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在历城县城外构筑了占地数千亩的板式大营,大营占地之广,俨如一座县城,此时虽然还没有进入战时状态,但陈庆还是把姚梅送去历城县内暂住,好在李清照目前也在历城县,她新把祖居修葺一新,给父母守墓,要到明年才会返回京兆,姚梅便正好住在她的府中。
大帐内,八名都统以上将领围在沙盘前,陈庆对众人微微笑道:“首先我要给你们交个底,我在济南府集结兵力二十余万,并不是装装样子,二十万大军我肯定会投入到河北战场,实际上你们才是攻打大名府的主力,所以大家不要急,一定会给大家机会。”
众将集结济南府,听说自己是后备军队,顿时都急眼了,听到了殿下的承诺,众将急躁的内心才渐渐平复下来。
刘琼问道:“请问殿下,什么时候发动对河北路的进攻?”
陈庆淡淡道:“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牛皋的五万大军已经杀入滏口陉,一旦突破滏口关,必然会吸引敌军主力,怀州的两万军队就开始东进,然后是杨再兴的十万大军渡河北上,等河北路西部的作战爆发后,我再观察敌军的进帐,再决定我们二十万大军的投入时间,过早把筹码全部抛出去,不是好事!”
“殿下,金国朝廷会再派援军吗?”高定问道。
陈庆摇摇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据说金国朝廷现在是军方得势,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掌控了朝廷,金国天子也不得不屈从二人的意见。”
刘璀沉吟一下道:“殿下,如果是他们二人掌权,那么他们一定会主张出兵河北才对吧!”
“事情却恰恰相反!”
陈庆微微笑道:“以前他们二人是主战强硬派,现在却反过来了,两人都变成了守土派,主张放弃河北,全力守住燕山府。”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理解啊!刘琼问道:“殿下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这种变化着实令人惊讶啊!”
“这个……我没有具体情报,我的理解未必正确,我理解是现在金国人口不足,兵力锐减,他们在国力上已经无法支撑太大的地盘,已经在考虑放弃河北,保住宋朝以外的基本盘,当然他们也有私心,粘罕是希望金国继续在漠北草原上发展,那是他的势力范围,兀术是因为和完颜昌的私怨太深,不愿出兵支持完颜昌,于公于私,所以他们都不赞成支援河北路。”
停一下,陈庆又道:“我原以为金国会派使者来和我们谈判,他们放弃河北路,双方签署停战协议,继续以拒马河为界,维持从前的宋辽河北边界,我从年初就放风要攻打河北,但到现在金国的使者都没有到来,说明了一件事。”
陈庆停住话头,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听得全神贯注,这才微微笑道:“说明他们天子想保住河北路,或者说,金国的另一派势力想保河北路,两派势力斗争激烈,导致既没有援军来支援河北路,也没有使者来和我们谈判。”
……
滏口陉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实际上是利用漳水在太行山的河谷而行,西起河东路隆德府涉县,东至河北路磁州和相州交界处的滏阳关。
这条跨越太行山的道路自古便十分艰险,可以走骡马,但走不了大车,只有井陉才能行走大车,尽管如此,商人们还是利用骡驴驮负货物穿越滏口陉,往来于河北和河东。
不过滏口陉中又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盆地,说平坦也平坦,坐落着不少村庄。
一支五千人的西军正在山道中疾步快行,这支军队是牛皋大军的先锋,由年轻的猛将邵继春统领。
邵继春一直就是牛皋手下的第一猛将,敢打敢拼,骁勇善战,被誉为拼命三郎,这次他的任务就是拿下滏阳关。
滏口陉大部分地段都是由西军控制,而金兵则控制了滏阳关和三十里的山道,其中有一段一里长的峡谷非常艰险,叫做一线天,只能容纳一人一马而行,这是西军要夺取的第一道关口,其次便是滏阳关。
签兵在一线天部署三百士兵,他们有大量干稻草和上百桶火油,并用弩箭封锁出口,此时三百签军士兵已经发现了逶迤而来的五千西军,三百金兵立刻部署干草和火油,并严阵以待。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抢关
黄昏时分,邵继春率领五千士兵抵达了一线天的西入口,邵继春令道:“把骡子赶进去!”
十几名士兵赶着三头骡车进去探路,大约走了半里,骡子不肯走了,不断向后退,只见前方起烟了,黑烟滚滚,向峡谷内扑来,气味刺鼻,极为呛人难忍,十几名士兵急忙掉头奔跑。
忽然,三名士兵先后摔倒在地,其他士兵连忙扶起他们奔跑,士兵们拼命咳嗽,挣扎着逃出一线天峡谷,坐在地上大口呼吸,士兵们才发现摔倒的三名士兵都口鼻流血,已经停止呼吸。
“情况如何?”邵继春上前问道。
“情况不妙!”
为首都头道:“对方居然使用毒烟,三头骡子已经没有了,弟兄们死了三人,都是吸入毒烟而死。”
“什么时候起烟的?”
“走到一半左右!”
“有火吗?”
都头摇摇头,“没看见火光,应该有火。”
旁边指挥权吴启明道:“将军,敌军烧完一批柴草和火油后,必然要等冷却以后,再派人进去部署第二批柴草火油,如果我们能忍住毒烟,等第一批刚烧完,我们冲过去,他们来不及部署第二批,我们就杀过去了。”
“怎么对付毒烟和火?”
另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使道:“可以用湿被褥灭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防烟熏,但支持不了多久?”
“能支持多久?”
“最多一炷香时间!”
邵继春算了算时间,一炷香时间够了,他当即道:“突击营准备,跟随我杀过去!”
众将一惊,都劝道:“将军是主将,不能冒险!”
邵继春怒道:“哪次不是我身先士卒好,冲在最前面,不要再耽误时间,大家准备!”
邵继春和三百名突击营士兵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脑后扎个结,拿着盾牌的短矛准备行动,另外每人肩头还背一条湿漉漉的被褥,既可以保护士兵,也能及时灭火。
邵继春拎着大盾和长枪走在最前面,他的惯用兵器是一对六十斤的铜锤,但枪法也很厉害,拿铜锤不方便,他暂时改用长枪。
这时,第一批点火之物已经快要烧完,毒烟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浓烈,这是机会,如果对方抢在他们之前,第二次部署完成,那就麻烦了。
士兵们加快速度奔跑,他们很快踩到三头骡子的尸体,已经过半,这时毒烟更小了,已经能看见前方的道路,士兵再次加快速度奔跑。
距离谷口大概还有一百五十步,前面出现了火焰,邵继春喝令道:“灭火!”
他一侧身,十几名士兵奔到前面,铺上湿漉漉被褥,明火立刻熄灭了,又换另一批人上前,队伍速度虽慢,但依旧不断前移,邵继春手执长枪和盾牌,始终在第一方阵内。
距离谷口还有五十步,他们前方有人高声道:“前面的火已经灭了,赶紧把火油桶拿来!”
这是生死攸关的一刻,如果被对方倾倒火油成功,他们三百人必死无疑,邵继春一把扯掉口鼻上的湿毛巾,狂风一般向前方冲去。
几名部署柴草火油的士兵措手不及,被邵继春的长枪刺死,惨叫声响起,有人大喊:“西军杀来了!”
十几名士兵吓得掉头便逃,邵继春带着手下紧跟在他们身后,却不动手杀他们,现成的人肉盾牌。
外面的签军听见了峡谷里面惨叫和乱喊,必然是西军杀来了,为首指挥使急道:“点火!”
他们已经铺了三十步左右的干草,还有大量夹竹桃的枝条,有士兵立刻点燃了干草,火势顿时燃烧起来。
“弓箭准备!”
三百士兵举起弩箭,瞄准了谷口。
这时,一线天峡谷内大喊:“指挥使,是我们,不要点火!”
签军指挥使立刻喝令道:“射箭!”
顿时乱箭齐发,射入峡谷内,一线天惨叫声不断响起,不知道是他们的人还是西军,指挥使大喊:“不要停,继续射!”
又射了一轮箭,惨叫声停止了,这时,有士兵发现火居然也灭了。
“指挥使,峡谷内火灭了!”
“再去倒火油点火!”
几名士兵抱住火油桶冲过去,刚奔到谷口,忽然从谷口内冲出一个黑影,手中寒光点点,几名士兵惨叫倒地,全是咽喉中枪。
“敌军杀出来了,射箭!”
三百支箭射向黑影,但黑影手中有大盾,他拿着大盾奔跑,躲避箭矢,正是猛将邵继春,他忽然扔掉盾牌,杀进了人群,长枪挥舞,所到之处,如猛虎入羊群。
签军指挥使大喊一声,挥矛向邵继春刺来,邵继春冷笑一声,一闪身,对方刺了个空,他一枪刺出,快得无以伦比,签军指挥使躲闪不及,被一枪刺穿了咽喉,血浆喷出,指挥使当场毙命。
在他身后,越来越多的西军士兵奔涌而出,杀得敌军鬼哭狼嚎,尸横遍地,剩下的百余名士兵转身奔跑逃命,邵继春率领三百名突击营西军在后面追赶。
这时,天渐渐黑了,只见两拨人数百士兵在山道上奔跑,相距始终只有七八十步,前面是奔逃的士兵,后面是追赶的三百西军,摆明了西军想利用对方夺取滏阳关。
后面五千大军也穿过了一线天,在后面跟随。
从一线天到滏阳关约二十里左右,大约亥时左右,一百五十名士兵终于奔跑了关城下,大喊着叫门,他们才不管后面的西军会不会趁机杀入关城,只要他们能活命就行。
滏阳关修建在一座斜坡之上,一边都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百丈深涧,下面便是漳水,漳水在山谷中奔腾东流而去,两边都是悬崖,不断有阶梯状的瀑布,船只没法航行,只能走山腰上的险要道路,滏阳关就建在这样的险道上,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然,在雄峻的太行山脉中,这样的险关很多,滏阳关也没有什么名气,太行山脉中,真正有名气的险关是娘子关、雁门关和居庸关。
滏阳关不大,只有一千士兵镇守,由一名叫李温签军统领率领,目前关内只剩下七百人。
李温得到禀报,连忙上了城,夜色中,只见城下站着大群士兵,李温问道:“怎么回事,王将军呢?”
为首都头喊道:“李统领,王将军已阵亡,西军突破了一线天,在后面追赶,请统领赶紧开门!”
李温吃了一惊,急向远处看去,夜色中远处山道很安静,没有看到追兵。
“追兵在哪里?”
为首都头回头看了看,也没有看见追兵,他心中有些奇怪,西军跑哪里去了?
但这时他们保命要紧,便随口道:“西军还在数里外,很快就会追到,请统领开门。”
西军还在数里外,李温稍稍放心,立刻令道:“开启关门!”
关门缓缓开启,士兵们急不可耐向关门内涌去,就在这时,在他们身后三十余步外,忽然有数十名黑影从地上跳起,如狼群一般向城门处狂奔而来,躲在两百步外的其他西军士兵也奔跑过来。
李温惊得一时呆住了,他忽然反应过来,大喊道:“关城!关城!”
守城士兵开始关闭城门,但城下百名士兵却拼命顶住关门,向关城内挤进去。
“你们这群混蛋,敌军杀来了!”
邵继春率先杀至,长枪连刺十几人,杀开了一道缺口,他率先冲进关城,长枪如暴风骤雨一般,关城门的二十几名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城门关闭不上了。
他身后的三十名士兵也杀进了关城内,李温急得大喊:“杀了他们,快关闭城门!”
当值的三百名签军士兵从两边杀来,双方混战在一起,邵继春的人虽然少,却丝毫不落下风,尤其主将邵继春如海中蛟龙一般,所过非死即伤,无人能挡。
就这时,关门轰然被撞开,两百七十名西军突击营士兵杀了进来,李温见大势已去,奔下城楼企图逃命,却被十几名西军士兵围住,只片刻,他浑身是血,倒在地上,当场惨死。
剩下的士兵纷纷跪地投降,西军士兵一路掩杀,山脚下大营内数百名士兵已听到消息,正要上山援助,却遇到逃下山的十几名士兵。
四百名签军士兵得知主将已阵亡,便再也没有抵抗意志,纷纷扔下兵器,脱去盔甲,各自逃命去了。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渡口
就在西军占领滏阳关两天后,牛皋率领五万大军也抵达了滏阳关,西军没有在滏阳关停留,大军杀出了滏阳关,半天后杀到磁州州治滏阳县,县里没有驻军,知州等官员开城投降,迎接西军到来。
就在牛皋率领五万西军攻下磁州的同一时刻,副都统王铎也率领两万军队从怀州杀进了卫州,这里便是河内地区,位于太行山脉和黄河之间的一片狭窄土地,正好处于河东路、河南路、河北部以及陕西路的交界处,由怀州和卫州两个州组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在此之前,怀州是属于陕州的一部分,被西军攻打陕州时占领,后来陈庆把它独立出来,成立怀州,它和金国占领的卫州仅仅一河之隔,两州七八年来一直相安无事,这次西军忽然从怀州进攻卫州也着实出乎金兵意料,关键是他们并没有发现西军向怀州增兵的迹象,金兵措手不及。
卫州只有三千守军,全部驻守在汲县,首领叫做王丰,是一名统制,天刚亮,数十名签军士兵从西面仓惶奔来,他们带来了西军渡河的消息。
王丰大惊失色,西军昨晚渡过清水,向汲县方向杀来,时间已经过去一夜,西军到哪里了?
这时,守城士兵飞奔来报,“统制,城外发现西军主力,距我们不到五里!”
王丰奔上城头,向西面望去,只见浩浩荡荡的西军正列队向县城方向杀来,队伍很长,黑压压的士兵望不见头,足有两万余人。
汲县城池破旧,只需攻城槌猛烈撞击就会坍塌,守城肯定守不住,关键是投降还是撤退?
副将田锐建议道:“将军,西军铁火雷犀利,能炸塌城墙,我们兵力太少,不如弃城!”
田锐的建议正中王丰下怀,王丰的妻儿在大名府,他没有选择,便点点头道:“我率守城军先撤,你立刻去军营组织弟兄们撤退!”
“卑职遵令!”田锐下城去了。
王丰当即下令,“开启东城门撤退!”
不多时,东城门开启,王丰一马当先,率军撤退,但只有一千余守城士兵跟随他出城,剩下的军队都在军营,由副将田锐组织撤退。
王丰在数里外等候,但等了半天不仅田锐前来汇合,一名将领提醒王丰,“田将军就是卫州本地人,他恐怕不会撤退!”
王丰这才反应过来,可不是吗?田家是卫州大族,自己把这个关键情况忘记了,他先把自己骗走,他就是守城主将了。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来报,“启禀统制,田将军率军投降了西军,西军已占领汲县!”
王丰心中懊恼不已,但也没有办法,他只得率领一千余士兵先相州方向撤退。
田家是卫州著名的豪强大族,田锐便是田氏家主田襄的长子,他当然不会丢下家族撤离,实际上,他们家族早就暗中和西军联系,就算王丰不撤退,田锐也一样会献城投降。
王铎大军随即占领了卫州,将民愤极大的知州韩景下令斩首示众,知州韩景为了阻止百姓逃往怀州,搜罗数百无赖地痞组建了州兵民团,杀了不少拖家带口逃往怀州的百姓,连孩子也不放过,被卫州人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