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7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点了点头,“我能理解,仓库是共管的,曹侍郎认为会有军方盘点,而军方认为官府会盘点,所以双方都忽视了。”
“确实是这个原因,卑职不想插手军方之事。”
“那你是怎么看羊皮数量不对这件事,你认为是谁干的?”
“回禀殿下,有可能是军方干的,但也有可能是官府中人干的,主管仓库的官府高官是窦晃,他出任太原府司马,在太原任职十年,路子多,人脉广,如果发现是官府所为,他的嫌疑最大。”
“那你是什么意思呢?”
“卑职希望兵部也参与调查!”
“其实有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和枢密院联合调查就足够了,再多一方,意义也不大!”
曹德叹了口气,“其实卑职是想亲自带队去调查,在我任上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太让人难受了,我实在是难以推责,我就是想亲自把罪魁祸首抓住,我心里会舒服一点。”
陈庆点点头,“其实不一定是你任上出的事,不过你实在想去调查也可以,我准许兵部参与!”
“多谢殿下成全!”
曹德告辞退下了,陈庆望着墙上的字画半晌,回头问裴文晋道:“文晋,你认为曹德会涉案吗?”
裴文晋躬身道:“启禀殿下,卑职认为可能性不大。”
陈庆笑问道:“为什么这么果断?”
“殿下,一是曹家不缺这点钱,其次曹家的名声比钱更重要。”
陈庆点点头,“你说得不错,应该是我多虑了!”
这时,一名手下来报,“殿下,内卫王都统他们来了!”
“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王浩和种桓匆匆走进官房,单膝跪下行礼,“参见殿下!”
“起来吧!”
两人站在一旁,陈庆坐下问种桓道:“回来多久了?”
“回禀殿下,快一个月了。”
陈庆沉吟一下又问道:“那个邹栓处理了吗?”
种桓躬身道:“回禀殿下,当时就处理了,事后给了他父母一千两银子。”
陈庆点点头,又对王浩道:“太原那边出了一个大案子,你们听说了吗?”
王浩连忙道:“卑职有所耳闻,内卫随时可以介入!”
陈庆负手走到窗前,沉思片刻道:“我们已经安排五个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但敢把二十万张羊皮盗走,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内卫立刻派五百精锐赶赴太原秘密查案。”
“卑职遵令!”王浩躬身答应。
这时,陈庆见种桓欲言又止,便问道:“小种将军想说什么?”
“回禀殿下,关于这个案子,卑职有一个小小的想法!”
“你说!”
“卑职是昨天下午听说这件事,卑职一直在考虑,能不能从销赃这个环节倒查,正好卑职舅父在京兆开了一家皮货点,昨晚下午卑职特地去咨询他,他告诉卑职,军方的羊皮都是老羊皮,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而老羊皮的价格,京兆一直最高,比其他地方都高三成,其次是巴蜀,巴蜀的冬天比较阴冷,很多人腿上有风湿,老羊皮最适合,卑职就在想,如果从京兆开始着手调查,会不会可以找到更多线索。”
王浩也道:“殿下,小种将军说得很有道理,这个案子其实已经不是秘密,主犯岂能束手待毙?他一定会消灭各种证据,甚至一些关键人物,比如管仓库的人,会失踪甚至被灭口,去太原调查,最多查一查,还别的什么东西被盗等等,但真要查到主犯,估计很不容易,从销赃环节倒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陈庆点点头,“那内卫就兵分两路,一路去太原秘密调查,一路在京兆倒查销赃,京兆这边就由小种将军负责。”
种桓连忙躬身道:“卑职遵命!”
……
从太极宫出来,王浩问道:“种将军,你打算怎么查?”
种桓想了想道:“我舅父还告诉我一条消息,我觉得值得关注,他说在今年三月的时间,京兆的羊皮价格忽然大跌,一下子跌了近一半,过了几个月才慢慢恢复。”
“会不会是因为过了冬天,商家去库存甩货?”
“如果是过季去库存,那应该每年都一样,但以前年份都没有这种事情,就今年发生了。”
王浩点点头,“所以你怀疑是有人大量低价出货,把价格打下来了?”
“正是!”
“那你舅父知道原因吗?”
种桓摇摇头,“他不是专门做羊皮生意,他做皮革生意,只是兼卖点羊皮,这个得找专门卖羊皮的大商人。”
王浩问道:“你有目标了吗?”
种桓点点头,“我舅父告诉了我一个皮货大商人,我准备从他那里入手!”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顺藤
京兆在雍国崛起后,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大城,人口超过百万,它不仅是雍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这里拥有很多天下最大的市场,比如药材市场、布匹市场、粮食市场、油料市场等等。
其中皮货市场也是天下第一,来自各地的皮毛和皮革都在这个市场进行交易。
皮货市场位于南城外,占地几百亩,有大大小小两三百个店铺,几乎都是批发各种皮货,天南地北的皮货都要运到这里来,再从这里卖到天下各地。
金秉辉是一个很有名的皮货商,专门做羊皮生意,两代人从业几十年,在这一行里有丰富的人脉,金秉辉也是第一批进入市场的大商人,他的店铺叫做金氏皮货,位于入口附近,占地约三亩,背后便是漕河,他家店铺在漕河上还有一座私人码头。
金秉辉就是种桓要找的目标,三月份羊皮降价,他也是始作俑者之一,他必然是知情人。
种桓带着几名手下来到了皮货市场,一眼便看见了金氏皮货铺,招牌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很吸人眼球。
几名手下在门口等候,种桓走进了店铺,店铺很大也很有实力,到处都堆放着一人高的皮子。
“请问客人要买点什么?”一名伙计热情地上来招呼。
“就看看!”
种桓走到一叠厚厚的羊皮面前,轻轻捻了一下,是老羊皮。
伙计连忙介绍道:“这可是正宗的五年老羊羊皮,绝对是市场上少有的高货,是老寒腿的宝贝,冬天就知道了,家里有老人、孩子一定要买它!”
“这个皮子多少钱一张?”
“五贯钱一张,量大的话可以再便宜一些。”
“它从哪里过来的?”种桓又问道。
“肯定是草原啊!这皮子一看就知道是张掖货。”
种桓淡淡道:“我倒觉得像太原货!”
“客人说笑了,太原哪里产羊皮。”
“阿城!”
忽然从里屋传来一个凌厉的声音,“不要乱说话!”
伙计吓得一哆嗦,“店主,我知道了!”
他连忙退下去,种桓向里屋望去,只见从里屋走出一名中年男子,身材不高,长得异常壮实,长一张方脸,满脸横肉,眉头像刷子一样,看起来相貌十分凶恶。
“朋友是来找事的吗?”中年男子恶狠狠盯着种桓。
种桓怎么可能会被他的目光吓倒,他平静地望着此人,淡淡问道:“你就是金秉辉?”
“我是谁和你有什么关系,不买东西就滚出去!”
他大步走上前,企图将种桓推出去,不料种桓一闪身,顺势将他一拉,此人一下子扑倒在地上。
“混蛋!”
中年男子大怒,抽出腰间短剑,不等他站起身,几名内卫冲上前将他按住。
“放开我,你们这帮王八蛋,你们是什么人?”
种桓蹲下来,将内卫银牌在他眼前一晃,中年男子顿时惊恐万分,低下头不再乱骂了。
“带他去里屋!”
两名内卫将中年男子揪去了里屋,这时,七八武士跑来,“发生了什么事?”
这是伙计见情况不妙,跑去通知皮货市场的安保,一群专业武士。
门口的内卫士兵举起铜牌,冷冷道:“内卫办案!”
一群武士刹住脚,一眼不发的转身就走,走到最后的武士头目给了伙计狠狠一巴掌,把伙计打懵了。
这个混蛋害人,竟然要他们去招惹内卫……
内卫在京兆是人人都害怕的组织,尤其像商人、武士这些对外的群体,都绝对不敢招惹内卫。
当然,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内卫也不会乱抓人,它和临安的梅花卫完全不是一回事,普通底层百姓也基本上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尤其像金秉辉这样的大商人,他们的发家致富之路肯定不会奉公守法,都有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十分害怕内卫出现。
房间里,金秉辉蹲在一脚角落里,完全没有最初的嚣张,他也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就是金秉辉。
种桓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手中把玩着桌上的一只瓷器茶盏,不是官窑,但属于民窑精品。
“我没有多少耐心陪你斗智斗勇,如果你不想去内卫官衙,不想给自己找麻烦,那我问什么你就交代什么,不要有任何隐瞒,如果事后我发现你有隐瞒,我肯定会把你视为同党定罪,那是要掉脑袋的,明白吗?”
“小人明白!”
金秉辉低下头,禁不住浑身发抖,他只是外表长得凶恶,实际上胆子很小,尤其怕死。
“你先告诉我,你外面的老羊皮是从哪里来的?”
“那是一个多月前刚从张掖进的货,达不到五年皮,只有三年。”
种桓对他这种以次充好的奸商行为不感兴趣,他只关心货源。
“你这里进一批货要卖多久?”
“最多三个月!”
种桓想想也对,这种有名的大皮商,不愁货物销路,不可能年初的货物还屯到现在。
“我来问你,今年三月羊皮价格忽然大跌,跌了四成以上,是什么缘故?”
金秉辉脸色大变,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最害怕的事情终于来了。
“今年三月,让我想想……”
种桓重重哼了一声,“要不然你去内卫衙门慢慢想吧!”
两名内卫士兵将他架起来,吓得他大喊:“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种桓使个眼色,两名内卫士兵将他放下,种桓冷冷看着他,“我最后提醒你一次,我的耐心已经快没有了。”
“我说!是因为来了一大批羊皮,太多了,对方要求我们尽快卖掉,所以我们只好降价,但这批羊皮我们没有卖,我们降价卖的是普通羊皮。”
“为什么?”
“因为这批羊皮都是上好的老羊皮,降价卖可惜了,对方急着要钱,我们就把普通羊皮便宜卖,把钱给他。”
“对方是谁?”种桓盯着他问道。
“真正的货主我们也不知道,和我们打交道的是个牙人,叫做黄湛,我们都叫他黄牙人,他是太原黄氏牙行的东主,在太原名气很大。”
已经很接近了,种桓又追问道:“那批老羊皮有多少量?”
“大概十万张左右!”
数量有点对不上,种桓又继续问道:“这应该不是第一次卖老羊皮给你们吧!”
“不是!一共卖了三批,今年是第三批,每次都是十万张,一共三十万张。”
“第一次卖什么时候?”
“三年前!”
种桓咬牙道:“这批货物难道你们没有感觉有异常吗?太原怎么可能出产羊皮?”
金秉辉低头,害怕到了极点,他低声道:“我们怀疑是军方的羊皮,否则不可能一下子出现这么多高品质的老羊皮。”
“除了你之外,还有谁买了这批羊皮?”
“还有杨东主和史东主!”
“是杨少安和史文生吗?”
这两人加上金秉辉,便是京兆最大的三大皮货商人。
金秉辉点点头,“就是他们!”
……
王浩得到禀报后,随即派人将两名大商人杨少安和史文生抓到内卫审问,同时从他们的仓库查到了年初进货的十万张老羊皮。
他们是以两贯钱一张的价格收进来,价值二十万贯,另外还有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二十万张老羊皮已经被他们卖掉了。
陈庆得到禀报后,下令查扣了他们的家产,又命令种桓率领三百名精锐内卫,赶往太原抓捕掮客黄牙人。
虽然陈庆一般不会查扣商人财产,但这三名皮货商行为太恶劣,每一捆羊皮上都有军方的印章编号,被他们用醋洗掉了。
明知是军资还要贩卖赚取暴利,这个罪名就大了。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追查
太原府,调查仓城贪渎案已经进行了半个月,各种被掩盖的严重事件都一一露头,让人触目惊心,曾经担任太原知府的曹德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他写了辞职信,强烈要求引咎辞职,为这个案子承担责任。
陈庆批准了他的辞职,虽然他不涉案,但他确实有失职之处,不过陈庆又随即任命他为雍南宣抚使,派他去遥远的南洋,主持雍南港和雍南军建立,也是让他回避一下舆论,对他进行保护。
曹德当即接受了新职任命,告别妻儿,率领三百名工匠前往泉州出海。
……
太原仓是雍国的四大仓库群之一,因为征讨金国的缘故,仓城内存放了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因为很多物资是军民共用,导致管理也是军民共管,这样就容易出现两头管,两头都不管的可能,让陈庆担忧不已。
在联合调查组赶赴太原一个月后,朝廷便连续收到了十几份紧急快件,让陈庆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羊皮短少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其他物资包括粮食、布匹、帐篷、生铁等等战略物资,但凡是军民共管的仓库都出现了大量短缺、帐实不符,而军方单独管理的仓库,如兵器库、火药库、火油库等等,都没有出现短缺。
问题就很清楚了,物资短缺和官府有关,所有的线索就指向一个人,太原府司马窦晃。
窦晃已经失踪了,在调查组抵达太原府之前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仅他失踪,大量涉案的人员,主要是管理仓库的仓头,要么失踪,要么离奇死亡,原始的单据账簿也没有了。
其中一份报告让陈庆担忧不已,这个窦晃经手过铁火雷,虽然是五年前的事情,所有军方记录都显示他经手的二十枚铁火雷要么收回了,要么爆炸使用了,并没有遗漏在外,但陈庆还是很担忧,毕竟这些数据都是窦晃自己上报给军方,军方有没有核实,他就不知道了。
他很怀疑金国异僧胡沙图的铁火雷会不会和窦晃有关,毕竟胡沙图就是从太原火药局出来的人,而窦晃也是太原本地大族出身,二人之间有没有某种交集。
官房内坐着几名参事,陈庆负手来回踱步,他恼火地对众人道:“这里面有很多大问题,比如他的物资怎么运出去,为什么没有人发现?还有他售卖的钱财怎么转移的,几十万、上百万贯钱可不是小数目,这么庞大的铜钱流动,我们怎么会一无所知?”
众人都感觉到了雍王的滔天怒火,这是很少发生的,蒋彦先小心翼翼道:“事已至此,生气也没有办法,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亡羊补牢,其次是追捕窦晃,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周宽也道:“殿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应该是一个窝案,凭窦晃一人的本事做不到,必然还有别的官员涉案,卑职有两个建议,第一,不要设期限,给调查组充足的时间,第二,实行重奖制,揭发有大功者,可以重赏甚至升官。”
吕青山也补充道:“这么多物资甩卖,市场必然会有反应,从目前的市场调查来看,只有羊皮出现了反应,其他物资供应都比较正常,尤其像帐篷,缺失的一万两千顶帐篷如果流入市场,我们马上就会有消息,这些可是军用帐篷,所以卑职怀疑,这些物资还没有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