  “晋卿,听说金兵撤退了?”王彦走进大帐问道。
  吴阶站在地图前,微微笑道:“这句话应该是我问你才对!”
  王彦有点糊涂了,“什么意思?”
  “斥候得到的情报,一支八字军奇袭京兆城,斩首了完颜娄室,金兵后勤粮食尽失,当然不得不撤军!”
  “完颜娄室死了?”王彦瞪大了眼睛,惊喜不已。
  他随即眉头一皱,“你说什么?八字军干的,不可能吧!我的军队都在大散关,哪里还会有八字军?”
  “情报是这样说的,具体我也不清楚。”
  吴阶停一下就补充道:“好像是一个姓陈的将领,率领几百士兵,你想想会是谁?”
  “姓陈?”
  王彦猛地一拍脑门,脱口而出,“陈庆,一定是他!”
  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定是他,我们八字军的斥候军都头,和李绛一起率领一千士兵迎战完颜宗弼的骑兵主力,我就知道他一定还活着!”
  “一千士兵迎战完颜宗弼骑兵主力,居然还能活下来?不可能吧!”吴阶不太相信。
  “别人不可能,但他很传奇。”
  王彦便将陈庆从战场上逃出游哨骑兵追击之事详细告诉了吴阶,最后道:“唯一让人困惑的是,五百士兵是怎么回事?一千军队应该剩不了这么多,他或许从哪来又搞来一支军队,只是他居然能斩首完颜娄室,简直不可思议啊!”
  完颜娄室居然被斩杀了,着实令吴阶惊喜万分,这个消息若传到朝廷,肯定会轰动朝野。
  吴阶忍不住感叹道:“一个小小的斥候都头居然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子才,我还真羡慕你啊!八字军居然有这么一个传奇将领。”
  王彦连忙谦虚道:“具体情况还不清楚,说不定和他无关,等形势明了后再说!”
  话虽这么说,吴阶也动了心思,捋须笑而不语,这么好的将才,他一定要招揽到自己的麾下,反正这个陈庆原本是环庆军的将领,和八字军无关。
  王彦也警惕起来,他很了解吴阶,这家伙忽然若有所思,十有八九是打主意把陈庆夺过去,不行,绝不能让他得逞!
  ……
  入夜,灰蒙蒙的寒气笼罩着子午谷,南下逃难的十几万难民拥挤在短短的十里山谷内,这一段山谷风比较小,但还是很寒冷,妇女们用破烂的被褥裹住孩子,紧紧搂在怀中,老人也抱着布匹,却舍不得拆开,咳嗽声此起彼伏。
  青壮男子则自发组成夜巡队,拿着京兆仓城内得到的兵器,警惕地望着一条条阴暗的峡谷小道,那无尽的黑暗中隐藏着危险,不仅是噬人的野兽,也有凶残的山贼。
  陈庆带着一队士兵骑马沿着谷道巡逻,白天发生了抢夺事件,一名妇人受伤,一百二十两银子也被抢走了,盗贼尝到了甜头,夜里一定还会再来。
  陈庆在马上研究一把弓,这是完颜娄室使用的弓,被他缴获了,这把弓是两石骑弓,普通将领拉不开,但他用正好,也说明他的力量和完颜娄室差不多。
  相对于弓箭,弩还是很不方便,尤其在疾速奔跑中根本没办法使用弩,而骑射则是一名大将的基础,要想在宋朝混下去,骑射这一关他必须得过。
  “将军!”
  都头杨桦从后面催马追了上来,抱拳道:“最南面来了一支宋军,为首将领要见将军!”
  “我知道了,你继续巡逻,拿好盾牌,当心盗贼射冷箭!”
  “卑职遵令!”
  陈庆将弓放入袋中,调转马头向南面奔去。
  最前方的难民队伍距离子午关不到十里,这支宋军应该是从子午关过来,远处灯火通明,一百多名士兵举着火把,最前面是一名骑在马上的大将,身穿山纹甲,头戴凤翅兜鍪,年约三十岁左右,身材十分高大威猛。
  陈庆握紧了铁枪,心中十分警惕,关中的兵器盔甲唾手可得,难民中不少人就穿着军队皮甲御寒,盗贼若要扮作宋军轻而易举。
  “你们是哪里的宋军?”相隔五十步,陈庆高声问道。
  “在下朱百锦,是宣抚使帐下牙将,难民们都说陈将军是护卫主将,请问阁下属于哪支军队?官任何职?”
  宣抚使就是宋军主帅张浚,他官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目前就在汉中,这个朱百锦应该就是张浚的亲兵将。
  陈庆淡淡道:“我是八字军王都统帐下斥候都头陈庆。”
  朱百锦听说对方只是一名斥候都头,不由一怔,又问道:“将军可有上司?”
  “我的上司是指挥使李绛,我们负责断后,李将军已经阵亡,我率残军南下,担心子午谷内有盗匪,便主动护卫这些难民。”
  “原来如此!”
  朱百锦沉吟一下,又小心翼翼问道:“将军可去过京兆城?”
  他见难民手中都有粮食和布匹,而且是从京兆城中仓库中所得,着实令他惊诧不已。
  “去逛了一圈,干掉了几千敌军,顺便斩了完颜娄室的人头。”
  “什么?”
  朱百锦大吃一惊,“你说什么,斩首完颜娄室?”
  “一介病夫而已,胜之不武!”
  陈庆说得轻描淡写,但朱百锦却如耳边惊雷,他连忙道:“宣抚使就在子午关,能否请将军随我过去一趟?”
  ……
  陈庆带着几名手下跟随朱百锦前往子午关,陈庆好奇笑问道:“安抚使怎么在子午关?”
  朱百锦苦笑一声道:“安抚使正好在洋县巡视关防,听说子午谷内来了十几万难民,他担心是完颜娄室的计策,便急急赶到了子午关。”
  子午关不远,奔行一刻钟就到了,只见一座高大坚固的雄关扼守住了子午谷的出口,关城上站满了手执弓箭长矛的士兵,火光通明,将关城内外照如白昼。
  “将军稍等片刻,我进去禀报!”
  朱百锦让陈庆稍等,他先进关城去汇报。
  这时,陈庆也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如果自己不跟难民南下,不把事情讲清楚,这十几万难民根本就进不了子午关,最后从哪里来,还得回哪里去,如果完颜娄室派一万军队混迹在难民中,汉中就完了,宋军怎么可能不防备?
  不多时,朱百锦出来,抱拳道:“请将军随我来!”
  陈庆跟随他进了关隘,不多时,来到一座大帐前。
  “启禀宣抚使,人带来了。”
  “请他进来!”里面的声音很柔和、清亮,应该是个中年人。
  朱百锦指了指陈庆腰间之剑,歉然笑道:“大将不可带剑进帅帐!”
  陈庆解下腰间长剑递给了他,随即挑帘走进了大帐,一眼便看见了主帅张浚,果然不是大将,而是一名文官。
  陈庆上前单膝跪下,沉声禀报,“末将八字军陈庆参见大帅!”
  张浚年约四十余岁,身材中等,白面长须,目光明亮,相貌颇为清瘦,看得出是个精明能干之人。
  虽然人到中年,可是岁月不但没有给他带来衰老,反而增添了成熟的魅力和威严。
  张浚是进士出身,原本是朝廷的礼部侍郎,参与平叛刘、苗之乱有功,升为知枢密院事,成为继李纲和宗泽之后朝廷主战派领袖之一。
  完颜宗弼败走黄天荡后,张浚便意识到金国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一定是川陕,必须加强川陕防御,防止金兵进入四川。
  他的想法得到了天子赵构的支持,便封他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全权负责川陕军政。
  这就是宋朝的特点,不管军队怎么作战,主帅一定是朝廷派来的文官,只是川陕诸军运气还不错,张浚是主战派,也比较精明通达。
  但张浚毕竟是文官,不了解川陕实情,书生意气,喜欢大兵团作战,加之决战心切,最终导致富平之战惨败,这一战也葬送了大宋最精锐的西军。
  富平惨败后,他立刻向天子写了请罪书,目前还没有消息,但他还要写一份详细战报,战报该怎么写,着实令他心中烦恼。
  就在刚才,张浚听到一个消息,富平之战的金兵主将完颜娄室被斩杀了,简直令他不敢相信,又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张浚看了一眼陈庆,长得很雄壮的一名年轻将领,张浚点了点头,这时他的目光落在朱百锦手中的长剑上,他‘啊!’的一声惊呼起来。


第十七章 晋升
  张浚快步上前取过宝剑,上上下下仔细查看,又轻轻抽出剑,忍不住长叹一声。
  他抚摸着剑鞘问道:“这可是陈都头之剑?”
  陈庆点点头,“原本是完颜娄室的佩剑,被卑职夺取,用它斩下了完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