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754章

封侯-第754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章又提到了汉朝的乐浪郡,明确指出,包括现在的高丽都城开京也原本属于乐浪郡,都是汉朝的土地。
  现在雍朝并非是吞并高丽,而是要恢复自汉朝以来的传统领地。
  文章又提到了日本,指出日本自古就是一个侵略野心极强的国家,是一个只服威权,蔑视仁义的国家。
  日本就是一条毒蛇,阴冷地盯着东土天朝,一旦天朝陷入内乱,日本国就会毫不犹豫出兵,入侵天朝,会给天朝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就算雍国不吞并日本,但也要将日本彻底打残,摧毁他们武士执政的根基,最好的办法就是锁死日本的军事发展,不给他们提供一斤生铁,同时摧毁他们天皇制度,使日本没有朝廷,彻底沦为数十个小国各自割据一方的局面。
  另外,在日本北面有一个大岛,日本人把它叫做北海道,但它不属于日本,是一个无主之地,雍朝完全可以占领并经略这座大岛,让它成为日本各国头上的一把闸刀,监视日本诸国的一举一动。
  尤其在文章中提到,三个月前,日本天皇派刺客潜入皇宫刺杀雍朝天子。
  这文章一出,在雍朝内部引起巨大的讨论浪潮。
  除了极少数比较迂腐儒生外,几乎所有百姓和士族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念。
  尤其日本刺客刺杀天子一事,激起了朝野强烈愤慨,纷纷要求出兵讨伐日本。
  御书房内,周宽指着报纸笑道:“这篇报道是陛下写的吧!”
  陈庆微微笑道:“怎么见得是我写的?难道除了朕,别人就不会写了?”
  周宽笑道:“跟随陛下这么多年,微臣也比较了解了,其他人会写历史,会写当世,但只有陛下会从后世者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把各种危险消灭于萌芽,比如草原,我们只看到几个部落对边境的威胁,但陛下就能看到草原会统一,形成一个更强大的帝国,威胁我们的生存,所以陛下用推恩制,将草原分裂成数百个小部落。”
  “就叫超前思路!”
  陈庆笑道:“所有天子都要谋万世江山,朕当然也不例外。”
  这时,杨泰在门口道:“陛下,相国们都到了!”
  周宽连忙道:“微臣先过去了!”
  陈庆点点头,“你先去吧!朕即刻就到!”
  不多时,陈庆来到议事偏殿,相国和高官们都到了,都在议论今天的报纸。
  “皇帝陛下驾到!”
  殿中监官员一声高喝,偏殿上安静下来,陈庆快步走到自己位子前坐下,众臣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吾皇陛下!”
  “各位爱卿请坐!”
  陈庆一摆手请众人坐下。
  大殿内很安静,陈庆缓缓道:“今天召集各位,是想和大家商谈两件事情,第一是关于高丽;第二是关于日本。
  我们先说高丽,目前高丽的战事已经结束,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入侵高丽的十五万倭军已被全歼,高丽国向我们投降,现在怎么处理高丽国,目前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把高丽国压缩到从前的新罗国地盘去,位于东南,面积是现在高丽国的两成左右,其他从前高句丽的地盘和百济国的地盘归属于我们,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但会有后患,我们会时时刻刻面临一个一心想复国的政权。
  第二个方案就是安西方案,保留名义上的高丽国王,取消高丽朝廷和军队,设高丽都督,驻扎三万军队,地方官员都由吏部派遣,建大量学校,全面普及汉文化,培养百姓天朝子民的认同感。
  各位都说说吧!哪个方案更优?”
  蒋彦先举手道:“陛下,微臣抛砖引玉,先说两句!”
  陈庆一摆手,“蒋相国请说!”
  “陛下,微臣更偏向第二个方案,现在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高丽国现在处于灭国的边缘,青壮男子几乎都没有了,人口锐减,民生凋敝,如果我们心慈手软,给了高丽喘息之机,二十年后,再想灭它就不可能了。
  微臣以为,我们应该学习唐朝灭高句丽的办法,把高丽贵族和士族全部迁到雍朝,分散到各地,然后我们可以在高丽留下大量尚未娶妻的士兵,让他们娶了高丽年轻女子,这样就能成功进行人口置换。”
  周宽也举手道:“陛下,微臣也赞同蒋相国的方案,高丽虽然和我们语言不通,但文字以及生活习俗都一样,完全可以并入雍朝,现在确实是机会,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将愧对后人。”
  陈庆点点头,“有多少大臣反对第二个方案,选择第一个方案,请举手让朕看一看!”
  吕青山举起手,事实上,第一个方案就是他提出来的,算是一个妥协方案。
  但尴尬的是,整个偏殿,二十几名官员,只有吕青山一人举手。
  “同意第二个方案的大臣请举手!”陈庆又问道。
  除了吕青山外,其他大臣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会,若不抓住它,他们将愧对后人。
  陈庆点点头,“就按照第二个方案来办,内政堂负责草拟详细方案,用两年时间完成高丽灭国。”
  陈庆又继续道:“我们再谈日本,朕觉得日本方案应该能取得共识,简单说就三点,第一、占领北方大岛,取名为鲸州;第二,出兵灭日本朝廷,实行诸藩推恩制,细化日本岛诸国;第三,严控军备,不准一斤生铁流入日本!”
  ……
  议事结束,陈庆回到了官房,这时,杨泰禀报道:“徐相国求见!”
  “请他进来!”
  片刻,徐先图走了进来,躬身行一礼,“参见陛下!”
  “请坐!”
  陈庆笑眯眯请徐先图坐下道:“徐相国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建议?”
  “正是!刚才蒋相国提到了高句丽,微臣想到了一件事。”
  “什么事?”
  “当年高句丽贵族被迁到大唐后,图谋复国,他们暗中和新罗勾结,为后来新罗北扩创造了很大的条件,但大唐始终没有察觉这个问题,微臣认为我们必须吸取教训。”
  “徐相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微臣有两个建议,第一是散,将他们尽量分散安置,命令各地官府监视他们;第二是内应,微臣建议我们暗中收买少许高丽人,就能掌握他们内部之间的勾结,一旦发现谁有复国之心,果断杀之。”
  陈庆微微点头,“徐相国说得很好,这件事可以交给内卫去做。”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远航【大结局】
  开京城南的临津小城,数百户百姓已被迁走,这座小城作为临时迁徙小城。
  大量贵族和士族从四面八方被迁来这座小城,短暂停留后,便乘船前往雍朝。
  尽管他们都哀求留下了,但没有用,他们可以自刎死在故土,如果想活命,那就只能迁徙去雍朝。
  天刚亮,第一批两千多名贵族列队上船,他们拖家带口,拎着箱子,拿着包袱,里面都是他们各自的细软金银。
  李资谦带着全家二十余口人第一个上了大船,他们光随身携带的箱子就有百余口,这也是他们唯一感到庆幸的地方。
  雍军没有剥夺他们的财富,准许他们带走。
  紧接着拓俊京和金富轼的家族也登上了大船,后面还跟着长长的队伍,他们将分乘十艘万石大船前往蓬莱县,拿里扎下了一座临时大营。
  在那里他们将被分散安置在各州各县,这一次他们被分配得很分散,远到四川路,近到江南东路,还有河北路、山东路、河南路、河东路,两湖路、两浙路、福建路、广南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等等。
  一旦到了各县就不准流动,会被地方官府监视,这将成为每一任县令的升职考核之一,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就在居住地终老了。
  “出航了!”随着一声大喊,船队启动了,十艘大船浩浩荡荡向外海驶去,两千余名高丽贵族在一片哭声中离开了故土。
  ……
  刘琼在结束高丽战役后,又肩负起了攻打日本的重任。
  这天上午,五百艘万石大船满载着十万大军从长门国和丰前国之间狭窄海峡穿过,也就是今天的下关。
  雍军是以对马岛为后勤重地,向日本国发动攻势。
  他们的目标是日本国都平安京,也就是今天的京都。
  在为首一艘十万石的巨船上,刘琼站在船头望着波光浩渺的大海,海面上风平浪静,只有大船轮桨翻滚的轰隆声,不远处是山峦起伏的海岸线。
  唐骞走过来道:“很奇怪,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他们的船只。”
  “他们的绝大部分船只都在高丽那边被摧毁了,他们动用十五万大军征讨高丽,也征用几乎全国的海船,所以看不见他们的船只也很正常。”
  “不知他们京城会有多少守军?”
  “最多三万人!”刘琼淡淡道。
  “才这么少?”
  “这个国家相当于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有几十个小国,朝廷控制的地盘并不大,原本有十几万大军,但在高丽就被全歼了十万朝廷军队,还有五万地方军队,他们的朝廷军队所剩无几,而各国又不愿为朝廷卖命,所以我们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让对方皇族逃走。”
  “卑职担心的是后勤补给,怕跟不上!”
  刘琼笑道:“不用担心,日本京城内囤积有大量粮食,足以解决军粮不足问题。”
  船队航行六天后,一座大岛出现在他们眼前,刘琼查看地图,这里就是淡路岛了,船队穿过了淡路岛,抵达了神户港,这是一座天然良港,早在唐朝时代,从唐朝过来的船只就停泊在这里。
  十万大军随即在神户港登陆,十万大军中,有一万骑兵,一万匹战马跟随大船一起来到了日本。
  刘琼随即命令张宪为前锋,在向导的带领下,率领一万骑兵疾速扑向平安京,防止日本皇族逃逸,唐骞则率领三万大军紧随其后。
  留一万军队镇守神户,刘琼自己则亲率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平安京。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突袭战,一万骑兵仅用半个时辰便击溃了对方的三万军队,直接杀入了平安京,天亮时,天亮时,唐骞率领的三万军队也杀到平安京。
  雍军来得得突然,日本朝廷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甚至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天皇和法皇以及掌权的藤原家族被一网打尽,数百名皇族和大臣成为了俘虏。
  近五十万石粮食被雍军夺取。
  ……
  两个月后,八万雍军在丹波城和各藩国组织的十万联军对阵。
  这一战可以说是决定日本国命运的一战。
  丹波平原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日本各诸侯国的十万联军,声势浩大,他们以各自的诸侯国为阵型,主帅是左大臣藤原赖长,他是藤原氏的家主,雍军突袭平安京时,他正好在外地,逃过一劫。
  他奔波了两个月,串联起十万大军,发誓一定要把入侵者赶出去。
  “咚!咚!咚!”鼓声震天,号角声不断。
  一片片大军喊着口号向雍军逼近,刘琼冷冷地望着这数十支混杂军队,他们的装备甚至还比不上入侵高丽的那支倭军,所有人身材矮小,俨如孩童,他甚至看到很多士兵使用竹刀,很多人连盔甲都没有,在身体前后绑上两片木板。
  虽然刘琼反复告诉自己不要轻敌,但他实在无法重视这支军队,他们的军队和倭军有着几代的差距,完全是一种碾压状态。
  五万大军组成了五支庞大的万人弩军大阵,后面是两万压阵步兵和一万骑兵。
  十万联军已经走到两里外,他们忽然大喊一声,铺天盖地的向雍军杀来,十万大军一起奔跑,声势极为恢弘壮观,藤原赖长就是希望用这股悍不畏死的气势来压倒对方。
  “弩军准备!”刘琼一声令下。
  “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
  黑压压地五万支神臂弩呈四十五度斜角一起指向天空。
  “五百步……四百五十步……四百步!”
  “放箭!”刘琼一声怒吼。
  梆子声骤然响起,五万支重箭腾空而去,瞬间形成一大片乌云,向敌军射去。
  五万支弩箭太密集了,如雨点般落下,根本就无从抵挡。
  奔跑中倭军一片惨叫,一团团地消失了,奔跑在最前面的前军有七八千人中箭倒地,但惯性极大,根本无法停下。
  刚跑出不到五十步,又是五万支箭铺天盖地射来,这一次一半的倭寇都进入了射程,无数士兵在奔跑中一头栽倒,被射中倭军更多,几乎是一片片倒地。
  雍军士兵个个都经过严格训练,动作非常熟练快速,转瞬便装好第三支重箭,他们也不用等待,举弩便射,紧接着再装第四支,第五支……
  五轮箭只用了三分钟,短短的三分钟便倾射出二十五万支重箭,每支箭重达百克以上,铁制的三角穿甲体箭簇,穿透力超过了只有十几克的子弹,就算是重铠甲防护的人马也会被瞬间射穿。
  更不用说完全是人肉组成的冲击大阵,当倭军终于意识到恐慌时,他们已经被射杀了几乎一半军队,但他们距离雍军还有两百步。
  恐惧战胜了意志,剩下五万倭军瞬间崩溃,掉头便逃命,全线溃败。
  刘琼战剑一挥,“骑兵出击!”
  “呜——”
  号角声吹响,岳云和张宪率领着雍军最精锐的一万骑兵出击了。
  他们在后面追杀仓惶逃命的数万倭军,很快便追上,骑兵的三尖两刃刀左右劈砍,一口气追杀出二十余里,杀得倭军伏尸累累,血流成河。
  丹波城之战,十万联军被惨烈屠杀,存活下来的士兵不足五千人,这还是跳进丹波河逃命的后勤士兵。
  藤原赖长和十几个国王都死于乱军之中。
  加上在高丽被全歼的十五万大军以及平安京前后被击溃的近五万人,在短短数月内,日本国有三十万士兵死在雍军刀下。
  日本各诸侯国彻底屈服了,三个月后,近五十个国王和城主在丹波城和刘琼签署了丹波条约。
  各王国一致同意废除天皇制度,废除日本朝廷,各国独立,国王便是领地内的最高统制者。
  当然,这也是各诸侯国梦寐以求的结果,没有人愿意被朝廷压制。
  第二,将长门国南部以及对马岛、淡路岛、神户港划给雍朝,雍军在以上四地驻军三万人和百艘大船,后勤粮草由各国供养。
  唐骞被天子陈庆封为日本都督,成为驻扎日本国的第一任都督。
  第二年,唐骞派三千军队抵达了虾夷大岛,占领了这座生活着少量虾夷人的大岛,也就是后来的北海道,改名为鲸州。
  ……
  这天上午,风和日丽,三艘冒着黑烟的大船正在茫茫的大海里航行,他们之前穿过了南洋诸岛,正在寻找地图上标注的南大陆。
  忽然,桅杆上拿着千里眼的眺望兵大喊起来,“陆地!我看见陆地了,一望无际的陆地。”
  刘大江也跳了起来,指着南方一条漫长的黑线大喊,“在那里!在那里!”
  船员纷纷冲到船舷边,一起挥臂欢呼起来。
  永太三年一月,三艘大禹号探险船发现了南大陆,也就是后世的澳洲。
  下一步,他们还要跨过遥远的太平洋,去寻找殷商人的后裔。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