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58章

封侯-第58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陈庆不紧张也不现实,毕竟他太渺小了,能用他这么渺小的人换回太后,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合算的买卖,他相信大部分朝官都会赞同,这就是宋朝,武将的死活,文官们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但他软禁了三天依旧没有动静,也说明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这种激烈只有一个理由,吕颐浩在全力营救自己。
  陈庆第一次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他毫不畏惧战场上的惨烈悲壮,但他绝不喜欢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感觉,让人在不安中煎熬。
  下午时分,陈庆正盘腿坐在床前看书,外面的院门忽然开了,杨析中快步走了进来。
  “陈将军!”杨析中站在院子里。
  陈庆放下书走了出去,“杨统领有事?”
  杨析中向他抱拳行一礼,“陛下听说你被软禁,他十分震怒,将秦相公臭骂一顿,下旨立刻放人,陈将军,你自由了。”
  陈庆淡淡一笑,“秦相公确实有本事,居然能指挥御营军抓人。”
  杨析中老脸一红道:“陈将军,官家为了你,放弃救母亲回来的机会,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的,我心里明白。”
  陈庆平静道:“放我出去,应该还有附加条件吧!”
  “确实有一个附加条件,你天黑之前必须离开临安,另外,官家赏赐你三百两黄金,作为你迎回神宗金佛的奖励。”
  “居然还有奖赏!”
  陈庆嘲讽地笑了笑,他抬头看一下天色,“天已经快黑了,可我还要去找船?”
  “不用,朝廷给你安排了一艘千石客船,可以直接送你去成都,就在余杭门外码头上,有人在哪里等你,你的朋友也会在那里。”
  “你们想得挺周到,多谢了!”
  杨析中把陈庆的弓箭、宝剑以及长戟都还给他,陈庆意外发现多了两壶箭,他回头向杨析中望去。
  杨析中微微一笑,“长江内水贼很多,多带点兵器肯定没错!”
  陈庆立刻明白了,那柄宝剑也一定是杨析中偷偷给自己的,他心中一暖,抱拳行一礼,“多谢杨将军的关照!”
  杨析中点点头,“陈统领,一路顺风!”
  外面已经准备了一辆牛车,陈庆登上了牛车,向杨析中挥挥手,而二十几名骑兵的看护下,牛车向余杭门方向缓缓驶去。
  ……
  秦桧跪在勤政殿内请罪,官家赵构坐在帘子后喝茶,半晌道:“陈庆之事就不要再提了,继续去谈判吧!他们的条件朕可以答应,但必须以善待太后为前提!”
  “微臣试试看,能不能用钱把太后赎回来。”
  “你看着办,朕有些累了,去吧!”
  “微臣告退。”
  秦桧站起身,慢慢退了下去。
  赵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人心难测啊!”
  ……
  余杭门外码头上,一艘千石客船静静地停泊在岸边,七八名船夫已经准备就绪,不远处,呼延通和刘琼已经等候多时,后面还有几名随从牵着战马。
  陈庆从牛车里出来,呼延通立刻走上紧紧拥抱他一下,感叹道:“你能出来,太不容易了!”
  “给我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
  呼延通就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告诉了陈庆,最后道:“我父亲说,恐怕太学生游行也是吕相公在背后安排的,吕相公在太学中人脉很深。”
  陈庆点点头,“我没法和吕相公告别了,你替我转告他,他的恩情,我陈庆铭记于心。”
  “还有这个!”
  呼延通从怀中取出一只木匣,“这是李清照给你的,你的一千五百贯钱我交给了她,她对你感铭肺腑,一定会替你抄书。”
  陈庆接过木匣,里面竟然是一本书册,上面是李清照整理的历年作品文集,封面上写着,‘赠陈庆将军’。
  陈庆翻开一页,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让士兵取来纸笔,在里面写了几句话,又把文集诗册放回了木匣。
  索性又写了一封短信,连同木匣一起交给呼延通。
  “这封信和木匣烦请你替我交给吕相公!”
  呼延通一眼瞥见木匣上写着‘转吕绣姑娘’五个字,他不由笑道:“不会因为心存感激,就以身相许吧!”
  陈庆老脸一红,骂道:“你懂个屁,不肯帮忙就算了。”
  “我送!我送就是了。”
  呼延通嘿嘿一笑,把木匣揣入怀中。
  旁边刘琼忍不住道:“呼延,说正事!”
  呼延通醒悟,回头一招手,三名身手矫健的大汉走上前。
  呼延通神情肃然道:“我家老爷子说,你一路西归,路上恐怕不安全,这三人是我呼延家的家将,忠心耿耿,他们将护送你到成都。”
  陈庆心中感动,“你告诉老爷子,让他保重好身体,我一定会回来陪他练武!”
  呼延通点点头,“天要黑了,去吧!”
  陈庆和呼延通、刘琼紧紧拥抱一下,转身上了大车,船夫撑杆,大船缓缓启动了,陈庆站在船尾和两名好友挥手告别,终于离开了临安。
  ……
  夜幕初降,位于临安三桥的清风酒楼内人声鼎沸,生意火爆,清风酒楼除了主楼外,还有一座大院子,里面分成八间小独院,然后各自有小门可以出去,比较隐蔽。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第二间小独院的门前,门开了,八名大汉下来,护卫着马车两端,从车厢内走出一名中年男子,笑容温和,但目光却十分犀利。
  此人正是完颜昌,他换了一身汉人的服饰,手下也打扮成汉人武士模样,完颜活女却没有跟来。
  完颜昌快步走进小院,八名手下跟进去,门关上了。
  走进房间,秦桧笑眯眯站起身行一礼,“这么晚,辛苦监军了。”
  完颜昌淡淡道:“秦相公,今天可没有带来好消息啊!”
  秦桧脸上笑容消失,一摆手,“请坐吧!”
  完颜昌坐下,他手下士兵给他斟满酒,他端起酒盏道:“你给我一个解释!”
  秦桧叹了口气道:“完颜监军也知道,官家压力太大,十多万临安百姓上街抗议,朝廷官员大部分都反对,知政堂也否决了,官家当然想接回母亲,但他也不能和民意对抗,只能放陈庆离去。”
  “然后呢?”
  完颜昌当然知道陈庆已不可能交给金国,但他需要后续的补偿。
  “官家愿意出三十万匹绢赎回太后……”
  金国压根就不想把太后还给宋朝,这么好的筹码,怎么可能轻易交回去,哪怕宋朝真把陈庆送来,最多也是换一个皇子或者帝姬,太后是不可能交还。
  完颜昌摇摇头,“机会就只有一次,你们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难道没有一点商量余地了吗?”
  完颜昌眯眼笑道:“我们可以把太后安置在汴梁,也能让她享受太后的荣华富贵,但就算这样,也要看你们的诚意。”
  这就是要用太后来交换利益了,但又不会把太后还回去,要一次次的利用她,逼迫宋朝皇帝不断让步。
  “二十万匹绢!”
  “这个可以有,但还不够!”
  “我们可以答应东线军队撤到长江以南,加上这个条件够了吧!”
  完颜昌还是摇摇头,“你别当我是傻子,长江以北你们就只剩几座县城,撤不撤有什么意义?”
  秦桧又加上了一条,“再加上陈庆的行踪,我会把他的行踪告诉贵方,能不能在半路抓住,就看贵方的本事了。”
  完颜昌想了想道:“再追加每年五万两白银的太后奉养支出,一共四个条件。”
  ……
  秦桧回到府中,派人把王薄找来。
  “交给你一件重要任务,我给你三十名精锐手下,你们负责沿途盯住陈庆船只,不要你们出手,你只管紧紧盯住陈庆,有官府来找麻烦,你负责和官府交涉。”
  说到这,秦桧又压低声音道:“你的三十名手下中,有十一人是金人装扮,你要保护好他们,他们自然会和其他人联系,和你无关!”
  王薄立刻明白了,这是金人要在半路收拾陈庆了,他立刻兴奋地答应了。
  秦桧又给他一面金牌,这样就不怕沿途官府干涉。
  半个时辰后,王薄率领一队骑马武士疾速奔出了临安城,黑暗中,他们沿着运河向北方奔去。


第三卷 制置秦州


第一百零五章 诗集
  夜幕降临,吕颐浩才回到府中,他去安抚劝说太学生,忙了一下午,等太学生和百姓散去,他才疲惫不堪回到府中。
  他在书房刚坐下,管家送给一封信和一只木匣,“老爷,陈庆已经在天黑前离开临安了,这是他朋友转来的信和物品。”
  吕颐浩点点头,他知道天子手谕,陈庆必须在天黑前离开临安,基本上就是被押送离开的。
  他看完了信,又看了一眼木匣,不由笑了起来,吩咐使女道:“去把绣娘叫来!”
  片刻,吕绣匆匆来到祖父书房,她十分担心陈庆的情况。
  吕颐浩看出孙女眼中的担忧,便笑道:“天子已经释放陈将军,他是被押送离去的,所以没法来拜见我,走之前他写了一封信给我,另外他把这只木匣给你,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吕绣终于一颗心落下,她听说陈庆还居然给她一件物品,她心中既欢喜,又有点羞涩,美眸眼波一转,目光落在木匣上。
  ‘转吕绣姑娘’五个字写得苍劲有力。
  吕绣咬一下嘴唇,在祖父笑吟吟的目光下,她鼓足勇气拾起了木匣。
  “你不打开看看吗?”
  吕颐浩笑道:“我也很好奇里面是什么?”
  吕绣羞怯打开木匣,里面竟然是一本册子。
  “啊!是易安文集,好像是易安先生亲笔写的。”
  吕绣翻了一页,发现里面还写了几行字,吓得她连忙合上。
  “祖父,是易安先生赠送给陈将军的一本诗文集。”
  吕颐浩点点头,“我也听说了,陈将军资助了她一大笔钱,这几年李清照确实很落魄,想不到他还有怜香惜玉之心。”
  吕绣噘嘴不满道:“祖父,这不能叫怜香惜玉吧!这是爱惜文才!”
  吕颐浩呵呵笑了起来,“李清照四五十岁的人了,用怜香惜玉确实不当,是祖父说错了。”
  “祖父,金国会放过陈将军吗?他在路上会不会有危险?”吕绣咬一下嘴唇又担心道。
  吕颐浩沉吟片刻道:“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他应该有准备,以他的武艺和才智,金兵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你也不要太担心了。”
  吕颐浩心中也有点担心,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已经尽力,剩下的事情他就爱莫能助了。
  ……
  吕绣回到自己的小楼,打开了李清照手抄的诗文集。
  第二页上写了几行字。
  ‘山上有树,枝条粗壮,春暖花开,枝繁叶茂’。
  这四句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吕绣反复吟读,一双一双黑宝石般的美眸渐渐亮了起来。
  她提笔在纸上写下一首诗: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吕绣读着最后两句,想到上面写的‘山上有树,枝条粗壮’,她一时忍不住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
  千石客船顺着运河北上,夜里也没有停泊,八名船夫分成两班,一班睡觉,一班夜里摇船。
  陈庆站在甲板上,望着两岸黑黝黝的民宅,万籁俱寂,只听见划桨的水声。
  距离临安已经有几十里了,陈庆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这次遭遇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对陈庆却影响巨大,他切身地感受到了南宋朝廷的软弱和对金国的畏惧,以及朝臣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出卖抗金将领。
  更让陈庆感到寒心的是天子赵构的虚伪,他真是关心太后吗?其实不然,他很清楚自己是换不回太后,赵构真正关心的是停战、议和,用出卖自己来献媚金国。
  他是在利用自己这件事向完颜昌表态,只要金国肯议和,一切都可以商量。
  好在赵构毕竟是君主,他不敢做得过份,在数十万百姓高声反对,在朝廷百官迅速改变立场后,他也不得不让步妥协了。
  陈庆望着手中银牌,这是一面类似于后世的奖章或者锦旗,月光下,银牌上的‘忠君爱国’四个大字格外刺眼。
  这是他战胜完颜活女、将神宗金佛献给天子的表彰,可惜一面是忠君爱国,一面是把他交给金国换取太后,这件事放在一起实在太荒谬,太讽刺了。
  陈庆的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随手将银牌扔进了水里,‘忠君爱国’四个大字也一起被河水淹没。
  客船有两间船舱,一间是主人舱,一间是随从舱,呼延府的三个家丁就住在随从舱内。
  这三个家丁的武艺确实不错,名字也有趣,分别叫做呼延甲、呼延乙和呼延丁,宋朝严禁蓄奴,但豪门大户都各有变通之道,比如丫鬟到十八岁后必须要回家嫁人,这是宋朝律法规定。
  为了对抗这条规定,主母就认丫鬟为干女儿,身份从丫鬟变成义女,那就不受法律的限制了,但义女在家中做的还是丫鬟的活计。
  三名呼延家将也是一样,他明明是主人从小养大的家奴,但到了十八岁后,就和主人签订一份外聘契约,他们变成了府宅外聘的武士,是拿工资挣钱的正当行业。
  陈庆回到船舱,老大呼延甲在门口抱拳道:“陈将军早点休息吧!夜里我们守夜,不会有问题。”
  陈庆微微笑道:“西岸有一支骑马的队伍一直跟随着我们,你们发现了吗?”
  呼延甲一惊,“卑职没有发现!”
  “他们在后面跟随着我们,距离船只约五百步远,人数在二三十人左右,另外这艘船挂的灯笼也有点奇怪,与众不同,问问他们是什么原因,明天一早告诉我。”
  “小人遵令!”
  呼延甲下去了,陈庆哼了一声,他就知道赵构不会轻易就这么放过自己,是想让金兵在半路取自己的首级吗?
  ……
  次日天刚亮,陈庆刚从船舱内走出来,呼延甲上前抱拳低声道:“小人去问过船老大了,他说他们是官船,灯笼就是特殊的官船灯笼,和民船不同,民船夜里遇到这种官船灯笼,必须要靠边躲闪。”
  停一下,呼延甲又道:“要不小人让他把灯笼换成普通民船灯笼!”
  “不用管他们,由他们去。”
  陈庆心知肚明,岸上的人之所以能一直跟随自己,就是因为这几盏特殊灯笼的缘故。
  “一定有人会在半路上对将军下手,我们不如走陆路吧!”呼延甲十分担心。
  陈庆摆了摆手,“暂时不要着急,对方想下手也没有那么快,我倒要看看这些人到底是何方鬼怪?”
  ……
  客船到了苏州段后,运河内的船只愈加密集,夜航船也不太方便了,过了两更时分,船只便靠岸休息,到五更时再继续出发。
  这天晚上,客船到了常州地界,和平常一样,两更后,船夫们都入睡了。
  约四更左右,呼延乙被一泡尿憋醒,起身去船舷边方便。
  他抖了抖,转身准备回舱时,却意外发现一个灰色的身影沿着床板快步向岸上走去,看身影好像是今晚当值的船夫。
  呼延乙本能地摸一下身后,刀挂在屁股上,他心生警惕,眼看对方身影即将消失,他来不及叫醒同伴,纵身追了上去。
  这一带的岸上都是树林,树林的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
  呼延乙在树林中疾奔,地上树枝被踩得咔嚓!咔嚓!的声响,不多时,他听见了左边传来有人说话声,他蹑手蹑脚向西面走去,拨开一片树枝,他看见了一群人。
  刚才的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