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南城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完全变样,分割为十二坊一学,学就是太学,占地很大,有学生一千两百人。
当然,主角还是十二坊,十二座街坊没有用围墙围住,而是街道相隔,商铺、住宅一座挨着一座,酒楼林立,茶馆遍布,在新南城买地造房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外地富户,他们不仅自己迁到京兆,还带着了大量家仆侍女,使京兆的人口迅速增加。
当然,不光是外地富户,还有很多从各地来京兆谋生的百姓,从今年年中开始,京兆人口突破了百万,为此,京兆分成了三个县,除了之前的长安县和万年县外,新南城十二坊则独立成县,叫做京兆县。
马车缓缓驶入南街瓦子,一股喧嚣热闹之气扑面而来。
虽然大年三十,但瓦子里还是热闹,很多人家都是大年三十上午买一些新鲜年货,所以商贩也抓住最后一波商机,给一年的生意圆满收个尾。
到了除夕的下午,就没有人出来了,所有的店铺基本都关门回家过年。
陈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基本上都在路边摆摊,哪怕有店面也在路边摆摊,使路面格外拥堵,买货的人也特别多,讨价还价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陈庆透过车帘观察着商贩们的交易,大多数都使用铜钱,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他看见不少人也使用银交子,主要是买一些大件物品,比如买一只羊,两贯铜钱要十几斤,但银交子只要四颗就够了,非常便利,而且攒了几百颗银交子,去柜坊很容易换成铜钱,而且无论真假,柜坊都会收下兑换,当然,如果有假,柜坊就会立刻通知内卫了。
正是这种便利、安全,使京兆百姓很快接受了银交子,至少各大店铺都接受了,至于小商小贩还需要观察。
这时,陈庆忽然看见一个小摊上卖各种小家具,巴掌大一张小床,拳头大的柜子,还很多拇指大的桌椅,都是用木头雕成,或者用竹子编成,居然都是榫卯结构,制作非常精巧,极具乡土气息的儿童玩具。
“停车!”
陈庆喊了一声,马车停下,正好停在小摊前,陈庆拉开车帘问道:“小家具怎么卖的?”
商贩是个憨厚的黑壮中年男子,看样子应该都是此人自己做的,见有人问,男子连忙陪笑道:“回禀大官人,这是给孩童玩的小玩意。”
“我知道,多少钱一只?”
“所有的东西五文一个,大小不论,其实小的我更难做。”
“一共有多少,我全要了!”
男子没想到遇到了大主顾,顿时心花怒放,“一共有一百二十多只,我可以便宜点,五百文就行了。”
“都装起吧!我都要了。”
男子连忙拎来一只大竹筐,里面有半框小家具,这时,陈庆发现旁边还不少竹筒做的碗碟和杯子,很有意思。
“那些竹子餐具也是你的?”陈庆指着几十只竹子餐具和茶具问道。
“都是我的,大官人要买,我可以便宜点,我全部买了,要多少钱?”
男子挠挠头道:“全部买要三贯钱,我就算大官人两贯五百文吧!”
亲兵上前收拾货物,另一名亲兵要取铜钱,陈庆摆摆手,问中年男子,“我有银交子,你收不收?”
“收的!收的!银交子我还方便一点。”
陈庆从袋子里取出七颗银交子,让亲兵交给男子,男子接过银交子数了数道:“大官人,你多给了一颗,六颗就够了。”
“就七颗吧!过年不用找了。”
男子大喜,连声感谢,陈庆又笑问道:“你会辨认银交子真假吗?”
“这玩意儿不会有假,造假赚不了几个钱,被抓住了还要全家抄斩,不合算。”
道理很浅显,连乡下的农民都懂,看男子很放心把银交子放进一个小钱袋,揣进怀中,陈庆忽然意识到,他发行银交子成功了。
……
陈庆回到府中,正好是妻子在给下人发放年赏,辛苦一年,每人都有一笔赏钱,按各自等级类别发钱,最高是贴身女护卫、乳娘和亲兵将领,每人一百贯,最低是粗使丫鬟以及田庄看守人、宅子看守人,每人八贯钱。
其他人都是十贯钱到五十贯钱不等,以前都是发银钱,但今年开始发银交子,银钱已经停止铸造。
但银钱还是银交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年比去年多发一成。
所有人都聚在外宅,十分热闹,陈庆走到中堂,却见两小娘子正围着老杏树蹦蹦跳跳玩耍,雪儿忽然看见爹爹,高兴得飞奔过来,冰儿也跟着跑来,像两只小蝴蝶一样。
陈庆最喜欢这两个宝贝女儿,他一手抱一个,重重在她们小脸蛋上亲一下。
“爹爹给你们带礼物了?”
“什么礼物?”两个小娘子手指含在嘴里问道。
陈庆放下她们,从亲兵手中接过大篮子,两个小娘子围上来,惊喜万分道:“这是什么呀?”
“这是给你们办家家玩的,有小床小柜子小桌子小椅子,各种各样的,喜不喜欢?”
“哇!好可爱啊!我喜欢!”两个小娘子欢喜得直拍巴掌。
“拿回屋里去分吧!一人一半。”
“爹爹,这又是什么?”雪儿又看见了另一只篮子里的竹餐具。
“这是给你们娘的礼物,不是给你们的哦!”
“夫君给我们什么?”
陈庆一回头,几个夫人都来了,为首正是吕绣。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沐浴
“娘子不是给大家发放赏钱吗?”陈庆笑问道。
“我只是宣读,具体发赏钱是管家和帐房的事情。”
吕绣笑道:“但我听说某位王爷要送我们礼物,所以过来看看。”
“都是乡下的土特产,蛮有野趣。”
陈庆把装满竹餐具的大篮子拎过来,笑道:“就是这个,看喜不喜欢?不贵,一共才花了三贯钱。”
众女俏目一亮,纷纷围上了,这些竹筒做的盘子、杯子和碗确实有趣。
吕绣笑而不语,这种东西她在秦州时买过很多,后来搬家时都送给下人了,这些竹器最多值几百文,夫君居然花了三贯钱,哎!
吕绣一回头,见姚梅和余樱正眼馋小椅子小桌子,她不由笑骂道:“你两个没出息的,居然和小娘子抢东西,赶紧把她们送回去,再去书房把火盆点燃。”
众人安排了马车,都返回各自内宅。
陈庆也回了自己书房,书房里温暖如春,一盆碳火烧得很旺,姚梅正在给陈庆煎茶,见主人进屋,连忙上前给他脱去外套。
陈庆忽然感觉她身材挺高,相当于后世的一米七左右,便在她头顶比了一下笑道:“长高了不少!”
姚梅伺候陈庆已经整整一年,明天新年后就虚岁十七岁了,这一年她变化很大,青涩之气迅速褪去,身体渐渐丰腴起来,发育得很饱满,颇有七八分女性的感觉了。
尤其她长得极为美貌,陈庆的几个妻子都比不上她,使陈庆看着她颇为喜欢。
姚梅有点并不好意思道:“夫人说我到顶了,不会再长高了。”
陈庆坐下笑问道:“今天拿了多少赏钱?”
“夫人给了我两百枚银交子。”
陈庆略略有些惊讶,两百枚银交子就是百贯钱,要知道其他几个贴身丫鬟也才二十贯钱。
心念一动,陈庆明白了,妻子这是把姚梅视为侍妾身份了。
陈庆向她招招手,姚梅顺从走上来,有些羞涩倚坐在陈庆腿上。
陈庆揽着她腰低声问道:“我听阿樱说,你和春喜的关系不太好?”
“刚开始还好,后来她对我比较敌视了,说我抢了她的位子。”
“其他几个贴身使女呢?”
“都对我比较冷淡,但我不在乎,夫人对我很好,阿樱姐也常带我去逛街。”
“你知道春喜她们拿多少赏钱吗?”
姚梅点点头,“我知道!夫人还说,从下个月开始,我的月钱涨为三十贯。”
“你已经上位了,她们能不嫉妒吗?”
“我不想担这个虚名!”
“什么虚名?”陈庆一下子没听懂。
姚梅咬一下嘴唇,她低下头,在陈庆耳边小声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陈庆心中火热起来,搂着怀中的小美女笑道:“今年是除夕,习俗要沐浴洗澡,今天你陪我一起洗吧!”
主人沐浴都是自己伺候的,他今天特别吩咐,姚梅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她羞涩地点点头,“我去准备大桶!”
就在这时,一颗小脑袋探头进来,吓得姚梅连忙站起身,“雪儿,怎么了?”
“阿梅姐姐,娘说下午大家都要沐浴迎新,让你过去和我们一起洗。”
姚梅回头无奈地望着陈庆,陈庆心知肚明,这是妻子在提醒自己,还没到摘花的时候。
他只得苦笑一声,“去吧!回头阿樱会来伺候我沐浴。”
……
除夕下午都是家家户户沐浴除旧的时间,洗头洗澡,换上新衣服,吃过年夜饭,晚上就要守夜祭祀先人。
古代冬天洗澡可是一件大事,富贵豪门人家问题不大,但穷人家里可不容易,耗费燃料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洗一次澡,烧水就要用去一担的柴禾,穷人家可负担不起。
不过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冬天天气冷,洗澡很容易着凉感冒,要知道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一旦感冒转成肺炎,又无钱医治,身体能抗过去,身体弱一点,就有性命之忧。
但除夕是一定要洗澡的,把房间里烧得暖烘烘的,一家人轮流洗澡。
陈庆下午的沐浴是和赵璎珞一起,还有他的两个儿子,三岁的陈扬和刚刚半岁的陈鲁,陈庆懒洋洋躺在宽大的浴桶里,享受着赵璎珞给他按摩洗头,陈庆望着两个小光屁股儿子在水中欢快折腾,心中竟有一丝天伦之乐的感觉。
“璎珞,你父皇是怎么洗澡的?”陈庆伸手揽过赵璎珞腰问道。
赵璎珞拍开陈庆不安分的手道:“他啊!他洗澡很奢侈,上百个宫女和妃子伺候,那种排场你想象不到,铺金砌玉,绫罗满堂,光是一池水就用了几十味上好的药材煮过,听御医说水就要花上千贯钱。”
陈庆想的却是另一回事,“是不是伺候他老人家洗澡的女人都不穿衣服?”
“那当然!”
陈庆听得悠然向往,“这才是帝王的生活啊!我这个雍王是不是太土老帽了一点?”
赵璎珞掩口笑道:“是土了一点,但我们都喜欢,还是土一点好。”
陈庆眼珠一转笑道:“下次全家一起洗澡吧!我们不是有大池子吗?”
“这个主意不错!”
赵璎珞抿嘴笑道:“这两个小屁孩可以,但冀儿大了一些,恐怕不方便。”
“那个臭小子不算,他自己洗去。”
赵璎珞咯咯笑道:“明天我就给大姐说说官人的雄心壮志,让你也享受一下帝王排场,我们五姐妹陪你一起洗,再加一群小屁孩子。”
“等不到下次了……”
陈庆给她使个眼色,赵璎珞会意,立刻放下帘子,给自己裹上一条大浴巾,把外屋等候的两个乳母叫进来,用厚浴巾给两个孩子裹上,递给两个乳母。
乳母抱着孩子走了,赵璎珞这才脱了浴巾,满心欢喜地走进大桶中,一下子钻进丈夫的怀抱,她搂着陈庆的脖子笑吟吟道:“奴婢来伺候万岁爷沐浴了!”
心到手到,两人在水中恩爱起来,一时间满堂春色。
……
在另一个大池子里,王妃吕绣和赵巧云一起沐浴,几名侍女给她们洗头发,在水池的另一头,姚梅也泡在水中,陪着两个小娘子玩小船。
“大姐,果子已经快熟了!”赵巧云瞥了一眼姚梅笑道。
吕绣轻轻叹道:“你说她是北方大同女子,肌肤怎么会那么脂白细腻,容貌又那么水灵美貌,比江南女子还要秀气,我是个女人都会对她动心,难怪王爷会看中她。”
“就让王爷把她收进房吧!”
“再等一等,一步步来,我准备安排她值夜了。”
吕绣和赵巧云在小声谈论,她们却没有注意到身后两名贴身使女,春喜和夏欢,她们二人虽然也是赤身,却没有资格进池子,她们二人看着坐在热水池子里的姚梅,两人眼中充满嫉妒之色。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投资
正月初三,陈庆见到了一个特殊的客人,郑统全。
贵客堂上,郑统全将一个盒子放在桌上,推给陈庆,“这是送给王妃的礼物,请殿下笑纳!”
“这是什么?”
陈庆拾起盒子打开,里面是一颗鸽卵大的明珠,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这是五年前我从一个日本商人手中得到,当时一共两颗,一大一小,小的我献给了郑太后,现在在韦后手中,这是大的一颗,殿下,这是夜明珠。”
陈庆点点头,他就知道这不是凡物,若是普通海珠,郑统全也不会郑重其事地献给自己,果然是夜明珠。
“这么好的珠子,你应该留着传家才对,用不着给我!”
陈庆把珠子推还给郑统全,郑统全连忙摇头,“它是珍稀之物没错,但郑家德不配物,必生灾祸,只有殿下才能配它,请殿下务必收下。”
陈庆暗暗点头,郑统全很清醒,懂得德不配物,打个比方,一户贫寒人家无意中捡到一件稀世珍宝,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上缴给博物馆,至少还能留名百世,而绝不能想着卖个高价或者留给子孙,否则很容易被人盯上,轻则东西被抢走,重则全家被灭门。
夜明珠自古就是帝王之珠,郑统全若想留给子孙,那留给子孙的一定是灾祸。
陈庆也不再推却,他收下珠子,又笑问道:“郡公是什么时候回京兆的?”
“前天上午,哎!朝廷开始对海商和富商下手,殿下知道了吧!”
陈庆淡淡道:“我知道,之前朝廷强征大船的时候,胡云就提醒过他们,赶紧转移财富,他们不听,还以为是我要谋他们财富,结果这下他们明白了,我听说王振邦家族和虞万丰家族,家财基本上都被抄空了,朝廷从他两家身上就剥走了超过四百万贯的财富,几代人的积累的财富都没了。”
“这两家人都是三代海商,财富差不多都没了,我估计广州和明州那几个大海商也在劫难逃。”
“这是他们的宿命,不提也罢,我找郡公,其实是有件事想和你谈一谈。”
“殿下请说!”
“上次胡云写了一份折子给我,谈到了从日本国换白银之事,郡公应该很清楚此事吧!”
郑统全点点头,“卑职确实清楚,卑职曾去肥前国和他们领主交易,用生铁和盔甲换了十万两白银,几乎是十倍的暴利。”
肥前国就是今天长崎一带,自古就是日本国最著名的海港,遣隋使和遣唐使从这里出发,这里后来又成为倭寇的大本营。
肥前国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恰好是大陆和朝鲜抵达日本国的第一站。
唐宋时期去日本国,不能从长江口出海,横跨东海去日本,那样会九死一生,最安全的路线是从山东半岛的莱州出发,穿过黄河到达朝鲜,然后再沿着朝鲜半岛走,到釜山后,穿过对马海峡,就到日本了。
古人也发现了这条安全路线,所以长崎港和肥前国才会成为古代日本最繁忙的海外贸易海港。
陈庆沉吟一下道:“日本国很需要生铁吗?”
“当然需要,他们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有朝廷,但小国林立,小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经常爆发战争,但日本没有铁矿,只能从高丽和我们这里购买生铁,还是远远不够,而日本国产银和金砂,都掌握在领主的手上,卑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