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706章

封侯-第706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点点头,问旁边杨再兴道道:“大定府有多少女真军队?”
  杨再兴道:“大定府原本只有五千女真军,但我们探子发现完颜粘罕派了两万军西进,应该就是去支援大定府,但这两万军队都是高丽人。”
  陈庆沉吟一下又问道:“大定城墙的防御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远远比不上临璜府,它是用泥土夯制,完全可以使用铁火雷!”
  陈庆随即道:“大军准备分三路北上,一路从辽西走廊北上,一路从大定府北上,一路走辽河,但辽河是虚攻,牵制住辽阳府的金兵,使他们无法支援锦州,我们第一战就是二十万军会攻锦州,全歼完颜粘罕的十万大军!”
  杨再兴明白雍王殿下的策略,要两支军队会攻锦州,那么拿下大定府就是必然的第一步了。
  他连忙道:“卑职愿领大军攻打大定府!”
  陈庆点点头,“可以,你率领十万大军攻下大定府,然后留一万军守大定府,我会从辽西走廊北上,行军会很慢,应该是你先抵达锦州,如果完颜粘罕南下迎战,你便趁机切断他的后路,二十万大军将他全歼于辽西走廊。”
  这时,张晓笑道:“卑职也想补充一下!”
  “参政事请说!”
  张晓指着大定府道:“杨都统可率十万骑兵绕过大定府,大定府交给牛都统佯攻,这样完颜粘罕就会有一个我们对大定府久攻不下的错觉,一旦他没有意识到杨都统的十万大军已经北上,那他极可能会率军南下迎战殿下的军队,我们有重型铁火雷,他们知道守不住城池!”
  陈庆微微笑道:“那我得把王旗亮出来!”
  张晓点点头,“一点没错,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金国人也懂这个道理,当然殿下不是贼,他们才是金贼。”
  杨再兴也赞成道:“参政事的方案很好,卑职完全同意!”
  陈庆沉吟一下道:“那你的补给怎么办?”
  杨再兴想了想道:“卑职携带十天的干粮,从大定府北面绕路,请牛都统在半路上补给我们一次,一旦我们切断金兵主力退路,牛都统就要迅速拿下大定府,然后从大定府给我们提供补给,或者我们可以从锦州拿到粮食补给。”
  半路补给这个方案不错,何况牛皋那边还有十万头骆驼,陈庆当即立断道:“就按照这个方案施行!”
  ……
  陈庆敲定了整个方案实施的日期细节,随即率军前往平州,而杨再兴立刻派人赶往临璜府紧急送信。
  三天后,一队送信士兵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抵达了临璜城,将雍王陈庆制定的详细方案交给了牛皋。
  牛皋和王铎商议了应对方案,他们主要是担心游牧骑兵支援金国,但支援金国一定是在后期才会发生,所以临璜府不用留守那么多军队。
  牛皋决定,留王铎率两万军队留守临璜府,他则率领三万军队攻打大定府,十万头骆驼继续跟随。
  当然,十万头骆驼由五千民夫照管,每人照顾二十头骆驼,这里面有五万头骆驼要交给杨再兴,另外五万头骆驼驮负的粮食物资作为牛皋军队的补给。
  按照雍王制定的计划,两天后,牛皋率领三万士兵和十万头骆驼浩浩荡荡向大定府方向出发了。
  ……
  大定府就是今天内蒙赤峰一带,也是金国西部的一大重镇,如果说临璜府是草原前往上京的必经之路,那么大定府就是草原前往辽东的必经之道。
  此时,完颜粘罕的十万大军就驻扎在战略重镇锦州,而大定府就是东去锦州的必经之路。
  目前大定府有驻军两万五千人,从数量上比临璜府多,但士兵结构完全不同,临璜府是一万五千女真军,战斗力强大,而大定只有五千女真人,还有两万军队是高丽人。
  也就是金国攻打高丽抓的战俘,一共抓了十余万战俘,加上高丽国臣服后支援金国的军队,使金国内的高丽人兵力达二十万人。
  养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需要庞大的国力,而金国连自己军队都快支撑不住,哪里还能养得起高丽士兵?
  养不起只能降低到不能再降的标准,没有俸禄,粮食要高丽供给,每天提供最粗劣的饭菜,而且还只能吃半饱,拿着破铜烂铁做的兵器,身穿毡甲,也就是最劣质的皮甲,但最苦最累的事情都是他们干,就算没有战争也要对他们进行最大限度的奴役。
  每个高丽士兵都像牲畜一样的活着,这样的生存环境,还能指望他们对金国卖命?
  其实金国也知道,一旦战争爆发,这些高丽人就冲上去送死,掩护女真士兵的进攻或者撤退,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炮灰。
  这天上午,守城的金兵忽然发现远处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他们大惊失色,立刻敲响了警钟。
  “当!当!当!当!”
  大定城内警钟声大作。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偷营
  杨再兴率领十万骑兵出居庸关向东北方向行军,很快便进入了草原。
  按照陈庆的计划,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完颜粘罕没有意识到大定府方向的危险,为了歼灭陈庆所在主力大军,金兵主力进入辽西走廊迎战。
  如果上策得逞,杨再兴的十万大军将迅速进入辽西走廊,切断女真军的退路,二十万西军将十万女真军包围全歼,这一次不会再放过完颜粘罕了。
  中策是完颜粘罕没有上当,死守锦州城,那么杨再兴和陈庆的两支大军会在锦州城下汇合,全力攻打锦州城,甚至会发生巷战,不利的一面,西军伤亡较大,完颜粘罕也可能会趁乱逃走。
  而下策就是完颜粘罕的大军闻讯而逃,直接撤退回上京,宁可丢掉土地,也要保存有生力量,这就使陈庆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计划落空。
  但真的这样发生了也没有办法,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大军走了三天后,便抵达了大定城北部五十里外的恩化县,恩化县是一座小县,这里的百姓以契丹人和奚人为主,但由于奚人和契丹人的青壮男子都被金国征发殆尽,所以县城内几乎都是老弱妇孺,十分破败。
  但恩化是计划中转交补给的地方,按照计划,五万头满载补给粮食物资骆驼就在恩化县。
  果然,杨再兴的大军刚到恩化县,便得到了消息,五万头骆驼已经在两天前抵达,他立刻派统制赵朗率两千骑兵前去接收了五万头骆驼的补给。
  杨再兴随即下令士兵在恩化县城内休息一天,今天是二月十六,今天也是雍王陈庆率领十万大军出榆关北上的日子,恩化县距离锦州大约四百里左右,而锦州距离榆关也在三百五十里左右,两者距离差不多,就看完颜粘罕上不上当了。
  ……
  此时,锦州城内的完颜粘罕已经得到了燕山路的消息,雍王陈庆抵达燕山路,这就意味着西军攻打金国的战争即将爆发。
  这完全在完颜粘罕的意料之中,西军准备了一年多,应该准备完成了。
  事实上,完颜粘罕原计划攻打榆关,但被完颜兀术的兵变阻碍了,完颜兀术烧死完颜昌,架空天子,掌握金国的军政大权,这当然也涉及到完颜粘罕的切身利益。
  所以他最近的目光都放在金国内部朝政上去了,不太关注西军的动向。
  不过完颜兀术对他还不错,没有触犯他的利益,完颜粘罕的利益在哪里,在辽东,辽河以西都是完颜粘罕的势力范围。
  当然,一旦西军进攻,他也是首当其冲。
  这天上午,完颜粘罕得到消息,陈庆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从榆关北上,而昨晚他也得到消息,一支三万人左右的西军抵达大定府,准备对大定城发动攻势。
  完颜粘罕颇为心动,居然是陈庆亲自统兵,如果自己能击溃陈庆的军队,甚至活捉了陈庆,那金国就彻底翻身了。
  完颜粘罕当然知道金国现在面临的灭国危机,无论在国力、兵力和装备上都远远比不上西军,甚至一对一的单兵作战上,女真士兵也未必是西军士兵对手。
  如果自己不能出奇兵打破目前的危机,那么西军的攻势就像脖子上绞索,会一点点把金国勒死,最后兵临上京城下,金国的灭亡就在眼前。
  而奇兵就是自己军队击溃并杀死陈庆,或者活捉陈庆,这是唯一的机会。
  完颜粘罕也知道这里面的风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他最担心的是西军从水路截断自己的退路,恰好这时,完颜粘罕得到消息,几百艘战船出现在辽河入海口,准备沿辽河北上。
  这个消息彻底解决了完颜粘罕的后顾之忧,他当即下令,十万大军携带粮食补给南下辽西走廊,迎战陈庆的主力。
  ……
  相距遥远,也没有通讯工具,金兵有没有南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知道。
  所以杨再兴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严格按照计划上的日期来行动,今天是二月十八日,杨再兴的十万大军抵达了安德县,距离锦州还有八十里。
  大军在休息时,杨再兴得到了斥候急报,锦州十万金兵南下迎战西军主力。
  这个消息让杨再兴大喜,张晓的计策果然成功了,完颜粘罕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到来,他连夜率领大军出发,大军加快速度向锦州杀去。
  ……
  牛皋率领三万大军一直驻扎在大定城五里外,迟迟没有攻打大定城,着实让城内守军惊疑不定。
  城内的主将叫蒲察阿骨,是一名万夫长,他今年才三十余岁,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完全是因为他出身贵族的原故。
  比起从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前辈万夫长们,蒲察阿骨完全没有任何作交经验,他其实就是来镀一层金,所以才会安排在大定府这么一个比较偏僻,不受战争波及的地方出任万夫长。
  但他的家人们做梦也想不到,西军这一次灭金之战,再偏僻的大定府也难以幸免了。
  不过蒲察阿骨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自恃武艺高强,并没有把西军放在眼里,他认为西军是没有携带攻城武器,所以才迟迟没有攻城。
  西军迟迟没有进攻,不等于蒲察阿骨不想反击,这天上午,蒲察阿骨忽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能不能趁西军夜间没有防备,夜袭敌军大营,将他们彻底击溃!
  尽管几名千夫长都反对,但蒲察阿骨一意孤行。
  入夜,城门开启,蒲察阿骨亲自在前面带队,手执一支六十斤的狼牙棒,率领两万五千大军出城了。
  两万五千大军中,女真士兵只有五千人,其他两万人都是高丽士兵,距离西军大营还有一里,大营内一片漆黑,似乎睡得正沉,但没有遇到外围巡逻士兵,让蒲察阿骨也有点疑惑不定。
  这时,一名千夫长建议道:“万夫长,可以让高丽士兵去冲击大营,我们跟在后面,若有危险,我们可以及时撤离!”
  蒲察阿骨欣然同意,这就是高丽士兵应该发挥的作用。
  他对高丽士兵许诺道:“杀进敌军大营,里面的财物任你们搜取,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撤退,违令者杀!”
  他又命令三千女真士兵当督战官,在后面催促高丽士兵冲锋,谁敢撤退回来,立斩!
  两万高丽士兵无奈,同时也被主将的许诺诱惑,他们手执长矛向西军大营冲去,黑压压的两万士兵向西军大营南面冲击。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相距只有百步了,就在这时,营栅前的壕沟里忽然出现一万士兵,手执弩箭射击,万箭齐发,暴风骤雨般射向奔跑步而来高丽军士兵。
  两军作战,西军并不因为对方是高丽士兵就手下留情,一样坚决果断的杀戮,高丽士兵的名声极坏,虽然他们饱受士兵压迫,但反过来,他们对普通百姓却更加残暴,更加毫无人性,当年参与攻打北宋,一路烧杀奸淫,比女真士兵狠毒得多。
  正因为如此,牛皋才下达了北伐原则,不准杀戮普通百姓,但对金兵一律全歼。
  高丽士兵一片惨叫,一群群士兵中箭栽倒,瞬间被射杀了三千余人,剩下士兵吓得掉头便逃,却被后面的女真士兵刀劈斧砍,逼他们冲锋。
  这时,蒲察阿骨也意识到不对了,西军士兵竟然有埋伏,对方有准备,他大喊道:“撤退!撤退!”
  就在这时,两万西军骑兵从四面八方杀来,牛皋亲率六千骑兵从后面杀来,截断了金兵的回城退路。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大定
  四周全是喊杀声,蒲察阿骨心慌意乱,调转马头向东北方向奔去,这是他本能,东北方向就是上京方向。
  刚奔出不到百步,迎面杀来一名宋军小将,正是牛皋的儿子牛贵,牛皋有三个儿子,长子牛敬,得了牛皋的荫官,在老家汝州鲁山出任县尉,次子牛贲,在家掌管族务,打理田庄产业,三子牛贵,只有十八岁,最像父亲牛皋,力大无比,武艺极为高强,使一把六十斤的金背砍山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是西军中新锐六鹰将之首。
  牛贵早就盯住了对方主将,他大喊一声,“金贼受死!”
  挥刀向蒲察阿骨劈来,刀势极为凌厉,蒲察阿骨挥动狼牙棒挡去,‘当!’一声巨响,两人都手臂发麻。
  “好家伙,再吃俺一刀!”
  说是一刀,其实一口劈出九刀,蒲察阿骨左闪右挡,他无心恋战,抓住一个漏洞,拨马便走,哪里知道这个漏洞其实是个陷阱,两人相错而过,牛贵一记回马刀,‘噗!’
  这一刀正劈中后颈,一颗斗大的人头飞了出去。
  有亲兵立刻奔上去,将人头用长矛挑了起来,士兵们大喊:“金贼主将死了!金贼主将死了!”
  牛贵看中了蒲察阿骨的盔甲和战马,蒲察阿骨是女真贵族,家中藏宝无数,他身穿金盔金甲,头盔上镶嵌了一颗鸽蛋大的红宝石,做工精美无比,这套盔甲其实是宋徽宗的收藏品,被他家族得到了。
  加上蒲察阿骨的战马极为雄骏,也被牛贵看中了,他命令亲兵将盔甲剥下,战马也牵着,准备献给自己父亲。
  牛皋得知敌军主将被自己儿子所杀,心中大喜,喝令道:“敌军杀绝,不留战俘!”
  这是雍王陈庆的命令,杀光对方的有生力量,不得金国翻身的机会,杀光高丽士兵同样也是为下一步攻打高丽奠定基础。
  战鼓声如雷,一万弓弩手也加入战场,三万西军包围了敌军,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
  天渐渐亮了,剿灭战也结束了,战场上堆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血流成河,一夜绞杀,西军全歼了近两万五千敌军,没有留战俘,但西军也付出了近三千人伤亡的代价。
  士兵们开始清理战场,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牛皋慰问一个个受伤的士兵,现在西军士兵都配有治伤药,一种是金创止血膏,一种是飞龙保命丹,金创止血膏是金银花和三七,飞龙保命丹是板蓝根、黄柏和金银花,止血、消毒、消炎,效果很好,除非是伤及内腑要害,一般的皮肉之伤都没有问题。
  这时,牛贵上前向父亲请功,牛皋着实喜欢这个儿子,昨晚他斩杀敌军万夫长,促使女真军崩溃,立下了首功。
  “三郎没有受伤吧!”牛皋关切问道。
  “回禀父亲,孩儿没有受伤,这是孩儿的战利品,献给父亲!”
  牛贵一挥手,士兵捧上战利品。
  一套做工精美无比的黄金盔甲,铠甲是鱼鳞甲,全是用金线穿上几千块小金片缀成,金线极为结实,用刀砍都不会断,整副铠甲金光闪闪,还有头盔,也是黄金制成,上面镶满了各种宝石,正中是颗鸽子蛋大的红宝石,旁边还有两颗麻雀蛋般的小红宝石,三颗宝石纯净无比,像火焰一样,异常名贵。
  这套盔甲一看就不是凡品,只有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