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5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水寨还和上次一样,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卑职去的时候,它们正在水面上训练阵法,看得更清楚,千石战船六十三艘,其余都是百石哨船,两百四十艘左右,卑职看他们的训练,应该是在演练拦截后勤船队。”
阮德想了想问道:“水寨有两边,我们从东面潜入,还是从西面潜入?”
“从西面走比较好,最西面都是乱石,船只夜里看不清,容易触礁,我估计他们巡哨船不会来西面。”
“那哨塔呢?”
阮德又问道:“西面有一座哨塔,只要我们干掉哨兵,大门旁边的哨塔就看不到我们了,距离太远。”
重要情报都已了解,一个完整的策略在阮德心中形成。
“黄将军,对方大营营帐是什么材质?”旁边副指挥使张禧问道。
“是布帐,怕火!”
阮德点点头道:“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烧毁战船,歼灭敌军倒是其次,如果条件允许,最后也可以点一把火烧敌军大帐。”
黄东笑道:“烧敌军大帐我觉得也容易,他们营地紧靠梁山,可以绕道上山,向山下大营发射火箭,几名士兵足矣!”
阮德沉思片刻道:“我们兵力足够,可以兵分三路,我和黄将军带百人去烧船,再派一支小队上山放火箭,张将军率领一千多士兵在敌军营地外用强弩射击逃出来敌军士兵。”
张禧躬身道:“卑职遵令!”
黄东暗暗佩服阮德头脑清醒,按理,他是主将,应该率领主力军队,但他却让副将率领主力,自己去烧船,足见他心中主次分明,烧船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
夜幕渐渐降临,训练了一天的水军战船返回了水寨,士兵们回到陆地大营吃饭休息,水面上安静下来,只有几艘哨船在水寨内巡逻,寨门两边各有一座眺望台,两名哨兵注视着水寨外的动静。
然后最东面和最西面还各有一座哨塔,四座哨塔,哨兵的视野就覆盖了长达一里的水寨营栅。
喧嚣热闹了两个时辰后,大营渐渐安静下来,士兵们都入睡了。
时间已经到了一更时分,一支十人的小队在一名都头的率领下抵达了梁山的半山腰,正好位于大营头顶上,他们耐心等待水面上的动静,按照约定,必须水面上船只起火后,他们才能行动,否则会打草惊蛇。
阮德和黄东率领一百余名水鬼出现在水栅外数百步处,这是水栅的最西面,上面是一座山崖,距离大门处的哨塔约有三百步,距离西部哨塔约一百五十步。
他们首先需要干掉西面哨塔上的士兵,大门处的哨塔就看不到这边的情况了,尤其是夜间。
黄东上一次就想到了这个方案,他们只要干掉最西面的哨塔,他们就能从容潜入水寨内。
两名西军斥候正背着军弩在哨塔上攀爬,他们在西面攀爬,远处东面的哨塔看不见他们,不多时,他们一纵身跳了进去,哨兵倒下了,很快又站了起来,拿着长矛继续放哨。
最西面的哨兵被干掉了,黄东带着十几名斥候又潜了过去,不多时,他们用锯子将营栅底部锯开了一个宽达一丈的大洞。
阮德得到消息,顿时大喜,一挥手,一百多名水军一个接一个的潜了过去,水面上只有一个个羊皮囊,里面装满了火油,外面被一层气囊包裹,重达二十斤也能浮在水面上。
进入了水寨,西军士兵沿着西面山崖潜水而行,这一带都是乱石,水寨内的几艘巡哨船只过来很容易触礁,巡哨船都在中部和东部一带游弋,使得最西边成了防御漏洞。
金兵认为西军知道他们有水军的可能性极小,就算知道,也很难发现水寨的藏身之地,哪怕是西军偶然找到水寨,但发现水寨漏洞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但就是这种侥幸心态,最终让金兵付出了惨重代价。
阮德率领水军已经完全潜入了水寨内,他们分成二十个小队,分头去烧船,首先是千石战船,它们对后勤船队的威胁最大。
阮德带着两名手下来到两艘大船中间,他们没有上船,直接向船上喷射火油。
就在这时,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有敌情,有人烧船!”
船上有值守的士兵,他们被发现了,阮德果断道:“点火!”
手下点燃两支火把,扔上船,大船上熊熊燃烧起来,与此同时,数十艘大船都被点燃了,水湾里一片火海。
这时,半山腰上的士兵终于等到了信号,他们纷纷点燃火箭,向山下大营射去……
山下的大帐都是布帐,这也是因为水军士兵都是签军的缘故,没有资格住保暖且不易燃烧的皮帐,最东面的十几布帐被点燃了,水面上夜风强劲,靠山边的风力更大,火借风势,大火迅速蔓延。
大帐内的士兵纷纷惊醒,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奔出大帐,大营内熊熊烈火已经连成一片,不仅是大营,水面上也是一片火海,不知多少船只被烧着了。
尽管水湾内警钟激烈敲响,这是求援的信号,但岸上士兵自顾不暇,他们争先恐后向大营外狂奔,大部分士兵都没有穿鞋,赤着脚,盔甲也没有时间披挂,只穿一件薄薄的内衣。
“快逃啊!大火烧来了。”
士兵们恐惧得大喊大叫,拼命冲出了大营,却只听一声梆子声,紧接着乱箭齐发,雨点般的箭矢射向逃出大营的金兵,营门前响起一片哀嚎惨叫,一片片的士兵栽倒。
西营门前死伤惨重,士兵吓得魂飞魄散,仓惶之下,不知谁大喊一声,“北边可以走!”
士兵们又乱哄哄向北面的小门逃去,但等待他们的却是数百支冷冰冰的弩箭。
水湾内的三百多艘战船全部被点燃了,就连营栅也被西军士兵撤离时点燃,只有三艘金兵哨船逃出了水寨,向夜色笼罩的梁山伯深处逃去。
次日中午,当一万金兵赶到梁山水寨,水寨大营外只有满地尸体,大营内被烧得一片狼藉,里面还有无数烧焦的尸体,被杀死近三千人。
但更让金兵触目惊心的是海湾,一艘艘战船被烧成了焦炭,整个水湾内只留下一片战船残骸。
完颜兀术费尽千辛万苦才打造出的水军,最后只剩下了三艘哨船。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解惑
临安,赵构接到徐先图的鸽信已经有两天了,但他却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恐怕徐先图也没有想到,他认为问题不大的两个条件,竟然会遭到秦桧和朱胜非的坚决反对。
陈庆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允许西军船队借道过境,第二个条件全盘接手扬州仓库内的攻城武器。
其实这两个条件都不高,赵构也想一口答应,但秦桧和朱胜非却坚决反对。
秦桧和朱胜非的反对理由也很充分,他们一致认为,宋军在海州惨败是金兵和西军联手布下的陷阱,否则金兵不会平白无故把两万多降军交给西军,这一定是他们事先达成的协议。
坑害了宋军,最后还要利用宋军战俘来讨价还价,这种恶劣行径让人无法容忍,秦桧便强烈建议天子宁可不要战俘,也不向陈庆妥协,决不能让朝廷蒙受这种奇耻大辱。
秦桧和朱胜非真是为了维护天子和朝廷的尊严吗?
其实不然,秦桧和朱胜非都是冲着徐先图去的,他们都认为徐先图这一次铁定会被罢相,却没有想到,徐先图居然代表天子去中原和陈庆谈判了。
一旦谈判成功,徐先图把两万多战俘带回来,就是立下了大功,极可能会功过相抵,脱过罢相一劫。
好不容易才等到罢免徐先图的良机,秦桧和朱胜非岂能再让他翻盘?
所以西军和金兵勾结的阴谋论由此而生,恰好金兵把战俘交给西军,秦桧立刻抓住这一点做文章,若他们没有勾结,金兵怎么会无缘无故把两万多战俘交给西军?
赵构最大的问题就是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秦桧和朱胜非的联手反对,理由充分,让他有些犹豫了,迟迟两天都没有做出决定。
这天上午,赵构正心烦意料地在御书房来回踱步,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他今天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到底是同意陈庆的条件,还是把徐先图召回来?但他确实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内侍在门口禀报道:“陛下,大学士陶麟特来交旨!”
赵构顿时被提醒,自己也可以和陶麟商议一下,他连忙道:“宣他觐见!”
不多时,大学士陶麟匆匆走进了御书房,他奉旨去福建路巡视,前天才回来,这两天在府中写巡视报告。
“微臣参见陛下!”
赵构见他黑瘦了很多,便点点头,“陶爱卿这个月巡视辛苦了!”
“微臣辛苦点是应该的!”
他把一份奏折呈给赵构,“这是微臣的巡视报告,请陛下过目!”
赵构接过奏折,先放到一边,苦笑一声道:“朕正好有一件事拿不定主意,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赵构便简单把徐先图去和西军谈判和秦桧、朱胜非反对之事告诉了陶麟。
陶麟眉头一皱道:“陛下,这两个条件微臣觉得并不过份啊!首先第一个条件就不是条件,只是借道而已,第二个条件只要攻城武器,如果我们用不着也是闲置之物,这两个条件不涉及土地财物,应该说西军还是很有诚意,殿下为何迟迟不答应呢?”
“朕也觉得这两个条件不错,只是秦相公说得也有道理,如果西军和金兵没有勾结,金兵怎么会无缘无故把两万三千人交给西军呢?这必然是事先讲好的条件?”
陶麟摇摇头道:“陛下,秦相公的反对意见听起来好像义正辞严,但实际上这里面却经不起仔细推敲。”
赵构连忙道:“陶爱卿请详细说一说,朕有时候也会当局者迷,看不透局势。”
“陛下,首先最重要的一点,说西军和金兵有勾结只是秦相公的猜测,他和朱相公都没有确凿证据,只是说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我觉得应该是那样,凭感觉就是真相吗?”
赵构点点头,“有点道理,继续说!”
“其次这里面有一个严重不合理的地方,秦相公和朱相公都没有看到,那就是西军趁机占领了朐山县,微臣相信,如果西军和金兵如果真达成协议,这个协议一定不会包括把海州和朐山县拱手让给西军,何况还有大量粮食物资,还有歼灭了守城民团。”
“确实不可能!”
“陛下,问题就在这里了,如果西军和金兵达成协议,西军又趁机占领了朐山县,这明显就是重大违反协议,凭什么金兵还要老老实实执行协议,把两万多战俘交给西军,这不是很荒谬吗?陛下,解释不通啊!”
赵构被提醒了,西军在和金兵争夺山东路,怎么可能达成什么协议?自己真是糊涂了,连最关键的一点都没想到,如果他们能达成对付自己协议,大宋早就灭亡了。
“那爱卿觉得金兵为何把两万多战俘给西军?”
“陛下,里面的因素很多,比如金兵没有粮食了,自己都不够吃,哪里还能管得了宋军战俘的口粮,直接丢给西军做个人情,还顺便可以调拨一下西军和朝廷的关系,或者金兵的退路被截断,用宋军战俘来换一条退路,完全可能,说两者勾结,简直太荒谬了。”
这时,赵构终于有点反应过来了,秦桧反对谈判,恐怕是针对徐先图。
他心中暗骂一声,便点点头道:“朕明白了,多谢爱卿解惑。”
“微臣不打扰陛下了,告退!”
陶麟行一礼,慢慢退出御书房,赵构沉思片刻道:“传朕旨意,立刻发鸽信给徐相国,朕同意西军的两个条件!”
……
丰县大营,阮德率领手下全身而退,他们退到黄河东岸,又昼夜行军,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便赶回了丰县大营。
陈庆听完汇报,顿时大喜,下令赏钱一万贯,绢两万匹,所有将领每人升职一级。
三人谢赏退下,陈庆又对杨再兴笑道:“他们之间配合很默契,让我看到了刘琼和唐骞的影子,他们之间配合,能执行更多更难的任务。”
杨再兴点点头,“既然殿下这样认为,卑职就把黄东调入蛟龙营为副将。”
陈庆又道:“他们消灭了金兵水军,他们就能乘船深入敌后了,给他们五十艘战船,让他们去拦截敌军的后勤队伍,尤其是任城县的五万签军,我得到情报,主将是张仲熊,他们刚进驻任城县不久,说明任城县事先没有储备足够粮草,截断任城县的后勤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卑职明白了,立刻安排!”
杨再兴行一礼告退,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到大帐门口道:“启禀殿下,张军师陪同徐相国来了。”
“请他们进来!”
张晓陪同徐先图走进了大帐,徐先图满脸笑容,眉眼间挂着轻松,没有前两天那种愁眉苦脸了。
“看了徐相国带来了好消息!”陈庆笑道。
徐先图点点头,“天子完全同意了殿下提出的两个条件,愿意将扬州仓库内的攻城武器悉数送给西军。”
陈庆请二人坐下,笑问道:“有多少数量,徐相公应该知道吧!”
徐先图点点头,“光重型投石机就有三十架,巢车二十部、攻城槌十根,千步炮五座,另外还有攻城梯一千余架。”
“床弩和神臂弩呢?”陈庆又问道。
徐先图一怔,“这两者是守城武器吧!不是攻城武器。”
“他们攻守兼备,如果徐相公为难,这两者我要一半库存。”
徐先图想了想还是答应了,“好吧!给你床弩两千架,寒鸦箭五万支,神臂弩一万部,箭矢三十万支,我从不虚言,这些都是库存的一半。”
陈庆笑道:“扬州仓库里,火油和火药还有吗?”
“殿下还真是贪得……”
徐先图无奈地叹口气道:“火油我们不产,南迁后就从未有过,据说张俊的军队有火油,他怎么搞到的我不知道,但殿下应该很清楚,至于火药,军器监和扬州的存库都没有了,产火硝的矿在四川路。”
陈庆微微笑道:“既然如此,制作火药的五百名工匠就给我吧!我也不会白要你们的工匠,徐相国可以转告陛下,我用五千匹战马和他交换。”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劫粮
徐先图当天便在张晓的陪同下去了海州,双方将在淮河浮桥上进行移交。
次日,陈庆亲自率领十万骑兵北上,在任城县以南五十里处扎下大营,大营位于南清河以东,数百艘大船往返于两座大营之间,在南清河上为西军提供后勤运输。
这就是陈庆要先剿灭金国水军的缘故,不用担心被金国水军袭扰后勤船队。
另外,陈庆还设立了五个接力警戒哨,每隔十里设置一个哨点,一旦金兵弃城撤离,五个哨点就像烽燧一样,将火药箭连续发射上天,通知西军大营。
这天上午,西军大营内正在进行马球比赛,赛场上黄尘滚滚,战马飞奔如电,两边数万士兵喊得声嘶力竭,如醉如痴。
陈庆也一群将领也坐在场外观战,这时,一名亲兵上前,附耳对陈庆说了几句,陈庆点点头,交代旁边杨再兴两句,两人便起身向场外走去。
不多时来到大营,斥候统领周滨上前禀报,“启禀殿下,我们是在嘉祥县发现这支商队,已把他们首领带来!”
“确认是商人,不是对方放的陷阱?”
“卑职已确认!”
陈庆点点头,和杨再兴来到侧帐,侧帐内,一名中年商人正忐忑不安地坐着喝茶,陈庆和杨再兴走了进来,旁边士兵连忙提醒他,“第一个就是雍王殿下!”
商人起身起身给陈庆跪下磕头,“小民倪顺拜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