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主大喜,连忙叫一个伙计去通知自己表弟,货物就放在一楼的空房间里,省得搬上搬下了!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鸣冤
店主的表弟姓蒋,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十分精明能干。
“陈东主,这就是我表弟,蒋小年,是蒋氏酒坊的东主!”客栈店主给陈庆介绍道。
两人拱手见礼,陈庆刚刚从伙计的口中得知,这家蒋氏酒坊能排进全县前十。
陈庆笑着摆摆手,“蒋东主先坐下喝杯茶!”
蒋小年却很急,酒曲饼极为抢手,他怕别人闻讯赶来。
“陈东主,等会儿再喝茶,先看看货吧!”
陈庆点点头,对一名手下道:“带蒋东主去看货,让东主自己挑!”
手下答应一声,带着蒋东主去了,陈庆却坐在外面喝茶,他完全不担心自己的货色,都是从汴梁皇宫里拿出来的上等酒曲饼,这里的酒商恐怕都没有见过。
片刻,蒋东主一阵风似的跑出来,“这些酒曲饼我全要了,陈东主开个价吧!”
“东西不错吧!”
“都是上等货,我好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好东西了。”
陈庆见他满脸焦急,便笑道:“别急,东西我都可以卖给你,价格也不会贵,我想了解一下行情,你给我说说!”
蒋东主见对方答应把货给自己,心下稍定,他坐下道:“现在行情不错,和去年安抚使司发布的免税令有关,以前酒都是官府控制,我们酿酒商每年要交一大笔钱购买酒牌,卖酒也要有酒牌,每年也要交钱给官府,酒曲饼必须向官府高价买,最后酒价很贵,现在酿酒、卖酒都全部免税,酒曲饼也可以自己做,生意就开始好转了。”
“你们的酒就只供应开封府?”陈庆又问道。
“以前是不准跨州卖酒,现在允许了,只是不准跨路卖酒,昨天还有一个颍昌府的酒商来我酒坊里买走了两百桶酒。”
“我有点不太理解,按理河南路已经被摧残的差不多了,那么多饿肚子的人,他们哪来的钱买酒,哪来的钱下馆子?”
蒋东主笑道:“这个问题我们也经常和买酒的客人讨论,原因有好几个,一个是现在的酒免税,比较便宜,所以很多酒楼想多屯一点货,他们就怕收税后酒价大涨。”
陈庆点点头,这倒是一个很重要原因,商人趁便宜囤货,也是各地酒楼对官府的信用不放心,但另一方面,各地酒楼和商铺却对前景看好,否则他们也不会囤酒。
“除了囤货以外呢?”陈庆又问道。
“然后就是最近几个月,百姓手中确实有几个钱了,就看尉迟县,各个酒楼都开业了,几乎所有店铺都开业,都要雇人,都要付工钱,再少一天五十文也要的,省出十文钱就可以打一角酒了,还有几个月的河道拓宽,前前后后雇了十几万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挣了七八贯钱,他们也要买东西,也要喝点小酒。”
“看来商铺都还是有钱进货。”
“这么多年,多少都有点积蓄,只是伪齐国和金国收税太狠,大家都必须装穷,越穷困潦倒越安全,否则被官吏们盯上了,一点点财富都会被敲诈得精光。”
陈庆呵呵笑道:“有点道理,否则钱都到哪里去了?”
陈庆喝了口茶又问道:“蒋东主觉得中原要多少年才能恢复到宣和年间的繁荣?”
“我和别人打过赌,他们认为至少要十年,但我认为五六年就够了。”
“说说理由!”陈庆饶有兴致道。
“最大的理由就是人口少了,现在最多只有宣和年间的一半人口,人口少了,土地就多了,第二个重大的理由是官府免税,免税十年,这是天大的利好,大家都会拼命做事,拼命积攒财富,趁这十年免税期做大,这个机遇以后都不会再有,就凭这两大理由,五年后就能比肩宣和年间的繁荣了,除非金兵又打进来,再次掠夺财富,那没办法。”
陈庆点点头,这个蒋东主还是有点见识,他看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人口,人口少了一半,人均资源就多了,自然就发展得快,历朝历代,都是开国时发展最快,原因就是人口少,人均资源丰富。
这时,客栈店主奔进来道:“赶紧吧!吴氏酒坊的吴东主嗅到味了,也要过来看酒曲饼。”
蒋东主吓得跳起来,连忙对陈庆道:“咱们把帐结了,一个酒曲饼是八百文钱,您那个品质高,我算你一贯五一个,这个价格可以吗?”
陈庆知道行价,汴梁普通的酒曲饼是一贯钱一个,他这种价格是两贯,还很难买到,不过尉迟县比汴梁便宜很正常,这个价格不黑。
他欣然点头道:“就按照一贯五算吧!我一共带来两千个,正好三千贯钱,给银子最好。”
“银子现在不好弄啊!我们去柜坊,直接把柜坊的三千贯钱给你,然后柜坊会开一张柜票,您在汴梁就能拿钱了,不用带着三千贯钱上路。”
“是富记柜坊吗?”
富记柜坊是河南路最大的柜坊,总部在汴梁,它的东主是河北豪门,据说和完颜兀术心腹军师范拱有点亲戚关系,他才在虎狼一般金兵铁蹄下得以幸免,陈庆清算伪齐高官时候他又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又在陈庆的治下得以幸免。
“正是富记柜坊,如果钱多我们都走它的柜票,很方便!”
陈庆点点头,“我让手下和你去办,货物就放在客栈内,你随时可以来拿!”
“能否让我全部验一下货,你的手下在旁边看着。”
陈庆理解他的谨慎,便欣然点点头,“你尽管验货!”
陈庆吩咐两名手下几句,他便上街闲逛了,他当然不是闲逛,而是通过大街上的行人和店铺来了解县城内的情况。
比如从衣着,从肤色,从精神面貌等等,然后再从店铺的情况也能一叶知秋。
尉迟县的南北大街叫做杜康大街,和酒有关系,一路上果然都是酒铺,每隔几步就会有一家铺子,大街上充满了酒糟气息。
行人很多,大多穿得比较旧,以灰黑色为主调,都是细麻布衫,但也有穿粗麻的衣服,以老人为主。
这时,陈庆看到了一家熟悉的店铺,红色屋顶、白色木墙的平仓店,旁边插着一根旗杆,挑着的幡子就写着‘平仓店’三个大字。
店铺前排满了人,排了三队,每队都有上百人,平仓店供应粗粮和粗布,粗盐已经取消了,平仓店供应粗盐,严重影响到了盐税。
平仓店并不是由县里开办,而是由张晓的安抚使司直接开办,绕过了各州县官府,价格便宜,每斗带壳麦子只要二十文,粗布三十文一匹,基本上不赚钱,但它却保障了最底层百姓的吃饭穿衣。
这也是陈庆的本意,每个五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还有十四岁以下孤儿,每个月可以拿到一百文钱的补助,够他们吃饭了。
为什么要五十岁以上,实在是普通百姓的寿命比较短,大部分都只能活到五十余岁,实际支出并不多,五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每个县也只有二三十人,这笔支出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
“当!当!”
几声锣响,前面来了一顶官轿,十几名衙役举着牌子走在前面,回避、肃静,这是应该知县的官轿。
就在这时,一个披麻戴孝的年轻妇人带着两个同样带孝的孩子跪在轿子前,年轻妇人将状纸举在头顶上大喊,“民妇有冤,恳请县君大人为民妇伸冤!”
陈庆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遇到这种狗血之事,他在路边停住脚步,看看这位唐知县怎么处置?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血案
接下来的一幕让陈庆大吃一惊,只见从两边各冲出一名衙役,拿住水火棍几棍打在女人身上,竟然把她打晕过去,衙役又将她拖到一边,两名年幼的孩子扑在女人身上又哭又喊。
旁边两名老人摇头叹道:“她怎么敢告徐老虎,那可是县老爷的奉养人,简直活得不耐烦了。”
知县的队伍扬长而去,陈庆的脸色阴沉如水,他吩咐身后亲兵道:“去看看那名女子,带她来旁边茶馆来见我。”
旁边有家杨三妹茶馆,三名亲兵分成两路,两人去救助晕过去的女子,另一人跟着陈庆进了茶馆。
陈庆坐在内外套间的雅室内喝茶,心中着实气愤,他着实没想到自己的治下的官员这么凶残粗暴,他记得尉迟县知县姓唐,是伪齐国的官员,监察司对他的评价是公私分明,账目清晰。
没想到背后却是另一种人,徐老虎是什么人?奉养人又是什么意思?陈庆心中充满了疑虑。
这时,亲兵在门口道:“殿下,她来了,我说你是安抚使司的监察巡视官。”
陈庆点点头,“要些糕饼让她两个孩子在外间吃,把她带进来!”
不多时,年轻妇人被带进来,跪下大哭道:“求大老爷为民妇做主!”
妇人也就二十四五岁,长得比较清秀,额头被打破了,用头上带的孝直接包扎了一下,可能是失血较多的缘故,看起来脸色十分苍白。
“刚才的状纸呢?”陈庆问道。
一名亲兵道:“好像被衙役撕掉了!”
陈庆只得道:“你就说说吧!你有什么冤屈?”
妇人抹去眼泪,哽咽着声音,“民妇丈夫姓雷,是城东雷家庄人,公婆过世后,留下一座三亩地的祖宅和三百亩上田,我丈夫是读书人,他雇了两个佃农在老家种田,我们一家住在县城,我丈夫是县衙的文吏,上个月,我丈夫被徐老虎抓走活活打死,浑身骨头都打断了……”
说到这,妇人又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陈庆让她哭了一会儿又问道:“你丈夫为什么被打死,还有,这个徐老虎是什么人?”
“一个月前,徐老虎用三贯钱强买了我家乡下的三百亩土地和祖宅,我丈夫气愤不过,要去汴梁告状,结果第二天他就失踪了。”
“这个徐老虎是什么人?”
“徐武,绰号徐老虎,是本县一霸,无恶不作,据说他有个叔叔在临安当宰相。”
“徐先图!”陈庆脱口而出。
应该是了,徐先图就是尉迟县人,他在老家肯定还有亲戚,这个徐老虎就是他的侄儿了,不知是亲侄儿,还是族侄?
“丈夫为什么不向县衙告状,他不是县衙的文吏吗?为何要去汴梁告状?”
“回禀老爷,我丈夫说,徐老虎强占我家土地和祖宅,极可能就是县老爷指使的。”
“为什么?”陈庆更加糊涂了。
“我丈夫嫉恶如仇,因为去年年底京兆来人调查知县,我丈夫写了一封揭发信,结果被县君知道,把我丈夫大骂一通,赶出了县衙。”
“什么揭发信?”
“好像是知县贪污粮食,具体我也不清楚。”
陈庆眉头一皱,“那我就不懂了,既然你丈夫之死可能和知县有关,那你今天为什么又要向知县伸冤?”
“民妇只是想最后试一试,若唐琦还是不肯接我的状纸,那我就去汴梁或者京兆告状!”
陈庆沉吟一下道:“你丈夫告知县贪污粮食,可有什么证据?”
民妇点点头,“我丈夫有一份记录,详细记录了三年以来唐琦贪污粮食的每一笔记录,他说和帐对得上。”
“能把记录给我吗?你放心,我一定会替你丈夫伸冤,拿回你家的财产。”
民妇想了想,把五岁的儿子叫进来,掀开他衣服,从他背上取出一个纸袋,递给了陈庆,“我们家里进了几次贼,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我不敢放在家中,随身带着。”
陈庆打开纸袋,取出一张纸,上面写满了说明,陈庆一看就明白了,唐知县是利用损耗,官仓粮食每年半成的损耗,也就是5%,被老鼠吃掉,或者生虫发霉,诸如此类,半成以内是允许的,但尉迟县是酿酒大县啊!他就借口损耗,把大量陈粮卖给了徐家酒铺酿酒,最后还做假帐,粮食被金兵提走。
陈庆点点头,问题比较严重,他必须调兵过来,凭他和五名手下处理不了这件事。
“你现在可有地方躲一躲?”陈庆问民妇。
民妇点点头,“我可以先会娘家,也在城东的蒋村。”
“那你先带孩子回娘家躲起来,最迟五天后,你就会听到结果。”
民妇千恩万谢,带着两个孩子走了。
陈庆沉思片刻,取出调兵金牌递给亲兵,“你立刻赶回汴梁,让颜骏带三千骑兵过来。”
“卑职遵令!”亲兵接过金牌匆匆走了,他们有一匹马在客栈,正好可以骑马赶回汴梁调兵。
陈庆随即结了茶钱,带着两名手下返回了客栈。
……
城东有一座占地二十亩的大宅,这里便是徐老虎的府宅,徐老虎叫做徐武,他是徐先图堂兄的儿子,是徐先图的堂侄。
徐武为人凶悍,他的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狠,加上他舍得花钱收买县官,以至于他在尉迟县内横行霸道,却无人敢管。
上个月他替知县唐琦做了一桩恶事,他先强行霸占了文吏雷俊的田产和祖宅,又将准备去汴梁告状的雷俊抓起来活活打死,看起来就是土地纠纷,实际上替知县掩盖了他私卖官粮的罪恶。
大堂上,徐武神情紧张地问长子徐相州道:“你看清了吗?确定是他?”
徐相州点点头,“孩儿在京兆不止一次见过雍王,我敢肯定就是他,他虽然化了装,但眼神和气度不会变,他的身高也不会变,而且他的几名手下个个雄伟强壮,杀气凌厉,这不是一般人能配得起,一定是他。”
徐武负手在大堂里来回踱步,估计陈庆是来尉迟县微服私访,来了解酿酒的情况,他才带了五名手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徐武的眼睛渐渐冒出光了,浑身紧张得发抖,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把陈庆的人头献给朝廷,或者是献给完颜兀术,他将能得到想都不敢想的荣华富贵。
这一刻,他已经顾不上那个告状的女人了,他反复权衡再三,毅然下定了决心,“给我准备马车,我去找唐县君!”
……
知县唐琦瞪大了眼睛,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雍王陈庆竟然就在尉迟县,这怎么可能?
“你们没有看错吧!陈庆只带了几个随从?”
“肯定没有看错,他在微服私访,同时也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唐县君,我就问你干还是不干?”
唐琦犹豫了,参与刺杀雍王,那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他可没有半点心理准备。
徐武看出了知县唐琦的犹豫,又进一步劝道:“县君,陈庆可是和雷家那个寡妇接触了,他一定会深查此案,一个是杀人罪,一个是私贪官粮罪,你最好考虑清楚,这两个罪名你是否承受得起?”
唐琦有点动摇了,徐武又继续趁热打铁,“死一次是死,死一百次也是死,可如果我们干掉了陈庆,拿着他人头去朝廷邀功,一辈子都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不就在等着我们吗?或者去金国,金国悬赏百万贯、官升五级取陈庆人头的承诺还在呢!以金国人的信用,你可以当上高官,我也能富贵在握,县君,机会只有这一次,没有抓住可是要懊悔终身的。”
唐琦终于被说服了,他咬牙道:“我可以干,但我要把家人先送走!”
第一千零九十章 猎杀(上)
陈庆住在客栈内,没有再出门,生意已经做成了,他拿到一张三千贯的柜票,蒋东主也把货物运回去。
接下来他就等汴梁援军到来,抓捕徐老虎和和唐知县。
中午时分,陈庆正坐在桌前用餐,一名亲兵匆匆来到身边低语几句,陈庆一怔,“你确定?”
“卑职可以确定,前门有四人。后门有三人,侧面巷子还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