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朝廷现在忙着收军权,哪里有心思去管中原的事情?
完颜兀术没有派士兵来送信,而是派幕僚来送信,也是希望幕僚能说服秦桧,他当然知道秦桧一直是和完颜昌联系。
“秦相公觉得有什么不妥吗?”许厚德盯着秦桧表情问道。
“这个……向中原用兵我答应没有用,关键是要天子答应,现在军权在官家手上,当然,我可以尽力去劝说天子,但能不能出兵,我不能给梁王任何保证。”
许厚德又取出一封信交给秦桧,“这是梁王给你们天子的亲笔信,烦请秦相公交给天子,然后再尽力说服天子。”
这个可以,秦桧接过信欣然道:“明天一早我就把信转交给天子,我会尽全力说服。”
如果说服不了,那是你们自己写信的问题,你们自己都说服不了,还能指望我?
“秦相公,能不能安排让我见一见贵国天子?”许厚德又继续提要求。
秦桧看了一眼萧毅,眼中有些不满,意思是说,这个姓许的不懂规矩,难道你还不懂规矩?
萧毅干笑一声道:“秦相公汇报的时候提一下许先生,如果天子想见他,就安排一下,如果不想见,那就算了。”
“好!明天我提一下。”
许厚德又道:“另外还需要告诉秦相公,之前投降金国的郦琼,现在又投降了陈庆,他的三万军队就部署在海州、徐州、邳州、宿州一线,你们可以攻打郦琼,既报复当年背叛的一箭之仇,又能顺势占据徐邳海宿四州,威胁陈庆军队后背,你们也可以借口收复中原嘛!难道你们真愿意陈庆成功收复汴梁?”
秦桧眯起了眼睛,他忽然感觉到,或许天子真的愿意北伐。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施压
次日一早,秦桧匆匆来到御书房,很巧,张俊的快报也用飞鸽传信送到了枢密院,徐先图正在向天子汇报呢!
“相国来得正好!朕正要派人去宣召。”
“陛下,发生了什么事?”秦桧满脸堆笑问道。
“这是张俊从襄阳发回的快报,相国先看一看。”
一名宦官把鸽信抄件转给了秦桧。
信是由信鸽送来,所以很短,只有两行字。
‘臣率十万大军已进驻襄阳,收缴岳军,但岳军骚乱,大量北降西军,收缴之军不服管束,有造反迹象,臣建议就地解散归农,急盼回复!’
秦桧看懂了,张俊已控制了襄阳,但军队却无法管控,很多投降西军,剩下军队表面臣服,暗中又有造反迹象,所以张俊建议解散。
秦桧每年从张俊手中拿一万贯钱的各种孝敬,既然张俊建议解散,那解散也无妨。
“陛下,我们目前有五十万大军,军费一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如果能减少十万军队,我这个相国就要举杯庆祝了。”
秦桧先开了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这才对赵构道:“微臣一直主张裁军,陛下应该还记得,微臣已经写了两份关于裁军的奏折,现在把岳飞军队裁掉,把他们就地解散,我们的财政就会大大松口气,陛下,降低了财政负担,又去掉了心腹之患,何乐而不为?”
赵构点点头,秦桧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他每天为钱愁得睡不着觉,张俊要替他分忧,他当然愿意。
“徐相国,就这样吧!立刻发信给张俊,朕同意他的方案,岳飞的军队就地解散。”
徐先图是枢密院的头子,他当然知道岳飞的军队大宋最精锐的军队,陈庆都不肯放过,拼命招揽,天子却决定把他们解散,简直太可惜了。
但徐先图也没有办法,他知道天子并不在意军队是否精锐,而在意军队是否忠心,经历了刘苗之变后,天子根本就不相信武将,也不相信这些武将带出来的军队。
“微臣遵旨!”
徐先图行一礼匆匆告退走了。
这时,秦桧才躬身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件事重要之事要禀报。”
“什么事?”
“陛下,昨晚金国使萧毅来拜访微臣,他带来一人,是完颜兀术的幕僚,带来一封完颜兀术的亲笔信,是给陛下的。”
“完颜兀术给朕写信?”
赵构一怔,惊讶道:“信在哪里?给朕看一看?”
秦桧取出一封信,递给赵构,赵构打开信细看,当然,完颜兀术的文学功底没有这么好,写出文绉绉的信件,这时他的幕僚按照他的吩咐所写,后面完颜兀术亲自压的印。
赵构看完信,有点坐不住了,负手起身来到窗前,信中的内容当然是劝他北伐,和陈庆争夺地盘。
完颜兀术居然劝自己北伐,听起来很滑稽,但现实如此,中原的形势已经大变,陈庆占据了中原四成土地,而完颜兀术这封信所表达的实质,就是宋金结盟,共同消灭陈庆。
赵构并不是很愿意参与进去,倒不是因为陈庆也是宋军,事实上,赵构比金国更恨陈庆,恨不得灭他九族。
但赵构并不是傻子,他心里明白,就算他和完颜兀术联手把陈庆赶出中原,完颜兀术一样会收拾自己,把自己的军队也赶出中原,最后白白给人做了嫁衣。
只是完颜兀术心中最后一句话击中他的要害,‘难道陛下愿意陈庆收复汴梁,赵恒父子得以重返汴梁吗?’
这就是赵构的要害,陈庆只要不去收复汴梁,收复洛阳、收复应天府,他都可以忍了,但唯独收复汴梁他忍不了,除非陈庆把汴梁让给自己,但可能吗?
陈庆肯定会拥着皇兄父子进入汴梁,如果皇兄在汴梁重新登基呢?
想到这,赵构有些不寒而栗。
虽然先帝赵桓已表示愿意放弃皇位,给了自己一份没有加盖宝印的退位诏书,说宝印还在金国,这倒也罢了,关键是礼仪不符。
天子退位,当在太庙前筑坛告祭先人,然后在百官面前正式颁旨宣布,这些礼仪都没有,只是在《京报》上登了一则退位告示,还不是头版头条,有哪个皇帝是在报纸上宣布退位的?
他如果反口不承认写过这份退位诏书,自己怎么证明它是真的?
发现了这个礼仪上的重大缺陷后,赵构一年来如坐针毡,他造势要攻打荆湖南路,其实也是想和陈庆重新谈判,如果先帝肯把仪礼补全,在太庙前筑坛拜祭列祖列宗,在百官公证下重写退位诏书,并当众宣读,然后自己在太庙前正式即位登基,把这套仪礼补全,那自己宁愿把整个荆湖南路都划给陈庆。
赵构长长叹口气问道:“完颜兀术的使者还说了什么?”
“使者还说,驻扎在徐、宿、邳、海以及涟水军的郦琼,已经投降了陈庆,我们可以派兵剿灭叛贼郦琼,夺取徐宿四州一军,就会破坏陈庆的攻打开封府的计划,迫使陈庆战略收缩,作为对我们的感谢,完颜兀术可以徐宿四州一军划给我们。”
赵构着实有点动心了,如果既能剿灭叛贼郦琼,又能占据徐宿四州一军,尤其能阻止陈庆收复汴梁,一箭三雕,赵构倒是非常愿意的,他又问道:“如果完颜兀术又反悔,派兵攻打我们呢?”
秦桧连忙道:“有陈庆在西面虎视眈眈,完颜兀术是很需要我们在东面造势,牵制陈庆进攻中原,微臣认为,完颜兀术在这件事上不会出尔反尔,他一定乐见我们留驻徐宿四州一军。”
“这件事事关重大,朕再考虑考虑!”
……
中午时分,赵构回到内宫用午膳,他刚到内宫,有宦官来禀报,“太后来了,在清凉亭!”
赵构吓了一跳,连忙赶去清凉亭,他竹帘前跪下请安,“皇儿拜见母后,给母后请安!”
韦太后在帘后淡淡道:“哀家听说陈庆即将攻打汴梁,将要收复中原,难道陛下就眼睁睁看着这个逆贼收复都城,被天下人拥戴吗?”
赵构心中一跳,这一定是完颜兀术利用母后来向自己施压了,唯一能影响母后的,就是金国的完颜宗贤了,赵构心中着实有点恼火,母后怎么对金国那个人就念念不忘?
赵构无奈只能硬着头皮道:“皇儿也在考虑北伐之事!”
“这就是对了,陛下才是正统,北伐中原,恢复故都之事应该由陛下来完成,什么时候轮得到那个逆贼插手?哀家就是来提醒官家这件事,不要让京兆那个逆贼的风头压过陛下,得了天下人心。”
“母后教诲,皇儿铭记于心!”
韦太后的施压,成了压倒赵构内心天枰的最后一根稻草,赵构决定从东南北伐。
当然,赵构决定北伐只是他自己下定了决心。
还有很多面子上的事情要做,比如他要造势,让抗金派占据上风,然后再让大臣倡议,大家签名上书,形成北伐共识,他再顺水推舟同意北伐。
他还需要北伐一旦失败,有人要替他担责。
正好张浚还在临安养病,赵鼎也在临安。
当天晚上,赵构下旨,恢复张浚和赵鼎的相国之位,封二人为尚书左右丞,入阁政事堂。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救岳(上)
清晨,一艘千石客船在余杭县东面的码头上缓缓停下,余杭县位于临安西北,距离临时四十余里,也隶属于临安府。
受到临安繁华的外溢,这几年余杭县城的宅地家也是迅猛上涨,最贵的县城北部一带,每亩地价也要上千贯了,当然不能和临安相比,临安亩价上万贯的宅子比比皆是。
客船内走出一行人,为首妇人正是岳飞妻子李娃,走在前面的是次子岳雷,后面跟着几个年幼的弟妹,岳霖、岳震、岳霆,还有两个女儿,长女岳安娘,次女岳银瓶。
后面一艘船上下来数十名壮汉,正是张保和他的三十名手下,再有就是前面一艘船上的魏延宗和他数十名手下。
他们原本是乘坐一艘五千石的大客船从长江过来,在当涂县又换成几艘千石客船,一路顺风顺水,才半个多月就抵达了余杭县。
码头有牛车,他们雇了几辆牛车,向县城里驶去,不多时便来到一座大宅前,这是情报站给他们临时租的大宅,足有十亩,条件很不错,几个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一直郁郁不乐的李娃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
她对魏延宗道:“多谢魏将军一路照顾,不知我家老爷有没有消息?”
魏延宗行一礼笑道:“夫人放心吧!我们的人盯着呢,如果有事,我们在当涂县就知道了,一般朝廷要等襄阳那边的事情完全解决后,才会考虑怎么处置岳都统,不会那么快。”
“魏将军今天要去临安吗?”李娃又问道。
岳雷走过来笑道:“娘,孩儿今天和魏大哥去临安,把那面金牌交了,省得那帮人老盯着这件事做文章。”
“你这孩子,就不能晚几天再去吗?娘在当涂县还看到你的通缉令,你把金牌给张大哥带过去。”
张保点点头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都统还没有出来,公子又被抓进去了,给别人添麻烦,不如我来跑,我看通缉令上的张保画得像张飞一样,根本没有意义嘛!”
众人都笑了起来,魏延宗笑道:“其实也无妨,这种通缉令也就几天热度,除非有人告密,否则进城出城不会有人盘查了,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安排一下让岳公子见一见他父亲。”
这个建议让李娃心动了,她问道:“能见到他父亲当然最好,但安全吗?”
“夫人放心吧!这点小事还做不到,我们就别在临安做事了。”
李娃想了想,便对张保道:“你是要时时刻刻保护好二郎的安全!”
“请夫人放心,卑职一定做好,不会出半点纰漏。”
李娃随即写了一封信,交给岳雷,岳雷随即和张保、魏延宗带着几名手下,乘船去临安了。
……
中午时分,王牧匆匆来到六味居茶馆,六味居茶馆目前是临安情报站的总部,掌柜正是情报站总管董安,王牧来到茶馆后院的一间雅室内,推开门,房间里坐着三人。
一个是特使胡云,再一个是情报总管董安,还有一个副总管魏延宗。
“小魏什么时候回来的?”王牧走进房间笑问道。
“今天清晨到余杭,又从余杭过来,刚到。”
胡云一摆手道:“少府兄请坐!”
他们四个人代表着西军在临安的最高利益,很少在一起商议事情,今天坐在一起,必然是有大事。
“雍王殿下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
胡云看了一眼众人道:“雍王殿下要求我们给朝廷施压,把岳都统放出来。”
王牧知道一定就是为这件事,他问道:“不是说朝廷只是暂时软禁岳都统,夺了军权后会贬黜到地方吗?”
胡云摇摇头道:“之前是这样,但形势有变化,简单说就是太后插手了,这几天朱胜非突然提出,要严查岳飞和叛逆的勾结,他认为荆湖南路的局势失控,和岳飞的不作为有巨大关系,他拿出一份证据,是岳飞部将董先的揭发,说西军利用商业为掩护,大量军队物资利用骆驼经过襄阳送到江陵,岳飞从来不阻止,甚至默许西军物资过境,在一点上,朱胜非认为岳飞在述职时没有说实话,所以要求成立三堂会审。”
王牧眉头一皱道:“这个董先好像从前还是伪齐高官?”
胡云解释道:“董先最早是文官,知商州事,后面投降伪齐也做了高官,但因为投靠完颜昌,连伪齐也不容他,他只能投降宋朝,岳飞对他很不错,任命他为统制,独掌一军,现在岳飞出事,他又想投奔韦党,就拿岳飞当投名状。”
董安笑道:“这件事其实我很清楚,我来临安之前,就曾带领一支骆驼队经过襄阳,一万头骆驼,都是货物,真正的军队物资补给不走襄阳,必然从巴蜀运到江陵,原因很简单,江陵军队是属于四川路驻军的一部分,京兆发送军资不可能绕过四川路直接送江陵,直接从襄阳过境,只能是货物。”
胡云叹口气道:“问题是我们知道不可能,但朝廷不知道,现在有记录,确实曾有大量骆驼过境,但说不清楚里面究竟是货物还是军资?”
这时王牧缓缓道:“韦太后不会无缘无故对岳飞下手,背后很可能有金国人指使,尤其是完颜兀术,岳飞有难,他恐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说这些都没有用,关键是怎么替他去罪?”
胡云看了一眼众人,问道:“大家有什么想法?”
王牧低头沉思片刻道:“去罪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参与进去,用我们的势力来压制朝廷。”
“雍王殿下就是这个想法。”
胡云把一封信递给王牧,“这是魏延宗从襄阳带回来雍王信件,你看看就知道了。”
王牧匆匆看了一遍信件,点点头,“我觉得这是好办法,事不宜迟,现在就现在回去安排,明天《京报》刊登出来。”
一直没有吭声的魏延宗道:“我觉得还需要双管齐下,最好岳都统自己上书申辩,要让天子明白,岳都统并没有问题,然后《京报》上的压力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胡云点点头,“我赞成,你们安排吧!”
……
夜幕降临,相国徐先图的府宅来了一名重要客人,正是雍王特使胡云。
在这个关键时刻,胡云的到来,多少让徐先图有点疑虑,不过他还是很客气地在贵客堂接待了胡云。
两人寒暄几句,胡云笑道:“上个月,川陕宣抚使司提交了在历阳县借一块地修建货船码头之事,一直没有消息,听说申请报告是压在枢密院,不知徐相公有没有看过这份申请报告?”
徐先图一怔,他没想到对方居然是为这件事而来,他淡淡道:“如果是停靠码头,不需要批准,长江沿线这么多码头,你们都可以随意停靠,没有任何阻止吧!就是不明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