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493章

封侯-第493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原本是想攻下汴梁后,再回来向天子请罪!”
  赵构忽然问道:“如果在军营内,大将拒绝执行岳都统的军令,岳都统会怎样处置?”
  岳飞沉默片刻道:“按军规当斩!”
  赵构看了他片刻,淡淡道:“朕没有定军规,所以也没法将你斩首,但朕现在要提醒你,天下军队都是朕的军队,朕才是三军主帅,岳都统只是朕派出去的大将。”
  “微臣明白!”
  赵构向秦桧一摆手,意思是此事过!
  秦桧翻了一页,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按照朝廷规定,每个都统制都有自己的管辖地域,每支军队也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只有朝廷调动才能垮境出兵,但朝廷得知,岳都统在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之下,居然准许川陕军过境荆襄,是否有此事?”
  岳飞点点头,“确有此事?”
  “你为什么擅自准许川陕军过境?”
  岳飞叹口气道:“陈庆的军队借道南下,实际上只有一次,是他的一万骑兵去荆湖南路剿匪,当时朝廷特使折彦质也在,卑职特地向他请示,是否同意川陕军过境,折彦质当时出任枢密事同知,他有权决定一万人以下军队过境,折彦质同意了,条件是对方不能超过一万人,当时对方是九千九百名骑兵过境,这些都有记录,秦相公可以去查,也可以询问和折彦质一起的枢密院官员。”
  秦桧愣住了,他没想到岳飞居然把此事推到折彦质头上去,折彦质已经投奔了陈庆,去哪里找他对质?
  朝堂内气氛有些尴尬,徐先图暗暗有些恼火,岳飞没有和自己事先说好,随手一推,就把枢密院推到火上烤,责任变成枢密院了。
  徐先图冷冷道:“但岳都统和陈庆达成过过境协议,难道不是吗?”
  岳飞摇摇头道:“过境协议确有其事,但那是我准许陈庆军队中的士兵借道襄阳回乡探亲,才达成的协议,协议上写得很清楚,一次过境不超过十人,不得携带长兵器和军弩,需要有对方军队开出的回乡探亲证明。”
  “和陈庆达成协议,为什么不向朝廷备案?”
  岳飞看了一眼徐先图,缓缓道:“回禀枢密使,卑职是荆湖北路宣抚使,这点权力是有的,不可能事事都向朝廷汇报,这种回乡探亲的小事,我认为没有必要向朝廷汇报。”
  “这个问题过了!”赵构开口道。
  大学士刘枳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这个岳飞真的不懂政治啊!关键不在于事件大小,而是他私下和陈庆接触谈判,这才是关键,他居然看不透。
  秦桧又问到了第三个问题,“你军中有人告发,说你曾给在京兆休养的陈留郡王赵谌写过信,可有此事?”
  岳飞腾地站起身,厉声喝问道:“绝无此事,秦相公请告诉我,是谁在陷害我?”
  秦桧眯起眼睛冷冷道:“岳都统为何如此心虚,咆哮朝堂?”
  岳飞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他向天子赵构躬身道:“微臣是急性子,听到有人陷害微臣,所以微臣就炸了,有失礼仪,请陛下见谅,但事情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微臣绝不会说谎,请陛下明鉴!”
  赵构摆摆手道:“朕有点乏了,述职结束吧!”


第一千零一十章 定罪
  天子赵构一脸阴冷地回到御书房,秦桧、朱胜非和徐先图也到了。
  目前朝内就他们三个相国,主管财政的李光也被罢相,朱胜非是韦太后的党羽,是太后派系,秦桧是百官之首,他贯彻天子的意图很到位,相国位置比较稳。
  而徐先图才是天子赵构的心腹,他平时不吭声,但在关键时刻需要他做好人,比如郑统全事件,陈庆在《京报》公开威胁,敢动郑统全就是与他陈庆为敌,他不惜派刺客报复。
  这个时候,就需要徐先图出面来化解危机,这就是帝王心术,要有人出面做恶人,但也要有人出面做好人。
  秦桧躬身道:“陛下,纵虎容易缚虎难,卑职建议将岳飞下狱治罪,若罪名确凿,杀之以绝后患。”
  “什么罪名?”赵构冷冷问道。
  “谋反之罪,欺君之罪。”
  停一下,秦桧解释道:“谋反之罪源于他和陈庆私下勾结,私下达成协议,完全无视朝廷,虽然他还没有像陈庆那样做得明目张胆,但苗头已现,比如把军队称为岳家军,比如轻蔑朝廷协议等等。
  我们要吸取陈庆的教训,不能等他谋反证据确凿再动手,那时就晚了,卑职也不建议流放他,万一他像折彦质一样潜逃,逃到襄阳举旗造反怎么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之以绝后患。”
  朱胜非在一旁道:“他的儿子岳云,心腹张宪,都还在荆襄掌握军权,秦相公现在杀了岳飞,不就是逼他们造反吗?”
  “那以朱相公之见呢?”赵构问道。
  “微臣建议先将岳飞软禁,收其军权,将岳云、张宪等人一并抓回临安,然后再考虑怎么定罪。”
  赵构点点头,朱胜非的办法比较稳妥,他又看了一眼沉思不语的徐先图,问道:“徐相公怎么看?”
  徐先图叹口气道:“陛下,岳飞暂时杀不得!”
  “怎么说?”
  “陛下,我们给岳飞定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夺其军权,如果我们把他杀了,那张俊怎么办?韩世忠怎么办?他们还敢回临时述职吗?他们的军权还能削得动吗?”
  秦桧有些不满道:“岳飞和他们不一样,岳飞的三宗大罪明确,张俊和韩世忠没有这些罪行,又何必惊恐?”
  徐先图摇摇头道:“秦相公何必自欺欺人,岳飞三宗罪我们说说就行了,但真的颁布出去,站不住脚的。”
  赵构眉头一皱问道:“徐相公最好把话说清楚,怎么站不住脚?”
  “陛下!擅自准许陈庆过境确实是折彦质答应的,枢密院能查到记录,首先这一条就站不住脚,其次和陈庆暗中交易,张俊没有吗?韩世忠没有吗?甘州出产的羊皮韩世忠的士兵每人一张,朝廷可没有购买过,张俊军中的火油又是从哪里来的?倒是岳飞反而没有。
  再有,说岳飞给陈留郡王写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栽赃陷害,怎么可能?赵桓父子被陈庆严密控制,天下人谁不知道,岳飞还能和赵谌通信,当天下人都是傻瓜吗?”
  徐先图又道:“还有岳飞抗旨不遵之事,更不能提及,要是百姓知道岳飞军队已经打到洛阳,即将兵围汴梁,却被朝廷责令退兵,被迫放弃了所有的收复故土,杀了岳飞,但朝廷的名声也彻底毁了。”
  秦桧也沉默了,他之前知道官家一心想杀岳飞,所以他才极力迎合,千方百计给岳飞定罪杀之,但徐先图显然比他更了解天子,若仓促杀岳飞出了事,张俊和韩世忠闹了起来,天子恐怕会拿自己当替罪羊。
  赵构负手站在窗前,半晌冷冷问道:“那依徐相公之意,现在该怎么办?”
  “微臣赞成朱相公的方案,先将岳飞软禁,解除岳云、张宪等人的军权,然后再考虑怎么处置岳飞,微臣更倾向于贬黜到岭南为文官,就是之前微臣向陛下建议的方案。”
  “那他的军队谁来收并比较好?”赵构又问道。
  徐先图想了想道:“必须有足够的军队压制岳飞的军队,防止他们造反,微臣建议让张俊兼任荆湖北路宣抚使,接手岳飞的军队。”
  赵构点点头,张俊此人他还是比较放心,贪赂成性,好财如命,这样的人不会造反,将来多给他名份和好处,让他交出军权就是了。
  赵构随即做出了决定,“就按徐相公的方案施行!”
  ……
  岳飞和次子岳雷住在襄阳府进奏院内,述职结束后,岳飞心事重重回到进奏院,他也知道自己难过此关,回到院子,便对次子岳雷道:“你立刻收拾东西回家,现在就收拾!”
  “父亲,出什么事了吗?”
  岳飞叹口气道:“天子要夺我军权了,我就害怕你兄长会起兵造反,你赶紧回去告诉母亲,让母亲制止他,不准他胡来,坏了我的名声!”
  岳飞把所有的数十两碎银打个包,又取出自己金牌,递给次子岳雷,“赶紧走,带着张保他们,要不就来不及了!”
  岳雷接过包裹,含泪给父亲磕了三个头,起身匆匆走了。
  岳雷刚走,大将杨沂中便带着数百士兵包围了岳飞所住的院子,抱拳道:“岳都统,在下奉天子手谕,给都统换一个居住之地,请都统和令郎收拾东西跟我走!”
  岳飞坐在桌前看书,半晌问道:“我已经被罢官免职了吗?”
  “暂时还没有,不过天子请岳都统先交出兵符和令箭,这是天子口谕。”
  岳飞知道杨沂中是天子心腹,为人谨慎,绝不会乱传口谕,他便取出虎符和令箭放在桌上。
  杨沂中收了虎符和令箭,又道:“应该还有一面调兵金牌吧!”
  岳飞淡淡道:“金牌我没有带来,还在襄阳府中,我可以写封信,杨将军派人去襄阳取。”
  杨沂中心中疑惑,调兵金牌这么重要的物品,一般都会随身携带的,怎么会没有带来?
  这时,手下匆匆走进来,附耳给杨沂中说了几句,杨沂中一惊,连忙问道:“岳都统,令郎和亲兵何在?”
  “我既然没有被罢官免职,那他们也没有什么罪,我已经让他们回襄阳了,难道有问题吗?”
  杨沂中看了岳飞片刻道:“没有问题,岳都统请吧!”
  杨沂中让手下把岳飞送去大理寺软禁,他匆匆来找秦桧,岳飞的案子赵构还是交给了秦桧,秦桧顿时急了,没有搜到金牌,一定是被他儿子岳雷拿走了,他立刻下令沿途官府缉拿岳雷和他手下。
  岳飞是担心岳云和张宪造反,毁了自己的名声,他才让儿子拿金牌去制止岳云和张宪鲁莽行事。
  但秦桧可不是这样想,岳雷拿着金牌回去,一定是回去调兵造反。
  ……
  余杭门外一家客栈内,岳雷站在二楼窗前,发愁地望着百步外的码头,码头上站满了士兵,拿着画像一个个对比往来的旅客,每个人都要把额头亮出来,让士兵细看。
  这就是岳雷发愁的地方,他的额头上一块天然的红色胎记,像半个铜钱,就在额头正中,非常醒目,对方也知道他这个生理特征,所以不管男女老幼,都要把额头亮出来,戴帽子也要取下帽子,如果这样检查,他根本就插翅难飞。
  岳雷今年十六岁,还未成年,但比较早熟,心智以及各方面都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差不多,他怀中揣着父亲给他的金牌,他也很清楚这面金牌的重要性,大哥岳云性格刚烈,对朝廷十分仇视,他若知道父亲被抓,一定会举兵造反,所以父亲才担心他,让自己拿着金牌去压制他。
  这时,门突然被推开,亲兵统领张保从外面匆匆走进来,满脸兴奋道:“公子,我找到他们了!”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劝说
  张保去寻找的帮助正是陈庆在临安的情报站,岳雷一行在临安举目无亲,也没有官员愿意帮助他们,襄阳进奏院更是把岳雷的详细相貌出卖了,思来想去,他们只有找陈庆的人帮忙脱身,这还是张保的建议,岳雷犹豫一下便答应了。
  岳雷也一阵激动,连忙问道:“他们人在哪里?”
  张保对门外道:“魏将军,请进吧!”
  只见从外面走进来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向岳雷抱拳行一礼,“在下西军驻临安情报站副管事魏延宗,参见岳公子!”
  岳雷连忙还一礼,他不解的笑问道:“情报站和进奏院是什么关系?”
  魏延宗微微笑道:“我们的官方机构不叫进奏院,而叫川陕宣抚使司驻临安联络馆,简称川陕馆,里面首领是雍王特使胡云。
  而我们情报站则不是官方机构,是西军安插在临安的斥候点,是隐秘的探子,临安防御使杨沂中整天就想抓到我们,把我们一锅端掉。”
  原来是探子,岳雷明白了,这就是他想找的人,他连忙躬身行礼道:“我急于离开临安,返回襄阳,恳请魏将军帮助!”
  “胡特使也要求我们帮助公子离去,对我们是小事一桩,不过公子应该更关心令尊的消息吧!”
  “啊!我父亲怎么了?”岳雷急问道。
  “令尊已经被朝廷软禁在大理寺,目前住在一间院子里,不准外出,不过请公子放心,我们会把岳都统的生活安排好,虽然不能让他自由,但至少可以让他不受打扰,保证衣食无忧。”
  岳雷心中感动,声音哽咽道:“整个临安,只有你们肯伸手帮助我父亲,大恩不言谢,岳雷铭记于心!”
  “关键是岳公子信任我们,出于这份信任,我们自当尽力相助!”
  说到这,魏延宗看一眼窗外道:“我们不从这里上船,我们去钱塘江坐船!”
  旁边张保有些担心道:“如果走海路,会耗费时间很多!”
  魏延宗微微笑道:“我们不走海路,走内河送你们回襄阳!”
  ……
  入夜,魏延宗率领十几名手下带着岳雷五人骑马向西南方向而行,魏延宗在临安几年,对临安的各种灰色道路都十分熟悉,别看临安各条官道上都有关卡,盘查森严,对但真正的地头蛇而言,这些关卡形同虚设。
  魏延宗带着众人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村庄内没有关卡,村庄和村庄之间有小道相连,天一黑,大家各自关了门,谁也不管外面的事情,他们实际上就绕过了关卡。
  如果是在旷野里奔走,很容易被发现,而在村庄里行走,有密集的房舍掩护,基本上万无一失。
  一行骑兵奔行了十几里,来到一座村庄背后,岳雷这才赫然发现,这里竟然是一条大河了。
  “这里就是钱塘江,岳公子上船!”
  岸边柳树下,停泊一溜三十余艘千石大船,魏延宗带着三名手下陪同岳雷一行上了其中一艘大船,其余手下则带着马匹回去了。
  一名四十岁左右、身材稍胖的商人上前见礼,魏延宗笑着给岳雷介绍道:“这位是我们雍王府的采购管事,叫做吕帆,吕相国的侄子,专门负责在江南采购物资。”
  岳雷连忙行礼,吕帆笑道:“我知道岳公子要北上,老魏给我说过了,张将军和手下可以装扮成我的随从护卫,关键是岳公子,我得把他藏起来。”
  吕帆带着岳雷进了船舱,拉开一块挡板,里面竟然是一处隐蔽的船舱,空间不小,还有一扇小窗,很干净整洁。
  吕帆笑道:“等会儿我们过临安,岳公子在这里躲一躲,过了临安就不用了。”
  “哨卡会上船搜查吗?”岳雷担心问道。
  吕帆微微一笑,“这实际上是宣抚使张俊的货船,我们插他的旗帜,没人敢上来查。”
  “张俊的权势这么大?”
  “不是权势大,是敢杀人,谁敢上船来查,直接宰了,然后躲进军营,官府也不敢来军营抓人,最后不了了之,死了也白死,各地哨卡都有数,说是给面子,实际上就不敢上船。”
  “我明白了!”
  岳雷钻进船舱,从里面反锁,外面挡板一拉,什么都看不出来。
  船队在夜里穿过了临安,一路关卡密集,几乎每一艘船都要被盘查,但唯独插了张俊商行旗帜的船队,却没有人盘查,一路放行,关键是大家都认识这支船队,自然不会为难它。
  三天后,船队抵达了当涂县,岳雷一行又换了大船,大船向襄阳方向驶去。
  ……
  襄阳府的北面是光化军,它是拱卫襄阳的军事要地,同时也是岳飞军队北伐的桥头堡。
  目前光化军由岳飞的心腹大将张宪镇守,手下有八千军队。
  在岳飞所有的将领中,论武艺,张宪排名第二,仅次于岳飞长子岳云,一支虎头亮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